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爆料

慕容復的事情了結,段正淳和保定帝都齊刷刷的看向蒼飛,向着蒼飛和諸女逼過去。

“蒼掌門,將我的三位侄女還過來,並解開邪法如何?”保定帝比起段正淳還不客氣,也不需要什麼證據,一口就咬定是蒼飛搞的鬼。

蒼飛撇嘴,三位侄女?其實四位,除了王語嫣、木婉清和鍾靈,阿朱也是段正淳的私生女,但他此時自然不會道出來,不然段正淳恐怕會更加憤怒。

“哼!要打就打,廢話真多,但是你們段家這麼多仇敵在這裡,現在開打,不是明智之舉啊!”蒼飛笑道。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保定帝疑惑道。

他剛纔聽到段正淳的講述,知道之前四大惡人和鳩摩智等雖然都要抓段譽,但是剛纔已經講清楚,雙方的恩怨暫時放在一邊了,而慕容復的事情尚未弄清楚,段家自然那不會貿然和他敵對了。

“延慶太子,你打算什麼時候出手?段正明,段正淳,段譽,大理皇帝和他的兩個未來繼承人都在這裡,如果你將他們一窩端了。想奪回你的皇位,並不是多困難的事情。”蒼飛看着段延慶笑道。

所有人都愕然的看着段延慶,延慶太子?

部分年輕人,不知道往日秘辛,還不覺得什麼,但是大理老一輩人都知道延慶太子的存在,此時都看向段延慶,眼中滿是疑惑。

“你怎麼知道的?”段延慶因爲往日傷勢面上肌肉僵硬,半點表情都沒有,但是目光卻盯着蒼飛,滿是兇戾。

“嘿!這個你就管不着了,你這次到大理,難道不是想奪回皇位嗎?也就鍾谷主這樣的蠢貨,纔會相信自己能請得動你。”蒼飛道。

“你在罵誰蠢貨!”鍾萬仇喝道。

蒼飛毫不客氣道:“幫人養了那麼久的女兒,你不蠢,誰蠢!”

“你……”鍾萬仇怒極就要上前拼命。

“鍾谷主。就算要拼命,也是要找段正淳啊!”段延慶道。

他雖然惱怒蒼飛將他的隱秘揭穿,但是他也知道蒼飛的用意,就是要拉上他對付段家。化解自身的危機。

段延慶原本是打算等蒼飛一方和段家拼個兩敗俱傷之後,他再出手擒拿保定帝,逼他退位讓賢的。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是不太可能了。

他的隱秘被蒼飛當衆道了出來,段家的人就算不相信他是昔日的延慶太子。也會對他警惕萬分,他不可能再隱藏身份,在暗處玩漁翁得利的把戲了。

鍾萬仇聞言,也明白過來,停下來手,但還是狠狠的瞪了蒼飛一眼。

心中想着,等收拾了段正淳這個淫賊後,再對付蒼飛這個妖邪之人。

“你真是延慶太子?”枯榮大師問道,怔怔的看着段延慶。

“想不到啊!連一直看着我長大的枯榮大師,竟然都認不出我來了。”段延慶感慨道。同時手中鐵杖伸出,在半空虛劃。

“段家劍!”

“一陽指!”

大理一方有人驚道。

“想不到你竟然將段家劍和一陽指糅合在一起。”枯榮大師道。

段延慶道:“以前你就贊過我聰明,這點兒微末道行,也算不辜負你昔日的讚揚了。”

“我的確那樣說過。”枯榮大師道。

保定帝和段正淳等人神色也是凝重,他們都認出了段延慶施展的招數,的確是他們大理段家的段家劍和一陽指功夫。

這功夫從來不傳給外人,就連段家的女子也不傳授,只傳給段家的男子,眼前之人是段家的人,是確鑿無疑了。

在遠處的蒼飛也看出來段延慶的武功套路。一陽指他在神鵰俠侶世界也是學過的,一半算是偷師,一半算是一燈大師傳授。

一燈大師可不像眼前的這些段家先人那麼保守,將一陽指傳授了開去。漁樵耕讀四大弟子都學過。

“怪不得你要捉我譽兒。”段正淳確認了段延慶的身份後,恍然道。

“我其實也不想和你們爲敵,昔日因爲我無法及時返回,你們爲了大理段家江山着想,立其他人做皇帝,那也無可口非。但是如今我既然回來了,就將皇位讓出來吧。”段延慶道。

“延慶太子,陛下他仁政愛民,在他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貿然更換皇帝,百姓是絕對無法接受的。”高君侯道。

“難道要我等他百年歸老?到時你們會不會說,百姓都愛戴段正淳,所以先讓他噹噹皇帝,再輪到我?然後再到段譽這小子?我老了,恐怕等不到那一天。”段延慶冷笑道。

衆人都沒有覺得段延慶說得沒錯,剛纔高君侯的話語,其實也就是推搪而已,段延慶想要登上帝位,那是千難萬難的事情。

段延慶看着默不作聲的大理段氏衆人,冷笑一聲道;“看來終須要動手的,那現在就開始吧。”

他知道保定帝等不會妥協,也不再多廢話了,就要命葉二孃等動手。

“且慢!”蒼飛突然道。

“怎麼了?是你逼我動手的,怎麼現在又喊停呢?”段延慶不悅道。

“他們勢大,還是要拉多一些幫手爲好。”蒼飛笑道。

“幫手?”段延慶疑惑,看向鳩摩智。

在他眼中,這鳩摩智也是心懷鬼胎,之前還要對付段譽,只是鳩摩智爲的是六脈神劍,現在連六脈神劍劍譜的影子都沒有看見,如何會動手?

連鳩摩智也是覺得奇怪,看向蒼飛。

蒼飛卻是沒有看他,而是盯着慕容複道:“慕容公子,我們不如聯手如何?”

“你還想威脅我家公子?”風波惡怒道。

慕容複道:“你一次、兩次的威脅我,難道真當我慕容復可欺嗎?”

蒼飛笑道:“看來你是不願意了,不過不用擔心,你很快就會同意的。”

慕容復聞言一驚,道“你想怎樣?!”

蒼飛也不管他,而是高聲喝道:“姑蘇慕容氏原是五代十國之時,燕國鮮卑慕容氏的後人,雖然燕國亡國多年,但是他慕容氏依舊念念不忘復國。而那柯百歲和玄悲禪師,其實也是姑蘇慕容氏所殺,爲的就是挑起武林紛爭,讓武林大亂,給他復國的機會。”(未完待續。)

第三十章 單打獨鬥?第十章 圍剿第五十四章 動態第七十七章 客至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方形勢第七章 禁武第三章 獅王第二十四章 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廷欲建六扇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人計第七十三章 笑傲江湖曲第二十八章 集體提升第四十八章 邪功誘人第七十三章 笑傲江湖曲第八十六章 一指敗畢玄第八十四章 拯救妖女第八十二章 大理消息第十七章 意外的任務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三十章 念頭漸通第六十四章 蒼飛出手第六十四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八十七章 退位讓賢第五十三章 未來的路第一百一十章 向問天第三十五章 任務完成第十八章 攻略曼陀山莊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的東方不敗第六十四章 蒼飛出手第九十三章 拯救儀琳第十八章 三年後第三十四章 制霸海上的開端第九十六章 北征遼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帝廣發英雄帖第四十五章 紅林秘境第一百零一章 強勢第八十九章 忽必烈的明悟第五十章 天生神力第九十二章 再見儀琳第十章第十八章 挑撥第九十八章 殲敵第四十五章 紅林秘境第一百零二章 終勝第二十四章 終極任務第三十四章 奪舍第一章 果然不是結束啊!第一百零六章 襄陽第七十二章 謀劃易筋經第一百零八章 西域形勢第九十九章 綰綰第二章 裸走第三十三章 敵人第四十二章 撞見第十四章 道姑的滋味第二章 光頭強第七十二章 謀劃易筋經第一百四十章 重出江湖第五章 打鬥第三十四章 鳩摩智的圖謀第二十八章 奪舍計劃第七十八章 蒼魔頭來了!第三十七章 審問第八十一章 後宮諸女第八十三章 護國法王第一百章 金輪法王錯失良機第七十一章 郭靖出場第一百零四章 人渣第三十五章 破敵第二十一章 少林鐵砂掌第五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六章 魔翎第二十八章 奪舍計劃第二十八章 奪舍計劃第四十八章 不能敗的戰爭第五十九章 人齊了嗎?第一百二十章 鐵杖身法第七章 禁武第八章 長輩第三章 小師妹,別走第二十二章 大仁大義蒼少俠第一百一十四章 如此賢妻第六十五章 蒼飛回來了!第八章 說愛第六章 練武第四十九章 歸附第九十三章 戰起第三十一章 獨戰羣邪第五十一章 明悟第九章 過渡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三十八章 謊言第六十七章 他們僅是誘餌第三十八章 兩位軍師第四十三章 雙亡第三十二章 祭旗,起義!第十二章 事件開始第七十五章 寇少帥的野望第一百四十一章 欺瞞第八章 九陽真經
第三十章 單打獨鬥?第十章 圍剿第五十四章 動態第七十七章 客至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方形勢第七章 禁武第三章 獅王第二十四章 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廷欲建六扇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人計第七十三章 笑傲江湖曲第二十八章 集體提升第四十八章 邪功誘人第七十三章 笑傲江湖曲第八十六章 一指敗畢玄第八十四章 拯救妖女第八十二章 大理消息第十七章 意外的任務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三十章 念頭漸通第六十四章 蒼飛出手第六十四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八十七章 退位讓賢第五十三章 未來的路第一百一十章 向問天第三十五章 任務完成第十八章 攻略曼陀山莊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的東方不敗第六十四章 蒼飛出手第九十三章 拯救儀琳第十八章 三年後第三十四章 制霸海上的開端第九十六章 北征遼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帝廣發英雄帖第四十五章 紅林秘境第一百零一章 強勢第八十九章 忽必烈的明悟第五十章 天生神力第九十二章 再見儀琳第十章第十八章 挑撥第九十八章 殲敵第四十五章 紅林秘境第一百零二章 終勝第二十四章 終極任務第三十四章 奪舍第一章 果然不是結束啊!第一百零六章 襄陽第七十二章 謀劃易筋經第一百零八章 西域形勢第九十九章 綰綰第二章 裸走第三十三章 敵人第四十二章 撞見第十四章 道姑的滋味第二章 光頭強第七十二章 謀劃易筋經第一百四十章 重出江湖第五章 打鬥第三十四章 鳩摩智的圖謀第二十八章 奪舍計劃第七十八章 蒼魔頭來了!第三十七章 審問第八十一章 後宮諸女第八十三章 護國法王第一百章 金輪法王錯失良機第七十一章 郭靖出場第一百零四章 人渣第三十五章 破敵第二十一章 少林鐵砂掌第五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六章 魔翎第二十八章 奪舍計劃第二十八章 奪舍計劃第四十八章 不能敗的戰爭第五十九章 人齊了嗎?第一百二十章 鐵杖身法第七章 禁武第八章 長輩第三章 小師妹,別走第二十二章 大仁大義蒼少俠第一百一十四章 如此賢妻第六十五章 蒼飛回來了!第八章 說愛第六章 練武第四十九章 歸附第九十三章 戰起第三十一章 獨戰羣邪第五十一章 明悟第九章 過渡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三十八章 謊言第六十七章 他們僅是誘餌第三十八章 兩位軍師第四十三章 雙亡第三十二章 祭旗,起義!第十二章 事件開始第七十五章 寇少帥的野望第一百四十一章 欺瞞第八章 九陽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