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節 一入侯門深似海

一清道人輕功了得,對後山地形瞭如指掌,不到半個時辰,就發現了夏荇一行人的痕跡,引着魏十七追蹤而去。披荊斬棘,翻山越嶺,一路穿過棲霞山,來到東麓山腳下一個村落外,隱隱望見人影往來,雞飛狗跳。

窮鄉僻壤忽然來了外人,還拿刀提劍,身染血跡,自然是這樣一副模樣。魏十七命一清道人在外等候,先行入村與夏荇等匯合,白蔻偶一回頭見到他的身影,心花怒放,一時衝動奔上前,忽然意識到衆目睽睽,臉一紅,低低叫了聲“羊先生”,伸手替他理了理衣襟。

夏荇見羊護平安到來,一顆提着的心終於放下,故作鎮定,上前與他寒暄數語,原來他們出山未久,還沒來得及喘口氣,正在四處尋到代步的腳力。前朝驛站,已經荒廢了幾十年,方圓幾十裡除了耕牛,只有幾頭拉磨的騾子,根本不夠用。

夏荇問起他如何脫身,魏十七輕描淡寫,只說“銅龍”江伯渠爲妖術反噬,一身精元所剩無幾,被棲霞弟子擡下山去,風燭殘年,活不了多少時日了,道觀中的邋遢道人一清是東海派棄徒,爲保全性命主動投靠,並一劍殺了趙衍之,獻上投名狀,此刻他正在村外等候招呼。

夏荇深知一清道人是追查羊氏滅門的要緊人物,羊護留下他自有其考慮,當下喚來易廉和何檐子,關照了幾句,請他們走一趟,引那一清道人進村。易廉親眼見他一拂袖捲去何檐子三枚鐵蒺藜,武功着實了得,他有些擔心此人會不會包藏禍心,暗中作祟,他看了少幫主一眼,按捺下心思,頷首應允下來。

魏十七頓了頓,又說起銅陵總舵的消息,夏荇臉色微動,卻並不感到意外,從回絕鄧樸招安的一刻起,他就意識到天龍幫會有這一劫,但邗軍來得如此之快,雷厲風行,卻是始料未及。他猶豫片刻,決定與羊護坦誠相見,透露了一個天大的秘密,鄧樸之所以遣使招安夏去疾,固然是看重天龍幫在江南的勢力根深蒂固,組建廂兵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鄧樸之子鄧去疾,與天龍幫夏去疾,兩個去疾其實是同母異父的親兄弟。

原來夏去疾生母夏一葦命運多

舛,年少時爲豪強所奪,搶佔爲妾,產下夏去疾後不久,因患時疫,被逐出城去,任其自生自滅。夏一葦倒臥於泥濘中,破布遮體,乞食果腹,高燒十餘日,硬生生熬過了時疫,漸次康復。其時城外到處都是疫斃的死屍,老的少的,村的俊的,貧的富的,死了就沒任何分別,夏一葦在死屍堆中找衣食,恰被一過路的醫師看到,嘖嘖稱奇,一時動了惻隱之心,將她收爲侍女,端茶奉水之餘,指點她鍼灸醫術。

數年後,西南土司勾結駐軍叛亂,鄧樸領軍前去平叛,那醫師應徵召隨軍,一時不慎,失足掉落懸崖,死無全屍,夏一葦再一次失去依靠。軍中壯漢一個個血氣方剛,夏一葦岌岌可危,眼看就要淪爲營妓,命運再一次對她露出了笑容。鄧樸得勝歸來,爲惡風所撲,頭痛欲裂,急召醫師前去診治,衆人束手無策,夏一葦自告奮勇,以金針刺穴,僥倖治好了頭痛。鄧樸欣賞她的醫術,將其留在身邊,過得數月,又收爲侍妾。

西南叛亂很快平定,鄧樸率大軍得勝還朝,身邊多了一個來歷不明的侍妾。京城大富大貴人家,侍妾不知凡幾,轉手相贈亦數平常,但夏一葦說巧不巧,懷上了身孕,推算時日,當是在撤兵還朝前夕結下珠胎,鄧樸原配曹夫人未有生育,收房的幾個寵姬也止生育二女,曹夫人甚是賢良,聞訊將夏一葦迎入府中,延請太醫開藥調理,同時暗中命人下江南,覈實夏一葦的出身來歷。

懷胎十月,夏一葦平安誕下一子,鄧樸生母聞訊前來看了一眼,命曹夫人將其收至膝下,親自撫養,曹夫人心知此子與鄧樸幼時一般無二,欣然領命,視同己出。從始至終,夏一葦無有一句怨言,只向鄧樸提了一個小小的要求,此子可名“去疾”。

鄧去疾,是個好名字,鄧樸答應了她。

派往江南打探消息的僕人終於迴轉京城,夏一葦對自己的出身來歷並沒有諱言,也沒有隱瞞,搶佔她爲妾的豪強家道敗落,死於非命,子孫風流雲散,不知所蹤,唯一令鄧樸稍感意外的事,夏一葦那甫一降世便母子分離的長子,竟然也叫做“去疾”,他知曉了自己的身世,痛惡生父的行徑,

易姓爲“夏”,在一家鏢局當趟子手。

夏一葦沒有提,鄧樸也不矯情,他只當不知此事,暗中命人接濟過一兩回,後來聽說那夏去疾入贅鏢局,老鏢頭恰好也姓夏,視夏去疾爲子,傳下金剛怒目伏魔刀,再後來,夏去疾結交江湖豪俠,歃血結盟,一手開創天龍幫。

長子的因緣際遇,夏一葦一無所知,一入侯門深似海,她在鄧府安安穩穩當她的如夫人,錦衣玉食,榮華富貴,絕口不提過往之事。年輕時那一場時疫雖然沒有當場奪去她的性命,卻折損了壽元,夏一葦在四十六歲時暴病身亡,顏色恰如三十許人。鄧樸將其風光厚葬,從此收斂心性,不再藏嬌納寵,一心一意輔佐天子樑元昊,撐起大梁國的半邊天。

夏去疾意氣風發,也曾千方百計打聽生母的下落,當他得知夏一葦遠在京城,成爲三朝元老鎮遠將軍鄧樸的如夫人,還誕下一子,被原配親自收養,也就熄了迎回生母的念頭。之後的數十年,夏去疾從未忘記,他尚有一位同母異父的兄弟,手握邗軍兵權,執掌江都大營,鎮守於揚州。

天龍幫蒸蒸日上,坐擁長洲、津口、合浦、杏川四處分舵,成爲江南第一大幫,合浦分舵舵主丁慎頗有野心,曾向他進言北上揚州,再闢一處分舵,夏去疾笑而不答,只是嚴令各處分舵,不得越雷池半步,擅自染指揚州。少年子弟江湖老,衆人只當老幫主年紀大了,醉心於求仙問道,失去了往時的進取和銳氣,卻不知其中的緣故,夏去疾早跟次子夏荇交代清楚。

此番鄧茂進軍銅陵攻打天龍幫總舵,兀自不依不饒,入深井山搜捕夏去疾,當是奉鄧去疾之命,免除後患。看在生母的面上,鄧去疾也不會爲難他,最多將其押送京師,與鄧樸見上一面,到夏一葦墳上祭拜一番,而後軟禁起來,養老送終,不會短了他衣食享用。夏一葦死去多年,鄧家與夏家並沒有任何瓜葛,鄧去疾或許會留夏去疾一命,但夏蘅夏荇夏芊,卻務須斬草除根,盡數剿滅。

這正是夏荇幡然醒悟,掉頭避開銅陵總舵的真正原因。

第七十四節 玄字號傀儡第二百六十八節 一靈不滅第九十三節 相打無好拳第八十八節 鐵骨銅筋玉皮肉第五十四節 此事莫再提起第十九節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五十二節 了不得的東西第九十二節 閻青陽陰白藏第五十二節 江湖風波惡第七十五節 撼山巨熊第六十五節 嬰兒持金過鬧市第二十五節 趁虛而入第六十三節 靜昀真人第六十二節 赤膊上陣第八十五節 胳膊扭不過大腿第七節 擎天柱定海針第一百五十節 胳膊扭不過大腿第一百節 觀其貌聽其言第二十八節 陽火龍象劍第三十一節 不急於一時半刻第十九節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六十七節 王京仙界第三十五節 自以爲是的瘋子第四十二節 我管你去死第六十七節 快刀斬亂麻第六十六節 雲獸忽律第八十六節 硨磲佛珠第十節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節 他不是孤身一人第六十七節 大字不識一籮筐第二十五節 三小關一瓶頸第四十四節 直指大道第二十節 本姑娘蘭心蕙質第二節 熊膽怎麼收第二十節 遠遁千里第五十三節 如天神如凶煞第三十六節 該如何選擇第五十五節 落肚爲安第一百九十四節 風姿綽約如仙子第六節 借刀殺人第五十四節 快刀斬亂麻第九十二節 可憐可悲可嘆第四十一節 最大的仁慈第五十六節 活到狗身上第十六節 六龍浴血第十六節 大境界大手筆第一百九十四節 風姿綽約如仙子第四十一節 他化自在天第八十六節 硨磲佛珠第八十五節 賣拳頭的體修第一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四十三節 魂魄爲之搖曳第三節 一念起一念滅第四十二節 道窮則變第二十二節 一時怒火衝頂第二十六節 媚眼做給瞎子看第十四節 斷尾血遁第六十三節 至少是妖將級別第一百三十八節 相時而動第八十三節 大道無情第八十四節 姑且一試無妨第八十八節 生死置之度外第六十三節 氣運加諸於身第六十四節 罪莫大焉第三節 仙師遠道而來第四十三節 騰起一輪豔陽第七十九節 夔牛出風雨作第一百零二節 琵琶一曲動人憐第十八節 洞天小界第六十九節 平地起波瀾第一百二十六節 護山大陣第九十九節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十三節 諸天神佛第二十九節 心卻已無所擾第二百四十六節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三十一節 生要見人第二節 船大難掉頭第四十四節 縱然郎心似鐵第七十七節 有棗沒棗打三竿第二十八節 試一試手氣第八十一節 六陽魁首落地第五十九節 六翅水蛇第三十四節 去也終須去第五節 千尺絲綸直下垂第二十九節 久違了七禽劍第一百二十六節 咫尺之遙如無距第六十五節 三眼神童二郎神第四十五節 殺人如割雞第六十八節 孺子不可教第七十三節 九頭巨蛇第七十節 黑甲鬼將第六十四節 命中註定終須有第八十九節 半個五明宮主第六十一節 冥族龔定勢第五十七節 鐵佛出世之日第十五節 六指頭幫忙第二十八節 接天嶺之變第一百零九節 駐世之身第四節 很傻很天真第七節 泥菩薩過江
第七十四節 玄字號傀儡第二百六十八節 一靈不滅第九十三節 相打無好拳第八十八節 鐵骨銅筋玉皮肉第五十四節 此事莫再提起第十九節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五十二節 了不得的東西第九十二節 閻青陽陰白藏第五十二節 江湖風波惡第七十五節 撼山巨熊第六十五節 嬰兒持金過鬧市第二十五節 趁虛而入第六十三節 靜昀真人第六十二節 赤膊上陣第八十五節 胳膊扭不過大腿第七節 擎天柱定海針第一百五十節 胳膊扭不過大腿第一百節 觀其貌聽其言第二十八節 陽火龍象劍第三十一節 不急於一時半刻第十九節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六十七節 王京仙界第三十五節 自以爲是的瘋子第四十二節 我管你去死第六十七節 快刀斬亂麻第六十六節 雲獸忽律第八十六節 硨磲佛珠第十節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節 他不是孤身一人第六十七節 大字不識一籮筐第二十五節 三小關一瓶頸第四十四節 直指大道第二十節 本姑娘蘭心蕙質第二節 熊膽怎麼收第二十節 遠遁千里第五十三節 如天神如凶煞第三十六節 該如何選擇第五十五節 落肚爲安第一百九十四節 風姿綽約如仙子第六節 借刀殺人第五十四節 快刀斬亂麻第九十二節 可憐可悲可嘆第四十一節 最大的仁慈第五十六節 活到狗身上第十六節 六龍浴血第十六節 大境界大手筆第一百九十四節 風姿綽約如仙子第四十一節 他化自在天第八十六節 硨磲佛珠第八十五節 賣拳頭的體修第一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四十三節 魂魄爲之搖曳第三節 一念起一念滅第四十二節 道窮則變第二十二節 一時怒火衝頂第二十六節 媚眼做給瞎子看第十四節 斷尾血遁第六十三節 至少是妖將級別第一百三十八節 相時而動第八十三節 大道無情第八十四節 姑且一試無妨第八十八節 生死置之度外第六十三節 氣運加諸於身第六十四節 罪莫大焉第三節 仙師遠道而來第四十三節 騰起一輪豔陽第七十九節 夔牛出風雨作第一百零二節 琵琶一曲動人憐第十八節 洞天小界第六十九節 平地起波瀾第一百二十六節 護山大陣第九十九節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十三節 諸天神佛第二十九節 心卻已無所擾第二百四十六節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三十一節 生要見人第二節 船大難掉頭第四十四節 縱然郎心似鐵第七十七節 有棗沒棗打三竿第二十八節 試一試手氣第八十一節 六陽魁首落地第五十九節 六翅水蛇第三十四節 去也終須去第五節 千尺絲綸直下垂第二十九節 久違了七禽劍第一百二十六節 咫尺之遙如無距第六十五節 三眼神童二郎神第四十五節 殺人如割雞第六十八節 孺子不可教第七十三節 九頭巨蛇第七十節 黑甲鬼將第六十四節 命中註定終須有第八十九節 半個五明宮主第六十一節 冥族龔定勢第五十七節 鐵佛出世之日第十五節 六指頭幫忙第二十八節 接天嶺之變第一百零九節 駐世之身第四節 很傻很天真第七節 泥菩薩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