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 伏波洞一行

繁衍生息了數百年的村落毀於從天而降的火雨,族長殞命,土人只得背井離鄉遷往他處,在此之前,他們須趕往斷崖峰,跟之前避難的婦孺會合,再作決定。

離開村落的除了土人,還有一干高來高去的崑崙劍修,褪去了神秘和敬畏,他們也是可以被打敗的。

唯獨孟中流留了下來。

別人可以迴流石峰,他卻不能。他是御劍宗的弟子,一個失勢的宗門,沒了師尊,又揹負着“勾結妖族”的嫌疑,等待他的命運會是什麼,可想而知。孟中流心中清楚,“勾結妖族”云云,也並非完全誣陷,他瞞着師門,私下裡與玄水黑蛇佘昊交好,謀取妖丹修煉《合氣指玄經》,這是顛撲不破的事實,一旦暴露在陽光下,縱有一千張嘴,也辯不清楚。

他決定留在蠻骨森林繼續打探消息,浦尾生也沒有爲難他,只是在臨走前說了句“好自爲之。”

是的,好自爲之。

當史平復找到他時,孟中流正站在一片焦黑的廢墟中,感到孤單而淒涼,蠻骨森林以西是巍巍崑崙,蠻骨森林以東是繁華中原,他在二者之間,與玄水黑蛇爲伍,這是何等的可笑。

史平復擔心他不知情,搶上前點明瞭潘乘年的身份,命他仔細應答,孟中流哪還不知趣,急忙執晚輩禮,見過這位太一宗碩果僅存的大修士。

潘乘年問了他幾個問題,孟中流如竹筒倒豆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敢有絲毫隱瞞。

正如史平復猜測的那樣,玄水黑蛇佘昊與孟中流臭味相投,交情甚篤,前者贈送妖丹,助孟中流突破瓶頸,練成劍氣,後者爲其掩飾,助佘昊冒充秋子荻,體察了一把凡人的生活。

說到底,佘昊也是蠻荒異種中的另類。

它的父母也是堪比美人蟒、九頭虺、龍象、雷鳥的大妖,好不容易從鎮妖塔下逃出生天,躲過崑崙劍修的追殺,潛入蠻骨森林,藏身於通天河底,安分守己,極少露面。二妖爲大日陽火所傷,始終未能痊癒,及至誕下佘昊,發覺愛子先天不足,壽元無多,情急之下,它們不惜以身涉險,潛入黑龍潭,取得黑龍頸下逆鱗,這才挽回了佘昊的小命。

父母亡故後,佘昊獨自在通天河過活,它性情溫和,修煉也不勤勉,反倒熱衷於跟土人打交道,陰錯陽差結識了孟中流,引以爲至交好友。

正是得玄水黑蛇鼎力相助,孟中流才找到了傳說中的黑龍潭,只是佘昊不清楚破禁之法,也不知它的父母當初是如何潛入潭下的。

史平復小心翼翼窺視潘乘年的臉色,見他有些漫不經心,便開口問道:“玄水黑蛇的巢穴在何處?”

“在通天河下游的伏波洞中,距離離人溝不遠。”

史平復向潘乘年道:“潘掌門,不如我等前往伏波洞一行,找那佘昊引路,去黑龍潭一探。”

潘乘年頷首應允,道:“劍修不善水,入水則束手縛腳,也罷,你二人且上這如意飛舟,少安毋躁。”

史、孟二人面面相覷,只得叨擾一聲,登上飛舟,潘乘年衣袖一展,飛舟斜飛而起,掠過長空,一頭撞入通天河中。

也不知潘乘年使了個什麼神通,河水從中豁然分開,水霧裹着如意飛舟往下游滑去,轉瞬飛馳十數裡。史平復看得明白,這是五行遁術中的水遁,遁速比之御劍飛行要慢上許多,但勝在平穩安逸,沒有朔風撲面之苦。

飛舟如刀,剖開幽暗渾濁的河水,孟中流睜大了眼睛辨認方位,指指點點,走走停停,找了小半個時辰,終於來到玄水黑蛇棲身的伏波洞前。

洞口有一人多高,蒙着一層薄薄的水幕,水紋晃動,不斷變幻着形狀,猶如某種神秘的法陣。

總算不辱使命,孟中流鬆了口氣,道:“這是玄水黑蛇佈下的隔水禁制,穿過水幕,便是伏波洞了。”

潘乘年足尖輕輕一點,催動飛舟,倏地投入洞中。

眼前一花,天旋地轉,衆人已置身於一處昏暗的洞穴中,四周空蕩蕩的,水汽氤氳,目光所及,到處都是溼滑的岩石,不時有水珠墜落,滴滴答答,發出輕微的聲響。

潘乘年收起如意飛舟,命孟中流在前引路。佘昊曾邀孟中流來伏波洞中做客,他大略記得路徑,當下舉步上前,轉過數個彎,眼前豁然開朗,一座空曠的洞府呈現在眼前,頭頂懸掛着十多顆明珠,灑下一片清冷的銀輝,堪比月色,居中擺着石桌石凳,橫七豎八倒了一地。

洞府內空無一人,史平復皺起眉頭,嘀咕道:“莫非那佘昊還未回來?”

孟中流隱隱覺得不安,裡外兜了一圈,忽然眼神一凝,彎腰拾起一截枯木,湊到鼻下嗅了嗅,駭然道:“木魈來過這裡!”

木魈乃是蠻骨森林中土生土長的妖物,統領獸羣,稱王稱霸,佘昊父母的到來威脅到它的地位,三妖相鬥多年,互有勝負,由此結下了仇怨。佘昊父母亡故後,木魈去了大敵,拍手稱快,它意欲斬草除根,卻始終爲通天河所阻,無法得手。如今它得了強援,有夔牛和朱雀相助,只怕佘昊已遭了毒手!

第二十七節 鎮將不可力敵第九十七節 扯到風就是雨第八節 落花島中花倒落第六十一節 我是個大老粗第七節 深淵一日第四十六節 絕戶手段第三十七節 一碗水端平第六十一節 我是個大老粗第十五節 到頭這一身第一百零六節 赤焰金晶第五十六節 是龍也須盤着3第一百二十一節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三節 狗急跳牆下狠手第八節 有風自海外來第四十五節 走一步看一步第一百一十二節 長夜漫漫第七十七節 程咬金三板斧第六十九節 八百里黃庭山第二百三十三節 外強而中幹第二節 清者自清濁者濁第二十一節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三十九節 夜屠刀陣第二十四節 她如魚得水第二百五十七節 殺雞用牛刀第三十四節 跨過天人之隔第三十節 神的意志第十三節 再度興風作浪第十三節 不幸中的大幸第十七節 心中的一根刺第七節 只爲安胡帥的心第八十四節 拖延一時是一時第七十九節 禍從天上來第三十五節 拒人千里之外第九節 小細身軀小細牙第六節 補鍋匠的把式第二十節 再次不置可否第一百零八節 有多遠躲多遠第十三節 轉眼已百年第三十四節 九竅秘藏珠第七節 血玉滴水佩第九十一節 揮劍斬情絲第六十四節 命中註定終須有第一百一十二節 長夜漫漫第四節 夜叉國人第二十一節 無異於雪中送炭第九十七節 沸騰的大地第一百七十七節 下駟對上駟第四十一節 此人不可力敵第十七節 這是多麼殘忍第六十八節 一步一個腳印第三十三節 五筋狠六筋第二十四節 手段野心豪氣第四十九節 鎮妖塔下不知年第三十一節 師傅領進門第六十六節 人在屋檐下第三十四節 當日種下的因第六十節 山河元氣鎖第八十四節 終究難成大器第一百十三節 高處不勝寒第五節 兵者兇器也第四十七節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二十五節 三小關一瓶頸第五十二節 命運的齒輪第三十一節 控心第一義第四十節 同門先起紛爭第二十三節 有舍有得第八十三節 鎖不住意馬心猿第九十九節 陰陽相隔爲無物第九十一節 無法再回頭第五十九節 日後自見分曉第六十五節 盡人事聽天命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七節 天狐地藏功第六十八節 帝子登位第六十九節 紅了眼的賭徒第十四節 七狸小界第九十一節 不到黃河心不死第九十四節 後浪推前浪第四十九節 鎮妖塔下不知年第八節 殺戮的感覺第五十一節 五雲玲瓏閣第四節 新朝國號許第三十九節 跟對了人有湯喝第三節 一念起一念滅第五十七節 樹欲靜風不止第三十九節 八足蟹將軍第六十節 泥菩薩過江第五十八節 是戰是避第二百三十八節背靠大樹好乘涼第三十八節 擇日不如撞日第二十三節 精血凝化神符第四十節 什麼都在變第二十一節 陰陽燮變鼓第一百六十九節 覆雨翻雲手第二十六節 是告別也是紀念第一百六十三節 釋出一道神通第四十七節 小小孤島第四十二節 妖皇羅霰第十二節 似乎在圖謀什麼第三節 地裂近在眼前
第二十七節 鎮將不可力敵第九十七節 扯到風就是雨第八節 落花島中花倒落第六十一節 我是個大老粗第七節 深淵一日第四十六節 絕戶手段第三十七節 一碗水端平第六十一節 我是個大老粗第十五節 到頭這一身第一百零六節 赤焰金晶第五十六節 是龍也須盤着3第一百二十一節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三節 狗急跳牆下狠手第八節 有風自海外來第四十五節 走一步看一步第一百一十二節 長夜漫漫第七十七節 程咬金三板斧第六十九節 八百里黃庭山第二百三十三節 外強而中幹第二節 清者自清濁者濁第二十一節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三十九節 夜屠刀陣第二十四節 她如魚得水第二百五十七節 殺雞用牛刀第三十四節 跨過天人之隔第三十節 神的意志第十三節 再度興風作浪第十三節 不幸中的大幸第十七節 心中的一根刺第七節 只爲安胡帥的心第八十四節 拖延一時是一時第七十九節 禍從天上來第三十五節 拒人千里之外第九節 小細身軀小細牙第六節 補鍋匠的把式第二十節 再次不置可否第一百零八節 有多遠躲多遠第十三節 轉眼已百年第三十四節 九竅秘藏珠第七節 血玉滴水佩第九十一節 揮劍斬情絲第六十四節 命中註定終須有第一百一十二節 長夜漫漫第四節 夜叉國人第二十一節 無異於雪中送炭第九十七節 沸騰的大地第一百七十七節 下駟對上駟第四十一節 此人不可力敵第十七節 這是多麼殘忍第六十八節 一步一個腳印第三十三節 五筋狠六筋第二十四節 手段野心豪氣第四十九節 鎮妖塔下不知年第三十一節 師傅領進門第六十六節 人在屋檐下第三十四節 當日種下的因第六十節 山河元氣鎖第八十四節 終究難成大器第一百十三節 高處不勝寒第五節 兵者兇器也第四十七節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二十五節 三小關一瓶頸第五十二節 命運的齒輪第三十一節 控心第一義第四十節 同門先起紛爭第二十三節 有舍有得第八十三節 鎖不住意馬心猿第九十九節 陰陽相隔爲無物第九十一節 無法再回頭第五十九節 日後自見分曉第六十五節 盡人事聽天命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七節 天狐地藏功第六十八節 帝子登位第六十九節 紅了眼的賭徒第十四節 七狸小界第九十一節 不到黃河心不死第九十四節 後浪推前浪第四十九節 鎮妖塔下不知年第八節 殺戮的感覺第五十一節 五雲玲瓏閣第四節 新朝國號許第三十九節 跟對了人有湯喝第三節 一念起一念滅第五十七節 樹欲靜風不止第三十九節 八足蟹將軍第六十節 泥菩薩過江第五十八節 是戰是避第二百三十八節背靠大樹好乘涼第三十八節 擇日不如撞日第二十三節 精血凝化神符第四十節 什麼都在變第二十一節 陰陽燮變鼓第一百六十九節 覆雨翻雲手第二十六節 是告別也是紀念第一百六十三節 釋出一道神通第四十七節 小小孤島第四十二節 妖皇羅霰第十二節 似乎在圖謀什麼第三節 地裂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