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

“學問好不一定能做好官,但學問好的人,見識一般也比較廣博,只要稍加鍛鍊,還是很容易成爲合格的官員的。”

對於朱瞻壑的問題,楊士奇也是眉頭一皺,但還是回答道。

“楊尚書您是翰林院出身,想必見過不少翰林院的飽學之士,以你之見,那些翰林有幾個是適合當官的?”

朱瞻壑卻言辭犀利的反問道。

“這……”

楊士奇聽到朱瞻壑提到翰林院,也不禁臉一紅,因爲嚴格來說,他也不是正規的科舉出身,而是藉着別人的舉薦,進入翰林院做了編纂,後來朱棣靖難,楊士奇趁着靖難的東風,這才成功從翰林院進入到內閣,正式步入仕途。

翰林院集中了整個大明最頂尖的讀書人,每個人都是飽讀之士,談起詩詞歌賦、諸子百家幾乎無所不精。

但這幫翰林們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隻尚空談,卻不精於實務,有些人對政務甚至是一竅不通,經常發表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言論。

楊士奇之所以能夠從翰林院中脫穎而出,也是因爲他後來進了詹事府,經手了大量的政務之後,慢慢的鍛煉出來的,如果讓他剛從翰林院出來,就擔任現在的職務,恐怕他也根本撐不起來。

當然了,翰林院也並不是沒有人才,比如除了楊士奇外,還有楊榮、楊溥等人,但他們與楊士奇一樣,都是離開翰林院後,通過大量的學習實踐,才慢慢的熟悉了政務,鍛煉出自己的才能。

“楊尚書,其實不光你們這些文官,就算是武將也是一樣,比如跟隨皇爺爺靖難的勳貴們,他們當初大都是軍中在千戶甚至是百戶,有些更是普通的士卒,在太祖皇帝當政時,他們根本沒有什麼出色的表現。”

朱瞻壑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這才說道。

“可僅僅四年之後,靖難的功臣卻一個個封公封侯,成爲軍中的高層,他們也不是天生的大將之才,無非就是抓住了機會,跟對了人,所以才能一飛沖天。”

“可是……武將和文官還是有些不同的!”

楊士奇聽完朱瞻壑的話雖然有些意動,但還是嘴硬道。

“有什麼不同的?我爹和皇爺爺一樣,當初來天竺的時候,身邊也只有王府的屬官,可現在這些屬官一個個也都是位高權重,幫着我爹撐起大漢,甚至當初官員不夠時,你們不是還把各家勳貴的管事搶過來,讓他們充當地方官,現在不也做的挺好嗎?”

朱瞻壑再次舉例道。

當初那批被朱高煦徵召的各家管事,有幾個優秀的,已經進入到大漢的核心,比如戶部的張侍郎,他以前就是英國公府的大管事,因爲擅長理財,做官後也是一路高升,甚至日後很可能成爲一部的尚書。

聽到朱瞻壑拿大漢現在的官員舉例,楊士奇也無法反駁了,特別是當初招募的那些管事,其實就是他出的主意,當時他覺得只是權宜之計,卻沒想到這些管事做官後,相當一部分表現優異,甚至比那些進士出身的官員還要優秀。其實這也很正常,爲官最重要的就是組織力與行動力,另外還要具有一定的眼界,而那些勳貴家的管事,組織力和行動力一點也不缺,在勳貴府上做事,後來又出海,眼界更非一般人可比,所以他們早就具備了爲官的基本素質,只要熟悉了官場,自然不比任何人差。

“楊尚書,官場上的事你比我清楚,許多官員剛上任時,不熟悉自己的職務,只能靠手下的小吏辦事,有些衙門甚至還會被小吏架空,離了他們,整個衙門什麼事都辦不成。”

朱瞻壑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又道。

“以前小吏沒有前途,有些人一輩子都只能做吏,偏偏他們手中有權,於是不少人乾脆以權謀私,因此小吏貪財之風日盛,但如果讓小吏們有了前途,他們就會有顧忌,畢竟爲了一點錢財而毀掉自己的前途,聰明人都會猶豫的。”

“至於小吏的學識淺薄,其實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當初太祖皇帝時的吏轉官,需要經歷三場考試,咱們也可以對小吏組織考試,能考過的才能授予官職,相信到時不用別人催,他們自己就會請先生教自己讀書。”

朱瞻壑一連列了吏轉官的幾大好處,當然吏轉官也有缺點,但相比優點根本不算什麼,所以他纔會這麼支持。

楊士奇聽完朱瞻壑的這些話後,也不禁露出沉思的表情。

對於朱瞻壑說的這些優點,楊士奇也並不否認,另外最重要的是,朱瞻壑現在是大漢的太子,朱高煦走之前,指定朱瞻壑監國,所以朱瞻壑的意見,其實也代表着朱高煦,他不得不重視。

所以只見楊士奇考慮許久後,終於點頭道:“好吧,既然太子您這麼看好吏轉官,那我回去與下屬們商討一下,到時在京城周圍先試行,如果可行的話,再在其它地方推廣!”

“太好了,楊尚書你們若是把這件事辦成了,絕對會是一個創舉,甚至日後很可能會取代科舉!”

朱瞻壑當即稱讚道。

其實他也知道,楊士奇之所以會同意,主要還是考慮到自己太子的身份。

不過朱瞻壑並沒有以身份壓人,主要還是想用道理說服對方,現在看來楊士奇對吏轉官可能還有些排斥,但楊士奇並不是個古板的人,只要他看到吏轉官的前景,肯定會慢慢接受的。

楊士奇告辭離開,銀行這邊的貨幣兌換還在繼續。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銀行幾乎天天爆滿,每天都有大量的貨幣進出,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來的人也終於開始減少,市面上流通的貨幣,也終於從原來的五花八門,開始變成統一的漢圓。

隨着西京這邊的貨幣統一,朱瞻壑也準備在北征港,以及獅子港分別設立銀行,加快這兩個重要港口的貨幣兌換,而只要這兩個重要的經濟中心統一的貨幣,整個大漢國內部的貨幣,也會慢慢的由漢圓佔據。

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第38章 木秀於林796.第796章 晴晴第239章 又見賣地(下)947.第947章 瞞天過海第193章 自願報名703.第703章 掌控交趾的經濟命脈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929.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第182章 睡不着的黎利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721.第721章 又見常威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第79章 餘孽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584.第584章 離京第207章 祭祀孝陵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346.第346章 平戶爭奪戰(上)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敗(中)424.第424章 泄壓口第87章 長頸麒麟第229章 舊港求援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第186章 賣地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第23章 常家兄妹871.第871章 夢中情人454.第454章 張忠來了284.第284章 存錢(下)783.第783章 待遇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第84章 紀綱有問題(下)766.第766章 自行車(下)769.第769章 商談(下)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877.第877章 奪取布爾薩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288.第288章 別羅裡之戰(中)第150章 拜訪侯府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631.第631章 皇子朱祁鎮419.第419章 被動的局面443.第443章 將計就計528.第528章 夾龍谷第208章 朱悅燇有問題469.第469章 自爆(上)562.第562章 漢王妃賜刀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341.第341章 收一點利息294.第294章 下西洋的積極性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631.第631章 皇子朱祁鎮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935.第935章 阿伊麗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第244章 開銀行578.第578章 朱高熾病了(上)941.第941章 脫脫不花(上)384.第384章 騙子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534.第534章 還要北征?534.第534章 還要北征?第148章 鑽進牛角尖的陶穹594.第594章 宮中查案(上)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771.第771章 商談(上)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727.第727章 婚事973.第973章 王振之死第175章 沒有開始就已結束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608.第608章 殺進京城(上)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453.第453章 給別人做嫁衣?第14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236章 窮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423.第423章 表明身份388.第388章 抵達寧波第36章 有反賊第128章 朱高熾也中毒了630.第630章 荒島面談(下)339.第339章 假與真
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第38章 木秀於林796.第796章 晴晴第239章 又見賣地(下)947.第947章 瞞天過海第193章 自願報名703.第703章 掌控交趾的經濟命脈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929.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第182章 睡不着的黎利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721.第721章 又見常威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第79章 餘孽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584.第584章 離京第207章 祭祀孝陵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346.第346章 平戶爭奪戰(上)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敗(中)424.第424章 泄壓口第87章 長頸麒麟第229章 舊港求援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第186章 賣地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第23章 常家兄妹871.第871章 夢中情人454.第454章 張忠來了284.第284章 存錢(下)783.第783章 待遇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第84章 紀綱有問題(下)766.第766章 自行車(下)769.第769章 商談(下)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877.第877章 奪取布爾薩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288.第288章 別羅裡之戰(中)第150章 拜訪侯府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631.第631章 皇子朱祁鎮419.第419章 被動的局面443.第443章 將計就計528.第528章 夾龍谷第208章 朱悅燇有問題469.第469章 自爆(上)562.第562章 漢王妃賜刀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341.第341章 收一點利息294.第294章 下西洋的積極性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631.第631章 皇子朱祁鎮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935.第935章 阿伊麗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第244章 開銀行578.第578章 朱高熾病了(上)941.第941章 脫脫不花(上)384.第384章 騙子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534.第534章 還要北征?534.第534章 還要北征?第148章 鑽進牛角尖的陶穹594.第594章 宮中查案(上)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771.第771章 商談(上)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727.第727章 婚事973.第973章 王振之死第175章 沒有開始就已結束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608.第608章 殺進京城(上)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453.第453章 給別人做嫁衣?第14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236章 窮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423.第423章 表明身份388.第388章 抵達寧波第36章 有反賊第128章 朱高熾也中毒了630.第630章 荒島面談(下)339.第339章 假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