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第980章 暗流涌動

關於皇位的問題,武英殿中並沒有討論出一個結果,胡太后想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爲帝,但卻遭到大臣們的一致反對,畢竟國難當頭,如果立一個不滿三歲的孩子爲帝,只會讓大明的情況更加糟糕。

但偏偏朱祁鎮是獨生子,根本沒有其它的兄弟,倒是有不少堂兄弟,畢竟朱瞻基還是有好幾個弟弟的,但這些人大都不在京城,相比之下,朱瞻壑卻率領着大軍就在北京城外。

所以許多人都想到了朱瞻壑,但在場的都是老油條,所有人都在等着別人出頭,結果最後誰也沒有開口,畢竟誰都不願意做這個出頭鳥。

散會之後,張輔拖着年邁疲憊的身軀回到府中,先泡了個熱水澡緩解一下這一路的疲憊,隨後又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飯,這才感覺緩過氣來了。

不過就在這時,忽然有人前來稟報道:“老爺,胡尚書來了!”

“請他到書房!”

張輔似乎並不意外,吩咐完自己也去了書房等候。

不一會的功夫,就見胡濙來到書房,不過他並不是一個人來的,身後還跟着一人,赫然正是之前出使大漢,並且隨同朱瞻壑一起回來的楊善。

“楊侍郎怎麼也一起來了?”

張輔看到楊善十分驚訝的問道,他本以爲胡濙會單獨找自己,聊一下皇位的事,有些話肯定不方便讓其它人聽到,所以纔會私下來找自己,卻沒想到他竟然帶上了楊善。

“不瞞國公,其實是楊侍郎先找上我,我們商量了一下後,才決定來找國公的!”

胡濙淡定的一笑解釋道。

只見楊善這時也邁步上前向張輔行禮道:“國公,下官這次出使大漢,親眼見到大漢國內蓬勃向上的生機,相比之下,我大明卻處處透着幾分衰敗與腐朽,要知道大漢本就脫胎於我大明,當初大漢立國,還多虧了我們大明的支持,可爲何現在大漢國力強盛,而我大明卻連小小的瓦剌都打不贏,甚至連皇帝都被對方擄走呢?”

楊善說到最後時,也是一臉的憤慨,當初朱棣在世時,誰能想到僅僅二十年,大明就沒落到現在這種地步。

“百姓都是一樣的百姓,甚至去大漢的百姓許多都是災民,大漢佔據的天竺等地雖然也算富饒,但卻氣候炎熱,並不比我大明強,可現在大漢國力遠勝我大明,唯一的解釋,就是大漢的帝王遠超我大明的帝王!”

胡濙這時也嘆口氣說道。

聽到楊善和胡濙的話,張輔也露出沉默的表情,自從朱棣去世,大明曆經三代帝王,朱高熾太子時人人稱讚,可做了皇帝卻沉迷後宮,做事也是一意孤行,幸虧他死的早,否則還不知道會把大明搞成什麼樣子?

至於朱瞻基,表現的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人人稱讚的好聖孫,也只能算是一個守成之君,最後的朱祁鎮就更別提了,落到被瓦剌人俘虜的下場,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相比之下,大漢那邊歷經兩朝,朱高煦做爲開國皇帝,一直對外擴張,奠定了大漢的版圖,而朱瞻壑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但讓大漢的版圖擴張了幾倍,而且國力也是直線上升,哪怕大明最強盛時,也無法與現在的大漢相比。

明明朱高熾、朱瞻基和朱祁鎮祖孫三代人的基礎更好,可大明的發展卻遠比不上大漢,所以胡濙抱怨說是大明的帝王有問題,也算是事實。

“那胡尚書你們兩人的意思是……” 張輔沉思良久,終於擡頭向胡濙和楊善問道。

“國公您何必明知故問?”

只見楊善灑脫的一笑,直接挑明道:“若是陛下還在,我們自然要做大明的忠臣,可現在陛下被俘虜,全靠大漢的皇帝拯救了我大明,而且他就在城外,只要請他入城登基,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甚至還能讓我大明國力倍增,再也不用擔心瓦剌人的進犯了!”

“國公,我的想法與楊侍郎一樣,今天在武英殿時,想必您肯定也同樣想過這件事,現在只是沒有人把這件事挑明,不如明日我們就一同進宮,說服太后答應此事!”

胡濙緊隨着點頭道。

張輔聞言卻暗自苦笑,胡濙讓他們明天一起進宮勸說胡太后,這只是好聽的說法,不好聽那叫逼宮,畢竟胡太后也不傻,如果皇位落到朱瞻壑手中,她們孤兒寡母又算什麼?

“國公,我知道你心中有顧慮,可您想想這次出征的經過,難道您還沒有受夠嗎?”

楊善看到張輔沉思不語,於是再次勸說道。

“除了我們,還有誰是這麼想的?”

張輔這時終於擡起頭問道。

“鄺埜、曹鼎等從土木堡回來的大臣,幾乎都有這樣的想法,也答應與我們明天一起進宮,至於留守的王直、于謙等人則是態度不明,不過只要國公您答應,我立刻就會去見王直等人,至少有一半的把握可以說服他們同意!”

楊善再次搶先說道。

朱瞻壑之前特意把楊善留在大漢,並且後來出征時又帶上他,可不僅僅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看中了楊善的口才。

剛開始楊善還不肯投靠朱瞻壑,但後來看到朱祁鎮御駕親征後的種種亂相,特別是朱祁鎮被俘虜後,楊善這才全面倒向朱瞻壑,甚至不惜幫對方做說客。

張輔聞言再次躊躇了片刻,終於一咬牙道:“明日我可以隨你們一同進宮,但我不會表態,至於能否說服太后,那就要看伱們的本事了!”

“沒問題,只要國公願意隨我等一同前去就行,剩下的由我們來辦!”

胡濙聞言大爲高興的點頭道,他知道以張輔的性子,能夠答應默認這件事,已經十分難得了,而且張輔願意跟隨他們一起進宮,這本身就代表着一種態度。

說服了張輔,胡濙與楊善立刻告辭離開,隨後兩人分頭行動,前往王直、于謙等人的府中,其實不少是他們,北京城有不少勢力都在暗中活動,畢竟誰都知道,皇帝被俘虜了,肯定需要一個新皇來統治大明。

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736.第736章 內奸(上)482.第482章 搞平衡?649.第649章 科舉與吏轉官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961.第961章 大軍出發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452.第452章 真相977.第977章 騎兵的末日410.第410章 搬救兵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第74章 內閣之議第149章 滿城皆知第129章 漆器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第40章 打個招呼第149章 滿城皆知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第225章 齊先生(下)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第244章 開銀行431.第431章 橄欖枝387.第387章 共同調查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第60章 慣偷朱瞻圻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第92章 打草的棍子794.第794章 車上閒談(上)第244章 開銀行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第10章 多好的孩子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第5章 相士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第101章 邪惡的想法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629.第629章 荒島面談(上)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682.第682章 買人質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733.第733章 大發雷霆434.第434章 招安522.第522章 團聚786.第786章 研製新火藥787.第787章 硝酸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920.第920章 三重領土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494.第494章 問罪806.第806章 封賞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第236章 窮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476.第476章 兩條路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第5章 相士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911.第911章 又見朱瞻坦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第166章 長江上的截殺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523.第523章 朱勇回來了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521.第521章 向外擴張(下)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585.第585章 不要命的李時勉312.第312章 費盡心思出海第69章 朱高煦的圓夢之旅669.第669章 疲敵之計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920.第920章 三重領土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401.第401章 牧民626.第626章 朱瞻基追上來了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機營第135章 內閣成立第269章 表示一下424.第424章 泄壓口第60章 慣偷朱瞻圻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972.第972章 身陷絕地825.第825章 面談?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396.第396章 抵達獅子城546.第546章 銀礦反擊戰(下)第262章 金銀財寶
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736.第736章 內奸(上)482.第482章 搞平衡?649.第649章 科舉與吏轉官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961.第961章 大軍出發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452.第452章 真相977.第977章 騎兵的末日410.第410章 搬救兵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第74章 內閣之議第149章 滿城皆知第129章 漆器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第40章 打個招呼第149章 滿城皆知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第225章 齊先生(下)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第244章 開銀行431.第431章 橄欖枝387.第387章 共同調查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第60章 慣偷朱瞻圻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第92章 打草的棍子794.第794章 車上閒談(上)第244章 開銀行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第10章 多好的孩子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第5章 相士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第101章 邪惡的想法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629.第629章 荒島面談(上)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682.第682章 買人質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733.第733章 大發雷霆434.第434章 招安522.第522章 團聚786.第786章 研製新火藥787.第787章 硝酸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920.第920章 三重領土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494.第494章 問罪806.第806章 封賞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第236章 窮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476.第476章 兩條路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第5章 相士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911.第911章 又見朱瞻坦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第166章 長江上的截殺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523.第523章 朱勇回來了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521.第521章 向外擴張(下)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585.第585章 不要命的李時勉312.第312章 費盡心思出海第69章 朱高煦的圓夢之旅669.第669章 疲敵之計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920.第920章 三重領土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401.第401章 牧民626.第626章 朱瞻基追上來了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機營第135章 內閣成立第269章 表示一下424.第424章 泄壓口第60章 慣偷朱瞻圻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972.第972章 身陷絕地825.第825章 面談?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396.第396章 抵達獅子城546.第546章 銀礦反擊戰(下)第262章 金銀財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