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顧忌

曹王走後,趙匡胤對江寧的部分勳貴和官員做了清洗,獲取了大量財物,他是大軍統帥,想要獲得軍心崇敬和穩定,也是要用大量財力的犒勞。

屬於陸天風的產業和家宅,趙匡胤特意使出心腹去搜查了一番,但名義是出於保護,搜查中對所有財物秋毫不犯,只是對人口做了記錄,之後還留了將士守護。

對於陸天風,趙匡胤不得不有所顧忌,不想爲些平常事而引起藉口性的麻煩,他來到江南數月,聽的最多的就是陸天風的事情,當然,也是他有意的吩咐了探查。

心腹將官回來了,稟報道:“大帥,陸天風的家宅,確實沒有了任何的直系親人,也沒有找到什麼有用的文書。”

趙匡胤點頭,道:“陸天風的那座府宅,你令人制成新匾,書‘石國公主府’。”

心腹將官一怔,隨即恭應,但又道:“大帥,我們得到的信息,應該是能夠罪陷了陸天風不利,大帥不打算告發嗎?”

“你看看這個。”趙匡胤自文案裡抽出一個文書,心腹忙上前主動接了。

打開看了一下後,擡頭驚道:“這個陸天風,竟然在河西擁有了十六萬軍力,其中有近四萬的騎兵,大帥,這軍情可能嗎?”

“是匡義探查的,不過現如今,朝廷也應該是知道了。”趙匡胤平靜道。

心腹將士怔怔點頭,道:“這個陸天風,卻是真的厲害。”

趙匡胤點頭,道:“朝廷爲什麼會準置了河西都護府,主因就是怕迫反了陸天風,河西之地對大周而言,易守難攻,若是迫反了陸天風,對大周的打擊是很大的。”

心腹將官點頭,道:“這麼說,我們探查到的信息,已然用不上了。”

“就是陸天風沒有進據河西,我們的告發也不會得了結果,皇帝起用陸天風,並且縱容的讓陸天風在西部擁軍壯大,目的就是需要形成新的勢力牽制。”趙匡胤說道。

心腹將官點頭,但又道:“但我們得到的信息,是陸天風已然是晉國的吳王,封王乃是大忌,若是讓朝廷知道了,必然會猜忌了陸天風。”

“陸天風的事情,不能由我們明面去告發,我們的告發,會有了挑撥離間的含義,一旦陸天風造反,那就會成爲了我們的一種罪過,而且就算陸天風是投降了晉國,但他已然是歸降了大周,由唐國之臣投降大周,與由晉國之臣投降大周,沒有太大的詬病。”趙匡胤說道。

心腹將官點頭,趙匡胤又道:“將那個魚氏來人殺了。”

心腹將官一怔,道:“大帥,那個人是杭州魚氏使來的,杭州魚氏願意歸降了我們,留着,應該對進軍晉國有利。”

“那個人的話難以取信,他說陸天風就是晉王,可是我們的人,卻是探得晉王出巡去過荊州,在荊州因軍功賜封了一個郡王,又在一月前,於福州祭天冊立了太子,之後又去了楚地親征南越,我們的人說陸天風與晉王,曾經在建州結爲過兄弟,之後被封爲了吳王,依你看,那個更值得取信?”趙匡胤說道。

心腹將官想了一下,道:“可能是杭州魚氏,將陸天風與晉王陸炳弄混了,根據信息,以前陸天風爲唐國送婚使去建州時,是曾經冒充過晉王與楚軍作戰,所以晉國有很多的傳言,說陸天風是晉王,但陸天風若是晉王,怎麼可能膽敢離開了晉國,不說危險,就是晉國之內的形勢,也容不得一國之主離開,晉王若是不在,豈不是大權會被了別人篡奪。”

趙匡胤點頭,道:“傳言是不能當真的,因爲傳言是犀利的無形屠刀,最容易造成了人心的動盪,本軍爲什麼要殺那個魚氏來人,就是不想引起了人心猜疑。”

心腹將官一怔,道:“那個人會引起了人心動盪?”

趙匡胤點頭,道:“陸天風如今是大周駙馬,河西都護,官封大將軍,如果我們留下了魚氏來人,那就表示本軍是相信了來人的言語,或者會讓人覺得,本軍想對付了陸天風。”

心腹將官一怔,遲疑一下欲言又止,趙匡胤又道:“不要覺得本軍是懼怕得罪了陸天風,陸天風就算據有了河西之地,他也只是個一地草頭王。”

心腹將官哦了一聲,趙匡胤又道:“這段時日你也知道,陸天風對江寧的影響力很深,可以說是江寧的一個威望人物,所以陸天風投降了大周,在心理上,能夠弱化了江寧人心的牴觸,所以我讓你制了新匾去掛上。”

心腹將官明白點頭,趙匡胤又道:“另外,陸天風在西部的大捷,多少能夠激勵了我們的軍心鬥志,讓將士們感覺大周的勢力越發的強大,如果我們猜疑陸天風與晉國的關係,那不但會讓了軍心迷惑,也會有利了晉國。”

心腹將官點頭道:“屬下明白了。”

趙匡胤點頭,道:“可以將西部的戰事,在軍中和江寧傳告一下。”

“在江寧也傳告?”心腹將官道。

“是,本軍既然佔據了江寧,自然得利用了江寧的資源,最少也得募軍十萬,不然,與晉國的進攻戰事會陷入兵力吃緊的境況,另外用江南人爲軍力,有利於地域作戰。”趙匡胤說道,將官明白點頭。

將官走後,趙匡胤走到了閣窗,望向有着火燒雲的天際,神情若有所思,這段時日,在潤州收買和脅迫了一批人,去往晉國刺探信息,但回來的並不多,不過也帶回了很多有關晉國的信息。

晉國的統治分爲內廷和外朝,內廷的權力高於外朝,據說主要是執掌軍事,而外朝主要是處置國家政事,以趙匡胤的理解,就是內廷是樞密院,外朝是政事堂,只不過那個晉王,用內廷的建制直接掌管了軍隊的事務,沒有置立了掌管軍事的大臣體系,那種手法,事實上就是唐朝後期的宦官掌軍。

對於陸天風是晉王陸炳的傳言,趙匡胤確實是不信的,主要是陸天風的出身平凡,在唐國的經歷又是一直受到打壓,只是在洪州才得以統帥了大軍,最後擁兵自重的佔據了歙州,而陸天風之所以能夠在周國獲得了軍勢,那是周國皇帝縱容的結果,否則陸天風的軍事天賦再能,也是難有施展的機會。

不過趙匡胤絕對相信,陸天風在割據了歙州之時,必然是投降了晉國,八成真的被封爲了吳王,而陸天風可能是以親王的身份,在晉國走動過,所以晉國纔出現了晉王是陸天風的傳言。

可惜周國潛伏在唐國多年的一股勢力,被李國主發覺後予以了剿滅,卻是使得趙匡胤到了江南,耳目陷入了閉塞,不得不費力的建立刺探眼線,若是不能知己知彼,那是身爲統帥的大忌。

趙匡胤大軍盤踞潤州圍城不攻,有一半是不想盲目的進軍,是採取了保守的步步爲營戰略,也就是佔據了潤州,那就先讓潤州歸治,潤州歸治的差不多時,再根據情報舉兵進攻。

“等匡義的一萬騎軍到了,纔是進軍之時。”趙匡胤望着天際想着。

陸七的戰馬換糧之舉,確實給晉國造成了威脅,但正因爲陸七急切的用了戰馬換糧,卻是陰差陽錯的讓趙匡胤,覺得了陸天風就想經營了河西,真的是不想做了晉國之‘吳王’。

第38章 韋雙兒第92章 應邀第119章 責任第107章 安撫第27章 直薦第206章 發動第87章 以逸待勞第83章 尾聲第115章 回府第60章 王彥升第139章 巴陵軍第75章 常州大戰(三)第26章 屬將第144章 偏廳會第16章 是家嗎?第27章 慈明宮第13章 獲勝第132章 佈局?第81章 常州大戰(九)第123章 一封信第32章 母意第108章 承諾第94章 陷難第127章 滅越第15章 職官第131章 紅顏苦第9章 屬下第102章 兄弟言第6章 家第23章 垂拱殿(三)第24章 約第44章 冶鐵第2章 侍郎府第28章 遊說第64章 官梟之心第144章 偏廳會第78章 信仰第65章 對叛第49章 策劃第202章 作繭自縛第19章 蕭氏第98章 刺殺第80章 回饒州第101章 奇襲蘇州(七)第140章 大相國寺第128章 石埭的蝴蝶,醒了第109章 承諾(二)第7章 見面第74章 戰第59章 畫餅第10章 夜奪西山第115章 回府第111章 見上官第74章 戰第20章 團圓第74章 驚遇第214章 家天下第100章 居延海第90章 先解釋了第93章 求才第1章 重返蘇州第1章 江寧第67章 守城第212章 移駕第48章 陸都尉第77章 千牛之用第64章 憐惜第52章 剿匪第40章 拆軍第213章 大虞帝國第100章 奇襲蘇州(六)第113章 太常寺第200章 擒王第67章 守城第46章 心態第167章 巴蜀之戰第219章 科舉第9章 家丁陳平第67章 守城第57章 言商第132章 佈局?第35章 太子召見(10000)第89章 沙州第108章 歸家第13章 良宵苦短第113章 ‘借糧’第20章 親聊第54章 代言第117章 告狀第12章 寧兒第82章 常州大戰(十)第60章 觀佳人第38章 稱王第125章 交心第85章 當年第124章 西風樓第172章 大江東去第28章 軍耗第26章 定策第158章 將計就計?
第38章 韋雙兒第92章 應邀第119章 責任第107章 安撫第27章 直薦第206章 發動第87章 以逸待勞第83章 尾聲第115章 回府第60章 王彥升第139章 巴陵軍第75章 常州大戰(三)第26章 屬將第144章 偏廳會第16章 是家嗎?第27章 慈明宮第13章 獲勝第132章 佈局?第81章 常州大戰(九)第123章 一封信第32章 母意第108章 承諾第94章 陷難第127章 滅越第15章 職官第131章 紅顏苦第9章 屬下第102章 兄弟言第6章 家第23章 垂拱殿(三)第24章 約第44章 冶鐵第2章 侍郎府第28章 遊說第64章 官梟之心第144章 偏廳會第78章 信仰第65章 對叛第49章 策劃第202章 作繭自縛第19章 蕭氏第98章 刺殺第80章 回饒州第101章 奇襲蘇州(七)第140章 大相國寺第128章 石埭的蝴蝶,醒了第109章 承諾(二)第7章 見面第74章 戰第59章 畫餅第10章 夜奪西山第115章 回府第111章 見上官第74章 戰第20章 團圓第74章 驚遇第214章 家天下第100章 居延海第90章 先解釋了第93章 求才第1章 重返蘇州第1章 江寧第67章 守城第212章 移駕第48章 陸都尉第77章 千牛之用第64章 憐惜第52章 剿匪第40章 拆軍第213章 大虞帝國第100章 奇襲蘇州(六)第113章 太常寺第200章 擒王第67章 守城第46章 心態第167章 巴蜀之戰第219章 科舉第9章 家丁陳平第67章 守城第57章 言商第132章 佈局?第35章 太子召見(10000)第89章 沙州第108章 歸家第13章 良宵苦短第113章 ‘借糧’第20章 親聊第54章 代言第117章 告狀第12章 寧兒第82章 常州大戰(十)第60章 觀佳人第38章 稱王第125章 交心第85章 當年第124章 西風樓第172章 大江東去第28章 軍耗第26章 定策第158章 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