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寇仲聽得眉飛色舞,這才明白‘楊公寶庫‘的重要性,難怪王世充這二萬“小軍“,能今李密如此忌憚。

這就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寇仲見楊公卿談興甚濃,又藉機問起軍隊內的組織情況。魯妙子的兵法書雖是說理精妙,卻欠了楊公卿親身治軍的實際經驗。

楊公卿捻鬚微笑道:“一支軍隊,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如何將衆多人馬編組成可用於作戰的勁旅,只有一個法則,‘治衆如治寡‘是也。即是以五爲伍,二伍爲火,五火爲隊,二隊爲官,二官爲曲,二曲爲部,二部爲校,二校爲裨,二裨爲軍。無論十百千萬之數各有統制,一知相應,一氣相貫,如億萬絲爲一縷,曲綰直引,無不如意,不見一絲之異;此整而不亂之兵,而大將總其綱領,達到以簡馭繁的成效。全軍從將至兵每人都明確自己的崗位和與上下左右間的關係。制定則士不亂,那時便有治衆如治寡的效果。“

寇仲讚道:“難怪剛纔那麼多人擠在路上,竟沒有混亂的情況。“

蘇白有過帶兵的經驗,對此十分熟悉,爲他解釋道:“無論是伍、火、隊、官、曲、部、校、裨、軍,又或伍、隊、旗、哨、司、營、師,都只是名稱不同,但均以什伍爲基礎,其理一也。另外還要設定號統手、鼓手、旗手、大夫、馬伕、認旗手、木匠、鐵匠等人選,各司其職,組成完善的作戰系統,這纔有資格到戰場與敵人決雌雄。“

寇仲正要說話,外面忽地人聲擾攘,衆人色變時,一名親兵撲進帳來,氣急敗壞道:

“報告楊帥,大事不好了。“

四人大吃一驚,難道李密的奇兵已殺到偃師來了嗎?

蘇白、楊公卿、寇仲、王玄恕與一衆將領目瞪口呆的瞧着已化爲焦炭的大糧倉,人人無話可說。地上排着十條倉犬和十多名守兵燒得難以辨認的屍體。

這是城內十六個糧倉之一,但存量卻等若其它十五個糧倉加起來的貨量。大火起得既快,同時生出十多個火頭,若非有高牆把它與其它民居分隔開來,兼又是陰濃溼重的春夏時節,災情可能不止於此。

負責守倉的偏將跪在地上,不住顫抖,神態可憐。

楊公卿怒道:“這是沒有可能的,我已加派人馬防衛,怎會連敵人的影子都摸不着,便燒成這樣子,至少也可把火救熄。“

那偏將顫聲道:“救火的井子都給人以沙石塞了。“

楊公卿一呆道:“奸細如何能把沙石運進來?“

蘇白肯定地道:“只要派人搜查一下,定可發現有地道一類的東西,此事該是敵人處心積慮的奸計,最好派人檢查一下城內所有倉庫。“

當下有人領命去了。

王玄恕着三人移到一旁,低聲道:“此事叫錯有錯着,我剛把真糧移往城外的營地去,此處燒的全是假糧,因爲全由我的親兵負責運送,其它人都不知新運來的是假貨。“

寇仲大喜道:“二公子辦事的效率確是驚人,早先那五十輛騾車載的是否就是真糧?“

王玄恕又驚又喜的點頭道:“正是真糧,今次該怎辦?“

楊公卿精神大振道:“這叫誤中副車,又名天助我也。現在我們要全力搜查奸細,凡沒有戶籍的外人都要關起來審問,同時重賞舉報可疑人物的城民。另一方面加強營倉的防衛,設法另闢秘密糧倉,儲存糧食。“

王玄恕見自己無意中立下大功,必得父親讚賞,欣然去了。

寇仲低聲道:“看來我們也該回帥府飲酒慶祝,以迎接李密的大軍哩!“

次日,天尚未亮,蘇白與寇仲到帥府大堂見楊公卿。王玄恕正在打呵欠。

玲瓏嬌則一臉風塵的坐在楊公卿旁,正對着桌上的戰略地勢圖指點說話。

兩人步進大堂,楊公卿擡頭朝他們瞧來,哈哈笑道:“瓦崗軍來了!“

玲瓏嬌興奮地道:“我已和各地眼線聯絡過,並親眼目睹李密的先頭部隊朝偃師直逼而來,若不停留的話,明天我們便可在城牆看到瓦崗軍的旗幟。我已派出十多名輕功特佳的好手,密切監視他們,消息將會以信鴿傳回來。“

蘇白道:“動的是那支軍隊,人數有多少?“

玲瓏嬌道:“動的是城外由單雄信、陳智略、樊文超三人率領的新兵,城內的主力軍仍沒有動靜。“

楊公卿擔心地道:“李密又想用詐了。“

口中問道:“嬌姑娘有否潛入城中探看?“

玲瓏嬌傲然道:“沒有城防能把我玲瓏嬌難倒的,不過軍隊所在的民房防衛森嚴,我怕打草驚蛇,只能在遠處察看,城內情況一片安寧,顯是李密認爲自己勝券在握,信心十足。“

王玄恕問道:“那批新兵是否真如宣永所說的不堪?“

玲瓏嬌道:“單雄信所部的先鋒隊人數約在三千許間,於黃昏時候起行。由於被林木阻擋視線,我只能從揚起的塵土推測兵員的衆寡,知其全爲步兵,且部伍不肅,可肯定非是訓練有素的正規部隊。“

寇仲愕然道:“嬌小姐竟可只觀其揚起的塵土,便看出這麼多事來,確是觀測和偵探敵情的高手。“

玲瓏嬌得他讚賞,歡喜地橫他一眼道:“你若要學,我可作你的師傅。每逢塵高渾起,就是騎兵;步兵塵低而廣披滾滾。單雄信的新兵使塵低散亂不齊,便是因訓練不足而隊形不整。如是精銳之軍,塵埃會是條條而起,清而不亂;軍止塵止者,則大將威德行;塵埃左右前後起者,使人不得法也。“

寇仲聽得心悅誠服,這才知道觀敵也是一門學問。

此時親兵來報,收到前線以飛鴿送來的情報。

楊公卿拆開飛快瞧了一遍後,遞給玲瓏嬌,道:“李密的城外部隊已陸續拔營分兩路朝我們推進,但城內主力軍仍全無動靜,看來他是想誘我們出擊,假若我們真的給他燒掉糧草,亦只有在糧盡前儘早決戰,而不會苦守孤城。“

王玄恕點頭道:“那時他就可以主力軍突擊我們,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楊公卿見蘇白與寇仲都是眉頭深鎖,奇道:“李密現已中計,你們爲何卻苦起臉孔?“

寇仲道:“我總有點很不妥當的感覺,李密有可風做奸細,該清楚我方有嬌姑娘這種一流的探敵高手虎視眈眈的監察他行軍的情況,若是如此,他還如何用詐?“

蘇白突然出聲問道:“照嬌小姐所見,城內駐軍的民房區的門禁哨崗是否嚴密得不合常理?“

玲瓏嬌俏軀微顫,露出思索的神情,點頭道:“確是如此,巡邏者非是一般兵卒,而是李密麾下的高手,才令我望而卻步。“

“哼!”

蘇白冷哼一聲:“好狡滑的李密!若我沒有猜錯,他必是利用地道一類的掩護,把主力軍分批移往城外某一秘密營地。當我們誤以爲他主力軍仍未離城,妄然迎擊單雄信的新軍時,他便重施當年擊敗張須陀之計,佯敗引我們遠離偃師,再於某處伏兵夾擊我軍,那時我們不全軍覆沒纔怪。“

這是當年對方擊敗張須陀的計策,今日故伎重演。

楊公卿色變道:“那我們豈非已喪失了先機?“

蘇白不屑一聲道:“這又未必,要將四萬人借地道秘密移出,只有在晚間進行,且非一晚半晚能辦到的事。只要看看單雄信的軍隊何時抵達,便知那需要多少時間。因爲單雄信的新軍怎都要等到李密的主力軍準備妥當,纔敢在城外結陣恭候。“

王玄恕憂慮道:“假若我們摸不清李密的主力軍到了那裡去,便只有把所有人調返城內苦守,先前的大計再派不上用場。“

蘇白還未說話尚,手下來報,宣永求見。

宣永只向楊公卿等略作問訊,便神情肅穆地道:“李密確不愧當代最出色的陰謀家,竟能預早掘出三條地道,把主力大軍分批移往北邙山。若非小人心生懷疑,也測不破他的手段。“

楊公卿緊張地問道:“知否他們紮營的地點?“

宣永頹然道:“沈落雁用她的偵鳥在天上盤旋監視,使我不敢妄動,兼且她在山路險要之處設下哨崗,欲跟無從。照我估計,以目前的速度,最早也要多一晚時間李密的主力纔可全體移師北邙山。“

衆人俯瞰桌上的戰略圖,只見邙山在金墉城的左上方斜下直抵偃師東北處,連綿百里,佔地極度。若不能把握到那四萬人的行蹤,開戰後將可成能從北面任何一處鑽出來的奇兵,都大惑驚懍。

宣永道:“現在我方的人都不敢輕舉妄動,兼且對方高手如雲,只要露出形跡,想逃都逃不了。“

一旁寇仲左掌橫劈,狠狠道:“首先要宰了那扁毛畜牲,唉!不過這隻會令沈婆娘醒覺。“

玲瓏嬌道:“此事交由我辦,我可從另一邊入邙山,不循山路,只要他們生火造飯,又或伐林開路,總有形跡可尋。“

蘇白道:“我們最好先仔細想想,李密這趟秘密行軍,必然是考慮周詳,不會輕易被我們識破。“

楊公卿同意道:“地道可以預先挖掘,其它自亦安排妥當,邙山廣披數百里,要找一支蓄意隱藏的部隊,在短時間內談何容易,而大戰已迫在眉睫,不若我們先決定該背城一戰,抑或死守偃師。“

寇仲斷然搖頭道:“我們仍是依照原定計劃行事,除非我們尋不到他的主力軍隊,才改爲堅守城池。至少我們尚有一天一夜的功夫可盡人事。“

楊公卿默然半晌,向宣永問道:“瓦崗軍方面形勢如何?“

宣永道:“留守金墉的是王伯當的部隊,李密另一大將邴元真則鎮守洛口,兩城的兵力都在萬人以下。率新兵佯攻偃師的是單雄信,此人曾因爭一個妓女與王伯當嫌隙甚深,本身卻是個將才。“

寇仲道:“邴元真又如何?“

宣永不屑道:“此人兵法不錯,擅長守城,但卻欠缺膽色,非是衝鋒陷陣的人選。“

接着冷哼道:“單雄信、邴元真等均爲瓦崗軍舊將,與李密寵信的裴仁基、徐世績、沈落雁、王伯當這班新貴一向不大和睦,所以只要能突破李密之軍,保證瓦崗軍會陷於四分五裂,各自擁兵自保之局,屆時只要施出懷柔手段,可令李密各部不戰而降。問題是怎樣方能大破李密隱入邙山的奇兵吧。“

楊公卿無奈地嘆了一口氣道:“那我只好在這裡靜心恭候好消息了。“

.........

蘇白、寇仲、玲瓏嬌、宣永四人立在邙山一處山頭之上,縱目四顧,四周山勢延綿伸展,巖色赤如硃砂,奇峰處處,在雨霧下蒼茫虛莽,景色變幻無定,極盡幽奇。

背風的深谷更是古木蓊森,挺立山坡,華蓋蔽天。

山勢險要處,松柏、山榆蔚然秀拔,或積翠于山澗谷底,或紮根峭壁危崖。

邙山確是抱奇攬秀,難怪老君廟會選建於此山的翠雲蜂之上,可是若要在這像是漫無邊際的大山去找一支四萬人的部隊,正如楊公卿所言,只能靠運氣。

蘇白問道:“老君觀在那個方向?“

玲瓏嬌指着金墉城的方向道:“就在金墉城邙山東北處,離偃師只有半天的馬程,當然不包括上山那段路。“

蘇白點頭道:“無論如何,爲了配合單雄信的部隊,李密怎都不能找一處離開偃師過遠的地方埋伏,四萬人亦非少數,所以我們只要遍查偃師以北的邙山區域,定可尋到一點跡象。時間無多,趁現在雨霧難分,視野不清,爲我們提供掩護之際,我們去吧!“

雨勢愈趨綿密,身置深山之中,仿似進入一個超乎人世的迷離境界,認路辨途已是難事,更不要說尋找敵蹤。

在這樣的情況下,連玲瓏嬌也一籌莫展。入黑後,搜索的工作將更艱難。

宣永提議道:“我們不若先和大小姐會合,人手多些,成功的機會亦將可增加。“

蘇白搖頭道:“若給敵人發現我們,以奇兵制奇兵之法便要泡湯了。“

寇仲沉聲道:“不若我們到老君觀去碰碰運氣。爲了能快速在山中行軍,李密必須把戰馬糧食預先運在山中某處,那就再沒有一個地方比老君觀要適合,而那處的妖道又與李密有勾結。“

蘇白皺眉道:“這個推測雖合情理,可是老君觀在翠雲峰之類,上落太不方便!“

宣永劇震道:“蘇兄你有所不知了,在翠雲峰下有個翠雲谷,谷內建有十多座專供各地來參拜的善信落腳或作短期修行的精舍,還有大片密林,若在林中紮營,確是非常隱蔽。“

蘇白還未說話,寇仲驚喜道:“由翠雲谷出邙山往偃師,需時多久?“

宣永道:“那裡闢有山道,至多一個時辰便可出山。接着是數十里的平野草林,若全是騎兵,快馬疾行,不用兩個時辰便可抵偃師。“

寇仲額手稱慶笑道:“今趟有教了,李密和沈婆娘啊!你們欠我的債,今次還過清光吧!“

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就在這裡等着他第五百三十五章第四百零三章 認賊作父第四百零五章 平分秋色第二百九十九章 因由第五百三十章第三百零九章 圍寺第四十四章 大事不好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教化之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控制第三百二十六章 認輸第四百五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五 天下震動,各有心思1第五十一章 出手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要搶風頭第四百零二章 天刀第二百四十一章 阻攔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手第一百四十章 太平經書第二百零一章 大破黑山軍1第三百零七章 鬥劍第一百四十四章 荒山議事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四百二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天乾坤功第一百四十九章 七分用,三分防第一百三十一章 合作、契約卷軸第三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何字旗第二百五十一章 正道大俠?第一百二十二章 勝負第二百二十七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驚第三百六十五章 這酒菜讓人不敢下筷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僞君子?第四百八十章第四百七十六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手、見楊廣第一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自潛入第二十三章 邀請第四十章 合作2第四百三十六章 董家酒樓 ,蘇白現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角第四百零二章 天刀第七十四章 蘇白的謀劃第二百六十五章 隻身上武當第三百零七章 鬥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終見第三百七十三章 放了你們也不是不可以第三百九十二章 上船第六十章 路引,李文書第三百五十五章 甯中則第四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合作、契約卷軸第五百二十一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峙1第二百九十四章 控制第一百六十六章 行動2第一百七十七章 爾等也同他一般嗎第一百六十章 各自的小算盤第四十四章 大事不好第六十二章 劉武周第二十六章 驗證第三百七十八章 希望,凡日月所照,皆是大明之土第一百零一章 洛陽第五十七章 新的任務 李靖的苦惱第五百四十八章第二十三章 邀請第一百六十七章 永樂宮中第三百零一章 禍事將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計劃第十二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七十四章 談崩、動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何進2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宇文成都2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比試第二百五十七章 認輸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何進2第五百零二章第八十二章 攔截第一百九十九章 萬里赴戎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對答第二百八十章 無題第九十九章 戰損、告狀第五十章 拔刀術第五百零五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入夥第三百零一章 禍事將來第四百七十六章第四百六十七章第四百二十二章第十六章 夜追第五百四十七章第七十五章 坐實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氏璧到手、雙龍幫初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甯中則第五十三章 出刀
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就在這裡等着他第五百三十五章第四百零三章 認賊作父第四百零五章 平分秋色第二百九十九章 因由第五百三十章第三百零九章 圍寺第四十四章 大事不好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教化之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控制第三百二十六章 認輸第四百五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五 天下震動,各有心思1第五十一章 出手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要搶風頭第四百零二章 天刀第二百四十一章 阻攔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手第一百四十章 太平經書第二百零一章 大破黑山軍1第三百零七章 鬥劍第一百四十四章 荒山議事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四百二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天乾坤功第一百四十九章 七分用,三分防第一百三十一章 合作、契約卷軸第三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何字旗第二百五十一章 正道大俠?第一百二十二章 勝負第二百二十七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驚第三百六十五章 這酒菜讓人不敢下筷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僞君子?第四百八十章第四百七十六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手、見楊廣第一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自潛入第二十三章 邀請第四十章 合作2第四百三十六章 董家酒樓 ,蘇白現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角第四百零二章 天刀第七十四章 蘇白的謀劃第二百六十五章 隻身上武當第三百零七章 鬥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終見第三百七十三章 放了你們也不是不可以第三百九十二章 上船第六十章 路引,李文書第三百五十五章 甯中則第四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合作、契約卷軸第五百二十一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峙1第二百九十四章 控制第一百六十六章 行動2第一百七十七章 爾等也同他一般嗎第一百六十章 各自的小算盤第四十四章 大事不好第六十二章 劉武周第二十六章 驗證第三百七十八章 希望,凡日月所照,皆是大明之土第一百零一章 洛陽第五十七章 新的任務 李靖的苦惱第五百四十八章第二十三章 邀請第一百六十七章 永樂宮中第三百零一章 禍事將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計劃第十二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七十四章 談崩、動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何進2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宇文成都2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比試第二百五十七章 認輸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何進2第五百零二章第八十二章 攔截第一百九十九章 萬里赴戎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對答第二百八十章 無題第九十九章 戰損、告狀第五十章 拔刀術第五百零五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入夥第三百零一章 禍事將來第四百七十六章第四百六十七章第四百二十二章第十六章 夜追第五百四十七章第七十五章 坐實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氏璧到手、雙龍幫初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甯中則第五十三章 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