第883章 入朝的吐蕃各部

元祐二年七月癸酉(24)。

辰正剛過,汴京城西外約五十里的官道上,一支龐大的隊伍,出現在了金明池前方的地平線上。

滾滾煙塵,沖天而起。

原本在官道上,慢吞吞的行進着的商賈車隊,見此情況,趕忙避讓開來。

因爲,他們都看到了,那支隊伍中出現的騎士。

數以百計的騎卒,騎乘着高頭大馬,踩着官道上的煙塵,緩步而行。

他們打着旗幡,舉着儀仗。

哪怕是什麼都不懂的農民,也該知道,這是有邊郡的重臣回京了。

等到那支隊伍,靠近的時候。

避讓在道路一旁的商賈們,終於看清楚了,那些騎士打着的旗幡和儀牌上的結銜文字。

所有人都是下意識的嚥了咽口水,然後忍不住的低聲唸了出來。

“中大夫……資政殿學士……上護軍……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使……”

“嘶!”有關心國事的商賈驚呼起來:“是熙河的經略相公趙公纔回朝了!”

衆人紛紛驚歎起來。

去年,西賊與吐蕃聯兵入寇,烽火從河東一直燒到熙河。

大宋數千裡邊疆,處處告急。

一時,兵兇戰危,汴京城中更是人心惶惶。

即使是當時的汴京新報,天天刊文,宣稱西賊跳樑小醜,吐蕃不堪一擊。

但,大家還是害怕和擔心。

倒不是怕西賊和吐蕃打到汴京來——他們還沒那個能力。

而是怕,戰事延宕,久戰相持,朝廷加稅。

然而很快,大家就發現自己似乎白擔心了。

因爲,汴京新報似乎說對了!

西賊果然是跳樑小醜,至於那吐蕃更是不堪一擊。

官軍都沒怎麼出力,吐蕃兵就已經大敗虧輸。

熙河方面傳回來的戰報,更是說明了,吐蕃人甚至連熙河路的邊都沒摸到,就被堵在了龍羊峽那邊。

至於西賊?

雖然看着來勢洶洶,但好像也不怎麼經打。

他們處處進攻,處處碰壁。

無論是熙河還是鄜延、環慶、河東,都被大宋官軍擊敗,斬首數以千計。

而朝廷更是適時的佈告,不會加徵稅賦,讓所有人都長出了一口氣。

特別是他們這些做行商的人。

在知道這些事情後,立刻就在家裡還了神,酬了願。

沒辦法!

小本買賣,官府隨便加徵一點稅賦,落到他們這些人身上,就可能讓他們家破人亡。

於是,當他們看到,回京的是來自熙河的經略相公時。

都是下意識的露出了笑容。

託汴京新報科普的福,如今的大宋,只要是愛看報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會知道一些天下的情形,明白一些家國天下的道理。

然後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的,就被汴京新報洗了腦。

這也是新聞傳媒的妙用。

通過文章分析與科普介紹,在讀者心中,分出【我們】和【他們】,並建構、凝聚一個共同的價值觀。

這在中古,無疑是降維打擊。

剛剛過去不久的府界諸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盤踞府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那一個個根深蒂固,看似不可戰勝的家族,一個接一個的被連根拔起。

整個過程中,他們連掙扎都沒有。

那些他們過去的靠山,甚至連拉他們一把的心思都不敢起,一個個都忙着切割。

除了最高層的壓力外。

最大的原因,就是汴京新報和汴京義報,所製造出來的輿論洪流。

在輿論洪流的影響下,哪怕是勳貴外戚們,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輿論下的結論——府界胥吏們,已經是國家和社稷的毒瘡,必須挖掉!

這種輿論洪流所帶來的影響力,是看不見摸不着,但卻無處不在的。

就像現在,當這些商賈看到官道上的隊伍,是從熙河回來的趙卨後。

他們第一時間,下意識的聯想,並不是過去那種‘經略相公啊,好大的官兒!俺得避開,免得衝撞了……’。

首先讓他們想起來的事情是——【原來是熙河的老趙經略相公啊!經略相公去年打的好啊!】

正因爲,去年的戰爭贏得漂亮。

所以,他們沒有被加稅!

今年朝廷甚至還豁免了府界州縣的一切過稅!

大家經商,再也不擔心被胥吏們盤剝敲詐了!

於是,他們非但不怕,反而是熱切的看向了,在官道上緩步走來的隊伍。

漸漸的,他們發現,這支隊伍龐大到超乎想象。

因爲,越來越多的旗幡與儀牌,出現在了他們視線中。

最終,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支由數千名騎兵、步兵組成的龐大隊伍。

數以百計的旗幡、儀牌,浩浩蕩蕩,密密麻麻。

這是一支由數十位遙郡、橫班、京朝官以及大量蕃官、蕃將組成的龐大隊伍。

同時,他們也押送着,來自熙河各州、吐蕃各地,乃至於來自西域的大量貢物。

隨着這支隊伍,越發的靠近汴京城。

汴京城周圍的百姓、士民、官紳也都被吸引了過來。

當這支隊伍,走到金明池的時候。

已經有數以萬計的汴京人,攜家帶口的,來到道路兩側,數不清的孩子,被家長架在脖子上,好奇的打量着,這樣一支前所未有的回京隊伍。

……

邦彪籛,騎着他的馬,在數十名被挑選出來的吐蕃貴族的簇擁下,走在隊伍中。

他的眼睛,瞥向在道路兩側,擁擠的人潮。

“都打起精神來!”這位阿里骨之子,呵斥着他身邊的人:“擡起頭,挺起胸膛,不可讓漢家阿舅的百姓看低了俺們吐蕃!”

國格,是很重要的。

尤其,青唐吐蕃還是一個戰敗者的身份。

這就更重要了。

於是,數十名來自青唐城的吐蕃貴族,紛紛擡頭挺胸,極力的開始表現自己。

儘管,其實並沒有人在意他們。

……

在邦彪籛的隊伍不遠處。

同樣騎乘在青唐的良馬身上的邈川城未來之主,溫溪心所選擇的繼承人,溫訥支郢,也同樣的下達了命令。

“都給俺擡起頭,挺起胸膛!不可丟了我邈川勇士的臉!”

“另外,好生的看顧好,俺給漢家阿舅家的太師爺爺選的寶馬!不可有失!”

在他身後,五匹渾身雪白的高大駿馬,被十幾個牧奴,小心翼翼的照顧着。

這些駿馬,是從整個邈川的十幾個部落中精心挑選出來的。

是邈川溫家,向中原加速靠攏的象徵。

也是溫家未來的野望——效仿那木徵兄弟,與一位漢家名臣聯宗。

這樣,在吐蕃,他們是大首領,是天生的貴胄。

而在漢地,他們則是名臣之宗,士人之家。

無論那邊,都是高人一等的家族。

尤其是在吐蕃人這裡,一個漢家名臣之宗的身份,特別能加分。

能讓牧民們,更加信服溫家血脈的高貴。

……

與溫溪心託口年邁,只派溫訥支郢入朝不同。

溪哥城之主,大宋所敕封的吐蕃大首領、河州刺史溪巴溫,這一次是親自入朝。

而且,他不止是自己來了。

還帶來,整個溪哥城轄區的吐蕃諸部首領以及他的六個兒子。

所以,他的隊伍是最爲龐大的。

足足有着數百名隨行者。

爲了表達忠順,他更是在臨行時,將溪哥城交託給了大宋河州官府照顧。

做到這一步後,溪巴溫知道,他此番入朝,必定會得到封賞。

唯一的問題在於,漢家阿舅究竟會給他一個怎樣的賞格?

不過,隨着距離那座漢家的帝都越來越近,溪巴溫的心思也難免忐忑起來。

因爲,他此番入朝,下的賭注很大。

若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那麼回去後,各部恐怕多多少少,都會對他有所不滿。

“佛子……”

一個貴族騎着馬,湊到溪巴溫身邊,低聲問道:“您說,漢家阿舅會答應我們的請求嗎?”

溪巴溫凝視着遠方,道:“應該會吧……”

“總不能,那邈川城有,而我溪哥城沒有!”

對吐蕃的貴族們來說。

漢家阿舅的封賞,固然很好。

但他們最想要的,卻不是世俗的東西。

而是精神領域的東西。

因爲,在吐蕃人心中,信仰比黃金重要,血脈比能力重要。

在這個烏斯藏已經崩成了一盤散沙,來自天竺的傳法高僧絕跡的今天。

唯一能讓吐蕃人信服,同時有資格在吐蕃各部傳法、講法的,就只有漢地的高僧。

尤其是,隨着熙州的資聖禪院的普濟懷恩大師在佛牙舍利的照耀下崛起後,其所宣講的佛法,已經征服了一大批的吐蕃人。

其慈悲心腸與精深佛法,在諸部之中,更是廣爲人知,被無數人稱頌,奉爲在世活佛。

每時每刻,都有各部信衆,不遠千里,前去朝聖。

在熙州、河州、蘭州等地的棉田莊園內,辛苦勞作的各族僱工們,最大的心願之一,就是儘快攢夠足夠的錢,然後去抹邦山朝聖,接受活佛點化,並向佛祖所遺留的佛牙舍利獻上供奉,這樣這輩子纔不算白活!

然而,這位活佛,卻多次公開宣誓——圓寂之後,將轉世邈川,普渡邈川衆生。

這對溪哥城、青海方向的吐蕃諸部來說,等於是天塌了——以後俺們難道得去邈川朝聖?!

甚至得跪在邈川活佛的腳下,去舔他的靴子?

憑什麼嗎?

所以,此番溪巴溫入朝,只有一個訴求——乞請漢家阿舅,委任一位佛法精深,可與普濟懷恩大師相比的在世活佛,駐蹕溪哥城,點化衆生,普渡世人。

88.第87章 京東鐵馬(2)第713章 宰相分雞(2)252.第239章 新約(1)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第792章 正在變成績效機器的趙煦第40章 太子(3)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第961章 宋遼會談(2)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第886章 卸任與留任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709章 棉布風潮(1)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第487章 這是陷阱!393.第373章 掮客第929章 扶持買辦(1)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第1023章 死得好啊!262.第248章 新役法(1)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錢不還,還想白嫖朕?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987章 元祐革新(5)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第9章 蔡確的野望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第680章 冬至衆生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第929章 扶持買辦(1)341.第324章 封妻廕子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100.第97章 老臣手段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第768章 利益分配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617章 御前會議(2)第651章 蘇軾回京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416.第394章 進擊的高遵惠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290.第275章 胸無城府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414.感冒了。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第1018章 放榜(4)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75.第74章 堂薄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第814章 人事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629章 太皇太后主動提歸政了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955章 興龍節(1)第691章 消失的占城使團第904章 趙煦:大遼皇叔祖,已經接近聖人了!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第603章 環慶路就是絞肉機342.第325章 預算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第785章 新的交子(2)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第807章 聖師第569章 壽宴(1)第790章 開京第1018章 放榜(4)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第953章 親倖蔡府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第917章 朕爲天下,何惜做一番賀六渾?!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361.第342章 種家兄弟 (1)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710章 棉布風潮(2)
88.第87章 京東鐵馬(2)第713章 宰相分雞(2)252.第239章 新約(1)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第792章 正在變成績效機器的趙煦第40章 太子(3)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第961章 宋遼會談(2)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第886章 卸任與留任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709章 棉布風潮(1)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第487章 這是陷阱!393.第373章 掮客第929章 扶持買辦(1)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第1023章 死得好啊!262.第248章 新役法(1)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錢不還,還想白嫖朕?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987章 元祐革新(5)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第9章 蔡確的野望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第680章 冬至衆生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第929章 扶持買辦(1)341.第324章 封妻廕子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100.第97章 老臣手段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第768章 利益分配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617章 御前會議(2)第651章 蘇軾回京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416.第394章 進擊的高遵惠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290.第275章 胸無城府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414.感冒了。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第1018章 放榜(4)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75.第74章 堂薄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第814章 人事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629章 太皇太后主動提歸政了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955章 興龍節(1)第691章 消失的占城使團第904章 趙煦:大遼皇叔祖,已經接近聖人了!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第603章 環慶路就是絞肉機342.第325章 預算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第785章 新的交子(2)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第807章 聖師第569章 壽宴(1)第790章 開京第1018章 放榜(4)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第953章 親倖蔡府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第917章 朕爲天下,何惜做一番賀六渾?!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361.第342章 種家兄弟 (1)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710章 棉布風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