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

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

朱棣去世,軍中封鎖消息,暫未發喪,然後全軍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京城。

城中的朱高熾也已經接到錦衣衛的秘報,當他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時,也是如遭雷擊,好半天都沒有回過神來。

不過身爲太子,根本不容朱高熾有悲傷的機會,因爲接下來他必須擔起大明這個沉重的擔子,保證皇位的順利交接。

所以朱高熾一邊召集內閣秘密議事,一邊爲朱棣準備後事。

當大軍護送着朱棣的遺體回到京城時,朱高熾率領文武百官前去迎接,直到這時,纔對外宣佈了朱棣駕崩的消息,當時許多官員都感到無比的震驚,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其實百官的反應也很正常,因爲朱棣雖然六十多歲了,但平時身體強健,動不動就發動北征,每次都是親自指揮大軍,所以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朱棣的身體一直十分強健,甚至許多人都忘了,朱棣已經是個年過花甲的老人了。

當朱棣的車輦被掀開,露出裡面的棺槨時,文武百官也都爲之慟哭,隨後全軍披上素縞,緩緩護送朱棣進京,朱高熾親自扶靈,朱瞻基和朱瞻壑也在一旁陪同。

當朱棣的棺槨進城之時,整個北京城的百姓也得到了消息,北京這裡是朱棣的起家之地,當初靖難之時,北京被南軍圍團,徐皇后率領全城的婦人幫着守城。

可以說北京這座城市,與朱棣一家有着同生共死的情分,當初徐皇后去世時,一直念念不忘想回北京,遺言還讓朱高熾替她到北京,款待當年隨她守城的婦人與百姓。

甚至在徐皇后死後,朱棣一直沒有將徐皇后安葬,而是在南京停放了數年,最後還是決定在北京周邊建造長陵,而徐皇后的梓宮也被遷到長陵中安放。

徐皇后不在了,現在朱棣也去世了,這對曾經的燕王夫婦,也都將要在北京安葬。

許多北京城的百姓得知朱棣去世,也紛紛自發的聚集到街道兩側,特別是一些北京城的老人,更是悲痛的放聲大哭,

隨後朱棣的棺槨被迎進皇城停放,但朱高熾現在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立刻登基。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按照規矩,朱棣去世的當天,朱高熾就必須登基爲帝,但因爲當時封鎖消息,導致這期間的幾天大明沒有皇帝,這種情況在歷史上都十分罕見。

現在朱棣駕崩的消息已經傳開,所以朱高熾必須馬上登基,然後才能名正言順的做接下來的事。

於是朱棣的棺槨剛在宮中停放下來,朱高熾立刻在百姓的簇擁下,來到奉天殿舉行了登基大典。

直到這時,朱高熾才正式成爲大明法理上的皇帝。

而朱高熾登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羣臣商議朱棣的葬禮事宜。

對於自己的後事,朱棣其實早有安排,當初徐皇后在南京皇宮停放數年不下葬,爲的就是運送到北京這邊下葬,長陵也早就在修建之中了。

而且朱棣在生前早就說過,要與徐皇后合葬,所以朱棣的葬禮並沒有什麼異議,一切都按照他生前的安排去做就行了。

在這期間,朱瞻壑並沒有去湊熱鬧,而是靜靜的守在朱棣的靈前,按照規矩,靈前必須要有親人守着,朱高熾要登基,朱瞻基也必須參加,朱高煦和朱高燧都不在大明,所以只有朱瞻壑纔有資格守在這裡。

這裡是停靈殿,朱棣的棺槨就停放在大殿之中,這口棺槨是由楊榮將軍中的錫器收集起來,然後鑄成了一口棺材,看起來有些粗糙,日後可能還要更換。 停靈殿這裡距離奉天殿不遠,因此奉天殿舉行登基大典時,朱瞻壑隱約也能聽到。

相比奉天殿那裡的熱鬧,停靈殿這裡卻顯得十分冷清,朱瞻壑已經派人通知了王府,讓他們想辦法派人出海,把朱棣去世的消息通知給朱高煦。

雖然天竺十分遙遠,一來一回最快也要一年的時間,但朱高煦做爲兒子,無論如何都要回來一趟,不過萬幸的是,朱棣的葬禮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朱高煦應該有足夠的時間趕回來參加葬禮。

不過漢王妃可能要辛苦一些,她纔剛去天竺,算算時間,估計她現在可能已經快要抵達天竺了,可惜到時她還要跟着朱高煦一塊回來,算下來一兩年都得在海上趕路。

正在這時,只見殿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着只見一身龍袍的朱高熾邁步走了進來。

“拜見大……陛下!”

朱瞻壑話說到一半,當即改口道,因爲現在朱高熾已經是皇帝了,不能再像以前那麼隨意了。

聽到朱瞻壑改口的稱呼,朱高熾卻嘆了口氣,隨後邁步上前道:“瞻壑,你就不用改口了,日後只要沒有別人,你還是叫我大伯吧!”

“嗯!”

朱瞻壑點頭,其實他也覺得改稱呼有些彆扭。

“瞻壑,剛纔看你低頭不語,在想什麼呢?”

朱高熾擡眼看了看殿中的棺槨,隨後這才向朱瞻壑問道。

“我在想我爹和我娘,特別是我娘,估計現在還在海上,等她抵達天竺,估計又要馬上回來,也不知道她的身體是否吃得消?”

朱瞻壑如實回答道。

“是啊,弟妹也真是辛苦了,我也已經和大臣們商議過了,準備派人通知二弟和三弟,命他們回來奔喪!”

朱高熾說到最後挺直胸膛,肥胖的身軀竟然顯得有些偉岸。

按照規矩,皇帝去世後,除了太子之外,其它的皇子必須呆在自己的封地,這樣做是爲了防止這些皇子與太子爭奪皇位。

不過朱高熾卻不在乎,朱高煦去了天竺,朱高燧去了日本,再加上現在朱高熾已經登基,而且他在朝堂上的威望,也不是兩個弟弟可比的,所以朱高熾有足夠的信心坐穩皇位,這也是他派人通知兩個弟弟回京奔喪的底氣。

“我就知道大伯會這麼做!”

朱瞻壑微笑道,之前他提前派人通知朱高煦,也是因爲他知道朱高熾會同意讓朱高煦回來奔喪,畢竟現在朱高煦是最不可能回來與朱高熾爭奪皇位的人。

(本章完)

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第224章 齊先生(上)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機營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第5章 相士第243章 房貸916.第916章 救人578.第578章 朱高熾病了(上)974.第974章 朱祁鎮被俘749.第749章 開羅之戰(上)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第184章 時運不濟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第176章 胡濙的懷疑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第81章 真兇找到了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283.第283章 存錢(上)第98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656.第656章 招生啓示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833.第833章 青州號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第276章 壽宴(下)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389.第389章 反對開海的人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676.第676章 邀請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第258章 交權663.第663章 作坊(上)812.第812章 白鯨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893.第893章 胡濙的謀劃716.第716章 工業時代的氣息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第258章 交權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第44章 假英雄變真英雄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第201章 陳年舊案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806.第806章 封賞518.第518章 永樂日報282.第282章 第一筆銀行貸款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630.第630章 荒島面談(下)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779.第779章 師徒290.第290章 生與死的距離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832.第832章 還人情第265章 堵住戶部的大門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第16章 好弟弟(上)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第74章 內閣之議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441.第441章 流放天竺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339.第339章 假與真738.第738章 女校(上)528.第528章 夾龍谷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750.第750章 開羅之戰(中)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931.第931章 使團到來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第158章 密本制度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774.第774章 派駐總督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983.第983章 三年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383.第383章 天津開海(下)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844.第844章 廣州港第29章 養成系青梅竹馬414.第414章 盤問634.第634章 稱帝?第140章 天閹834.第834章 海軍的任務
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第224章 齊先生(上)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機營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第5章 相士第243章 房貸916.第916章 救人578.第578章 朱高熾病了(上)974.第974章 朱祁鎮被俘749.第749章 開羅之戰(上)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第184章 時運不濟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第176章 胡濙的懷疑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第81章 真兇找到了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283.第283章 存錢(上)第98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656.第656章 招生啓示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833.第833章 青州號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第276章 壽宴(下)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389.第389章 反對開海的人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676.第676章 邀請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第258章 交權663.第663章 作坊(上)812.第812章 白鯨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893.第893章 胡濙的謀劃716.第716章 工業時代的氣息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第258章 交權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第44章 假英雄變真英雄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第201章 陳年舊案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806.第806章 封賞518.第518章 永樂日報282.第282章 第一筆銀行貸款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630.第630章 荒島面談(下)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779.第779章 師徒290.第290章 生與死的距離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832.第832章 還人情第265章 堵住戶部的大門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第16章 好弟弟(上)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第74章 內閣之議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441.第441章 流放天竺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339.第339章 假與真738.第738章 女校(上)528.第528章 夾龍谷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750.第750章 開羅之戰(中)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931.第931章 使團到來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第158章 密本制度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774.第774章 派駐總督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983.第983章 三年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383.第383章 天津開海(下)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844.第844章 廣州港第29章 養成系青梅竹馬414.第414章 盤問634.第634章 稱帝?第140章 天閹834.第834章 海軍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