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義

在他離開大營的五天時,張亭光帶着趙大一些上過沙場的老兵,扮演着遊牧騎兵。採用接近實戰的操練方式,讓五支蓄勢待發的千人騎兵隊,真正感受到什麼纔是戰爭。

這種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做法,也讓一些自認精銳的菜鳥騎兵們,對即將踏上的撕殺戰場有了個清醒的認識。那就是他們的技戰術,跟這些老兵相比差不少。

而這些從戰場上倖存下來的老兵,都可謂跟遊牧騎兵進行過肆死的拼殺,他們更清楚遊牧騎兵的騎術箭術這歷害。若不提高警惕,陰溝翻船怕是早晚的事。

考慮到接下來五支騎兵千人隊,都將秘密挺進秦鳳路,到那裡做着戰前的最後準備。守株待兔般,等到天氣一冷那些就越境而來,在宋朝燒殺搶掠的西夏騎兵。

告訴五支已然有了一些,進入戰爭狀態中的騎兵將士,趙孝錫下達了組軍以來,第一次休息的命令。給他們兩天休息調整的時間,好好放鬆一番養精蓄銳踏上出征的道路。

這個命令讓站在臺下的人有些聽錯了,唯有趙孝錫一臉冷酷般道:“怎麼?聽不清剛纔本將說的話嗎?接下來兩天,好好吃好好睡,把你們的戰馬都伺候好。

兩天之後金行營打頭,全軍連夜出發前往秦鳳路邊境。爲了避免走漏消息,本將替你們選擇的路都不太好走。所以,此次長途拉練。你們都要做好吃苦的準備。全軍解散!”

清楚一個人始終緊繃着一根弦,很容易出問題。偶爾讓他們放鬆一下,更有利接下來的行軍趕路。若沒充沛的精力,這趟長途行軍肯定也會累壞不少騎軍將士。

習慣了令行禁止的騎軍官兵,很快在五位新紮遊擊將軍的指揮下,迅速的返回了各自的營房。突然一下子不用訓練。很多人都覺得有些不習慣。

只有一些出身武勳世家的子弟,清楚這個時候放鬆一下,意味着後面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去馬房領來不少精料,好好陪着分配給他們的戰馬聯絡感情。

做爲一位騎兵,馬的好壞跟默契度,直接影響他們在戰場的生死。這也是爲何,不少騎兵將士在看到戰馬戰死之時,比死了親人般還心疼。

前世趙孝錫學過的話,是‘槍就是軍人的第二生命’。換到騎軍營中。就變成,戰馬就是他們的第二生命,也是他們在戰場上必須相信的生死兄弟。

想在那種激烈的戰場中活下來,就必須保證每個細節做到最好。趁着休息的時間,跟戰馬加深一下彼此的感情。也是這些武勳世家的子弟,從長輩那裡得到的寶貴經驗。

有了這些大多擔任基層武官的武勳子弟帶頭,其餘不知去做什麼的騎兵們,也很快明白了這個一點就透的道理。

紛紛將戰馬從馬棚拉出來。替它們洗刷一番之餘,還牽到軍營外面。讓這些這幾天同樣累的夠嗆的戰馬。好好的放鬆一番。

順便人與戰馬之間,也加深一個感情。而看到這種情況的趙孝錫,也覺得有這些武勳子弟樹立榜樣,對騎軍而言也是件好事。

相比之下,身爲這支騎軍指揮官的趙孝錫,卻沒那麼容易。需要不斷完善。各支騎軍行進途中的事情。其中最爲重要的,無疑是後勤這一塊。

好在有了布衣閣的情報網,加上趙孝錫手握欽差大臣之權,沿途的驛站都將對騎軍過境,提供物資跟補給。其中物資數量最大的。無疑就是這些戰馬每天的精料。

行進途中爲保證隱密,趙孝錫不可能讓騎兵,將戰馬放到外面吃草充飢。這就意味着,騎軍每到一地,都需要準備充足的馬料供應。保證這些戰馬,在轉遷途中不至掉膘。

這種秘密行軍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對騎軍一次行軍的考驗。因此,趙孝錫必須將計劃考慮的周詳一些,爭取在最大可能的情況下。

將這些近五千人的精銳騎兵,秘密轉移到秦鳳路邊境附近駐紮。等到西夏騎兵入境,打他們一個措手不足。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親衛軍的幾支騎兵小隊,卻沒辦法休息。他們必須爲部隊遷移打頭站,而他們身上都帶着趙孝錫簽發的秘密指令。

將由他們聯絡沿途經過的州府縣衙,讓那些官員秘密的替騎軍,在接下來的轉移途中,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

看着親衛軍幾支小隊離開,趙孝錫也沒忘記,跟那些騎軍將士一樣。替這幾天累夠嗆的白馬,洗漱一番還餵它吃了不少愛吃的食物,讓這匹白馬也享受到難得的貴賓待遇。

除此之外,趙孝錫也召集留守的武官,開了一個軍事會議。告訴這些騎軍留守士兵,他們待在這裡,除了保持正常的訓練之外,同樣需要做好戰鬥的準備。

只是相比騎軍大部,進入秦鳳路跟西夏騎兵交手,他們需要做好的戰鬥準備。就是提防,有可能越境的吐蕃小股騎兵。

若到時他不在,成都路的廂軍求援,他們也必須拿出騎軍營的勇氣,將這些越境的小股騎兵,斬殺於宋境之內。

爲了保證這些騎軍,能夠在以多打少的情況下,應付相對棘手跟突然的局面。趙孝錫也特意留了一些身連的親衛軍老兵,負責坐鎮騎軍營提防有變。

雖然在成都路境內,不適宜大規模騎兵交戰,但偶爾也會有小股吐蕃騎兵。在入冬前到邊境轉悠,看到機會就會越境搶掠一番。

而到時就有可能,需要出動騎軍圍殲這些入境的小股吐蕃騎兵。所以說,留守的騎軍營騎兵,也並非意味着沒仗可打。

對於如今的宋朝而言,在大雪還沒落下前,這段時間最爲難熬。整個跟三國接壤的邊境駐軍,都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

在這種深秋季節,邊境的百姓時不時就能看到。那些邊關的狼煙升起,提示後方的人有敵情。還在外面勞作的百姓,一看到狼煙就要開始四處閃躲避。

要是躲避的動作慢了,等待他們的命運,要麼被無情斬殺。要麼乾脆被這些,也擄奪人口的番邦騎兵,跟牲口一樣拉到他們國家去充當免費勞動力。

這種一到深秋,軍民都緊張的日子,這幾年宋朝也沒少過。而這次趙孝錫,就是要告訴那些喜歡。靠擄掠宋朝發家致富的番邦人,知道人爲財死的道理。

同時趙孝錫也希望,這次他跟騎軍營的出現,能提升一下邊境軍民的士氣。每年被番邦人如此欺凌,邊民跟邊軍將士,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只是形勢不如人,很多時候爲了顧全大局,他們也只能固守城池。等待這些越境的番邦騎兵,找不到人搶不到東西之後返回。這邊境纔會重新恢復以往的平靜!

只要這次狠狠給西夏一點深刻的教訓,趙孝錫相信邊民跟邊軍,除了能提升信心這餘。其餘打算靠小動作,挑釁宋朝的番邦,也要做好‘偷雞不着蝕把米’的心理準備。

而這個想法也是如今接掌皇權趙煦所期望的,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收到都是邊境的損失。今天那裡被番邦騎兵殺了多少人,搶了多少東西跟人口。

這種一到入冬前,就從來沒多少好消息的日子,趙煦也期望能揚眉吐氣一次。不至讓邊境的百姓,覺得他這個當皇帝的太過無能。

正是兩兄弟都有這種,打一仗彰顯一下軍威國力的想法。趙煦才放權趙孝錫,希望這位皇族中武力最高的郡王,能打出屬於宋朝跟皇室的威望來。

做爲接壤兩個番邦的秦鳳路,每到這個時間,就是邊軍跟邊民最爲擔心的日子。而這些年,相比與遼國接壤的邊境,大多修建了完備的要塞城池,邊軍可據城防守。

而秦鳳路一直處於三國爭相搶奪的戰略要地,每到入冬時節,吐蕃跟西夏的騎兵,都會到這裡走上一遭。

那怕最終奪不到,有宋朝邊軍重點防禦的重鎮城池,附近的百姓卻經常被斬殺甚至擄掠。很多靠近兩國邊境的地方,甚至都已經很少有百姓居住,被搶怕了殺怕了。

這對統治這片區域的宋朝而言,無疑也是大大的不利。所以,在這個地方打上幾場勝場,無疑能改變當地軍民的士氣跟信心。

了也讓那些背後咒罵朝廷無能的邊民,知道朝廷還是掛念着他們,會爲他們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來。有了那些邊民的支持,那裡的邊境防務自然也會順勢加強起來。

出於這些考慮,趙孝錫最終才選擇在這個地方打一仗。因爲他相信,在宋朝栽了跟頭的赫連鐵樹,爲了找回所謂的大將軍面子。此次必然發動,超越以往的入侵行動。

吃了這麼大的虧,回去竟然向宋朝抗議的舉動都沒有。這意味着赫連鐵樹,打算把在江南丟的臉,狠狠的甩回宋朝臉上。

並借戰爭上的優勢,對宋朝提出一些不平等的條件來。這或許也是所謂,以戰爭勝敗做兩國談判的籌碼吧!(未完待續。。)

第十六章 海盜團的新任務第七十一章 太宗祖訓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零三章 管好自己的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討海島三國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二十一章 雁門關外的伏殺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討海島三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一百章 槍盾如林決生死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衆人驚第九十一章 離別前的探視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二百六十章 武林大會 八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第二百五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五十章 給皇帝的回禮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三百二十二章 兄弟間的算計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二百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 完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五十六章 嶽老三的幸福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七十三章 孫不教,爺之過!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五章 美婉清俏鍾靈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三百一十章 沒證據的懷疑第十二章 侍女的命運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二百七十六章 夜宿平原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二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一百五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五十一章 雙魂潛龍之相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二百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 完第一百四十七章 消失的千人隊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則滅族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多說無用,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牽一髮動全局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二十一章 雁門關外的伏殺第二百七十六章 夜宿平原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可匹敵的殺神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佈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氣象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血鑄軍魂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都郡王府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才多藝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師暗流涌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三百一十六章 趙蔦遇襲中箭
第十六章 海盜團的新任務第七十一章 太宗祖訓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零三章 管好自己的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討海島三國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二十一章 雁門關外的伏殺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討海島三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一百章 槍盾如林決生死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衆人驚第九十一章 離別前的探視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二百六十章 武林大會 八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第二百五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五十章 給皇帝的回禮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三百二十二章 兄弟間的算計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二百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 完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五十六章 嶽老三的幸福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七十三章 孫不教,爺之過!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五章 美婉清俏鍾靈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三百一十章 沒證據的懷疑第十二章 侍女的命運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二百七十六章 夜宿平原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二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一百五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五十一章 雙魂潛龍之相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二百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 完第一百四十七章 消失的千人隊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則滅族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多說無用,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牽一髮動全局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二十一章 雁門關外的伏殺第二百七十六章 夜宿平原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可匹敵的殺神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佈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氣象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血鑄軍魂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都郡王府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才多藝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師暗流涌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三百一十六章 趙蔦遇襲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