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情報
一年後,茅廬中。
瀋河五心朝元,懸於竹榻之上,周身靈氣涌動,隱見五色光彩,襯得他飄飄欲仙,彷彿隨時都能羽化而去。
不知多久,靈光斂入體內,沒入五臟之中,一股奇異力量隨之生成,不與罡元衝突,反與罡元融合,匯成一股獨特的罡元法力。
武道三階,罡元之境。
仙道二階,修法之境。
罡元法力,仙武同修。
形意拳功,五行法決,這一武一仙兩大體系的基礎功法竟然能巧妙同修,將仙武之力兼於一身,不僅毫無衝突,反而相輔相成。
瀋河睜開眼眸,內中一片清澈,更有一股空靈之感,出塵之意。
“一年時間,法力修成!”
“雖然吸收了不少靈石,還服用了一些低階丹藥,但僞靈根之身能有如此進度,已是不同凡響,可謂驚世駭俗了。”
瀋河感嘆一聲,隨後站起身來,從儲物袋中拿出兩柄玄鐵鐮刀,邁步走出茅廬。
茅廬之外,稻海金黃,正是他耕種十畝靈田,一株株金黃稻穀被飽滿的穀穗垂彎了腰身,還未收割便有一股靈米香氣瀰漫在田中。
豐收,大豐收!
雖然只有一年時間,但憑着隱修之地的聚靈效果,還有從人類帝國下載學習的耕種技巧,靈農法術,這十畝靈田在瀋河的精心照料下都獲得了豐收。
相比周遭,更是醒目,其餘武修耕種的靈田,哪怕肥水澆灌勤勉不輟,但長出來的靈稻,還是比他田中的矮上一頭。
可以斷定,收割之後,產量質量都會有明顯差距。
但這樣的落差,卻沒有引來太多關注。
這就是隱修之地的效果。
它會潛移默化的降低自身的存在感,能夠悄無聲息的聚斂靈氣增強自身,同時隱藏各種變化,哪怕隱藏不了也會改變認知,讓關注者自己給自己一個理由,說服自己不再關注。
瀋河就做過這方面的調查。
他田裡的靈稻長勢這般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但有問題歸有問題,這些人並未因此找他麻煩,也沒有深究這個問題的想法。
爲什麼?
因爲他們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答案,只認爲是他這個靈農的耕種技術好,所以靈稻長勢好,並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這就是“認知”的改變。
耕種技術好,所以靈稻好?
這看來很正常的邏輯,但在修真界卻不合理,因爲“仙緣”的存在,讓修者對於各種異聞都很敏感,見到這種異於常人的事情,按理來說多少都要懷疑一下,甚至進行調查。
但他們沒有,用了一個正常但又不正常的邏輯,自己就把自己說服了,不來找瀋河的麻煩,甚至忽略了這一點異常。
這就是“隱修之地”的效果。
不止是靈田,釣魚也一樣,這一年來瀋河在紅楓谷靈溪之中釣了不少靈魚,價值不說上千,也有幾百靈石,按照常規發展,就算不造成轟動,也應該引起有心人注意。
但現在並沒有,所有人都只當他釣魚技術好,紅楓谷也只當來了一個會釣魚的靈農,僅此而已,並沒有什麼深入發展或強烈懷疑。
這就是“隱修”對於認知的改變,一種悄無聲息,潛移默化的改變。
這樣的能力堪稱恐怖,因爲它悄無聲息的改變了世人乃至世界。
但作爲職業之力,它又合情合理,畢竟職業這種東西本就是不講道理,超出常規的存在。
當然,身爲二階職業,它的力量也有一定限度,只能隱藏不怎麼巨大的異常,改變不怎麼關鍵的認知。
要是瀋河種出一株幾十米高的靈稻,或者暴露修爲大開殺戒,那就算有隱修之力,也不能改變衆人對他的認知。
這種明顯的異常,關鍵的認知,是不會被改變的,起碼不會被二階職業改變。
除此之外,修爲高深者,比如仙道五階的金丹修士,也可以抵消這樣的影響。
至於築基……紅楓谷沒有來找他麻煩,足可說明築基修士無力勘破這隱修之地。
所以,瀋河現在可以高枕無憂,安然享受他的田園生活。
只見他提着兩把鐮刀,殺入田中掃蕩開來,化身人形收割機,將這十畝靈稻全數收割。
期間還有一些被靈稻吸引而來的小賊,都是蛇蟲鼠蟻之流,有幾許靈氣在身,凡人很難捉拿。
但面對他的鐮刀,只能被無情斬殺,屍身收入儲物袋中,準備留着加餐,或者作爲魚餌。
如此這般,半日時間,十畝靈田便收割完畢。
瀋河將收割來的稻穀聚在一起,隨後一手掐訣催動體內的罡元法力,頓時一道靈光飛出,罩住那靈稻堆成的谷山。
靈植法——脫殼術!
“嘩啦啦!”
在法術的作用下,數萬斤靈稻迅速脫殼,分出白若珍珠的靈米與黃褐粗糙的稻殼。
仙道二階,修法之境,已經修成法力,可以施展法術。
這靈植法中的脫殼術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用法術來給稻穀脫殼,對底層修真者而言是一種很奢侈的行爲,但瀋河不是底層修真者,所以他並不在乎。
數萬斤靈稻,脫殼之後得白靈米一萬三千斤,靈稻殼一萬八千斤,還有黃粱米一百斤。
白靈米不用多說,就是之前瀋河在洞庭湖種植的珍珠靈米,蘊含一定靈氣,雖然不如靈石,但長久食用也能助益修行,和靈石一樣是修真界的硬通貨。
黃粱米則是白靈米的變種,不僅蘊含更多靈氣,還能略微增益神魂,對於修者築基有一定幫助,畢竟煉氣突破築基,需要凝練精氣神,以“三華聚頂”凝就靈識。 這黃粱米能增益神魂,對築基便有一定幫助,所以價值遠高於白靈米,百斤便可抵萬斤。
換算下來,這一年辛勞,總共讓瀋河收穫了兩萬三千斤白靈米。
豐收,絕對的豐收!
要知道與紅楓谷簽訂的契約中,這十畝靈田的年租不過三千斤白靈米,實際產量應該在四千斤到五千斤,畝產五百左右。
但瀋河如今卻能畝產一千三百斤,總產一萬三千斤,還種出了價值萬斤的黃粱米,這樣的產量說出去,不知要驚掉多少紅楓谷靈農的下巴。
“交完租子,還剩萬斤白靈米,以及百斤黃粱米,可以考慮拿來煉丹釀酒。”
“白靈丹,黃粱酒,可是坊市中的硬通貨,尤其那黃粱酒,聽說一罈可當小半枚築基丹,也不知是真是假?”
喃喃話語之中,瀋河取出專用的靈米袋,將這白靈米與黃粱米分別收好,那一萬多斤靈稻殼也沒放過,乃至製作魚餌的上好材料。
收割完靈田,瀋河看了看天色,隨後又往靈溪而去,準備照例釣兩個時辰的魚。
兩個時辰之後,天色已然半晚。
瀋河提着魚簍,也不返回茅廬,只向紅楓谷中心的坊市走去。
紅楓谷,醉仙樓。
“鍾兄弟,又來賣魚了!”
酒樓後廚,一名紅光滿面,五大三粗的漢子看着手提魚簍的瀋河,露出熱情的笑容:“今兒又釣上了什麼好貨色?”
“沒什麼,就一隻小青龍。”
瀋河遞出魚簍,漢子接過一看,只見內中躺着一隻河蝦,有手臂兒粗,鱗甲青黑,螯須碩長,正是一隻“聚靈”級別的靈蝦。
“不錯,我收了。”
漢子點了點頭,隨後轉向一旁的夥計:“去櫃上支二十五塊靈石給來鍾兄弟。”
夥計點了點頭,很快便將一小袋靈石取來交給瀋河。
“您點好。”
“不用了。”
瀋河看也不看,直接收下靈石,又同大漢拜別:“告辭!”
“慢走!”
“……”
離開醉仙樓,又到坊市外,將面貌改換成一個略顯兇惡的中年男子,接着再轉回去,來到了一家紅粉燈照,鶯歌燕舞的酒樓之中。
說是酒樓,但其實是……
“這位客官,有何需要?”
一名女子迎上前來,煙視媚行我見猶憐。
瀋河神色平靜:“我想打聽點消息。”
“這邊請!”
女子也不多言,將他引上二樓,來到一間房中:“客官要探聽什麼消息?”
瀋河開門見山:“仙緣之事!”
“哦?”
女子看他一眼:“可有條件指定?”
“沒有。”
瀋河搖了搖頭:“就說近來三宗五國之中,鬧得最大的那幾件吧。”
“這樣啊。”
女子喃喃一聲,隨後便做言語:“近來三宗五國之中,鬧得最大的一樁仙緣事件,就是陳國境內,凡俗之地的洞庭釣叟了。”
“洞庭釣叟?”
瀋河眉頭一挑:“如何說法?”
“大概在一年前,陳國境內的洞庭湖中,有珍稀靈獸九星龍鯉出世,許多修真者前往,各方勢力也聞風而動,甚至連萬獸山,雲龍宗這兩大金丹宗門都派出了築基修士。”
“如此這般,風雲匯聚,洞庭湖中出現了一名異人,自號洞庭釣叟,先在洞庭五府之地犯下諸多大案,覆滅了幾個幫派與他們背後的修真者,又與霹靂門下的金魚幫相沖。”
“最後,他以強橫手段一擊轟殺了霹靂門首徒,雷火劍修丁勝己,又與五位築基硬拼一招,從容而走,無影無蹤。”
“各方認定他身上懷有重大仙緣,因此在洞庭湖內搜天索地,但翻遍了整個洞庭湖也未見到他蹤影,糾纏半年之後終是不了了之。”
女子一番言語,道明前因後果。
“還有此等人物?”
瀋河做出詫異神情:“那九星龍鯉呢,又花落誰家?”
“無人覓得!”
女子搖了搖頭:“在那釣叟風波過後,九星龍鯉也消失無蹤,幾大築基修士用靈識掃遍洞庭湖也未見蹤影,無奈只能放棄,各大築基已然返回,只留下一些低階弟子與凡人勢力繼續尋找。”
瀋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