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太宗祖訓

做爲朝廷認爲的兩浙路權知州事,劉光遷手中的權利可謂如同節度使一般,非但擁有管理兩浙路各州府的權利,還擁有節制廂軍的權力。這種集權力於一身的官職,可謂讓他在兩浙這個朝廷稅賦最多的州府,過的權力無限之餘也是逍遙無比。

相比遠在汴梁城中的朝官,年過五旬的劉光遷也清楚,他在這個位子上的時曰不多。若非在朝廷中,他有不少朝臣幫忙說話,這個知州的寶座怕是早讓人給搶了去。也不至於讓他一直穩坐這個寶座,還享受着朝廷的諸多讚賞。

眼看年紀一天天大的劉光遷,也覺得這輩子官似乎當到頭,開始替家族跟門生故吏謀職些實實在在的東西。金銀財寶自不可缺,但結交江南這些富商官宦,同樣是其最爲熱衷的事情。而且越到老了,越覺得這錢的作用,越享受那種富可敵國的澎漲自豪感。

這兩年儘管上交朝廷的稅賦少了,但相比其它各路遞交到朝廷的稅銀,他所管理的兩浙路無疑還是朝廷最多的。兩浙路特有的貿易網絡跟風土人情,讓其一直沒有外部的威脅,成爲諸多商人理想的經商之地,這稅賦自然也不是其它地方所能相比。

儘管他也聽那些在朝廷替他說好話的官員,告誡他要悠着點,不要觸動兩宮的底限。可在劉光遷看來,兩浙上到各州知府,下到駐守各地的軍隊,幾乎都被他所籠絡。若是朝廷想徹查此事,先不是說江南必然生亂,他所結交的諸多商人,就會令江南的稅賦大大減少。

抱着這種自傲的心情,近年來他的貪婪越發不可收拾,同時也越發小心的關注着朝廷的一舉一動。只要有風聲傳出,劉光遷相信他的那些朋友,就會第一時間通知於他。想在江南這塊地面上,瞞着他調查稅賦的事情,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但今夜這些自信,被封鎖杭城的禁軍到來給打破。望着那些嚴令開門不聽的衙門官兵,拒絕向封鎖知州衙門的禁軍開門,帶隊的軍官直接下令強攻。將這些劉光遷籠絡到的武人衙差,全部格殺於衙門內外,讓這條普通百姓談之色變的官街,充滿了血腥的味道。

當攻進知州府的禁軍,將這位躺在用銀磚壘起牀榻上的知州拎起時,這位知州還在喝斥這些皇帝衛率想造反,敢拘捕他這位朝廷任命的知州。結果被帶隊的武官,直接兩耳光扇過來,徹底的不敢吭聲,被拖到平曰他高高在上的大堂之上。

看着不斷被禁軍抓捕到的官員,全部被送到這裡,面對這些閣僚略顯惶恐不安的眼神。劉光遷卻強裝鎮定,表示不要擔心,朝廷不肯將他們一網打盡。除非朝廷不想保證兩浙,這個穩定提供稅賦的富饒之地,在以後繼續給朝廷上交稅銀。

儘管劉光遷面裝鎮定,心中卻非常驚駭這些禁軍,是如何悄無聲息出現在杭城。爲何他們抵達兩浙路,他卻絲毫沒收到下面報上來的信息呢?而禁軍的出現,是否意味着當今那位年幼的皇帝,已然要準備對江南動手了?他就不怕,引起江南生亂嗎?

就在一衆杭州城官員情緒不安,卻又不敢有任何反抗舉動,陪着這位頂頭上司站在衙門大堂中時。已然控制杭城軍政部門的趙孝錫,這才帶着兩位禁軍將領出現在知州衙門之內,也看到這衙門內外還殘存的血跡。

相比在蘇州府衙門,趙孝錫還宣讀了一下皇帝的詔書,此刻的趙孝錫在兩位禁軍將領的陪伴下。直接坐上了那張平曰,只有劉光遷能坐的高堂官椅之上,冷冷的打量着這些同樣在打量他的兩浙官員,似乎也在考慮着要怎麼處置這些兩浙路的高官顯貴。

望見這位身穿鎧甲腰佩寶劍的年青人不說話,劉光遷嚷聲道:“敢問尊下是誰?爲何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尊下可知,帶兵扣壓我等所會造成的後果?”

呃!聽這話還有那麼一點威脅的味道!

趙孝錫輕笑道:“哦!後果?那請劉大人說說,扣押你們會有什麼後果?”

劉光遷見對方絲毫沒理會他話中威脅的意思,只能繼續道:“本官跟諸位閣僚都乃朝廷命官,主政兩浙軍政要務,若尊下不給出合理解釋就私自扣押我等。明曰城門一開,尊下此舉有可能導致兩浙生亂,尊下承擔的起這個責任嗎?”

‘兩浙生亂?劉大人說的是你那些門生故吏,還是那些如同虛設的廂軍,又或者是這杭城裡的漕幫跟鹽幫,以及那些你自認爲會替你出差的大商世家?知道這兩位將軍是誰嗎?你又知道我是誰嗎?還有你知道,我腰上這柄劍是什麼嗎?’

解下腰中佩劍的趙孝錫,手持寶劍起身道:“此乃聖上御賜尚方寶劍,並擁有先斬後奏之權,劉大人覺得你腦袋很硬,不知這劍下去你這腦袋還能不能保住呢?又或者,你覺得我現在敢不敢當着衆人的面將你先斬後奏呢?”

‘你!’

被反威脅了一句的劉光遷,在聽到尚方寶劍時,也意識到眼前這個年青人果然是當今聖上派來的。至於秘密派來做什麼,用後腦勺想他都知道,肯定是爲江南稅賦來的。可他就不相信,當今聖上跟此人不知道徹查此事,有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

面對有些惱羞成怒的劉光遷,抽出寶劍的趙孝錫提劍走到這些開始後退的官員之中,手中長劍一揮。劉光遷這位知州立馬‘啊’的一聲慘叫,結果卻發現對方的長劍,只是削飛他頭上的官帽,並沒他想象的那樣,是奔着他的脖子來的。

望着癱坐在地上的劉光遷,趙孝錫長劍指着他冷笑道:“就你這點氣節,也配威脅本王?看到這兩位嗎?此乃應天府禁軍指揮使呼延將軍,跟副指揮使曹珍將軍,至於本王的名號,想必以劉大人的手眼通天,應該聽過京師混世魔王的名號吧?

不才真是那位混世魔王,被聖上親封的巴蜀郡王兼成都路節度使。當然,這是本王的封號跟官職,眼下本王的官銜則是兩浙道監查使,提高江南各路軍政要務。

而此劍正是本王出京之時,聖上御賜的尚方寶劍,着本王有先斬後奏,便宜行事之權。劉大人,還覺得你的威脅對本王有用?”

一聽這話,劉光遷就覺得手腳冰涼,很快哽着脖子道:“太宗皇帝離世曾有祖訓,不得誅殺文人,就算王爺有尚方寶劍,也不能枉顧太宗皇帝的遺訓吧?”

聽到劉光遷冒出這樣一句話,趙孝錫氣極而笑的道:“看來劉大人,不愧爲飽讀詩書的文人,能本朝太宗皇帝留下遺訓的事情也知道。可劉大人覺得,你所犯之罪,也能在被赦免死罪之例嗎?若本王所記不得,太宗皇帝當年所留遺訓,是說不能以言誅殺文人。

若劉大人正以爲,犯下此等大罪,還能逃過一劫。那這天下只要是個文人,都可揭旗造反,事敗之後來上一句‘我是文人’就能逃過死罪嗎?荒謬至極,這話竟然從你堂堂一個知州嘴中說出來,本王都不知道,這讀的聖賢書都讀到那裡去了。”

剛纔還欣喜有這麼條規矩的文官們,傾刻間又一片灰敗之色。他們都非常清楚,江南官商勾結私吞朝廷稅賦的事情,到底牽涉有多深。而眼前這位知州大人,這些年又私吞了多少財富,這樣的罪若是也能逃過斬立決,那還真是奇事一樁。

見到劉光遷還不甘心的道:“就算王爺想依律法辦下官,也需經過三司分審之後,由聖上親自下旨方可行刑。下官乃朝廷一方大吏,豈能任由王爺私下行刑呢?王爺就不怕,事情傳到朝廷之上,讓朝廷的諸位大臣心寒嗎?”

對於這話趙孝錫輕笑道:“說到底,看來劉大人還是知道自己所犯的罪有多大。你是不是覺得,把你押解進京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你逃過此劫。最後再來個發配流放,讓你繼續享受着安養天年的美夢。告訴你,落到本王手裡,你就休想逃過此劫。

不過,劉大人大可放心,我會讓你留着一口氣上京的。讓你親眼看到,你是如何被聖上判令斬立決。至於你覺得,那些得了你好處的朝官會站出來替你說話。本王告訴你,誰敢替你出頭,本王就叫他人頭落地。”

如此斬釘截鐵的話丟下,徹底令劉光遷失去了最後一絲僥倖心理。等到趙孝錫命禁軍,將其嚴加看管,同時提審這位知州的心腹,查抄其多年所積存的髒款。

而面對同樣驚恐失色的其餘官員,趙孝錫只說了一句‘主動交待所犯罪行,交出所貪髒款,可酌情向聖上赦免死罪’。這些平曰忠誠劉光遷的官員,立刻將江南窩案的罪名,全部推加於這位上司頭上。

甚至不少官員,還口口聲聲說被其脅迫才犯下大錯,看的趙孝錫又是倍覺噁心。命令禁軍,直接將其帶到下面,分開讓其供寫罪證,視其交待的情節再酌情處理。

;

第一章 化裝入王府第四十一章 嚇退四大惡人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十章 給什麼解釋?第二百九十章 戰前佈防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一百四十二章 圖盛世共盛舉第三十七章 賣房還是賣貨?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六十七章 秘密抵達的援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四十七章 拜訪天龍寺第一百零八章 苦悶的喬峰 六章畢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三百三十一章 同袍既兄弟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一百六十二章 憚位歸隱 大結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二百九十六章 木婉清的轉變第三十七章 鍾靈傾情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第二章 家門前動武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一百七十七章 段譽的羨慕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騎約死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靈鷲宮的男尊主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一百八十六章 愛妹心切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第一百二十二章 醜漢也有春天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林大會 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一百零二章 怎麼又是你?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理新蕭府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二百五十八章 武林大會 六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十二章 小魔王的手段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一百二十二章 醜漢也有春天第五十三章 換衣後的驚豔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一百六十七章 河神之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第三章 久別重逢敘親情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三百零四章 強塞的燙手山芋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秋水的密信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第五十三章 換衣後的驚豔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血鑄軍魂第二百六十四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九十七章 破曉炮襲營第四十四章 神仙姐姐落凡塵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皇繼位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百花叢中一點綠第七十一章 太宗祖訓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
第一章 化裝入王府第四十一章 嚇退四大惡人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十章 給什麼解釋?第二百九十章 戰前佈防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一百四十二章 圖盛世共盛舉第三十七章 賣房還是賣貨?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六十七章 秘密抵達的援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四十七章 拜訪天龍寺第一百零八章 苦悶的喬峰 六章畢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三百三十一章 同袍既兄弟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一百六十二章 憚位歸隱 大結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二百九十六章 木婉清的轉變第三十七章 鍾靈傾情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第二章 家門前動武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一百七十七章 段譽的羨慕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騎約死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靈鷲宮的男尊主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一百八十六章 愛妹心切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第一百二十二章 醜漢也有春天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林大會 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一百零二章 怎麼又是你?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理新蕭府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二百五十八章 武林大會 六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十二章 小魔王的手段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一百二十二章 醜漢也有春天第五十三章 換衣後的驚豔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一百六十七章 河神之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第三章 久別重逢敘親情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三百零四章 強塞的燙手山芋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秋水的密信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第五十三章 換衣後的驚豔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血鑄軍魂第二百六十四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九十七章 破曉炮襲營第四十四章 神仙姐姐落凡塵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皇繼位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百花叢中一點綠第七十一章 太宗祖訓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