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

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

大漢宣武四年,也就是朱瞻壑登基的第四個年頭,按照大明的年號,應該是正統十四年,也就是在這一年,歷史上那場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之變正式上演。

朱瞻壑一直在等着這一天,所以在年初時,就不斷督促錦衣衛,讓他們加大力度,監視着大明與瓦剌的一舉一動,任何風吹草動,都要向他稟報。

雖然朱瞻壑記得很清楚,土木堡之變發生在八月份,但他還是不敢掉以輕心,畢竟歷史因他改變的太多,他也不知道這場影響巨大的事件,會不會在時間上發生改變。

不過朱瞻壑有八成把握,斷定這場變故肯定會出現,因爲朱祁鎮和王振的所做所爲,與歷史上幾乎沒什麼兩樣,瓦剌也在大明的放任下,在草原上強大起來,並且不時南下侵擾大明的邊界。

最爲重要的是,大明在王振、喜寧這些宦官的亂政下,不但朝堂上亂成一團遭,連軍隊也被他們插手。

更倒黴的是,大明的軍戶制也已經走到了盡頭,以前的軍戶擁有自己的田地,出則爲兵入則爲民,對朝廷的需求很小。

但現在大明的軍戶制,卻因爲軍隊中上層的侵吞,導致軍戶失去了手中的田地,自己則淪爲軍官的佃戶,累死累活幹一年,卻連溫飽都無法保證,更別說操練了。

甚至有些人吃兵肉、喝兵血,導致下層的將士連活都活不下去了,只能冒險外出逃亡,特別是邊疆一帶的軍戶,本來生活就困苦,又要受到外敵的侵擾,有時候甚至只能餓着肚子上戰場,立了功也得不到升遷,反而被上層把功勞搶走了。

因此邊疆的軍戶甚至出現了成批逃亡的現象,如果有官府阻攔的話,這些逃亡的軍戶甚至拔刀反抗,成爲流民或盜賊,這些軍戶可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當他們拿起刀子反抗時,可比普通的百姓危害大多了。

這也導致了軍戶的逃亡雖然十分常見,但地方上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生怕把矛盾激化,到時戰火燒到自己的地盤上,沒辦法向上頭交待。

而軍戶們的逃亡,再次削弱了大明軍隊的實力,甚至有人斷言,現在的明軍,早就不是當初朱棣在位時的明軍了,如果朱棣率領現在的明軍北征草原,恐怕只會有去無回。

“殿下,瓦剌急報,王驥再次奉命征討思機發,這次出兵依然十分順利,攻破其柵寨,得積穀四十餘萬石,此後明軍勢如破竹,一路殺敵無數,思機發再次兵敗逃亡,到現在都沒有抓到!”

這天劉苛來到武英殿,鄭重的向朱瞻壑稟報着大明的軍事動向。

大明的麓川之戰,果然像朱瞻壑之前預料的那樣,幾次征討雖然戰果輝煌,卻一直沒能抓住思機發父子,最終導致這場戰爭一打近十年,雖然打打停停,但也讓大明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軍隊也被牽制到南方。

“瓦剌呢,他們有沒有出兵的動向?”

朱瞻壑聽完後再次追問道,雖然現在才三月,距離土木堡之變還有五個月,但他必須提前做準備,而且他也擔心這場變故可能會推遲或提前,因此必須時刻盯着大明與瓦剌。

“啓稟殿下,今年剛過年,草原上就遇到一場大凍災,幾乎波及草原上的所有部落,牛羊牲畜凍死無數,有些小部落甚至直接滅族。”

劉苛說到這裡深吸口氣,隨後繼承說道。

“按照以往的經驗,草原上受到這麼大的災害,等到開春之後,肯定會大舉南下搶掠,否則他們根本活不過下個冬天,只是直到現在,瓦剌那邊還沒有任何動靜,我們懷疑,瓦剌很可能是想搞一次大動作,只是我們暫時還沒能查到!”

“加派人手,全力調查瓦剌的一舉一動,不惜任何代價,也搞清楚他們出兵的計劃!”

朱瞻壑當即命令道。“屬下明白!”

劉苛答應一聲,隨後轉身離去。

看着劉苛離去的背影,朱瞻壑也陷入到沉思之中,除了瓦剌的情報外,大明的情報也是他關注的重點。

託朱祁鎮和王振等人胡作非爲的福,大明的文武百官已經與他們離心離德,光是暗中與大漢接觸的高官,就不在少數,特別是那些勳貴們,更是直言要迎朱瞻壑回大明。

這也不怪勳貴們,因爲王振當政之後,對勳貴們視若奴僕,有些公侯見到王振,都要跪下行大禮,稍有不從就會招來滅門之禍。

東廠和錦衣衛也徹底成爲王振等宦官的爪牙,現在的廠衛之名,比之朱棣時還要讓人膽寒,只是王振並不知道,錦衣衛和東廠這些爪牙之中,同樣混入了不少大漢的探子,有些甚至做到了廠衛的高層,所以朱瞻壑纔會對大明的情況瞭若指掌。

就在朱瞻壑沉思之時,忽然只見一個女官飛奔而來稟報道:“啓稟陛下,李齊李尚書求見!”

“召他進來!”

朱瞻壑對女官吩咐道。

吸取了王振和喜寧這些宦官專權的教訓,朱瞻壑已經下旨,大漢宮中不再招收宦官,原本的宦官出宮後,集中到城外的一處皇莊中,朝廷會派人爲他們養老。

至於宮中所需要的人手,外皇城可用男子,內皇城則只用女官,畢竟女官的制度已經十分成熟,而且還可以隨時出宮嫁人,完全可以滿足宮中的需求。

女官答應一聲,邁着小碎步飛奔而去,不一會的功夫,就見鬚髮花白的李齊走了進來稟報道:“陛下,大明派出使團,不日就將抵達我們大漢!”

託當初張太后在世時打下的基礎,大明與大漢兩國互派使團,使得兩國的邦交大爲改善,各方面的交流也更加的緊密,哪怕張太后已經去世多年,但每隔幾年就會派出使團這個傳統,卻還是保留下來。

“照例接待吧,這次率領使團的人是誰?”

朱瞻壑有些心不在焉的問道。

“大明派的使節由禮部左侍郎楊善擔任!”

李齊立刻回答道。

“竟然是他!”

朱瞻壑聽到楊善的名字也是一愣,他對這個名字還是很有印象的。

第99章 老孃出馬第186章 賣地971.第971章 崩潰861.第861章 偶遇412.第412章 官兵是你小子惹來的738.第738章 女校(上)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第7章 大蒜加酒(上)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713.第713章 實力的差距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第54章 新的財路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793.第793章 偶遇舊識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922.第922章 擴張489.第489章 興和之戰(下)518.第518章 永樂日報630.第630章 荒島面談(下)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978.第978章 另立新君584.第584章 離京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第164章 一對苦命人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第185章 招攬張興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962.第962章 前方就是土木堡454.第454章 張忠來了686.第686章 鏡子(下)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811.第811章 歸途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第180章 巧合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788.第788章 海倫公主歷險記第254章 果然是他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第265章 堵住戶部的大門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737.第737章 內奸(下)702.第702章 亂成一鍋粥的交趾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664.第664章 作坊(下)842.第842章 一起登船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826.第826章 北上第100章 聞風而動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第12章 下西洋之議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第256章 一封信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320.第320章 大烏龍第38章 木秀於林308.第308章 逃脫第129章 漆器890.第890章 大明使團(下)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368.第368章 姚廣孝去世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796.第796章 晴晴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第61章 死奸商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第162章 珠釵會的信物774.第774章 派駐總督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下)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第14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318.第318章 打造武器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355.第355章 大內氏(下)736.第736章 內奸(上)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
第99章 老孃出馬第186章 賣地971.第971章 崩潰861.第861章 偶遇412.第412章 官兵是你小子惹來的738.第738章 女校(上)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第7章 大蒜加酒(上)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713.第713章 實力的差距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第54章 新的財路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793.第793章 偶遇舊識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922.第922章 擴張489.第489章 興和之戰(下)518.第518章 永樂日報630.第630章 荒島面談(下)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978.第978章 另立新君584.第584章 離京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第164章 一對苦命人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第185章 招攬張興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962.第962章 前方就是土木堡454.第454章 張忠來了686.第686章 鏡子(下)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811.第811章 歸途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第180章 巧合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788.第788章 海倫公主歷險記第254章 果然是他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第265章 堵住戶部的大門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737.第737章 內奸(下)702.第702章 亂成一鍋粥的交趾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664.第664章 作坊(下)842.第842章 一起登船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826.第826章 北上第100章 聞風而動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第12章 下西洋之議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第256章 一封信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320.第320章 大烏龍第38章 木秀於林308.第308章 逃脫第129章 漆器890.第890章 大明使團(下)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368.第368章 姚廣孝去世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796.第796章 晴晴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第61章 死奸商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第162章 珠釵會的信物774.第774章 派駐總督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下)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第14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318.第318章 打造武器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355.第355章 大內氏(下)736.第736章 內奸(上)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