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

莫青皺着眉頭離開吳家寨,夕陽下將他的影子拉的老長。

本來這段時間莫青生活的挺順的,他把家裡的生意交給妻子吳山娘後,自己也專心應付進入衙門的考試,結果不出意外,他十分順利的進到近京縣衙,在戶房做了典吏,負責清點稅額,謄抄賬冊等事務。

縣衙裡共有三班六房,戶房和戶部一樣,都是負責戶口和財政的,雖然不如吏房權力大,但也是衙門裡的重要機構。

另外最重要的是,莫青上面的李司吏年紀大了,估計也幹不了幾年了,等到對方一退,他再活動一下,以他的能力很可能接任司吏,到時整個戶房都歸他管,說不定日後真有可能由吏轉官。

所以這段時間莫青也是春風得意,他出手闊綽,而且又擅長交際,因此很快就和衙門裡的同僚打成一片,上上下下都能說上幾句話,連縣老爺都誇他這個典吏做事認真。

但今天吳老虎卻忽然請莫青過去一趟,並且告訴他一件難事。

原來之前莫青出面,讓吳家寨與隔壁村子一塊請了個私塾先生,兩個村子裡的孩子也都跟着先生讀書。

本來一切都好好的,可卻沒想到就在前段時間,這個私塾先生退了錢,說是有事不能再教了,結果兩個村子裡的孩子一下子失學了。

吳老虎可是一直盼着寨子裡的孩子出幾個讀書人,這纔剛認幾個字,私塾就沒了,所以他也十分着急,這才把女婿請來,想讓他幫忙想一想辦法。

如果是其它事情,莫青不敢說百分百能幫上忙吧,至少也能動用衙門的關係說上幾句話,可是這次的事卻實在太突然,好好的私塾一下子沒了,他也不可能憑空變出一個私塾出來。

“私塾先生不好請,聽說現在又漲價了,如果實在不行,只能託人去北征港問問,看看有沒有讀過書的人剛來大漢?”

莫青這時低聲自語道。

大明開海之後,從大明來大漢的人就一直絡繹不絕,雖然不像大規模移民那麼多,但勝在穩定,幾乎每月都會有新的移民到來。

而這些移民要麼去獅子港,要麼來西京,來西京的人都會在北征港下船,這些人來了之後,雖然有朝廷分配田地,但有些人並不願意種地,比如那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書生,所以他們更願意把地租出去,自己再找份餬口的工作。

當然了,那些讀過書的人,一般心氣都比較高,大都是爲了做官而來,願意教書的人很少,哪怕開高價也不好找到,所以莫青也只能碰碰運氣。

回到家中,只見吳山娘正在算賬,旁邊有個身材挺拔的少年,見到莫青回來立刻行禮道:“父親!”

這個少年是吳山娘和亡夫的兒子,母親改嫁後,他就改名叫莫池,現在跟着吳山娘學做生意。

“跟你娘學的怎麼樣了,有沒有學會算賬?”

莫青笑呵呵的對這個繼子問道,雖然不是親生的,但既然跟着莫青的姓,他也一直將對方視爲己出,之前莫池就是跟着他,直到他進了衙門,莫池纔開始跟着吳山娘。

“算賬不難,我已經學會了,就是我娘怕我出錯,不敢讓我上手。”

莫池如實回答道。

“廢話,就你那毛手毛腳的,萬一算錯了可怎麼辦?”

吳山娘卻擡眼瞪了兒子一眼道,在她眼裡,兒子還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自然也不放心把事情交給他。

“你啊,該放手的時候也要放手,池兒都已經成年了,要不是朝廷規定十八之前不得成婚,恐怕池兒現在都已經當爹了!”

莫青卻對妻子笑道。

大漢規定男女成婚,必須年滿十八,這項規定是朱瞻壑堅持推行的。按說大漢鼓勵生育,在一般人看來,應該越早成婚越好,但朱瞻壑卻深知,女子十八之前身體沒有發育完全,如果懷孕,很容易造成難產等事故。

實際上在大明的民間,女子生產被視爲闖“鬼門關”,一不小心就可能一屍兩命,主要原因就是女子成婚太早,導致生育的風險太大,而且就算生育成功,也可能會損害女子的生育系統,導致日後懷孕困難等病情。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朱瞻壑才決定杜絕早婚,規定十八之後才能成婚,這樣就算晚幾年生育,卻能極大的提高母子的成活率,日後也更容易生二胎、三胎,效果比一味的早婚強多了。

“行吧,明天我會給池兒找點事做,看他表現再決定放手也不遲。”

吳山娘聽丈夫這麼說,終於也鬆口道,這讓旁邊的莫池也興奮的一拍巴掌,他都這麼大了,終於可以乾點實事了。

“對了,我爹今天找伱做什麼?”

吳山娘放下手中的賬本,這才向莫青問道。

“私塾出問題了,岳父找我商量一下……”

莫青也沒有隱瞞,當即將私塾的事講了一遍。

沒想到吳山娘聽完之後,忽然驚訝的道:“怎麼這麼多私塾先生不教學生了?”

“什麼意思,還有私塾先生也不教學生了?”

莫青一愣,隨即追問道。

“是啊,今天我去店裡,聽店裡的夥計說,城中幾個有名的私塾先生,忽然都關了私塾,現在城中的許多孩子都沒學上了。”

吳山娘立刻回答道。

“我也聽說了,那些私塾先生教的好好的,忽然就說不教了,而且錢也退了,好像是有了什麼更好的去處!”

旁邊的莫池這時也插嘴道。

“這倒是奇怪了,一個兩個還可以說是巧合,可這麼多私塾忽然都不關門了,這可就不正常了!”

莫青十分精明,一下子就察覺到其中的不對勁。

“父親,是不是衙門那邊又招人了,當初我可是聽說許多人都削尖腦袋想進衙門,相比之下,私塾先生收入再高,也不及衙門裡做事有前途。”

莫池忽然向莫青問道,之前各地衙門招人時,也曾經有不少私塾關門。

“沒有,至少我沒聽到任何消息!”

莫青卻搖了搖頭道,雖然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但他隱約覺得,這件事應該和朝廷有關。

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387.第387章 共同調查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433.第433章 又見唐賽兒804.第804章 胡濙第220章 曹賊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第208章 朱悅燇有問題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626.第626章 朱瞻基追上來了539.第539章 藏傳佛教459.第459章 報仇(中)514.第514章 賭徒羅儉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522.第522章 團聚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第234章 瘋狂的北京872.第872章 朱祁鎧的人生規劃950.第950章 撤軍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第96章 打開一道口子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第69章 朱高煦的圓夢之旅336.第336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246章 流言蜚語第185章 招攬張興669.第669章 疲敵之計790.第790章 穆法斯的羨慕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956.第956章 兵不血刃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第168章 蜀王的信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562.第562章 漢王妃賜刀720.第720章 七絃琴與荷馬史詩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892.第892章 修鐵路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505.第505章 新聞報(中)943.第943章 聯手第197章 遷都之議(下)727.第727章 婚事514.第514章 賭徒羅儉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第211章 下落不明706.第706章 蘇伊士運河642.第642章 兩頭下注525.第525章 空置的流民營902.第902章 七年(下)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943.第943章 聯手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616.第616章 談條件839.第839章 逃難(上)第57章 連鎖反應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第254章 果然是他334.第334章 信德之戰(下)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470.第470章 自爆(下)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421.第421章 抓捕綁匪第16章 好弟弟(上)512.第512章 儒報(下)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第36章 有反賊376.第376章 放榜980.第980章 暗流涌動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第163章 合歡樹890.第890章 大明使團(下)761.第761章 齊東港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530.第530章 將計就計(下)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381.第381章 成婚(下)第74章 內閣之議第39章 中計了736.第736章 內奸(上)第2章 大明“李世民”第201章 陳年舊案464.第464章 輸送人才(下)
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387.第387章 共同調查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433.第433章 又見唐賽兒804.第804章 胡濙第220章 曹賊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第208章 朱悅燇有問題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626.第626章 朱瞻基追上來了539.第539章 藏傳佛教459.第459章 報仇(中)514.第514章 賭徒羅儉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522.第522章 團聚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第234章 瘋狂的北京872.第872章 朱祁鎧的人生規劃950.第950章 撤軍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第96章 打開一道口子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第69章 朱高煦的圓夢之旅336.第336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246章 流言蜚語第185章 招攬張興669.第669章 疲敵之計790.第790章 穆法斯的羨慕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956.第956章 兵不血刃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第168章 蜀王的信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562.第562章 漢王妃賜刀720.第720章 七絃琴與荷馬史詩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892.第892章 修鐵路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505.第505章 新聞報(中)943.第943章 聯手第197章 遷都之議(下)727.第727章 婚事514.第514章 賭徒羅儉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第211章 下落不明706.第706章 蘇伊士運河642.第642章 兩頭下注525.第525章 空置的流民營902.第902章 七年(下)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943.第943章 聯手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616.第616章 談條件839.第839章 逃難(上)第57章 連鎖反應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第254章 果然是他334.第334章 信德之戰(下)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470.第470章 自爆(下)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421.第421章 抓捕綁匪第16章 好弟弟(上)512.第512章 儒報(下)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第36章 有反賊376.第376章 放榜980.第980章 暗流涌動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第163章 合歡樹890.第890章 大明使團(下)761.第761章 齊東港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530.第530章 將計就計(下)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381.第381章 成婚(下)第74章 內閣之議第39章 中計了736.第736章 內奸(上)第2章 大明“李世民”第201章 陳年舊案464.第464章 輸送人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