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糧船北上

第233章 糧船北上

就在朱高煦他們在舊港揚帆啓航之時,朱瞻壑也在劉家港登上了運糧船,停運一年的海運,也在這時正式重啓。

“世子,雖然海運這條路我們已經走了多年,但畢竟還是有些風險,您又何必跟着我們冒險?”

船頭的甲板上,張芾苦口婆心的向朱瞻壑勸道,他也沒想到朱瞻壑會和他們一起押運這批糧食。

“無妨,我負責重啓海運,現在第一批糧食上路,當然要親自跟着,免得出什麼差錯。”

朱瞻壑笑着擺了擺手道。

其實押送糧食是其次,主要他是搭了一趟順風船,因爲朱棣那邊傳來消息,正式將金陵命名爲南京,隨後他率領文武官員離開南京,趕往北京城,算是拉開了正式遷都的序幕。

其實以前朱棣也經常去北京,只是這次的意義卻完全不同,隨行的官員去到北京後,估計也都不會再回來了。

當然南京這邊也沒有直接廢棄,朱高熾暫時還坐鎮南京,而且南京也有套政府機構,比如六部九寺等,算是大明朝廷機構的一個備份。

不過誰都知道,南京這邊的六部九寺已經沒有什麼前途了,日後恐怕只會淪爲官員養老之用,只有隨同朱棣去往北京的官員,日後纔會掌握實權。

朱棣這次去北京的動靜很大,不光是他和官員,甚至連後宮中的妃嬪也會一同前去,這也意味着朱棣日後很可能不會再回南京了。

在這種情況下,隨行官員也開始讓家眷們準備離京,一時間南京到北京的水陸交通,甚至因人多而發生了擁堵。

朱瞻壑不想那麼麻煩,索性就跟着運糧船一塊出發,抵達天津後再去北京城,說不定比朱棣還要先一步進京。

“張指揮使,咱們的運糧船大概需要多久才能抵達天津?”

朱瞻壑看着前方一望無際的大海,這時再次向張芾問道。

說起來朱瞻壑雖然送了不少人出海,甚至連親爹都送出去了,但這卻是他第一次出海,不過他的適應性很好,竟然沒有暈船。

“啓稟世子,以前運糧船要抵達天津,最少也需要四十天,但蒙元時總結經驗,尋找到合適的洋流與季風,最短可以將時間壓縮到十天,但現在不是最佳的運糧季節,估計需要十五左右。”

張芾立刻回答道。

“蒙元時就已經開始海運了?”

朱瞻壑有些驚訝的問道,他一直以爲海運的航線是航海侯張赫打通的。

“蒙元對海運十分重視,不過他們運糧主要是從蘇州到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我伯父則是在此基礎上,打通了到遼東的航線,使得咱們大明的軍隊能夠深入遼東,增強了朝廷在那裡的統治。”

張芾耐心的解釋道。

“原來如此!”

朱瞻壑聞言點了點頭,雖然蒙元在中原的統治十分失敗,但有一點他們做的很好,就是對大海十分重視,不但想要征服倭國,甚至還派船隊征服了南洋一帶,許多南洋小國以前都是蒙元的勢力範圍。

正在這時,只見程濟,不對,應該叫他齊先生。

齊先生手拿着賬本走了過來,向朱瞻壑行了一禮道:“世子,這是我估算的糧食損耗,還請您過目!”

朱瞻壑接過賬本看了一下,運糧都是有損耗的,不光是船員的食用消耗,另外還有蟲蛀、變質等,也要算在損耗之中。

“糧食的損耗是不是有點多了?”

朱瞻壑看完賬冊,隨後皺起眉頭問道,他看過漕運的記錄,相比漕運,這次海運的損耗數目雖然比漕運少一些,但也沒少多少,並不能體現出海運的優勢。

“啓稟世子,咱們這些海船停放了一年之久,雖然已經送到船塢維修過,但畢竟不能與新船相比,再加上許多船員都是新招募的……”

齊先生很冷靜,給朱瞻壑分析了一下他估算損耗比較大的原因。

其實說白了也就兩方面,一是船比較舊,二是在船員之中,除了有一批是張芾的老部下外,剩下還有許多都是新招募的,他們對船隻的操作不熟練,所以在遇到風浪時,難免會出一些意外。

比如船艙進水,船艙裡的糧食肯定會有所損耗,這些都需要考慮在內。

聽完齊先生的分析後,朱瞻壑沉思片刻,隨後開口問道:“離開蘇州前,我讓船塢那邊設計新型的糧船,估計什麼時候能完成?”

朱瞻壑對現有的糧船並不滿意,不僅僅是因爲老舊,另外船隻的速度過慢,操作也比較複雜,需要船員比較多,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因此他才讓船塢那邊重新設計糧船。

值得一提的是,蘇州太倉一帶船塢衆多,連鄭和下西洋的福船,許多都是在太倉一帶建造完成的,糧船也同樣如此。

朱瞻壑在離開蘇州前,對官辦的船塢提出許多要求,讓他們設計新型的糧船,這些事也是由齊先生負責。

“我和船塢的官員聊過,他們從設計到成船,估計最快也得一年時間,所以咱們這些老糧船還得再堅持一年,到時船員也都養成熟手了,直接就能接管新船。”

齊先生立刻回答道。

“還要一年?”

朱瞻壑連連皺眉,雖然理智告訴他,一年能設計製造好新糧船已經很快了,但他還是希望能更快一些,最好下次就能用上新糧船,當然這肯定是不可能的。

“世子,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而且就算是舊糧船,相比以前的損耗也小多了,畢竟……”

齊先生說到這裡沒有再說下去。

朱瞻壑卻明白他的意思,以前張榮主持海運,中間吃拿卡要,全都要從糧食損耗上出,現在他主持海運,自然沒有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損耗也少了大半。

“好吧,這趟運糧就當是演練了,雖然損耗不比漕運少多少,但咱們一次運輸的量大,至少這一點上,漕運遠無法與咱們相比!”

朱瞻壑最後一拍船舷道,只要這次能安全的運到天津,他就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海運相比漕運還是有相當的優勢的!

(本章完)

368.第368章 姚廣孝去世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第278章 圈禁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659.第659章 夜校(下)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687.第687章 兀魯伯不想走974.第974章 朱祁鎮被俘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第270章 漢王妃來了351.第351章 菊池氏投靠656.第656章 招生啓示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391.第391章 懸山島681.第681章 奧斯曼使節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671.第671章 漢軍真的會飛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第150章 拜訪侯府468.第468章 第二個目標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436.第436章 移民(上)354.第354章 大內氏(上)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第5章 相士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下)695.第695章 蒸汽機(上)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937.第937章 救人(下)303.第303章 定海衛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406.第406章 佛母(上)第17章 好弟弟(下)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第167章 絕處逢生第252章 做票大的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681.第681章 奧斯曼使節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663.第663章 作坊(上)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738.第738章 女校(上)771.第771章 商談(上)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第211章 下落不明第169章 三方合作947.第947章 瞞天過海428.第428章 爺仨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623.第623章 殺人滅口(上)346.第346章 平戶爭奪戰(上)871.第871章 夢中情人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291.第291章 擴建港口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第44章 假英雄變真英雄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848.第848章 出兵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599.第599章 驛站遇刺713.第713章 實力的差距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919.第919章 直布羅陀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第133章 母子間的一場大戲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第6章 臉長之人比較長壽?第243章 房貸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第161章 又見鄭和617.第617章 轉移人質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第37章 全軍覆沒的五虎上將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第194章 張興來也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
368.第368章 姚廣孝去世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第278章 圈禁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659.第659章 夜校(下)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687.第687章 兀魯伯不想走974.第974章 朱祁鎮被俘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第270章 漢王妃來了351.第351章 菊池氏投靠656.第656章 招生啓示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391.第391章 懸山島681.第681章 奧斯曼使節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671.第671章 漢軍真的會飛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第150章 拜訪侯府468.第468章 第二個目標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436.第436章 移民(上)354.第354章 大內氏(上)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第5章 相士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下)695.第695章 蒸汽機(上)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937.第937章 救人(下)303.第303章 定海衛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406.第406章 佛母(上)第17章 好弟弟(下)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第167章 絕處逢生第252章 做票大的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681.第681章 奧斯曼使節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663.第663章 作坊(上)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738.第738章 女校(上)771.第771章 商談(上)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第211章 下落不明第169章 三方合作947.第947章 瞞天過海428.第428章 爺仨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623.第623章 殺人滅口(上)346.第346章 平戶爭奪戰(上)871.第871章 夢中情人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291.第291章 擴建港口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第44章 假英雄變真英雄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848.第848章 出兵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599.第599章 驛站遇刺713.第713章 實力的差距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919.第919章 直布羅陀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第133章 母子間的一場大戲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第6章 臉長之人比較長壽?第243章 房貸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第161章 又見鄭和617.第617章 轉移人質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第37章 全軍覆沒的五虎上將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第194章 張興來也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