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憂樂

李牧本來是隨性而爲的一個舉動,但是他沒有想到,帶來的效果竟然如此巨大。他的這一番歪理邪說,在第二天,就傳到了長安城,引起了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所有教習們的憤怒,尤其是孔穎達的徒子徒孫們,肯不得操刀來把‘李言’殺了,以治他不敬聖人之罪。但是出人意料的,最應該生氣的孔穎達,卻沒有表現得特別憤怒,雖然他的臉色也極爲難看,但畢竟沒有爆發出來。

孔穎達一聽這個言論,就想到了李牧。天下人讀書都讀的是聖人書,誰能有如此狂背之言論?也就李牧這個眼裡沒有敬畏的臭小子,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他沒發怒,也不是因爲不生氣,而是他知道,他辯不過李牧。與其自取其辱,還不如就先別出聲了,看看後續如何。

雖然學術界,已經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是李牧自己,卻沒把這件事怎麼放在心上。他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沒有功夫浪費在這種事情上面。

所以,下一個雅集他就沒去,讓等待跟他‘battle’的人們撲了個空。也讓一些認同他的言論的人,頗有些失望,認爲他還是慫了。

等到再下一個雅集,李牧有了空的時候,人就沒有那麼多了。但他也不介意,本來他也沒有太把這件事當回事,他講這些,與其說是要傳道,不如說是一種試驗或者試探,他要看看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更改起來的難度如何。

他講的東西,也沒有什麼系統的章法,但總歸來說,主旨在於反對假道學,反對空談,大力提倡重商、民本、責任。

李言的能言善辯,讓質疑他的人全部鎩羽而歸。一衆親自下場的大儒,全都灰頭土臉地溜走了。而此時,找上來的不良人和東廠的番子,也終於確定了,這個李言就是李牧,並且把‘李言’的所有言論,都抄寫下來,送到了長安城,供李世民閱覽。

李世民會在臨睡之前,把李牧的這些言論,當做睡前讀物來看。有一些,他認同的,會做上標記。而不認同的,他也不會生氣或者暴怒,而是會一笑置之,讓高公公存檔放起來。

留起來,是爲了給後人看的,有些觀點,李世民覺得自己可能不會認同,但是未來的大唐皇帝,未必沒有用處。

今日,剛好送來了新的。李世民接過來,自動忽略了李牧跟人槓精的部分,忽然眼前一亮,神色也變得正經起來。

這是一段關於‘仁’的闡述,有人質疑‘李言’,說,你質疑論語,質疑聖人經典,質疑這個,質疑那個,那麼在你的眼裡,賢德之人到底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標準?

李言的回答是這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好!”李世民讀到這裡,不禁脫口稱讚。高公公在旁嚇了一跳,忙道:“陛下,怎麼了?”

“李牧這小子通透!”李世民遞給高公公看,道:“這兩句話,可爲百官之標榜也。”

高公公雖然是個宦官,但他跟在李世民身邊時間長了,眼界和見識是有的。他看到這句話,頓時明白爲何李世民會高興了,哪個皇帝不喜歡這樣的臣子呢?

“陛下,侯爺雖然孟浪一些,但是難得一片赤子之心啊!”

“朕心中瞭然。”李世民的神色忽然冷靜了下去,又翻開一頁,道:“可是有人卻跟朕說,李牧這是要開宗立派,想做聖人。”

高公公正想說,這是小人才會說的話。但是話到嘴邊卻沒敢說,說這回的人,最有可能的,也就那麼幾個人。其中最最有可能的,便是長孫無忌和袁天罡,若是袁天罡到還好,但若是長孫無忌,他可得罪不起國舅爺。

如此,便沒出聲。

李世民繼續往下看,李言漂亮的回答,讓提問者啞口無言,過了好一會兒,纔有人繼續擡槓道:“先生如此說,人生豈不是沒有樂趣了?進亦憂退亦憂,什麼時候不憂,什麼時候樂?”

李言的回答更絕:“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此方可稱之爲君子!”

李世民沉默了一會兒,對高公公道:“承乾最近在忙什麼?”

“回陛下的話,太子最近除了讀書之外,就是署理內務府的大小事情,每日都忙到深夜才休息。”

“內務府的事情,暫時擱置一邊,先讓他去洛陽,跟在李牧身邊學習吧。”

高公公不意外李世民的決定,應了一聲,便退下去安排了。

半個時辰後,高公公又返回來,神色有些奇怪,李世民看到他的樣子,道:“怎麼了?”

“回陛下的話,太子說,他不想去。”

“不想去?”李世民也有點懵,奇怪道:“他會不想去?怎麼回事兒,突然轉性了不成?”

“老奴也不清楚,但是太子就是這樣說的。他說讀書東宮有師父教,而且李牧的很多東西,他也學不來,還不如好好的署理內務府,從實踐中學習。這種學習的方式,也是李牧推崇的,太子也覺得這段時間以來,自己多有進步。”

“是麼?”李世民並不盡信,但也沒有再逼着李承乾的意思了,對高公公說道:“明天去一趟內務府,問問太子最近表現究竟如何,如果真的如他所說,去或者不去,就憑他自覺吧。”

“諾。”

高公公應了下來,心中卻忐忑不安,他不知道應不應該告訴李世民他所看到的。太子身邊有一個樂伶人,倆人的關係,行動舉止,貌似是過於親密了。

希望不是想的那樣吧,高公公如是想到。

……

李牧一共去了三四次雅集,已經透支了他所有的興趣。他畢竟不是專業的老師,可以重複講一種觀點無數次,他想表達的東西都表達完了之後,再講一遍對他來說,就是浪費時間了。

而且,無論‘李言’多麼有名,他也不可能真的去學院當教習。如果是想普及思想,他還是需要更多的人幫忙。所以現在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就是當務之急了。

那麼人去哪裡找呢?

如果是朝廷選教習,自然是非大儒不選。但是對李牧來說,大儒他是不會選的,且不說這些人的思想頑固,改造不易、就單說他們的年紀,就已經不符合李牧的要求了。

他要的是新鮮血液,只有新生力量的碰撞,才能擦出火花來。

文學館倒是有一些青年才俊,但是這些人自視甚高,如果用他們,也得需要敲打一番才行。

還有一些人選,就是李牧的科舉同年們。

大唐由於剛開始施行科舉,很多的地方還不夠完善。就說去年李牧參加的那場科舉,除了‘進士’之外,其他的諸如秀才之流,很多都是沒有授官的,但是這些人,難道就不是人才了麼?他們也是人才,但也許是不擅長科舉,也許是偏科,各種各樣的原因。

讓他們做官也許不都合適,但是能考上秀才的,都有兩把刷子,做個教習還是足夠的。這些人,也是李牧選拔的對象。只是這些人天各一方,湊起來沒有那麼容易,所以他目前的標準,還是放在文學館的人上面。

今天,李牧就來敲打他們了。雖說文學館就在洛陽城,但是李牧還真就一次都沒來過。李牧的輕慢,也讓文學館的俊才們心生不滿,曾有狂生放話,李牧不來最好,如果他來了,一定讓他當衆下不來臺。

但當李牧真的來了,這些狂生也不知道哪兒去了,竟然一個也見不到了。全部人員,都在李牧從侯府出來的時候,就等在了文學館的門口,一個個站得筆直,哪有一絲不滿的模樣。

待到衆人向李牧的馬車行禮後,李牧才撩開簾子,從馬車上下來。在李泰走之後,暫代文學館管理之職的出身范陽盧氏的大儒盧儀恭請李牧訓話。

其餘的俊才們,靜悄悄的立在臺階下,看着筆直立在臺階上的李牧,心中忐忑,不知這位傳奇的侯爺,雙榜的狀元今天會發表怎樣的高論。

每個俊才都是桀驁不馴的,誰也不喜歡聽人大放厥詞浪費生命。但是這回,他們卻不得不打起精神來,不想漏過李牧的每一個字。

“諸位可能也聽說了,最近白鹿雅集出現了一個狂人,發表了很多有悖於聖人言論的觀點,此人名叫李言。”只聽李牧聲音洪亮,開門見山,字字發聵道:“說不相瞞,這位李言,正是本侯。”

衆人驚訝,但卻沒有太過於驚訝,這些日子以來,已經有人猜想,李言就是李牧了。只是聽他親口承認,還是有些驚訝,但也只是驚訝而已。畢竟他是李牧,做出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本侯今日開門見山,是想告知各位,本侯真正的想法。”

“在本侯眼中,人才的前提是德行。沒有德行,自私自立的人,哪怕他的文章做得再好,哪怕他是聖人再世,本侯也是絕對不會重用的。白鹿書院的存在,是培養德才兼備、對國家有用的人才。相信諸位中的大部分人,也同樣懷有宏圖遠志,期冀異日爲國家建立偉業。但要成可用之才,只讀聖賢書是遠遠不夠的!”

“那還需要什麼呢?本侯在這裡提兩點,希望你們牢記!”便聽李牧接着道:“一是道義相先,遵紀守法!”

李牧目光凌厲的掃過衆人,冷笑一聲道:“本侯知道,諸位多是豪門之後、再不濟也是鄉紳子弟。生來享有特權,魏王召集了你們,給予你們的待遇也是絕頂,不少人因此有恃無恐、目無法度,甚至口出狂悖之言、”說到這,李牧停頓了一下,衆人登時明白,李牧指的是什麼意思,當初說讓他下不來臺的話,他還是聽到了。

“別的地方,本侯管不着,但是在洛陽地界,是虎你給老子臥着,是龍你給老子盤着,不管是什麼背景,違背了老子定的規矩,就是不行。誰若是不信,可以試一下,本侯的尚方寶劍鋒利否!”

沒人敢言語,氣氛跌至冰點,鴉雀無聲。

“二是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讀書作文只求著講章墨卷,就算能寫出再華麗工整的文章,對家國身心也無毫毛補益。這種只知道讀死書、死讀書的書呆子對國家的禍害,甚至比上一類人危害還大!”

“大唐如今在百廢待興之際,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出相應的貢獻。沒有一個人,可以好逸惡勞。就算是屎殼郎,它還能推糞球,何況是人了?你們自稱是文人墨客,整日附庸風雅,搔首弄姿,本侯倒是想問問,你們對國家做出什麼貢獻了?”

“建設國家,詩文何用?作詩能抵禦外敵?作詩能長出莊稼?”李牧一字一句,都直戳衆人的心臟:“本侯早就說過,詩文小道也。你們做的那種狗屁詩句,本侯出個恭的時候能寫十首。你們見過本侯拿這些炫耀過麼?”

衆人心中氣急,但也沒人敢說話,因爲他們都讀過李牧‘寫’出來的詩,知道他有這個實力能做到。

“本侯送諸位八個字‘內以修身、外以爲民’,讀書學習是好事,但是要想一想學到的知識能爲百姓解決什麼實際問題,能爲國家做一些什麼,不要成爲光講空話、言而不行的廢人!”

李牧終於訓話完畢,負責接待的盧儀如蒙大赦,趕忙進行下一環節,請李牧留下墨寶,留以鞭策。

李牧沒有拒絕,接過狼毫筆,刷刷點點寫下一行字,正是李世民推崇的那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明人懸掛於大堂兩側廊柱,時時提醒衆人。

寫完了這句話,李牧沒有停下,一邊寫一邊說道:“本侯今天有興致,想多跟諸位切磋一番。諸位都是做學問的行家,今日本侯便出一個策論,大家一起寫一道文章,寫得好的,本侯出資刊印成冊,不知諸位可有閒情啊!”

第1023章 復辟第70章 滾刀肉第857章 庶子之殤第111章 隱藏任務第490章 再次搬家第617章 授官情況第471章 牧有一計第876章 彙報第487章 皆大歡喜第336章 種地發家第1002章 兵馬大元帥第287章 安息茴香第442章 開業在即第662章 突然就嗝屁了第46章 戰前動員第374章 我爲刀俎你爲魚肉(恭賀“塵年舊詩”榮升盟主!)第1章 穿越成俘虜第658章 不愛但不能無義第572章 洛陽花正好第1019章 危!第431章 大天才李牧!第98章 酒坊試釀第830章 蛇潮第90章 堵不如疏第154章 輿論很重要(2)歡迎“限免”來的朋友,同時推書一撥兒。第791章 搶糧第12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2)第397章 操練起來!第517章 一語道破第97章 開工在即第772章 帝王之術第137章 御史彈劾第831章 魚死網破第200章 金殿對質(大封推)第800章 時不我待第547章 攤丁入畝第1196章 疑敵之計第728章 一石三鳥第4章 君臣閒談(求首訂)第33章 病結所在第1019章 危!第409章 複製工匠第325章 料敵於先第893章 未來的接班人第1199章 援兵第195章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863章 我的兒第789章 思文的苦惱第139章 舌戰(2)第1005章 喪心病狂第702章 免死牌第731章 隔牆有耳第134章 心氣不順第504章 畢業考覈第205章 演員的誕生(“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133章 物是人非第423章 東窗事發(恭賀“小寶愛李牧”榮升盟主!)第648章 投降第61章 思文歸來第773章 熱火朝天第588章 一枝獨秀第142章 賀禮第7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月票加更)第30章 一杯就倒第46章 初見李淳風第758章 敬而遠之第344章 日程滿滿第471章 牧有一計第955章 目的達成第655章 長生天作證!第827章 箭在弦上第507章 勸退第80章 基本情況第362章 峰迴路轉第966章 商業中心第677章 投名狀第277章 魏徵登門第1000章 着手改革第74章 各有算計(打賞加更)第430章 欺君之罪?第474章 羣臣排座次第158章 無招勝有招第782章 系統幫忙第555章 對答如流第1200章 絕境勸降第289章 危機感第100章 酒動長安第938章 真正的勇士第571章 魏徵的回憶第455章 來者不善第498章 又撒幣了!第145章 胡思亂想第46章 初見李淳風第11章 三女聚齊第147章 遇刺第117章 侯爺回府第726章 強者的責任第450章 結盟
第1023章 復辟第70章 滾刀肉第857章 庶子之殤第111章 隱藏任務第490章 再次搬家第617章 授官情況第471章 牧有一計第876章 彙報第487章 皆大歡喜第336章 種地發家第1002章 兵馬大元帥第287章 安息茴香第442章 開業在即第662章 突然就嗝屁了第46章 戰前動員第374章 我爲刀俎你爲魚肉(恭賀“塵年舊詩”榮升盟主!)第1章 穿越成俘虜第658章 不愛但不能無義第572章 洛陽花正好第1019章 危!第431章 大天才李牧!第98章 酒坊試釀第830章 蛇潮第90章 堵不如疏第154章 輿論很重要(2)歡迎“限免”來的朋友,同時推書一撥兒。第791章 搶糧第12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2)第397章 操練起來!第517章 一語道破第97章 開工在即第772章 帝王之術第137章 御史彈劾第831章 魚死網破第200章 金殿對質(大封推)第800章 時不我待第547章 攤丁入畝第1196章 疑敵之計第728章 一石三鳥第4章 君臣閒談(求首訂)第33章 病結所在第1019章 危!第409章 複製工匠第325章 料敵於先第893章 未來的接班人第1199章 援兵第195章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863章 我的兒第789章 思文的苦惱第139章 舌戰(2)第1005章 喪心病狂第702章 免死牌第731章 隔牆有耳第134章 心氣不順第504章 畢業考覈第205章 演員的誕生(“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133章 物是人非第423章 東窗事發(恭賀“小寶愛李牧”榮升盟主!)第648章 投降第61章 思文歸來第773章 熱火朝天第588章 一枝獨秀第142章 賀禮第7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月票加更)第30章 一杯就倒第46章 初見李淳風第758章 敬而遠之第344章 日程滿滿第471章 牧有一計第955章 目的達成第655章 長生天作證!第827章 箭在弦上第507章 勸退第80章 基本情況第362章 峰迴路轉第966章 商業中心第677章 投名狀第277章 魏徵登門第1000章 着手改革第74章 各有算計(打賞加更)第430章 欺君之罪?第474章 羣臣排座次第158章 無招勝有招第782章 系統幫忙第555章 對答如流第1200章 絕境勸降第289章 危機感第100章 酒動長安第938章 真正的勇士第571章 魏徵的回憶第455章 來者不善第498章 又撒幣了!第145章 胡思亂想第46章 初見李淳風第11章 三女聚齊第147章 遇刺第117章 侯爺回府第726章 強者的責任第450章 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