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

第726章 交趾國書

夜已經深了,王通的書房裡依然亮着燈。

房間之中,王通與王琮父子二人相對而座,那位金先生已經離開了,但卻給他們王家留下一個希望。

“爹,我們真的要去大漢啊?”

王琮這時忽然開口問道。

wωw⊕тtkan⊕CΟ

之前王通擔心自己去大漢,會讓朱瞻基遷怒於自己的家人,但金先生卻承諾,他可以將王家的人提前送到大漢,這樣等到王通與交趾談判完,甚至都不用回大明,直接就能從交趾坐船與家人團聚。

“不去怎麼辦?如果你們留在大明,只要我一走,陛下肯定會拿你們開刀,當初漢王……不對,是大漢皇帝陛下攻破北京城,抓住太子要挾陛下,從那之後,陛下就已經恨透了大漢。”

王通說到最後也嘆了口氣。

老朱家的糟心事實在太多了,他們神仙打架,卻讓王通這些人跟着遭殃。

“對了,等我去交趾談判之後,家裡就只剩下你和伱娘了,你娘一個婦道人家,有些事情不方便出面,你身爲長子,一定要將家裡撐起來!”

王通這時對兒子叮囑道。

王通要去交趾談判,到時成山伯府沒有其它人,而且還要趁着這段時間,把家裡的人轉移到海外去,王琮做爲長子,當然要承擔起這個責任來。

“我明白,爹您放心的去吧,家裡這邊一切有我!”

王琮拍着胸脯保證道。

只是這話一出口,王通卻氣的想一巴掌拍死他,什麼叫“放心的去吧”?這話怎麼聽都像是在咒自己早死似的?

不過王通現在也沒心情和這個不靠譜的兒子計較了,耐着性子又把家裡的一些事情交待了一遍,生怕自己離開後,家裡有什麼疏漏。

幾天之後,兵部與五軍都督府共同提審王通,包括他手下的一些將領,調查他們在交趾的作戰經過,特別是王通在指揮時的過失。

王通也十分配合,對於自己在交趾的戰敗,也並沒有任何隱瞞,但對於後來打敗黎善後的撤退過程,同樣也交待的十分清楚。

當時的交趾已經亂成一團,只憑他手中那點兵力,根本無力平叛,若不撤退,只會讓十多萬軍民死於叛軍之手。

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王通做爲一軍的統帥,自然有權力見機行事,因此他覺得自己下令撤出交趾並沒有錯。

而王通手下的將士,也同樣十分支持王通,甚至還有一些從交趾撤出來的百姓,得知王通被朝廷審問時,紛紛上書爲王通求情。

除此之外,五軍都督的張輔等勳貴們,也想保住王通,因爲他們身爲武將,更能體諒王通的難處,如果這次王通被定罪,那日後別的武將領兵在外時,肯定會更加束手束腳。

但被文官把持的兵部卻持相反的看法,他們堅持認爲王通要爲交趾丟失的事負主要責任,另外朝中的其它文官也紛紛上書,要求給王通定罪。

可以說王通的這件案子,現在已經演變成文官與武將爭鬥的焦點,文官集團想借這件事,打擊勳貴們的權力,至於真相如何根本不重要。

雖然這個時期的勳貴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很大,特別是還有張輔這些入閣的武將,但交趾慘敗卻是個無法扭轉的事實,因此武將們在這件事上理虧,自然也就處於下風。

所以朝中的不少明眼人都已經看出來,這次王通恐怕是死罪難逃,勳貴們也將受到一次嚴重的打擊,雖然暫時還不能形成文強武弱的局面,但對文官集團來說,絕對是一場意義重大的勝利。

然而就在這時,交趾最大的叛軍頭子李鬆忽然派使節來到大明,向大明呈交國書,要求與大明談判,商議兩國日後的邦交。

李鬆的這封國書姿態很低,向大明表明自己是漢人,最初也並沒有反叛之心,只是因爲黎善等叛軍四起,李鬆纔不得不召集族中子弟起兵,爲的也是掃平黎善等叛軍。

現在其它的叛軍都已經平定,黎善也只剩下幾千兵馬苟延殘喘,因此李鬆也依然想向大明稱臣,甚至懇求大明的加封。

但李鬆在國書中也表示,自己對其它的明人並不信任,唯獨成山伯王通曾經大敗黎善,又組織漢人百姓撤離,因此李鬆對王通十分佩服,要求大明派王通前去交趾詳談,到時兩國劃分國界,交趾也願意世世代代成爲大明的番屬之國。

“你們怎麼看?”

武英殿內,朱瞻基看完李鬆派人送來的國書,這才掃視了一下殿中的大臣問道。

“陛下,李鬆雖是漢人,但現在掃平交趾的叛軍,定然是想自立爲王,我看不如就同意他的條件,畢竟交趾落在他手裡,總比落在那個黎善手裡要強得多。”

只見黃福這時第一個站出來表態道。

其實黃福和張輔之前一直希望朱瞻基能夠再派大軍,將丟失的交趾收復,但朱瞻基卻不想再爲交趾出兵,而且朝中的阻力也很大,許多官員都要求放棄交趾,因此出兵收復交趾的事已經不可能了。在這種情況下,黃福也只能接受現實,現在交趾落到漢人手中,而且對方也願意向大明稱臣,這也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了。

“陛下,臣也覺得此事可議,交趾偏遠,民風剽悍,與其勞民傷財的再派兵,不如就任其自治,到時我大明多一個番屬國,於國也是有利而無害!”

楊榮這時也站出來贊同道。

有楊榮和黃福表態,其它的官員也都紛紛表示贊同,最後連張輔也暗歎一聲,站出來表示同意,這也代表着大明朝廷徹底的放棄了收復交趾的希望。

“可是對方指名道姓,要求派王通前去議和,要不要換個人前去?”

朱瞻基這時忽然有些猶豫的道,王通的罪名還沒有審問清楚,如果派他前去交趾,他擔心出什麼變故。

“陛下,臣以爲派成山伯前去也無妨,如果能談成對我大明有利的條件,也算是讓他戴罪立功了。”

夏元吉這時忽然站出來建議道。

他本就不贊成處死王通,現在李鬆的國書終於讓王通有了一線生機,只是在夏元吉心裡,總感覺這件事有點太巧合了。

“臣附議!”

黃福和張輔這時幾乎同時站出來說道。

剩下的楊榮、楊溥等人猶豫了下,最後也紛紛贊同,畢竟相比給王通定罪,還是先把交趾的事情平定下來更重要。

不過就在這時,忽然只見楊溥站出來道:“啓稟陛下,交趾之敗,除了成山伯外,還有一人也應該被問罪!”

“誰?”

朱瞻基一愣,立刻追問道。

“黔國公沐晟,若不是他的援軍在水尾縣躊躇不前,導致王通後無援軍,恐怕交趾也不會如此輕易的丟失!”

楊溥毫不客氣的上奏道。

當初朱瞻基除了派柳升率兵前去交趾外,還命令沐晟率領軍隊從雲南出兵,從另一路殺向交趾,這也是朝廷的慣例了,以前朱棣每次派張輔出兵交趾,都會命沐晟出兵協助,這次也不例外。

但沐晟接到命令後,卻一直磨磨蹭蹭,好不容易出了兵,卻在交趾的邊境不肯深入,特別是當柳升戰死的消息傳出去後,沐晟乾脆呆在水尾縣不往前走了,就這麼坐視大明丟掉了交趾。

所以楊溥參奏沐晟有罪,也的確很有道理,如果他能及時出兵,可能柳升就不會戰死,哪怕柳升戰死後,只要他出兵援助王通,也能幫王通守住交州,而不至於讓整個交趾全境淪陷。

“這個……”

朱瞻基聽到楊溥告了沐晟一狀,臉上也露出爲難之色,夏元吉和楊榮等人也一個個面色凝重,其它人更是低頭不語。

相比別的勳貴,雲南沐家十分特殊,他們常年鎮守在雲南,手中握有兵權,相當於一地的諸侯,在雲南境內,沐家的威望甚至蓋過了朝廷。

“陛下,沐晟身爲國公,卻在戰時畏縮不前,按律當斬,還請陛下聖裁!”

楊溥看到朱瞻基猶豫,當即再次上前一步道。

他並不是和沐晟有什麼私仇,而是覺得交趾丟失,使得朝廷的顏面大跌,光是一個王通根本不足以背上這次的罪責,沐晟同樣也要按律處置!

“沐家世受皇恩,一直鎮守在雲南,即有功勞也有苦勞,而且沐晟年紀大了,朕也不忍拿他問罪,不如這樣吧,就讓人收回他的寶印,以示懲戒!”

朱瞻基猶豫了一下,終於宣佈了對沐晟的處罰。

所謂寶印,其實是朱高熾在位時,贈給沐晟的鎮南將軍印,本身沒什麼實權,更像是一種榮譽,所以朱瞻基對沐晟的懲罰只是收回寶印,相當於一個口頭警告,根本沒有任何實質傷害。

下面的夏元吉聽到朱瞻基對沐晟的處罰,也不禁暗歎一聲,因爲他想到當初朱瞻壑和朱棣商議交趾的事情時,曾經說過沐家並不希望朝廷控制交趾,因此每次出征交趾時,沐晟都是出工不出力,這次顯然也不例外。

而且沐晟的目的達到了,交趾丟失後,朝廷只會更依重沐家,比如現在朱瞻基甚至都不敢對沐晟有什麼懲罰。

 

第193章 自願報名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824.第824章 接見使團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第36章 有反賊856.第856章 朱瞻壑要去歐洲294.第294章 下西洋的積極性896.第896章 穆法斯戰敗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383.第383章 天津開海(下)911.第911章 又見朱瞻坦523.第523章 朱勇回來了842.第842章 一起登船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881.第881章 乾清宮(上)811.第811章 歸途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430.第430章 朱瞻圻的動向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694.第694章 一個玩具950.第950章 撤軍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914.第914章 安排873.第873章 攻陷羅德島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571.第571章 朱高燧回來了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第181章 打消懷疑769.第769章 商談(下)797.第797章 見面第126章 輸給了自己的野心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917.第917章 英雄第597章 對質朱高燧(下)664.第664章 作坊(下)762.第762章 來歷不明的倭人第16章 好弟弟(上)第4章 高僧與舍利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925.第925章 麓川之戰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870.第870章 軍事與經濟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630.第630章 荒島面談(下)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307.第307章 破寨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第255章 “忠臣”宋禮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825.第825章 面談?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364.第364章 歸程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466.第466章 目光短淺的倭人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第172章 谷王朱橞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589.第589章 重啓海禁?950.第950章 撤軍第236章 窮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第64章 朱棣有召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985.第985章 草原之變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283.第283章 存錢(上)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531.第531章 反轉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674.第674章 聯姻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第51章 好人沒好報841.第841章 逃難(下)第10章 多好的孩子629.第629章 荒島面談(上)第199章 明東陵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驢
第193章 自願報名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824.第824章 接見使團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第36章 有反賊856.第856章 朱瞻壑要去歐洲294.第294章 下西洋的積極性896.第896章 穆法斯戰敗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383.第383章 天津開海(下)911.第911章 又見朱瞻坦523.第523章 朱勇回來了842.第842章 一起登船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881.第881章 乾清宮(上)811.第811章 歸途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430.第430章 朱瞻圻的動向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694.第694章 一個玩具950.第950章 撤軍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914.第914章 安排873.第873章 攻陷羅德島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571.第571章 朱高燧回來了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第181章 打消懷疑769.第769章 商談(下)797.第797章 見面第126章 輸給了自己的野心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917.第917章 英雄第597章 對質朱高燧(下)664.第664章 作坊(下)762.第762章 來歷不明的倭人第16章 好弟弟(上)第4章 高僧與舍利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925.第925章 麓川之戰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870.第870章 軍事與經濟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630.第630章 荒島面談(下)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307.第307章 破寨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第255章 “忠臣”宋禮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825.第825章 面談?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364.第364章 歸程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466.第466章 目光短淺的倭人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第172章 谷王朱橞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589.第589章 重啓海禁?950.第950章 撤軍第236章 窮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第64章 朱棣有召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985.第985章 草原之變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283.第283章 存錢(上)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531.第531章 反轉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674.第674章 聯姻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第51章 好人沒好報841.第841章 逃難(下)第10章 多好的孩子629.第629章 荒島面談(上)第199章 明東陵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