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第453章 給別人做嫁衣?

第453章 給別人做嫁衣?

山東萊州,自從第一批的移民從這裡乘船離開之後,山東全境的流民都開始往這裡轉移。

做爲港口,萊州的交通方便,各種物資也便於調集,比如朱瞻壑就多次從南方調糧,否則那麼多的流民,光靠山東一地根本養不活。

不過現在朱瞻壑也有點焦頭爛額,只見他在客廳中來回走動,滿臉都是焦急之色。

流民匯聚的速度遠超朱瞻壑事先的估計,現在萊州匯聚的流民,已經超出十萬之衆,這麼多的流民,光是每天消耗的糧食就是個天文數字。

“世子,事情不好辦啊,朝廷已經幾次從南方調糧,但咱們消耗這麼大,調集來的幾批糧食也消耗很快,等到這幾批糧食吃完了,咱們總不能再向朝廷要糧吧?”

只見一個官員面帶愁容的向朱瞻壑稟報道。

這個官員名叫李齊,是朱棣指派給朱瞻壑,專門協助他管理流民的官員。

“這倒是麻煩了,我也沒想到流民們來的這麼快,可他們既然來了,咱們也不能不收啊。”

朱瞻壑嘆了口氣道。

其實自從青州收容流民的消息傳出去後,山東境內各地的流民也是聞風而動,甚至一些地方官還主動幫助流民遷移,因爲流民無論在哪裡,都是個不穩定的因素,各地官員都恨不得花錢把他們送走,反正只要不在自己治理的地方就行。

所以在短時間內,山東全境的流民幾乎都往青州匯聚,然後又由青州轉移到萊州,結果現在萊州人滿爲患,爲了應付這些流民的吃喝,朱瞻壑身上也承擔着不小的壓力。

“世子,現在最緊要的,還是想辦法將流民轉移出去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減輕咱們身上的壓力啊!”

李齊耐心的提議道。

李齊今年三十多歲,二十多歲就中了進士,在地方上爲官多年,爲人精明強幹,政績十分的突出,所以才被朱棣指派給朱瞻壑,朱瞻壑對他也十分欣賞。

“可是上批移民的船隻還沒有回來,就算是從民間僱船,短時間內也找不到足夠的船隻,而且沒有朝廷的船隊帶路,我也不放心把移民交給民間的商船。”

朱瞻壑皺起眉頭再次道。

移民這種事,一定要有朝廷的船隊帶頭才行,否則全都交給民間的船隊,他們爲了賺錢,肯定會拼命的往船上塞人,到時說不定會被他們搞成運奴船。

“世子,我倒是有個想法,就是不知道朝廷會不會同意?”

沒想到李齊忽然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開口道。

“什麼想法?你快說!”

朱瞻壑聞言也立刻催促道,李齊很有才幹,他甚至都想把對方要過來,讓對方幫自己處理漢王府的事情,只是還沒有找機會說。

“世子,以前我在浙江一帶爲官,我聽說寧波外海有一片島嶼名叫舟山,面積十分廣闊,後來因爲海禁,導致百姓內遷,現在開海之後,島嶼上的人口雖然有所恢復,但還是不多,如果把流民遷到舟山一部分,咱們身上的壓力可就小多了。”

李齊立刻提議道。

“可就算遷到舟山,流民照樣也要吃飯啊,到時不還得從別處運糧食嗎?”

朱瞻壑不解的問道。

舟山朱瞻壑去過兩次,隨着開海,島上的確開始有人居住,但增長的速度並不快,主要是之前島上的居民搬走多年,早就在別處安定下來了,除了少數人外,大部分人都不想再折騰,畢竟誰也不知道朝廷萬一哪天再發瘋,到時他們還得搬走,因此許多島嶼都還空着。

“世子,舟山是島,四周都是大海,海中水產豐富,可以解決一部分糧食的問題,另外舟山島上也有土地,可以組織流民耕種,另外就算是調糧,舟山也比山東這邊方便多了。”

李齊再次解釋道。

“這倒也是!”

朱瞻壑聞言也連連點頭,剛纔他也是太心急了,竟然忘了舟山的便利。

不過很快朱瞻壑又皺起眉再次問道:“這個辦法好是好,可如果流民去了舟山,並且在當地耕種的話,很可能會在舟山定居,到時再想讓他們遷移到天竺,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流民們爲什麼願意冒險出海去天竺?主要就是因爲他們在山東活不下去了,但凡有一絲機會,他們絕不肯背井離鄉。

所以李齊提議讓流民去舟山,到時流民在舟山安定下來,再想他們搬走,那可就難比登天了,甚至可能還會引發流民的反抗。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但萊州現在的流民這麼多,咱們根本消化不了,所以唯一的辦法,就只能放棄一部分,讓他們去舟山定居,總比呆在萊州餓死強。”

李齊這時也無奈的回答道。

李齊說完就看着朱瞻壑,畢竟他只能提建議,真正做決定的人是朱瞻壑。

朱瞻壑這時也十分爲難,他花了那麼大力氣聚集流民,爲的就是往天竺輸送移民,可是現在倒好,因爲流民太多養不起,不得不遷到舟山去,這不是給別人做嫁人嗎?

但眼睜睜的看着移民們捱餓,甚至是餓死,也不讓他們去舟山找一條活路?這種事朱瞻壑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來。

於是朱瞻壑在考慮再三後,終於一咬牙道:“好吧,你準備一下,調集一批船隊,將一部分流民遷到舟山去,我會上書與朝廷溝通的!”

“世子仁慈,無數百姓都因您一念而活,下官佩服!”

李齊這時一臉敬佩的說道,他性格方正,很少拍上司的馬屁,但這次卻是真心的佩服朱瞻壑,畢竟像他這樣身居高位,卻能爲百姓着想的人實在太少了。

“你也不必誇我,其實做這個決定我也十分心疼,畢竟之前的努力都要便宜給別人了。”

朱瞻壑苦笑一聲再次道,他對信任的人也一向很坦然,有什麼就說什麼。

不過就在朱瞻壑的話音剛落,忽然就見有人飛奔而來稟報道:“啓稟世子,外海來了一支龐大的船隊,據說是漢王府水師都督張忠率隊從南洋而來!”

(本章完)

447.第447章 新老移民(下)893.第893章 胡濙的謀劃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790.第790章 穆法斯的羨慕735.第735章 海倫的提議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第205章 又是火藥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603.第603章 朱高煦歸來(上)第184章 時運不濟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510.第510章 儒報(上)第158章 密本制度第27章 朱祁鎮他娘526.第526章 再次北征329.第329章 缺人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第69章 朱高煦的圓夢之旅第2章 大明“李世民”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929.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第38章 木秀於林487.第487章 阿魯臺的計劃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381.第381章 成婚(下)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第27章 朱祁鎮他娘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868.第868章 迎接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904.第904章 丟官印的背後288.第288章 別羅裡之戰(中)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第180章 巧合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985.第985章 草原之變344.第344章 壹岐海戰(下)809.第809章 新火器569.第569章 朱棣駕崩(上)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805.第805章 黃色火藥第54章 新的財路第58章 拿去融了第169章 三方合作572.第572章 朱高熾要選妃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第44章 假英雄變真英雄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第99章 老孃出馬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782.第782章 草原移民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661.第661章 吃空餉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622.第622章 美洲是個圈套?571.第571章 朱高燧回來了901.第901章 七年(中)931.第931章 使團到來343.第343章 壹岐海戰(上)838.第838章 安置災民343.第343章 壹岐海戰(上)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第201章 陳年舊案第58章 拿去融了873.第873章 攻陷羅德島331.第331章 愚蠢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第65章 大驚喜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731.第731章 錦衣衛的交鋒454.第454章 張忠來了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第229章 舊港求援476.第476章 兩條路589.第589章 重啓海禁?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339.第339章 假與真第238章 又見賣地(上)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841.第841章 逃難(下)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
447.第447章 新老移民(下)893.第893章 胡濙的謀劃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790.第790章 穆法斯的羨慕735.第735章 海倫的提議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第205章 又是火藥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603.第603章 朱高煦歸來(上)第184章 時運不濟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510.第510章 儒報(上)第158章 密本制度第27章 朱祁鎮他娘526.第526章 再次北征329.第329章 缺人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第69章 朱高煦的圓夢之旅第2章 大明“李世民”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929.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第38章 木秀於林487.第487章 阿魯臺的計劃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381.第381章 成婚(下)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第27章 朱祁鎮他娘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868.第868章 迎接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904.第904章 丟官印的背後288.第288章 別羅裡之戰(中)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第180章 巧合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985.第985章 草原之變344.第344章 壹岐海戰(下)809.第809章 新火器569.第569章 朱棣駕崩(上)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805.第805章 黃色火藥第54章 新的財路第58章 拿去融了第169章 三方合作572.第572章 朱高熾要選妃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第44章 假英雄變真英雄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第99章 老孃出馬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782.第782章 草原移民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661.第661章 吃空餉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622.第622章 美洲是個圈套?571.第571章 朱高燧回來了901.第901章 七年(中)931.第931章 使團到來343.第343章 壹岐海戰(上)838.第838章 安置災民343.第343章 壹岐海戰(上)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第201章 陳年舊案第58章 拿去融了873.第873章 攻陷羅德島331.第331章 愚蠢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第65章 大驚喜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731.第731章 錦衣衛的交鋒454.第454章 張忠來了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第229章 舊港求援476.第476章 兩條路589.第589章 重啓海禁?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339.第339章 假與真第238章 又見賣地(上)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841.第841章 逃難(下)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