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完成與安全(上)

活在當下,須滿足完成感;達到無我,須滿足安全感。

範仁,當下、無我,這四個字,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了。

完成感,安全感,潛藏於內心的最深處,是左右一切的感覺。

但是請留意:這兒說的是元神的感覺,而你一定是用識神來判斷,這樣肯定會,驢脣不對馬嘴。切記、切記,如果你不贊同,那一定是弄擰了,修道修元神,豈是空話。

還記得靜的概念麼?人的境界基於元神對於自身安全的判斷,這也是對“靜”的最終解釋。

完成感不佳,會引發焦慮。安全感不佳,會引發抑鬱。

見下一章的內容。

本書一章扣一章,範仁,如果沒領會【元神與識神】,後面就會很費解。

人懷着使命而來,要完成生長、學習、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建功立業,揚名立萬,一樁樁一件件,當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人也就閉眼了。

安全感建立在完成感之上。

有時候就是莫名煩躁,心神不定:沒鎖門?忘了充電了?油不夠了吧?丟了東西?忘了什麼事吧?等等。人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安全感和完成感在作祟。

人對身體、命運、對周圍人、事的控制力,造就了安全感。醉枕美人漆,醒握天下權,世界多麼真實,精彩,慷慨。但也有走麥城,四面楚歌的時候,世界變得破碎,虛幻,冷漠。很多人由此派生出控制慾、佔有慾、潔癖、強迫症種種。

套用下玄幻修仙的小說,強人的氣場會在自身周邊形成,領域。弱者也有控場範圍,籠民、蟻民的生存空間,幾乎壓縮到了極限。凡動物都有領地的要求。

人停留在動物層次,就免不了受完成感和安全感所擺佈。發掘一下人的情緒根源,看上帝的魔杖如何驅使人類。

今後是機器人的時代,看看設計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具有自主意識,知道怎麼做,做什麼。那麼機器人行爲必定要有一個出發點,有一個主導思想。

上帝對人的設定是什麼?

* 紀錄,上帝造人法則的第四條:安全驅動。

人的性格迥異,行爲也千差萬別,人的行爲依據是什麼?

安全第一。人一切行爲都是爲了提升自我的安全感。

安全,是唯一源能,唯一動力,唯一原則。

人的基本驅動力難道不是慾望麼,慾望千奇百怪,透過現象看本質,所有的慾望滿足都是爲了安全目的。

七情六慾只是附加品,喜怒哀樂的情緒都是對安全狀態的反應。

安全,不限於個體本身,也包括其外延,從穿着打扮、到開車路怒症、家庭觀念、環保概念、種族意識、愛國主義、國際主義、乃至人類危機感。科學家甚至開始擔心起宇宙的寂滅。

外延比本體更被看重。

這不難理解,自然界進化過程中,種羣的安全級別設定要遠遠大於個體,遺傳基因的延續壓倒一切。

維護外延的本能滲入了骨髓。當人感染了某種傳染性病毒,會有免疫力過度反應現象,還會自殺一般發起免疫因子風暴,動物也有類似行爲,如蜂羣對入侵者的自殺性蜇刺。

食物鏈越靠上,安全感就越強,哺乳動物裡面大象的幼生期最長,人還在其次。

低等動物出生後唯一行爲就是掠食加繁衍。

而高等動物行爲就複雜的多,意識存在的安全,是人類獨有的要求,靈魂安定的優先級遠高於肉體的安全,人對於可能發生的最微小的威脅都極其敏感。

肉體是我的載體,而意識才是真我。人自從誕生了自我意識,其全部的努力,只爲維持這段意識不滅!

這就能理解,當意見發生分歧,哪怕絲毫沒有利益衝突,正反方爭吵之激烈猶如被挖了祖墳一樣。

比單純的辱罵更難以容忍的,是貶低、歪曲、誤會和冤枉,最大的輕蔑是無視,這相當於直接攻擊到了意識本體。

“我有大患,在我有身”。範仁,無我纔可以屏蔽以上種種精神打擊。

安全,是人與人之間互鬥競爭的根源——遵循上帝養蠱的法則。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大事小情,概莫能外。

安全感越高,慾望越容易滿足,情感越趨於穩定。當人感覺絕對安全時,會由裡到外放鬆下來,從心底裡流出喜悅,瞬間涌遍全身,這是由無畏而來的極樂世界。

不安全的源頭,起於人的不完美設計,補全缺憾,是完成的動力。這也是上帝造人法則的因果邏輯。

人追求安全永無止境,對肉體是長生不老,對精神是實現理想國。

死亡是深埋在內心深處的恐懼之源。恐懼是動物的本能,而人作爲唯一的智慧生命,能夠清晰地意識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有一生充足的時間去面對,所作所爲都是在對最終死亡命運的抵抗。

這一點深植在元神潛意識當中,蘊含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經驗,這是胎中之迷。

當人在死亡線上打過滾,僥倖逃生之後,安全感會爆棚,心態遠勝往日。處生死之間,境界往往會突破。

賠錢,失業,失戀,患病等災禍給安全感以降階打擊,令人心理上完全無法接受,泛泛的安慰很難使其振作。這時最需要的,是重建安全體系,自身要儘快擺脫消沉,也要從安全感入手。

人的娛樂行爲,都是在階段性安全以後,爲擺脫無聊作爲放鬆,或是通過遊戲訓練競爭能力,與金錢掛鉤的遊戲顯然更具吸引力,最受追捧的娛樂一定是最刺激的。

人已經髙踞生物鏈的頂端,還有各類保險公司提供保障,爲什麼有人會閒的去攀登珠峰,還有人喜歡飆車,極限運動,探險,冒險......等等,這還能更安全麼?

回答:因爲山就在哪裡。這個問題冒險家們自己也不清楚。

客氣的說法:爲了實現自我價值,而去挑戰極限。真實的原因:生活過於安逸,爲了滿足完成感,故意去挑戰不安全。老百姓講話:吃飽了撐的。

搏擊生命的刺激,掙脫死亡的快感,這是終極的完成感,隨着文明的進步幾乎已不復存在,或者僅存在於虛擬世界裡。

人所要的安全感表面上是安全,實質上是更安全。安全總是相對於不安全存在的,因此人總會覺得還不夠安全。

人習慣不停地去完成才能感覺安全,如果找不到事做,就失去了希望,理想國搖搖欲墜,生活變得沒有意義,陷入莫名的抑鬱。

只有能提升安全感的事情,才被認爲是有意義的值得做的事情。使人情感最興奮,一定是以命相搏。事業做的越大越珍如性命,成功人士往往成爲困在完成感裡的可憐人。

工業信息社會給普通人提供的完成機會,要麼不夠刺激,要麼難如登天。於是處於精巧設計的社會結構中,個人逐漸失去了靠自身能力可控的安全感。

凡人的安全越來越依賴於公共意識。比如食品、比如衛生、比如疫苗、比如交通、比如防火防盜、比如養生概念等等。

個人無從着力,拔劍四顧心茫然。

無聊是無法找到有意義的事情做,或者不得不做沒多大意義的事情。

孤獨好比病獅被逐離失羣,孤狼獨自梭巡,老猴王脫離猴羣,疲鹿跟不上大隊,生存都成了問題,最孤獨的部分無法與他人共享。

自殺是完全喪失了安全感,極度不安後行爲。只有人才會自殺,因爲只有人能看到將要到來的風險。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愛情是最大的陰陽補全,可以治癒孤獨,但不自由,毋寧死。

財務自由,人身自由,對周圍控制總算如意,對自身節奏自主保持,相對也更安全,人不遺餘力向上爬以謀取有力的地位。

安全感因財富或地位的提升會直線上升,可是也要小心反噬,爬得越高,摔得越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安全永遠是相對的,總有一天死亡會帶走一切。

天下熙熙,皆爲名歸,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利,意味着基因的安全,名,意味着意識的安全,凡人無不爲之瘋狂。

小兒追逐戲鬧,快樂曾經如此簡單,成年後的快樂越來越依賴名利,成爲物質的奴隸,利慾薰心者不足以言道。

世人皆醉而我獨醒,呵呵,修道能與世隔絕麼,還是與世俗反向而行。修道不是事業失敗的避難所,成也可修道,敗也可修道,淡泊名利,迴歸本性,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妙不可言。

“無我”的真相睡眠與靜坐(中)亂解道德經(下)亂解道德經(下)健身與修心(中)道與理想國(下)相關說明之二元神與識神(下)安全與完成(下)八、煩惱與無名(上)十三、道與節奏感(上)新解【陰符經】後記(從仙到人)楔子(目錄)道境與凡境(中)健身與修心(下)一、搬磚與修仙 (上)健身與修心(下)搬磚與修仙 (中)完成與安全(中)健身與修心(中)搬磚與修仙(下)修道與修行(中)死亡與遊戲(下)情感與慾望(中)亂解道德經(中)十一、睡眠與靜坐(夢)修道與修行(中)二、亂解道德經(上)完成與安全(中)安全與完成(下)修道的一點認識二、亂解道德經(上)煩惱與無名(中)修道的一點認識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七、抑鬱與焦慮(上)道與理想國(下)十四、死亡與遊戲(上)道境與凡境(下)修道的一點認識死亡與遊戲(中)解讀【心經】七、抑鬱與焦慮(上)安全與完成(下)什麼是“神安”楔子(目錄)“無我”的真相靜坐與睡眠(下)睡眠與靜坐(上)十四、死亡與遊戲(上)二、亂解道德經(上)六、完成與安全(上)煩惱與無名(下)十四、死亡與遊戲(上)十二、道與理想國(上)搬磚與修仙 (中)前言(從人到仙)什麼是“神安”自助者,天助之一、搬磚與修仙 (上)睡眠與靜坐(中)解讀【心經】七、抑鬱與焦慮(上)修道與修行(下)十三、道與節奏感(上)楔子(目錄)什麼是“神安”一、搬磚與修仙 (上)八、煩惱與無名(上)睡眠與靜坐(上)道境與凡境(中)情感與慾望(中)導航之導航三睡眠與靜坐(中)後記(從仙到人)亂解道德經(下)安全與完成(下)安全與完成(下)十三、道與節奏感(上)健身與修心(下)修道的一點認識安全與完成(下)一、搬磚與修仙 (上)睡眠與靜坐(上)睡眠與靜坐(上)道與理想國(下)四、修道與修行(上)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後記(從仙到人)二、亂解道德經(上)睡眠與靜坐(中)情感與慾望(下)修道與修行(下)七、抑鬱與焦慮(上)十一、睡眠與靜坐(夢)道與理想國(下)死亡與遊戲(中)
“無我”的真相睡眠與靜坐(中)亂解道德經(下)亂解道德經(下)健身與修心(中)道與理想國(下)相關說明之二元神與識神(下)安全與完成(下)八、煩惱與無名(上)十三、道與節奏感(上)新解【陰符經】後記(從仙到人)楔子(目錄)道境與凡境(中)健身與修心(下)一、搬磚與修仙 (上)健身與修心(下)搬磚與修仙 (中)完成與安全(中)健身與修心(中)搬磚與修仙(下)修道與修行(中)死亡與遊戲(下)情感與慾望(中)亂解道德經(中)十一、睡眠與靜坐(夢)修道與修行(中)二、亂解道德經(上)完成與安全(中)安全與完成(下)修道的一點認識二、亂解道德經(上)煩惱與無名(中)修道的一點認識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七、抑鬱與焦慮(上)道與理想國(下)十四、死亡與遊戲(上)道境與凡境(下)修道的一點認識死亡與遊戲(中)解讀【心經】七、抑鬱與焦慮(上)安全與完成(下)什麼是“神安”楔子(目錄)“無我”的真相靜坐與睡眠(下)睡眠與靜坐(上)十四、死亡與遊戲(上)二、亂解道德經(上)六、完成與安全(上)煩惱與無名(下)十四、死亡與遊戲(上)十二、道與理想國(上)搬磚與修仙 (中)前言(從人到仙)什麼是“神安”自助者,天助之一、搬磚與修仙 (上)睡眠與靜坐(中)解讀【心經】七、抑鬱與焦慮(上)修道與修行(下)十三、道與節奏感(上)楔子(目錄)什麼是“神安”一、搬磚與修仙 (上)八、煩惱與無名(上)睡眠與靜坐(上)道境與凡境(中)情感與慾望(中)導航之導航三睡眠與靜坐(中)後記(從仙到人)亂解道德經(下)安全與完成(下)安全與完成(下)十三、道與節奏感(上)健身與修心(下)修道的一點認識安全與完成(下)一、搬磚與修仙 (上)睡眠與靜坐(上)睡眠與靜坐(上)道與理想國(下)四、修道與修行(上)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後記(從仙到人)二、亂解道德經(上)睡眠與靜坐(中)情感與慾望(下)修道與修行(下)七、抑鬱與焦慮(上)十一、睡眠與靜坐(夢)道與理想國(下)死亡與遊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