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帝疑

垂拱殿,周皇帝坐在案後龍椅若有所思,距離會州清水河的大戰,已然過去了十二日,清水河大戰,以夏國退兵爲結束,夏國的十五萬大軍,只是瘋狂的進攻了一天,折損了三萬多軍力而無功撤退。

夏國不敢再拼耗下去,因爲不但周國的原州和延州出兵虎視了靈州,就是在銀州的折氏,也遙相呼應的出兵三萬去進襲夏州,夏州位於興慶府之東,是興慶府唯一的東方屏障,本來是有銀州爲屏障的,而進襲會州的大軍,多數都是守衛興慶府的軍力。

紀王的戰報就拿在了周皇帝的手上,周皇帝看了後很是意外,他意外的不是發生了戰事,因爲那是必然發生的事情,意外的是陸天風竟然將會州的財權和軍權,都向紀王做過了交接,陸天風完全甘心的成爲了紀王的下屬,也就是軍權和財權都由了紀王總理。

陸天風的做爲,讓周皇帝覺得不合常理,不過發生在幾日前的事情,卻是又讓陸天風的做爲似乎合理,他的女兒雨薇公主,特意的來告訴了他,陸天風私藏了非常驚人的黃金和珠寶,都是由騎兵自會州押送來的。

陸天風竟然貪吞了價值數百萬貫的財寶,秘密的藏來了開封府,又讓香荷公主代管家財,雨薇公主詳細的,敘釋了十四小姐母女的來見。

陸天風將巨財藏來了開封府,正常而言,應該是想做了日後的富貴退路,也就是做了離開會州的準備,如果陸天風想在會州建勢,那數百萬貫的財力,足以讓陸天風能夠了收買軍心,擴張了更多的勢力和軍力,財力是建勢的根本,沒有財力,如何能夠讓了普通將士賣命擁護,普通將士看重的就是軍餉和軍食,那個能夠給錢花,給飯吃,就會爲了那個效力。

周皇帝起身,與龍案前的趙普出去了散步,在外邊,周皇帝問道:“趙卿怎麼看陸天風的巨財?”

“以臣的愚見,陸天風藏巨財於開封府,可能是想獲得了富貴的退路,應該是有心想得到了陛下的默許功勞,也就是他得的巨財,等同了會州之功勳回報。”趙普回答道。

“如果陸天風是那般心?般心思,朕能夠容之,只是朕,卻是有着不妥的感覺。”周皇帝平和道。

“臣想,應該是陸天風的主動放棄會州勢力,讓陛下有了疑慮。”趙普說道。

周皇帝點頭,趙普又道:“人心不同,所望也不同,陸天風出身唐國興化軍,而陸天風對王文和非常推崇,所以臣覺得,陸天風可能是受了王文和的影響很大。”

“王文和?哦。”周皇帝輕語點頭。

趙普又道:“如果陛下擔心陸天風別有所圖,那可以過些時日調陸天風回來,紀王殿下少年老成,應該能夠完全的主持了會州。”

周皇帝聽了搖頭,道:“有陸天風在,朕還能放心了紀王在會州。”

趙普聽了點頭,不敢了再多言,若是陸天風離開了會州之後,紀王卻是出了事情,那他的罪過可就大了,其實他覺得,皇帝完全可以多派些精明的班直去保護紀王。

“卿是不是覺得,朕對紀王的保護,不該過於倚重了陸天風。”周皇帝又說道,竟然察覺了趙普的想法。

“哦,臣是覺得,陛下可以多使人去保護了紀王殿下。”趙普迴應道。

“朕也想那麼做,只是朕不知道,這守衛皇宮的衛士,有多少是忠於朕的。”周皇帝冷道。

趙普臉色一變,卻是不敢了多言,京城的禁軍一直由趙匡胤爲最高統帥,趙匡胤在禁軍裡的威望也是極高,本來皇帝一直信任趙氏兄弟,可是皇帝忽然知道了在襄州的趙匡義,做了很多非法勾當,爲此皇帝對趙匡胤也有了不信任的成見。

“朕是信任卿的。”周皇帝平和又道。

“臣明白,臣是真心忠於陛下的。”趙普恭敬迴應道。

周皇帝點頭,又轉言道:“朕對陸天風有一個不解,就是他在江南的親人,是不是落去了晉國,爲此朕讓紀王去問,紀王回信言,陸天風說,他在來周國之前,已然讓親人離開歙州隱居了,陸天風言,隱居去了那裡,他也不知道,但等他日後有了穩定,親人就會來聯繫團聚,卿覺得,陸天風說的可信嗎?”

趙普想了一下,道:“陛下,陸天風那麼說,也是有可能的,陸天風在唐國時,親人就被唐國之主挾制過,所以陸天風讓親人隱居避禍,也是合乎情理,不過臣覺得,陸天風應該是知道親人隱居之地,甚至可以說,隱居之地,就是陸天風安排了的,而歙州,只是陸天風的一個籌碼。”

“朕再問個可能,陸天風會不會早就投附了晉國,他來大周,是做爲了內應。”周皇帝卻是又假設道。

“那種可能,臣覺得不大,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陸天風本爲唐臣,唐主惡之,他自然會另謀了出路,而值得他投附的只能是大周或晉國,晉國畢竟是新立,所以陸天風若是有的抉擇,自然要擇強而附,若是陸天風是晉國使來大周的內應,那陸天風就應該在會州,抓住時機的儘快擴軍積勢,進而呼應了晉國進圖巴蜀,而不應該將私藏巨財運來了開封府。”趙普回答道。

“卿覺得,陸天風爲什麼不直接投降了晉國,聽說晉國之主非常厚待了降臣。”周皇帝又道。

“漢朝的劉邦,也是大肆封王的,陸天風之才,當得韓信。”趙普用典故回答道。

他明白皇帝只是存疑的問詢,是在求寬心,陸天風在西北的連連得勝,事實上讓周皇帝非常的欣悅,周皇帝一直雄心的想要一統天下,西北大勝的意義,不只是壓制了外患夏國,而是對整體戰局都有了一種激勵,另外,北方的燕國,又興兵進襲了,西北無了外患,對周國的多方作戰是爲大利。

周皇帝聽了典故,點點頭,與趙普又走了一會兒,忽微笑道:“卿是不是很想知道,是什麼官員,上告出賣了趙匡義。”

趙普臉色微變,繼而忙恭敬道:“臣不敢知。”

“朕想聽聽,你猜疑過那些人?”周皇帝平和道。

趙普苦笑了,回答道:“陛下,臣雖然是吏部尚書,但一直是依照治政的功績薦官,襄州一帶的官員,多數都是北方能吏遷任的,絕對沒有受過趙匡義的影響。”

周皇帝平和道:“朕知道卿是盡職的,不然朕不會與你常言了秘事。”

“臣盡職,是本分。”趙普回答。

周皇帝點頭,平和道:“上告趙匡義的人,是晉國公。”

趙普聽了神情驚愕,眼神流露了意外,不過隨即點頭道:“晉國公與趙氏兄弟是不和,臣是想過的。”

“晉國公的告發,應該是包藏禍心,趙匡義的所作所爲已然是多年惡事,晉國公卻是不久前才送來了證據。”周皇帝說道。

趙普點頭,道:“不過晉國公所告,確屬事實。”

周皇帝看向了天際,平和道:“如果趙匡義真的只是斂財之罪,朕唸了他守土有功,也會如同了陸天風那般,予以放過。”

趙普一怔,道:“陛下的意思,莫非是想調了趙匡義回朝。”

周皇帝搖頭,道:“巴蜀戰事正緊,漢水那裡不宜了換帥,不過若是江南的戰事久無突破,朕就得考慮了增兵江南,鎮守漢水的軍力,最適合江南氣候,趙匡義若是率軍去了,也能夠兄弟齊心,發揮了最大的戰力。”

“鎮守漢水的軍力若是調援江南,那漢水防禦也是重大的。”趙普說道。

“朕會另調了重臣去漢水防禦。”周皇帝回答道。

第47章 翁婿第148章 勝似姐妹第19章 師姐第44章 販藥第61章 土皇帝第113章 誤導第68章 難關第47章 良弓第77章 彼策我用第5章 孔雀樓第30章 任用第15章 總鏢頭第26章 屬將第48章 望星空第30章 一人扶鳳,滿門蔭貴第80章 烏蘭渡第3章 美人如玉第33章 謀戰第51章 幕後第5章 策略第95章 押解第51章 軍議第149章 蘇州陸氏第74章 爭面子第78章 洞房第151章 集英殿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90章 王氏家主第74章 爭面子第51章 幕後第131章 紅顏苦第40章 鼓舞第24章 望山第15章 君怒,主殺第100章 慾望第90章 先解釋了第56章 納諫第96章 回軍第3章 賜婚第138章 魚氏第18章 折惟忠第14章 家事第55章 美人蜂第65章 明與暗第100章 慾望第159章 巡撫第112章 ‘實言’第126章 貢生第145章 兄妹第65章 青芙第141章 善待第201章 殺威第74章 驚遇第82章 南昌府第19章 蕭氏第74章 閩國水軍第45章 誰是月老第55章 殺威第109章 家第15章 興雲第74章 戰第155章 張氏的抉擇第58章 戰之意義第130章 攻心第135章 陳平之言第111章 琴心往事第49章 行權第89章 挑撥第170章 良臣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67章 拒親第75章 常州大戰(三)第217章 親人第63章 軍變第104章 世家第63章 軍變第107章 喜日第38章 商談第65章 青芙第163章 回江寧第135章 陳平之言第52章 伐謀第33章 求親第50章 傳功第123章 機會第14章 家事第203章 報捷第113章 ‘借糧’第106章 合修第42章 職官危機第47章 中府使第31章 訓軍第68章 流求島(二)第86章 現實第40章 襲銀州第130章 攻心第104章 世家第64章 官梟之心第101章 奇襲蘇州(七)第93章 大斗拔谷
第47章 翁婿第148章 勝似姐妹第19章 師姐第44章 販藥第61章 土皇帝第113章 誤導第68章 難關第47章 良弓第77章 彼策我用第5章 孔雀樓第30章 任用第15章 總鏢頭第26章 屬將第48章 望星空第30章 一人扶鳳,滿門蔭貴第80章 烏蘭渡第3章 美人如玉第33章 謀戰第51章 幕後第5章 策略第95章 押解第51章 軍議第149章 蘇州陸氏第74章 爭面子第78章 洞房第151章 集英殿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90章 王氏家主第74章 爭面子第51章 幕後第131章 紅顏苦第40章 鼓舞第24章 望山第15章 君怒,主殺第100章 慾望第90章 先解釋了第56章 納諫第96章 回軍第3章 賜婚第138章 魚氏第18章 折惟忠第14章 家事第55章 美人蜂第65章 明與暗第100章 慾望第159章 巡撫第112章 ‘實言’第126章 貢生第145章 兄妹第65章 青芙第141章 善待第201章 殺威第74章 驚遇第82章 南昌府第19章 蕭氏第74章 閩國水軍第45章 誰是月老第55章 殺威第109章 家第15章 興雲第74章 戰第155章 張氏的抉擇第58章 戰之意義第130章 攻心第135章 陳平之言第111章 琴心往事第49章 行權第89章 挑撥第170章 良臣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67章 拒親第75章 常州大戰(三)第217章 親人第63章 軍變第104章 世家第63章 軍變第107章 喜日第38章 商談第65章 青芙第163章 回江寧第135章 陳平之言第52章 伐謀第33章 求親第50章 傳功第123章 機會第14章 家事第203章 報捷第113章 ‘借糧’第106章 合修第42章 職官危機第47章 中府使第31章 訓軍第68章 流求島(二)第86章 現實第40章 襲銀州第130章 攻心第104章 世家第64章 官梟之心第101章 奇襲蘇州(七)第93章 大斗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