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

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

交趾清化府,這裡是交趾本土勢力最爲強盛的地區,府內各個州縣,幾乎皆由當地的豪強把持。

哪怕大明佔據交趾後,清化府各地的豪強勢力也依然沒有受到太大的打擊,甚至清化府的各級官員,也都由本地的豪強擔任。

大明也曾經想派駐官員進入清化府,但自從幾個被調來的官員不明不白的死在任上後,就再也沒有官員敢來了。

可以說清化府只是明面上承認大明的統治,但內部依然由交趾當地的豪強說了算,甚至每次交趾叛亂,也幾乎都是從清化府而起。

哪怕張輔在任的時候,也有不少暗中反明的交趾人,在清化府內部四處活動,尋求機會趕走大明的軍隊,可以說這裡就是交趾的反明大本營。

然而清化府的局勢,卻隨着朱高煦的到來徹底改變。

“開炮!”

隨着千戶許烈的一聲令下,十幾門火炮一同轟鳴。

只見前方那座看似堅固的寨門,立刻被火炮打的稀爛,牆後的交趾人也嚇的尖叫連連,不少人甚至直接扔下武器逃跑。

趁着火炮造成的混亂,許烈一馬當先,率領着手下的上千人殺進這座胡氏大寨,凡是遇到敢於反抗者,一律殺無赦。

兩個時辰後,整個胡氏大寨投降,胡氏的幾個族老被砍下腦袋,送往清化府城,胡氏的財物、女子被沒收,日後用於賞賜軍中的將士,至於胡氏大寨,則被許烈一把火燒成白地。

類似的事情在整個清化府都在上演。

主要原因就是在三天前,朱高煦忽然從交州府來到清化府,隨後命令府內所有豪強全都要到府城去議事,三日內若有不到者,誅!

清化府的豪強早就做慣了土皇帝,對大明也一向聽調不聽宣,因此對於朱高煦的命令,許多豪強根本就當成放屁。

可惜這幫豪強卻算錯了,朱高煦可不是張輔,以前張輔在的時候,還要注意一下影響,畢竟身爲武將,不但有文官盯着,還有朱棣派來的宦官監督,三方互相牽制,避免一家獨大。

如果張輔要對某個豪強動武,可能還會引來文官的彈劾,說他擅啓戰端之類的。

但朱高煦可沒有任何的顧忌,文官和宦官對他也沒有任何的牽制作用,對於他來說,交趾就是自己的地盤,在老子的地盤上,你就得聽老子的!

因此在三天的期限一到,朱高煦手下數路大軍齊發,凡是未到府城的豪強,全都在他的打擊範圍內。

僅僅一夜之間,盤踞在清化府各地的當地豪強們,紛紛迎來滅頂之災,雖然有人拼命反抗,但根本無法抵擋朱高煦手下的精兵強將,最終依然難逃滅亡的命運。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那麼蠢,還是有一些豪強十分有眼色,早就知道朱高煦這個人不好惹,因此乖乖的來到府城拜見,這才逃過一劫。

黎利就是其中最有眼力的一個,他與其它豪強一樣,早在張輔時就投靠大明,並且還擔任了巡檢的官職,不過他和許多交趾人一樣,都希望能將大明趕出交趾的土地。

藉着官職的便利,黎利開始儘量收集關於大明的信息,因爲他深知想要打敗敵人,就必須瞭解敵人。

當初張輔被調走時,許多暗中反明的交趾人也都奔走相告,黎利也同樣十分興奮,認爲起事的時機已經到了。

但是當得知接替張輔的是漢王朱高煦時,黎利一下子冷靜下來,他可是深知這位漢王殿下的厲害,當初朱棣之所以能奪得天下,也與漢王有極大的關係。

因此自從朱高煦抵達交趾後,黎利就一直關注着對方的動向,而朱高煦率兵來到清化府,黎利也立刻前來拜見,並且還送上大批的禮物,這才保住了一命。

今日朱高煦在知府衙門設宴,宴請黎利這些清化府的官員與豪強。

於是黎利也換上自己的巡檢官服,早早的來到知府衙門等候,不一會的功夫,所有趕來府城的各地豪強就來齊了,一共也才十幾個人。

要知道清化府是交趾北方最大的一個州,光是府城直轄的縣就有七個,另外下面還設了三個州,每州有四個縣,所有縣加在一起,就有十九個。

而且清化府人口稠密,之前胡朝時,甚至還把國都遷到清化府,因此整個清化府內豪強衆多,光是黎利知道的,就有三四十個。

可是現在來的人卻不到一半,這讓黎利也心中沉重,他已經聽說朱高煦派兵四處清剿那些沒來的豪強,估計這些人也是凶多吉少。

“入宴~”

這時只聽宦官高呼一聲,黎利他們分成兩隊,然後跟隨宦官來到內廳,只見這裡已經擺放好了酒菜,並且有三個官員已經坐在位置上等候。

黎利認識這三人,其中最上首的人是交趾布政使兼按察使黃福,坐在他旁邊的則是清化府的知府孫信。

這個孫信雖然也是交趾當地人,但他父親是漢人,當初張輔攻打交趾時,孫信第一個投靠大明,並且立下大功,這才被任命爲清化府知府,與黎利不同,孫信忠於大明,在黎利他們眼中屬於大明的走狗。

另外還有一人坐在黃福和孫信的對面,這個人黎利前兩天也見過,對方是漢王府的長史楊士奇,也是漢王身邊的第一謀士,許多事情都是他在背後幫漢王出謀劃策。

楊士奇與黃福三人表情輕鬆,在黎利他們來之前似乎是在聊着什麼,但等到這些人一到,三人都立刻閉上嘴巴,一個個笑眯眯的看着這些清化府的土皇帝。

黎利被楊士奇三人看的心中發毛,不知爲何,他總感覺這三人看着自己時,就像是看着一塊砧板上的肉。

黎利他們各自落座,本以爲朱高煦很快就會來,但沒想到等了好一會兒,對方還是沒有露面,這讓黎利等人開始交頭接耳,反觀楊士奇三人,卻都是一副老神在在的表情,似乎一點也不着急。

就在這時,忽然只聽廳外傳來沉重的腳步聲,以及鎧甲的甲葉的撞擊聲。

緊接着只見朱高煦頂盔貫甲的走了進來,鎧甲上沾滿了鮮血,右手提着長刀,左手卻提着一個人頭。

只見朱高煦進來後掃視了一下黎利等人,這才齜牙露出一個森冷的笑容,嚇得不少人神色大變,感覺朱高煦如同地府中殺出的閻羅王一般。

(本章完)

479.第479章 治標不治本762.第762章 來歷不明的倭人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第62章 初版三國第185章 招攬張興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458.第458章 報仇(上)410.第410章 搬救兵607.第607章 冒險480.第480章 遺漏的事(上)841.第841章 逃難(下)第92章 打草的棍子第31章 拍賣(新書求推薦收藏)351.第351章 菊池氏投靠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393.第393章 林立志848.第848章 出兵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報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654.第654章 算學教材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980.第980章 暗流涌動671.第671章 漢軍真的會飛387.第387章 共同調查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第243章 房貸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第2章 大明“李世民”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625.第625章 嫌疑人朱瞻基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654.第654章 算學教材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546.第546章 銀礦反擊戰(下)第23章 常家兄妹604.第604章 朱高煦歸來(下)701.第701章 蒸汽機的應用第278章 圈禁354.第354章 大內氏(上)905.第905章 胡濙與王振第126章 輸給了自己的野心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676.第676章 邀請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第66章 兄弟齊心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721.第721章 又見常威914.第914章 安排310.第310章 兩個好處396.第396章 抵達獅子城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841.第841章 逃難(下)第143章 討公道(下)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761.第761章 齊東港第254章 果然是他295.第295章 因噎廢食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687.第687章 兀魯伯不想走584.第584章 離京816.第816章 新星號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888.第888章 宦官王振(下)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681.第681章 奧斯曼使節706.第706章 蘇伊士運河第164章 一對苦命人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479.第479章 治標不治本685.第685章 鏡子(上)352.第352章 擔憂的朱棣466.第466章 目光短淺的倭人531.第531章 反轉第24章 寧津促織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第29章 養成系青梅竹馬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767.第767章 兄弟密談(上)868.第868章 迎接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857.第857章 合作的資格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第142章 討公道(中)
479.第479章 治標不治本762.第762章 來歷不明的倭人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第62章 初版三國第185章 招攬張興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458.第458章 報仇(上)410.第410章 搬救兵607.第607章 冒險480.第480章 遺漏的事(上)841.第841章 逃難(下)第92章 打草的棍子第31章 拍賣(新書求推薦收藏)351.第351章 菊池氏投靠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393.第393章 林立志848.第848章 出兵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報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654.第654章 算學教材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980.第980章 暗流涌動671.第671章 漢軍真的會飛387.第387章 共同調查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第243章 房貸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第2章 大明“李世民”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625.第625章 嫌疑人朱瞻基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654.第654章 算學教材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546.第546章 銀礦反擊戰(下)第23章 常家兄妹604.第604章 朱高煦歸來(下)701.第701章 蒸汽機的應用第278章 圈禁354.第354章 大內氏(上)905.第905章 胡濙與王振第126章 輸給了自己的野心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676.第676章 邀請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第66章 兄弟齊心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721.第721章 又見常威914.第914章 安排310.第310章 兩個好處396.第396章 抵達獅子城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841.第841章 逃難(下)第143章 討公道(下)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761.第761章 齊東港第254章 果然是他295.第295章 因噎廢食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687.第687章 兀魯伯不想走584.第584章 離京816.第816章 新星號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888.第888章 宦官王振(下)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681.第681章 奧斯曼使節706.第706章 蘇伊士運河第164章 一對苦命人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479.第479章 治標不治本685.第685章 鏡子(上)352.第352章 擔憂的朱棣466.第466章 目光短淺的倭人531.第531章 反轉第24章 寧津促織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第29章 養成系青梅竹馬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767.第767章 兄弟密談(上)868.第868章 迎接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857.第857章 合作的資格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第142章 討公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