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捉魚

午後,七百多的誣告反坐和欠債還不了的人犯,也被放離了大牢,去了城外結營待工,撫州刺史得報大吃一驚,有心反駁陸七的所爲,可是近兩千的人犯已經去了城外,若是使人去追回,只怕會引發了造反,一旦人犯四下散逃了,那卻是他的罪責了,撫州刺史權衡後,恨的咬牙忍了,他不願被牽扯進了黑鍋。

陸七卻是在得意的冷笑,什麼是兵霸?如今他就是兵霸,兩千人犯被放出了城,撫州刺史就只能啞巴了的不敢妄爲,人犯幾十個好抓,兩千人犯,若是出兵去抓,那後果可想而知,縱容了他陸七的後果,就會是一步錯,步步跟不上。

當然,陸七放了人犯出城,也存在了巨大的風險,可陸七卻是很瞭解所謂人犯的心理,能夠造反的人犯,與作奸犯科的人犯是大不同的,多數都是不堪了盤剝而造反的,骨子裡還是良民,只要給予了人生的希望和信任,就會歸管,所以陸七放了人犯出城,根本沒有使出南鷹衛看管,直接就是提拔的工頭管理,以人犯牽制人犯。

一晃三天過去了,放糧賑災也達到了高潮,來縣城得粥的災民過了萬人,應募爲治河工勇的人數也有五千多人,陸七悄悄的調回了一千工勇,開始了收網。

所謂收網,就是揪抓不是災民的混吃,陸七的心裡很明白,他的放糧之舉,肯定會惹了很多的人佔便宜和破壞,肯定會有官紳想要施粥之舉加劇了消耗,而且也有很多的災民缺少良心,領過了還去別的粥點再領,所以都屬於收網之魚。

一千工勇的進城捉魚,可以說是陸七對工勇的一種信任和命令的試煉,一個上午,讓臨川縣上下爲之震驚的風暴襲來,突然有七百多領粥的災民被抓了。

在大街上,那個活菩薩般的縣令大人,變成了煞神,對七百多的災民當街暴審,一個個的被抓災民被按在街上,大棍無情的擊打,慘叫聲此起彼伏,驚的人心生寒。

“大老爺,小的招了,小的是黃老爺家的奴僕。”

“大老爺,小的是餓的受不了,纔多領了粥的,大老爺開恩,小的再也不敢了。”

“此時多領救命的粥米,不亞於偷竊金子,押入大牢,依盜取五兩黃金定罪。”

陸七冷眼看着近百人的領粥犯,這些都是黃老爺的家奴,而黃老爺就是臨川縣最大的地主,背景是昭武軍節度副使的堂弟,他還真是網住了一條大魚。

“來人,隨本官去緝拿人犯。”陸七威嚴下令,百名南鷹衛聽令集結,陸七又令了臨川縣尉帶一百官兵跟隨,臨川縣尉不敢違令,他已然知道了陸七的來歷,他可不想成了第二個句容縣尉。

陸七帶了二百兵和五百工勇,抵達西城區找到了黃府,直接就下令進攻抄家,南鷹衛立刻如狼似虎的進攻入了黃府大門,臨川縣尉在陸七的冷視下,不得已帶兵衝進了黃府,五百工勇與陸七在外守候。

與此同時,近百名黃府家奴被十名南鷹衛,帶領二百工勇押行遊街,家奴被扒了上衣,只穿了褲子,有五人手裡舉一牌子,上書‘我是黃府家奴,我喪良心,不該去吃救命粥’。

“臨川縣萬民聽了,有人意圖破壞賑災,冒充災民去故意大耗倉米,縣令大人有令,參與者一人必須交回百石米贖罪,三日不交者,依盜取十兩金子定罪。”一路遊街一路宣告,卻是惹的萬民出觀,觀衆憤恨者甚至飛物招呼家奴。

遊街在城裡走過後,卻是出城去了鄉里遊告,另一面陸七卻是抄了黃府,將有八品官身的黃大老爺,以及十餘‘主犯’押去了縣衙大牢,黃府的賬冊地契,加上賬房統統帶走關押。

撫州刺史聞報立時驚呆了,他萬萬想不到,陸天風竟然膽敢向了黃府下手,而且是絕戶的抄家,那已經是嚴重的越權妄爲,這纔來幾日,一不留神,竟然讓陸天風闖出這麼大的禍事。

撫州的參軍政事奉命急去見了陸七,‘勸告’陸七趕緊放了黃府的人,立刻中止妄爲,陸七卻是遞上一份奏摺讓參軍政事看了,參軍政事看了後心驚肉跳,陸七竟然羅列了四十多宗罪名,簡直將黃府說成了把持臨川縣軍政的‘大人物’。

什麼強買霸佔了臨川縣近七成的田地,使得臨川縣稅賦流失,在縣城裡擁有五百多的武勇家將,還把持了鄉勇過了三千,前任縣令爲了賑災之事去求黃府,結果接連五次被拒見,不久竟然被刺殺了。

如今他陸天風來了,見臨川縣已然餓死了六千多人,於是放糧賑災,結果黃府竟然暗中搗亂,使了數百家奴搶食粥米,實屬意圖不軌,等等一堆罪名,參軍政事看完了,嚇的什麼也不敢說的走了。

撫州刺史得了回報,氣惱良久才憤恨的寫了一封上書,他只能上告了陸七妄爲,卻是不能了去救黃府,因爲事情已然弄大了,他若是去與陸天風明着做對,必然會爲撫州萬民所唾棄,在臨川縣的事情上,他只能不去幹涉。

陸七給參軍政事看的奏摺,當然不會那麼的上書,而是又重新寫了一份,黃府的誇大部分沒有改,但卻着重言明瞭黃府與撫州官勢的關係極爲密切,臨川縣衙的縣丞在初見他時,特意警告了他不可得罪黃府,原因是黃府與昭武節度副使是堂兄弟。

陸七的這一次上書卻是給了吏部,他不再用了公主府直達皇帝的特權,朝中的上書爭論,自有蕭知禮爲他服務,他也不關心能夠有什麼反應,如今的唐皇正煩心周國之事,就是看見了彈劾他的上書,也不會立刻調他離開臨川縣,臨川縣離京城遠着呢,一月內,朝廷都未必會有所處置。

第二天,陸七開始了審問黃府案,凡是來告黃府霸田的,都會勝訴,當堂領回自己的田地,開始是幾百工勇來告,最後人越來越多,黃府的田地被陸七送出了八成,而黃府的兩萬石存糧(在鄉堡),和價值五萬多銀子的浮財,全部充公做爲治理水患的財力。

用了三天時間處置了黃府,陸七繼而又用案子的牽連收拾了一些大戶,集聚了更多的治理財力和糧食,十日後,臨川縣竟然號召募勇三萬多人,開始了浩大的治理水患工程。

治理水患,陸七當然是外行,而且臨川縣的地理和氣候變化,是治理水患的關鍵,三十一名熟悉臨川縣水文的能者,成爲了如何施工的主導,而陸七隻是親臨坐鎮,甚至也參與勞工,但他不允許南鷹衛參與,南鷹衛就是要執行軍人的職責。

人心齊,泰山移,因爲重獲了自己的田地,因爲是自己的家鄉,因爲能夠吃飽了勞作,因爲看到了明年的豐收希望,因爲陸大老爺的親身激勵,數萬民衆投身在初冬的宜黃河,挖河道,築石壩,修石塘蓄水,打井,翻整災後的田地,臨川縣在驚人的變化着,陸天風的大名也是哄傳八方。

陸七是在與民同工,但他沒有放鬆了警惕,早就使出南鷹衛監視昭武軍來的方向,可讓他奇怪的是,應該來的報復沒有來到,就是爲黃府說句話的人都沒有,那位昭武軍的節度副使,一直沒有來找陸七算賬,就是昭武軍也沒有任何的反應。

事情反常必有妖,半月後,陸七使人去調查昭武軍的情況,回報的結果是,昭武軍沒有任何的異動,要說異常的情況也有,就是昭武軍不再使人各縣催糧了,好像是怕了什麼。

怕了什麼?陸七可不覺得昭武軍主帥會怕了自己,但他也想不出昭武軍爲什麼會這麼的軟弱,他也是瞭解過的,昭武軍的節度副使黃濤,據說心胸不是個寬容的人。

第68章 斬了尾巴第11章 請帥第92章 奏對第110章 巡第17章 懼外壓內第103章 懷柔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69章 林總鏢頭第115章 回府第160章 急功之誤第194章 得關內第23章 求官脈第5章 策略第36章 誘導第125章 立信第124章 老虎第218章 姻緣第24章 府軍旅帥第211章 戰吐蕃第163章 滅魏國第44章 唐皇第26章 定策第120章 殺劫第38章 領軍第107章 安撫第58章 宅語第142章 謀害第58章 喀班第48章 望星空第36章 關心第57章 句容縣之戰(二)第38章 韋雙兒第54章 入勢第157章 需要第57章 攻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119章 責任第78章 常州大戰(六)第60章 戰事第25章 策略第47章 中府使第105章 識骨第105章 徵北庭第13章 清風酒樓第84章 夜梟第26章 屬將第15章 職官第202章 作繭自縛第48章 望星空第90章 周府第99章 藉口傳言第57章 談心第21章 垂拱殿第144章 容忍第34章 周大帥第175章 巡遊第104章 西州第73章 常州大戰第75章 帝疑第123章 機會第21章 說皇第147章 聽音第131章 進宮第96章 都護府第38章 領軍第79章 常州大戰(七)第96章 都護府第109章 溝通第72章 福州之變第60章 想要的第108章 歸家第100章 慾望第143章 伏兵第111章 自辯第34章 惜音第46章 貴五叔第126章 貢生第9章 刺第68章 誘陷第128章 石埭的蝴蝶,醒了第110章 回家第105章 棋手第174章 問解第75章 兒戲姻緣第19章 面君第118章 惹怨第4章 東禪寺第66章 六盤山第67章 猜想第121章 廷議第38章 商談第88章 夜見第40章 西大街第96章 驚心第6章 伯父第69章 追第85章 當年第73章 運財致用第72章 福州之變第173章 西巡
第68章 斬了尾巴第11章 請帥第92章 奏對第110章 巡第17章 懼外壓內第103章 懷柔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69章 林總鏢頭第115章 回府第160章 急功之誤第194章 得關內第23章 求官脈第5章 策略第36章 誘導第125章 立信第124章 老虎第218章 姻緣第24章 府軍旅帥第211章 戰吐蕃第163章 滅魏國第44章 唐皇第26章 定策第120章 殺劫第38章 領軍第107章 安撫第58章 宅語第142章 謀害第58章 喀班第48章 望星空第36章 關心第57章 句容縣之戰(二)第38章 韋雙兒第54章 入勢第157章 需要第57章 攻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119章 責任第78章 常州大戰(六)第60章 戰事第25章 策略第47章 中府使第105章 識骨第105章 徵北庭第13章 清風酒樓第84章 夜梟第26章 屬將第15章 職官第202章 作繭自縛第48章 望星空第90章 周府第99章 藉口傳言第57章 談心第21章 垂拱殿第144章 容忍第34章 周大帥第175章 巡遊第104章 西州第73章 常州大戰第75章 帝疑第123章 機會第21章 說皇第147章 聽音第131章 進宮第96章 都護府第38章 領軍第79章 常州大戰(七)第96章 都護府第109章 溝通第72章 福州之變第60章 想要的第108章 歸家第100章 慾望第143章 伏兵第111章 自辯第34章 惜音第46章 貴五叔第126章 貢生第9章 刺第68章 誘陷第128章 石埭的蝴蝶,醒了第110章 回家第105章 棋手第174章 問解第75章 兒戲姻緣第19章 面君第118章 惹怨第4章 東禪寺第66章 六盤山第67章 猜想第121章 廷議第38章 商談第88章 夜見第40章 西大街第96章 驚心第6章 伯父第69章 追第85章 當年第73章 運財致用第72章 福州之變第173章 西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