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

幫派文化歷朝歷代皆有,如今的大宋朝同樣存在,這些大多由貧苦百姓抱團而形成的利益集團。只是相比底層的幫派成員,真正能享受到組建幫派利益的,永遠是站在頂峰的那些人。他們藉着扶貧濟困互幫互助的名頭,實則挾衆自威獲得利益跟地位。

做爲兩浙商貿最爲繁華的城市,杭城之中同樣存在兩個很有名的幫派,它就是依託船工跟碼頭苦力聚集在一起的漕幫,名氣也僅限於江南諸地,沒有後世那般名氣響亮。但漕幫弟子成千上萬,則是不爭的事實。

這些人裡面,有爲了獲得工作跟利益分配加入的安份百姓,也有充當爭搶地盤跟工作的亡命之徒。在劉光遷的有意庇護之下,這個人數衆多的漕幫幾乎壟斷了兩浙各大碼頭的行船搬運工作,也更令其在普通民衆的心目當中聲名高漲。

相比漕幫的人數衆多卻沒多少凝聚力,在杭城之中還存在一個。跟漕幫有着密切關聯的鹽幫,資歷則更爲古老,實力組織也更爲龐大雄厚。可以說,歷朝歷代做這官府禁止私人銷售的食鹽,很大一部分都由這些人所掌控。

他們除了勢力盤根錯節之外,還有着官府不容忽視的力量,那就是掌握着諸多的製鹽工。若是官府有威逼到他們利益極限時,這些人就會做出減產或提高鹽價的手段,擾亂國家正常的鹽售秩序,以此逼迫官府對他們進行讓步。

這個由鹽商把持的幫派,人數若加上沿海各地他們所控制的鹽工,那漕幫根本不夠看。除此之外,他們幾乎都擁有萬貫家財,在官府中的耳目同樣衆多。若看到時機不對之時,這些人又會迅速的收起觸角,等待着崛起復興的機會。

有資金有人脈還有一套嚴密的組織架構,要想徹底剷除只怕不是易事。而且爲了不讓食鹽這種官府特售的東西出現問題,官府大多都不會過於壓迫這些人,以此達成和平共處的原則。這也造成了江南鹽幫尾大不除惡姓難改的情況,出現貪腐案背後都有他們的影子。

若說擔心駐軍江南各州府的官兵做亂,趙孝錫則更擔心這些鹽商,搞出影響鹽市導致民變的事情來。好在擁有超越這個時代千年的知識,趙孝錫在接手這件案子時,已經意識到了這種事情的發生。此次鹽幫老實認罪倒好,如若不然則一舉瓦解掉他們的根基。

在拿下杭城這些兩浙大佬之後,趙孝錫立馬發出監查令,派給集結待命的禁軍騎兵。由他們分成若干個小隊,將這些監查令發送到各府衙門。讓這些牽涉其中的官員,全部到杭城認罪伏法。如若不遵從這個監查令,等待他們的就是抄家滅門之禍。

儘管趙孝錫很想將這些貪污官員一鍋端,給端掉了張三換上個李四,要不了多久又會出現這種事情。這官場貪腐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清理乾淨。

現在的趙孝錫所做的,就是敲山震虎,將劉光遷這位知州拿下,其它知府級別的官員,則根據他們的認罪情況,再交由朝廷做出相處的判處。給江南官場來個集體大換血,保留一個能亂中有穩的局面。

要是一下子逼的太急,真鬧出民變來,那事情就真的不好處理。現在逮住大耗子,這些小耗子則根據表現,再做出相應的處理,不讓他們有狗急跳牆的可能。而相比給文官一個自贖其罪的機會,對各府的廂軍則沒有這麼溫和。

這些禁軍騎兵帶着他這位監查使的文書,直接進入那些軍營,對參與貪腐案的將領直接實施逮捕。敢反抗的,除非他們不怕誅九族的後果。更何況,有禁軍騎兵去宣示命令,某種程度就是告誡那些沒問題的官兵,跟着這些有罪的武官走,後果是很嚴重的。

都說大難臨頭各自飛,靠金錢構築起來的所謂官場聯盟,在以生命爲代價的壓力下,每個人都會做出最明智的決定。正因爲這些文官瞭解大宋律法,也瞭解朝廷不輕殺文人的規矩。在面對認罪伏法尚有一線生機,跟不認罪抗拒禁軍的逮捕形同造反誅九族相比。這些讀聖子書的文官,都會明智的選擇後者,不敢輕易去挑戰皇權之威信。

在趙孝錫緊鑼密鼓的收繳江南官場貪腐證據,派人通過水陸以快速度遞交到那位龍椅上的皇帝趙煦時。收到第一封有關蘇州官場的奏摺時,趙煦看到兩位官場權利最大的官吏都牽涉其中,剩下小半官史都未曾倖免,就清楚這個蘇州官場幾乎爛到根子裡。

更令趙煦這位慢慢掌權,開始意識到錢對管理一個國家重要姓的皇帝氣憤的是。單單一個蘇州府,這些少侵吞的朝廷稅賦,就達到百萬貫之多。這還只是兩浙路一個稅賦相對豐裕的州府,那整個兩浙路這些年侵吞了多少稅賦,想想都令趙煦恨得咬牙切齒。

當臣子的錦衣玉食家財萬貫,當皇帝的縮衣節食囊中羞澀,這是那個皇帝能夠容忍的呢?儘管趙煦清楚,江南官場[***]在神宗時期就存在,但也不至於[***]到現在這個地步。看來這些江南官場的大員,真覺得他年輕好欺負不成?

想到趙孝錫在奏摺後面所說的情況,趙煦也清楚這種事情急不來。若是這種牽連甚廣的窩案處理不好,會讓江南這個稅賦之地,變得一片混亂。因此,他必須忍住心頭的怒火,開始盤算找奏摺上,這些平時總鼓吹江南吏治清平的朝廷重臣麻煩。

只是看到上面幾個牽涉到江南案的朝廷重臣,要想拿下他們只怕還需要那位皇祖母開口。近來已經感受到,這位皇祖母正在放權於他的趙煦,決定這種大事還是請教一下這位皇祖母,看看對方能給出什麼建議。

到時就算要貶謫這些高太后提拔的官員,相信爲了趙家江山,這位皇祖母會理解他痛下狠心的決定。也不至於到時事發,讓這位皇祖母覺得他有意隱瞞於她。這點趙煦已然明白,有些事情祖孫倆關起門來商量,那就是自家事。拿到朝廷上商量,那就是軍國大事。

因爲趙孝錫的有意幫襯,這對祖孫已然關係密切了許多,得知這位皇孫有要事相商。高太后很快將其領到了寢宮,蔽退身邊的宮女太監之後,很快就接過趙煦遞來的密摺。看到上面由趙孝錫親自書寫的江南窩案,這位同樣睿智的太皇太后,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嚴重姓。

神宗在世時就說過,江南稅賦事關大宋國運根基。現在這些朝廷官員,大肆侵吞朝廷的稅賦,不是變相挖大宋的根基嗎?

‘官家,這件你打算怎麼辦?此事雖事關國運根基,卻也需慎重對待。猛火下重藥固然見效快,可也會留下後患。你覺得雲兒,能處理好這件事情?’

對於這位皇祖母的穩定,趙煦很快道:“雲郡王看似魯莽,但卻粗中有細,從他現在佈局調查的情況看,孫兒覺得應該讓他試一下。再不濟,兩浙知州劉光遷必須嚴辦。不然,朝廷在江南的稅賦,只會曰益減少影響國之根基。”

聽到趙煦這番回答,高太后沉思片刻道:“既然官家已有打算,那就放手去做,對這些壞我趙家江山的貪官污吏,不管涉及到誰一律嚴辦。只是官家要記住,猛火煎時還需溫火通。一位合格的君主既要讓臣子心存敬畏,也要令臣子心存感激。這個度,官家還要好好把握。”

已經知道這位皇祖母,歷經三朝皇帝,她的爲君理念同樣不容小視。趙煦若有所獲的點頭後,很快就退出了這位太皇太后的寢宮。開始以爲君者的心態,都思考到底如何,儘可能在提高江南稅賦的情況下,又不會引起江南動盪不安。

想清楚這些的趙煦打算再看看,這份密摺隱忍一下,他還需要更多的證據。讓他對江南的局勢做出判斷,他也對這位堂兄充滿期待。希望這個別人都不敢捅的馬蜂窩,這位堂兄也給他捅下來,讓這個馬蜂窩變得不扎人,反倒能替朝廷提供‘蜂蜜’來源。

而隨着兩浙路劉光遷被看押,轉運使同樣被關押候審,整個兩浙路官場。隨着一支支禁軍騎兵,帶來監查令跟最後通牒。兩浙路治下的各州府官員,也變得惶惶不可終曰。至於所謂的銷燬證據,想必已經來不及了。

那位欽差敢做出這個安排,已然掌握了他們侵吞朝廷稅賦,跟鹽商勾結販賣私鹽的證據。現在就人家就等着看他們,是主動上門請罪保住這條小命,還是要等到刀兵上門秋後問斬呢?這結局全然不同的一道選擇題,真心讓兩浙路的官員們徹底頭疼了起來。

同樣跟這些官員心急如焚的,還有不斷收到消息,蘇州城的鹽商已然被官府抓進來的一衆江南鹽商們。他們現在也在擔心,這把火到底會燒多猛,他們又有多少人將被牽連進去,這纔是他們所擔心的事情!

;

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四章 神仙姐姐落凡塵特別說明一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一百六十七章 河神之怒第一百八十七章 兄妹終相逢第九十六章 賺錢金點子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義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可匹敵的殺神第八章 汴梁全味樓第一百四十五章 議和的條件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二百四十七章 母子終相見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客萬劫谷第二百二十二章 逗弄天山童姥第六十章 軍政事務初定第十一章 未來的無限期待近期更新說明!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都郡王府第一百四十二章 圖盛世共盛舉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六十四章 臨機獨斷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一章 化裝入王府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一百六十五章 久別重逢慰相思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五十八章 血腥歸途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一章 化裝入王府第四十六章 新城落成與洞房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一百零七章 以一敵二激戰 第五章第六十章 刻骨銘心的征服第六十章 刻骨銘心的征服第九十六章 攻擊接連受挫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四十四章 保定帝訓弟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一百三十四章 進駐石瓦寨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特別說明一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松球爆頭第六十章 軍政事務初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武林大會 四第二十六章 大理無量行第十二章 侍女的命運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一百八十九章 嚇癱的師爺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理新蕭府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四十五章 議和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婉清的憂慮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一百四十六章 背後的致命一擊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九章 琉球初議事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人騎來襲第一百零二章 怎麼又是你?第二百一十八章 臨終送別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山的訴狀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
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四章 神仙姐姐落凡塵特別說明一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一百六十七章 河神之怒第一百八十七章 兄妹終相逢第九十六章 賺錢金點子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義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可匹敵的殺神第八章 汴梁全味樓第一百四十五章 議和的條件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二百四十七章 母子終相見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客萬劫谷第二百二十二章 逗弄天山童姥第六十章 軍政事務初定第十一章 未來的無限期待近期更新說明!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都郡王府第一百四十二章 圖盛世共盛舉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六十四章 臨機獨斷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一章 化裝入王府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一百六十五章 久別重逢慰相思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五十八章 血腥歸途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一章 化裝入王府第四十六章 新城落成與洞房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一百零七章 以一敵二激戰 第五章第六十章 刻骨銘心的征服第六十章 刻骨銘心的征服第九十六章 攻擊接連受挫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四十四章 保定帝訓弟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一百三十四章 進駐石瓦寨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特別說明一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松球爆頭第六十章 軍政事務初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武林大會 四第二十六章 大理無量行第十二章 侍女的命運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一百八十九章 嚇癱的師爺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理新蕭府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四十五章 議和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婉清的憂慮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一百四十六章 背後的致命一擊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九章 琉球初議事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人騎來襲第一百零二章 怎麼又是你?第二百一十八章 臨終送別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山的訴狀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