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境,處在南方的大山中,是一座特別的大仙山。
這座山,長年雲霧繚繞,隱匿在虛無之間,不顯人世。而到了這裡的人,無不驚歎其峻美靈秀。
十年前,尚元在來到這裡時,也是好一番讚歎。而後又很犯難,不知怎樣才爬得上去。
後來,便是竹箴一肩一個,背了尚元和尚小妹,這才上得雲山。
上得雲山之後,竹箴開始爲生活發愁。
竹山門下,如今唯有竹箴一人而已。
若在往昔,也就罷了。
竹箴雖說每樣事都親力親爲,但山中一應事務俱全,竹箴也從沒有覺得缺衣少食,可現在,多了尚元兄妹後,竹箴多少覺得有些不足。
以前吃的穀米、山蔬野果,往常並沒有覺得樸素,可現在看來仍有些簡單。
尚元兄妹到底還是常人,雖說吃了不少苦,但仍少不了油腥五味。而這些東西,竹箴卻有些難弄。
畢竟,憑竹箴一人之力,不能樣樣俱全。
這些雜事,竹箴在糾結了一些時日之後,也是想出了辦法;尚元無論怎樣,是進了山,拜了竹箴爲師的,這個苦,倒是必須得吃。可尚小妹,竹箴卻不能忍心。
因此,上山沒幾日。竹箴便背了尚小妹,又下得竹山來,改上了小云山。
小云山終究不同於竹山。多了些許人手,照顧一個孩子,那還是簡簡單單的事。
待安頓好尚小妹,竹箴開始帶尚元修行。
所謂的修行,猶如僧亦如道。就是簡單的自居,順天勞作,另外講些經持些道守些戒律罷了。不過,竹箴到底還是傳下了一套修身防身的功夫,和一段重要的法訣。
如此,過了五年。
尚元修行漸深,年紀漸長,竹箴也放下心來,將教導尚元之事又放到了一邊,慢慢回到了找尋當年的妖魔之上。
就這樣,竹箴又外出。
竹山之上,又只留得尚元一人。
此時,尚元已不算年幼,獨自一人亦能自食其力,自顧修行。偶爾,尚元無聊時,也會上小云山看望小妹、或者同小云山的師兄們一起作玩。
當然,絕大部分時候,都只是空居深山,一人而已。
遵循着竹箴留下的規矩,每日做着功課。
幾乎晨不見亮就起,夜不貪黑不歸。除了四時勞作,樣樣親力親爲。還得參經史,懂文理,以求天地自然,察究萬物源根。
一日,尚元作得乏了,停在山後一塊巨石上歇息。
當時日,正值夏季暑日中天,烈火炎炎。爲躲得清涼閒適,有各路飛鵬走獸,留魚滯蝦,都藏在了陰涼處。
適時,萬籟俱寂,聽不得一點兒聲音。
兀然,山下傳來一聲怪吼。
聲音清越,不知是何物所發。一時竟響徹雲霄。驚嚇得林中鳥獸四散,河底魚蝦急流。
尚元也聽得一愣神,不慎滑落了手中的柴刀,砰的一聲,掉下了懸崖,落入巨石下的一處斷壁。
這處斷壁深入谷底,少說也有數十餘丈高,可以說是深不可測,又加懸崖崖壁光滑、陡峭。尋常人怕就只向下望之一眼,也會有些頭暈。更別說掉了東西,想向下去撿了。
但這處斷崖雖高,卻也難不倒尚元。
畢竟,崖底的情形尚元也知道一二。
以前,竹箴每次來時,也會指給尚元看,說崖下有一個山洞,乃是師門故地。
只是彼時尚元尚小,不能下到崖底,更不能進到崖下的山洞一觀究竟。
而竹箴所說:“崖下山洞,內藏乾坤。”究竟如何,也不得而知。
那時,竹箴自會下到崖地,在山洞中待上一天半天。又或者,同尚元提起崖洞中的往事。說:“祖師曾在時,你的師祖及師叔祖都在洞中學藝,每日爭持比競,練習祖師傳下的法術。只是彼時,洞中熱鬧得緊,不像現在這麼清淨。”
但每次說到這裡時,竹箴往往住口不言,漸漸沉默。
尚元也知曉一些門中往事,故此從不多問,只記在了心裡。
不料,今日機緣暗合,竟又來到了這裡。
崖下故地,究竟是怎樣一處洞府?尚元猶豫再三,終是作出了決定。柴刀姑且只有一把,丟不得。說不好,只能下去撿一撿了。
只是,崖壁太深太陡,終究也是下不下去。
尚元功力也淺,做不到竹箴那樣上下騰躍,來去如飛。
但好在這十年來,尚元苦心造詣,也不是全無辦法。
畢竟,下崖的方式多種多樣,取巧的辦法更是繁多。若只是從山中結出一條長藤來,再借此藤攀下,那可就難不倒尚元了。
這十年來,尚元練的功夫,練的就是臂力,下崖完全不在話下。
打定主意後,尚元折回山中,不多時,就扯來一條古藤。這條古藤是一種繞山藤,根莖長在滕樹上。然後在深山裡蔓延結結,根和藤也不知長了多長。尚元扯來的這一條,藤條就有手臂粗細,少說也長了上百年。結實牢固自不用擔心。尚元修剪了一下分藤,理乾淨後拋下崖底。然後,順着古藤攀爬而下。
翻過巨石後,尚元也漸漸發現。懸崖上並非想象的那樣光滑而不可踏足,反而長着一些凸起的石臺,像是一條曲折的階梯,直達崖底。只不過,這條階梯,數步一格,十步一折,常人絕難行走。
所幸,有了這些石臺,尚元有驚無險,也下到了崖底。
崖底果真如竹箴所說的那般,是一處絕妙的洞府。
洞府入口處鑿開一處半月形平臺,平臺不大不小,足可分站數十餘人,可以說是一處不錯的落腳點;而後在平臺內側,是一個圓拱形的巨大石洞。
石洞堂皇高大,佔據着整塊山壁的一半,足有二十餘丈高。下面便是一處竹山洞府,內有一道關門。
門上刻居着‘凌雲’二字。
可以想象,如此巨大的洞府,裡面必然四通八達,豁然開朗。
難怪師父說“內藏乾坤”,恐怕整座竹山十有八九也是中空。裡面確有廣闊天地,無限空間,這才造就了這座洞府。
或許,當年的開山祖師天竹老人,也是看中了這裡的洞天,方纔在這裡開宗立派,建下了這份竹山基業。
只可惜,現如今,這裡早已荒廢變成了塵土。在洞穴深處,更是堵埋了許多的枯枝落葉,填了滿滿一窟。
整座巨大的洞府,裡面雖然仍是空曠,地面卻鋪了厚厚的一層落葉,只有在長年吹拂着的陰風的空穴,纔有一些乾乾淨淨的地方。
但尚元先沒有想着往裡走,倒也不怕此地怎麼荒廢,只是找了柴刀,便要折回。
洞中故地,已不比當年。
或許,便在隨意一處石壁之下,枯枝堆中,就有數不盡的蛇窩,藏了不知多少種毒蛇。
洞中陰暗,若敢擅自探索,可能枉送性命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