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空間裡取來在蟒山中得到的丹爐仔細觀看。
這是一鼎《三足七紋龍九孔青銅煉丹爐》。
林明上網查閱資料,網上所說,太多是無用之言。
不過,林明卻是瞭解了,丹爐分爲三孔、七孔、九孔,九孔爲最。
因爲丹爐上的孔洞越多,便能夠更精確的控制丹爐之中的溫度。當然,與此相對的便是煉丹時,對煉丹師的技術要求更高。
“師父,您會煉丹麼?”
華佗對煉丹有些不屑:“那是方術左道,爲師乃岐黃聖手,怎麼會懂得那些東西。”
林明愕然,“呃!”
林明再問,才知道華佗不屑煉丹術是有原因的。
當年秦始皇聽信方術左道之言,祈求長生不老。漢朝也有幾位皇帝服用‘仙丹’以求長生萬歲,可是仙丹哪裡有用?甚至漢朝那些皇帝短命,大多也和方士有關。
到東漢末年,張道陵創建了道教雛形,這些方士轉眼變成了道人,繼續宣傳什麼修煉長生這些學說。
若真有人長生不老也就罷了,可從古至今,誰長生不老了?哪個又羽化成仙了?
這樣一來,華佗難免心中不忿。
想啊,在古代中國,道士和醫生的社會地位是有很大差距的。
醫生的社會地位是很低的,是‘三教九流’中的‘中九流’,這就不免讓人氣憤。
有病找醫生,無病找方士,這多扯淡?
林明見華佗不屑煉丹之術,也不多問了,丹爐再扔進隨身空間之中,以後再說。
他喝了一口靈液,坐在牀上,天殘決運轉,開始了跨入築基境界的第一次修煉。
煉體,顧名思義,鍛鍊體魄,祛除人體中的雜質,讓身體能夠達到修真體質的最低要求。
築基,正式踏入修真門檻的第一階段,也就是打基礎。
人身體之中經脈無數,武俠小說之中所說最多的便是奇經八脈。
其實除奇經八脈外,還有膽經、肝經、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等十二條經脈。
稱之爲十二主經。
而築基境界,就是將這十二主經打通,拓寬,鞏固。
在3歲之前的嬰兒,被稱之爲靈體,此時嬰兒的經脈最是暢通,可塑性也最強。
可是隨着年紀的增長,人的經脈開始定性,閉塞。
而此時的林明已經27歲,經脈早已不適合修煉。
此時修煉,也意味着要比那些從小修煉的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經歷更多的艱辛。
築基第一步,吸納靈氣,去僞存精存於丹田,而後以靈氣疏通經脈,使靈氣能夠於身體之中暢通無阻,如臂使指。
十二主經盡數疏通、拓寬、鞏固,便如同將原本的鄉間小路修建成高速公路,靈氣便如同汽車一般,可以在高速公路中暢通無阻。
靈氣自丹田起,十二主經運行一週,以後重新歸於丹田,如此爲一小週天。
三十六個小週天,又稱之爲大周天。
等靈氣能夠運行一大周天,而後就算林明不修煉,靈氣也會緩慢按照預定的軌跡在經脈中緩緩運行,如此纔算是築基境大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