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回 劉明土地論

“啪!”劉明氣得猛地一拍桌案。這曹操什麼意思?挑釁不成。竟然敢把我的使者徐庶就這樣給送回來了。還寫了這麼一封信。這是要嘲笑自己麼?這曹操也太不像話了。

除此之外,劉明也壓根不信那荊州的劉表會是暴病而亡。

那麼大的一個大活人,有養尊處優的。說死就死了。死得還那麼湊巧。這也太過於巧合了。而且,劉表死了,那也不要緊。

可荊州以及江南的局勢因此出現了不平衡,這就太不符合劉明他們的既定計劃,極大觸及了劉明他們的預期利益。這就讓劉明更是惱火了。

說起來,這曹操也是倒黴。曹操以及曹操手下的這幫謀臣,全都被劉明先前的那番做作給矇騙住了。曹操他們只認爲劉明爲劉表上書,乃是兔死狐悲。乃是劉明害怕朝廷在今後也會對他這個一方諸侯加以討伐。所以纔會發起這種自保的手段。他們跟本沒想到劉明爲的就是要江南的局勢保持平衡,爲得就是要曹操和孫權互相拼殺,互相消耗實力。

故此,曹操他

們認爲只要不是自己強加於荊州的,就不會刺激到劉明。而那一封好言的安撫書信。更會安撫住劉明。如此猴吃麻花--滿擰的事。又如何能不讓劉明動怒。當然了,如果曹操真的知道了劉明是怎麼想的,也許行動會更加激烈、狡猾一些。

面對劉明的怒氣。沒有人敢上前搭話。畢竟劉明發怒的時候實在是太少了。衆人都沒有什麼經驗。而當事人徐庶,更是羞愧無比。主公交給自己的重任,自己竟然沒有辦好。真是對不起主公對自己的信任。

最後,還是郭嘉上前問道:“主公。何事如此動怒。可是那曹操有什麼不敬之言?”

此時劉明也冷靜了下來。覺得自己爲這種事動怒,也是小題大做了。自己能使手段。那曹操就怎麼不能使手段了。輸了這一次,這又算得什麼?

劉明隨手把曹操的書信遞給了郭嘉,然後若無其事的說道:“咱們先前的那些手段失效了。曹操已經看破了咱們的木的,他如今已經名正言順地接掌了荊州。如今南邊地實力對比已經改變了。那孫權也不可能再是曹操的對手了。看起來,咱們也不能再坐視曹操壯大了。該活動活動了。”

郭嘉若有所思的接過曹操的書信。仔細地看了起來。看完後,郭嘉嘿嘿一笑。把手中的信件隨手轉交給賈詡。然後對着劉明說道:“主公。此事到未必見得是那曹操看穿了咱們的計策。若是如此,那曹操早就應該回兵,然後嚴陣以待的等這應對咱們的進攻了。可咱們在兗州的密探,並沒有發現曹操回軍的動向。而且。主公您得書信,那先後的次序也都是安排好的。元直是最先到達荊州地。那曹操不可能未卜先知,更不可能在咱們之中安插密探。”

“否則的話,咱們的兵力虛實,那曹操

早就應該知道的一清二楚了。也不至於做下如此多的錯判。更不可能會坐視董卓被咱們滅亡。故此,這絕對只是一個巧合。就算是有問題,那也只能是出在荊州。出在劉表地那些手下之上。以那劉表被其手下完全架空的局勢看。劉表會出如此意外。並不罕見。只是奇怪的是,那劉表手下,原本也都是親近咱們幽州地。如今卻不知因何有了如此轉變。”

說到這裡。郭嘉用眼看了一下徐庶。

徐庶那心思多靈啊。急忙說道:“確如郭軍師所言。我初到荊州之時,那劉表對我甚是熱烈。唯有荊州的蒯越卻對我出言不遜,大加責難。我當時以言辭震懾住了他。保持住了劉荊州與其他荊州官員對咱們地信任。我本待酒宴過後,就立刻與他們溝通,取得諒解。可誰成想。我稍後就被他們軟禁在了役館之中。根本無法與其他人見面。以致無法完成主公託付的重任。還請主公降罪。”說着。徐庶跪伏於地。向劉明請罪。

此時衆人都聽出蹊蹺來了。而劉明更是沒有怪罪徐庶的意思。徐庶一到荊州就被別人給軟禁起來,這肯定是事出有因。

跟徐庶的能力沒有任何的關係。

劉明衝徐庶一揮手說道:“元直起來。此事另有蹊蹺,與你無關。”

徐庶謝過劉明站起。郭嘉又在一邊說道:“如此也就是了。那蒯越早年和曹操甚是交好。就連那荊州的蔡瑁。也在早年與那曹操很有幾分交情。曹操舉兵前往荊州,他們主動投降。這倒也在情理之中。卻不是那曹操如何了得。只不過,如今的江南局勢卻不太好。那曹操有了荊州之助,再與江東的孫權交戰,那就不太可能是兩敗俱傷了。很有可能會快速的擴張了實力。這纔是咱們的當務之急。不可不思。”

“不錯。正是如此。雖然劉荊州已死。那荊州也已經倒向了曹操。可這對咱們並沒有什麼大礙。那荊州本來也不是咱們的。反倒是咱們可以接着劉荊州身死一事,造一些輿論,獲得一些利益。而奉孝之慮,纔可堪憂。不過,曹操兵馬,盡是北兵,不識水性。孫權有長江天險,也未嘗沒有與曹操一戰之力。曹操單靠荊州的水軍,那是不可能快速消滅孫權的。故此,我認爲,咱們如今還是先命人打探一下江南的局勢到底是如何了爲好。”

“若是那曹操如今已經把孫權他們壓得擡不起頭來了。那咱們就趁着曹操大軍都在南方的時候,打着爲劉表主持公道,徹查劉表死因的名號,大舉向曹操進攻。堅決把曹操的發展扼殺掉。爲此咱們即使時有些什麼損失,那也是在所不惜了。不過,若是那曹操如今與那孫權只是棋逢對手,打得難解難分。那咱們到還可以在修養一段時日。等那曹操和孫權互相擠了個兩敗俱傷的時候,再下手,那也是爲時不完。”賈詡在一旁陰陰的說道。

賈詡如此一說。衆人皆都點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賈詡現如今的方略,那絕對是一個明智之舉。

唯有徐

庶對此又是有些尷尬。本來自己前往江南就是去主持情報網的鋪設的。可是情報系統的框架剛剛搭建起來,還沒正式完工呢。自己就被軟禁,遣返。以致於在自己走了之後。江南那邊的消息都傳不過來了。這真是對不起主公。

徐庶當即上前說道:“主公。屬下有負厚望。以致於如今的江南情報還不能快速的傳遞回來。屬下請令。再次趕返江南。完成情報系統地構建。”

此時劉明地心態早就恢復了。劉明只要知道曹操沒有看出自己的真實目的和實力。劉明其實倒是不怎麼在乎曹操言辭的。何況。如果那封信不是針對自己地那三封信諷刺着寫的。

其實曹操的言辭還是很客氣,很是充滿感情的。

故此,徐庶此時向劉明請令。劉明那可是萬萬捨不得。一個已經暴露身份,目標顯眼的人物再回江南主持秘密的情報工作。那不是找死嘛。

當下,劉明搖頭說道:“元直。而今江南人士,盡知你是我的手下。你回到江南,豈不危險。此事交付他人去辦,也就是了。咱們的參謀部,可少不了你啊。”

徐庶聞言大是感動。劉明隨即讓楊軍安排人重新整頓江南的情報網絡。並快速打探出江南如今地局勢到底如何了。

楊軍領命,隨後衆人又設計了一連串的應變之道。最後,等衆人皆都萬分滿意了。各自散去之後。

徐庶又悄悄的轉了回來。求見了劉明。

劉明對徐庶私下回轉說事,很是奇怪。又很是不滿。剛把徐庶叫進來。就劈面問道:“元直,爾等衆人,皆是我之心腹。有事,何不在剛纔一同明言。如此,也便於衆人共同商議。你此時私下回轉。是何道理?難道說是你信不過他們,還是有何揹人之言?”

徐庶恭敬地說道:“主公。適才衆人皆在,非是我信不過同僚衆人。只是我在荊州所聽之言。乃事關家族之利益。又與主公的行政方針有關。故,未在主公決斷之前。不敢爲外人知耳。”

劉明聞言更是好奇。自己的行政方針,確實是有不少觸犯到家族利益地。不過這都是與楊軍,不圓他們商榷後的法令,不應該有什麼其他不可解決的毛病了。這徐庶到底是要說地什麼呢?

而劉明好奇之餘,也高興的徐庶地小心。徐庶如此謹慎。

果然是可堪造就之才。

劉明笑着說道:“本公錯怪元直了。元直末怪。元直有何所見,快快講來。本公洗耳恭聽。”

“不敢。不敢。主公錯月之心。屬下焉敢見怪。……”

徐庶惶恐地說道。

“得了。得了。別捧了。再捧我就摔下來了。這裡就咱們兩個人,有什麼事趕快說吧。”劉明打斷徐庶笑道。

徐庶也不禁覺得莞爾。與劉明的親近之情,更是多了幾分。徐庶遂也開門見山的說道:“主公。屬下在荊州之時,那蒯越憤恨咱們幽州的法令把所有的土地都收歸國有。屬下爲此也曾思過多日。古語云:官不與民爭利。民富即國富。三皇五帝到如今,莫不是開墾土地,賞賜萬民。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那率土之賓,也是莫非王臣。主公卻又因何要如此做。而逆天下。若其不然。主公當可無敵爾。”

劉明聞言,很受衝擊。土地國有化,鄧是劉明根據自己在現代時得國家政策提出來的長遠主見。立素之初,已經有過爭議。故此,劉明緊緊地盯着徐庶。想看看那徐庶是不是有什麼和心。那徐庶也是無所畏懼的直視着劉明。

良久,劉明終於肯定了徐庶此言不是爲了私心。於是哈哈笑道:“元直,你能有如此見。那你倒說說。如果本公若是執意如此。你卻如何?”

“主公。我徐庶既然已經保了主公。當再無悔改之意。哪怕是主公不採納我的良言。我也會一如既往的輔佐主公。最少主公如今已經讓很多普通的百姓受到了實惠。只不過是損害了哪些世家的利益而已。只是,這卻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主公若是執意如此,難免要受到劃傷。不過,屬下一定會陪同主公走到最後的。”徐庶正色說道。

徐庶本人可不是什麼世家大族出身。而且徐庶侍母最孝。

徐庶他母親都認同下了命令的事,徐庶那明知道不對,也會照辦的。何況這對徐庶本身也並無多大的傷害。

劉明聞聽此言,很是感動。什麼叫忠心。這就是忠心啊。

劉明高興的說道:“元直如此說。本公甚是喜悅。不過,此事,早在立案之初,那就早已有過討論。而元直此言,正是隻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徐庶惶恐的問道:“屬下陋見。還望主公明示。”

劉明也不客氣,隨手用桌案上得紙筆畫了一個三角。又在中間花了幾條橫線。把徐庶叫到近前說道:“元直你看。此三角形狀,就如同我們的社會結構一般。三角的最尖端,最上層,那就是如我等的最高統治者。而其下一層,那就是各個臣工,大臣。再下一層就是各個世家,地主。而最龐大的根基,就是這最下一層的平民百姓。他們也就最最直接紮根在土地之上的那一層。如此,則構建了一個穩定而牢固地社會。而在這個社會的敵對面,造成社會不穩因素。”

“那就是這些百姓的再其

下者,也就是那些失去土地,對咱們這個社會不滿的敵對者。

他們這些人,只能是一小撮,如此,他們才能被咱們這個穩定的社會牢牢的壓在底下,使其社會不會產生動盪。也就是所謂的百姓安居樂業。太平盛世。可是世家望族的存在,他天性就是土地的吞併和擴張,這就勢必導致原本牢植於土地之上的平民百姓,大量的失去了土地。轉而成爲咱們這個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如此,你說咱們應該怎麼辦?”

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186回 我來晚了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345回 屠殺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281回 三分天下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91回 妙計破城第612回 悲壯第449回 笑閻羅第220回 中伏第109回 麻煩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597回 翻雲覆雨司馬懿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428回 孫吳第156回 軍校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498回 觀虎鬥的劉明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424回 誰比誰傻第310回 坑死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279回 交警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472回 小麻煩第302回 黴運當頭第477回 驚變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460回 妙想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100回 柳暗花明第402回 鬼老精第202回 遭遇戰第533回 肯薩第528回 遍地開花敵後戰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489回 張飛的猛將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264回 剿滅曹操,一念之間第427回 病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138回 破關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地二百五十八回 雙雄聚首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279回 交警第519回 逼供第571回 曹操使臣第514回 宗教管理法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90回 鞭刑第164回 內部危機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406回 大事第402回 鬼老精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362回 四項全能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376回 兵制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408回 花海第116回 呂布第66回 雨夜豔遇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369回 趙雲的愛慕者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71回 妙收郭嘉(上)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236回 進攻第520回 根第448回 戰潼關第177回 誅文丑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319回 尋人啓事
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186回 我來晚了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345回 屠殺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281回 三分天下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91回 妙計破城第612回 悲壯第449回 笑閻羅第220回 中伏第109回 麻煩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597回 翻雲覆雨司馬懿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428回 孫吳第156回 軍校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498回 觀虎鬥的劉明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424回 誰比誰傻第310回 坑死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279回 交警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472回 小麻煩第302回 黴運當頭第477回 驚變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460回 妙想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100回 柳暗花明第402回 鬼老精第202回 遭遇戰第533回 肯薩第528回 遍地開花敵後戰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489回 張飛的猛將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264回 剿滅曹操,一念之間第427回 病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138回 破關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地二百五十八回 雙雄聚首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279回 交警第519回 逼供第571回 曹操使臣第514回 宗教管理法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90回 鞭刑第164回 內部危機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406回 大事第402回 鬼老精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362回 四項全能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376回 兵制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408回 花海第116回 呂布第66回 雨夜豔遇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369回 趙雲的愛慕者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71回 妙收郭嘉(上)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236回 進攻第520回 根第448回 戰潼關第177回 誅文丑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319回 尋人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