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交火

李家軍的陣前,十餘門12磅炮在炮營官兵的推動下,緩緩靠近大名府城牆前的壕溝,並在距離三裡的地方,停了下來。

大名府內,有射程可達兩裡的牛弩,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李中易也不敢掉以輕心。

萬一,牛弩射入了密集的步軍方陣之中,即使損失不大,也會對士氣造成很大的影響。

想當初,澶淵之盟前,契丹軍的統帥蕭達凜,就是被宋軍的牛弩,無意中給射死的。

和6磅炮不同,12磅炮提升仰角之後的最大射程可達五里開外,有效射程大約三裡左右,恰好遠出牛弩的威脅之外。

城頭上的魏王符彥卿扯起嗓門,大聲道:“爲何無故犯我大名府?”

這是場面話,魏王符彥卿明知道沒有任何意義,依然要先禮後兵。

投降?魏王符彥卿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他戎馬一生,儘管心裡有些擔憂,卻依然篤定,李中易若想拿下大名府,必須拿無數將士的生命來填。

在這個年代,哪怕是名將,對於攻城戰也必定是非常的頭疼,李中易又不是神仙,魏王符彥卿何怕之有?

再說了,大名府裡有好幾萬精銳的符家軍,一萬架神臂弩,還有幾十架牛弩,可謂是軍器充裕,糧餉齊備。

魏王符彥卿的心裡有數,如果是野外浪戰,他很可能不如馬多的李家軍,然而守城應該是綽綽有餘。

在魏王符彥卿看來,李中易實在事態過於託大了,進攻大名府居然只帶來了幾萬兵馬,這不是瞧不起人嘛?

李中易卻沒有魏王符彥卿那麼多的心思,他心裡非常有數,只要12磅炮擺到了既定的位置,轟開大名府的城牆,不過是早晚間的事兒罷了。

和魏王符彥卿不同,李中易擔憂的是,破城之後的亂軍之中,萬一魏王符彥卿有個閃失,倒有些麻煩事兒會接踵而來。

所以,臨戰前,李中易下達了嚴令,活擒魏王符彥卿和首登之功,同爲首功!

在這個時代,最先登城者,向來都是首功。李中易將活擒符彥卿之功,與首登之功並列,顯然是非常看重其中的巨大政治內涵。

魏王符彥卿那可是當今皇太后的生父,小皇帝的親外公,又是北地最大的藩鎮軍閥。

基於此,只要奪取了符家的根基,並生擒了魏王符彥卿,符太后就算是再強硬,也不得不低頭了。

說白了,符家軍的存在,其實是符太后和小皇帝復辟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今,李中易採取一箭三雕的厲害手段,既幫着奚王勞骨寧暫時的減輕了軍事壓力,又調動了耶律休哥的兵馬集中於幽州,還順帶摟草打兔子,兵臨於大名府的城下。

符彥卿望着一步步靠近壕溝的12磅青銅火炮,他的心情格外的複雜,符昭信此前的所有書信之中,都要提及12磅炮和6磅炮這種紙面上的大殺器。

客觀的說,符彥卿從沒有見識過青銅火炮的威力,但是,神臂弩的巨大威力,簡直令人髮指!

由此可見,傳說中比神臂弩的射程更遠,威力更大何止十倍的12磅青銅火炮,又是何樣的存在呢?

李家軍方陣的正中央,李中易一如既往的立於指揮車上,單筒望遠鏡裡,魏王符彥卿頦下的白鬚,可謂是纖毫必現。

魏王符彥卿比上次進京之時,看上去明顯老了許多,已是須發皆白的垂垂老者。

也難怪符彥卿心事重重,天下被李中易得了去,符太后、小皇帝和符家的命運都是未知數,他豈能不焦慮?

看見魏王符彥卿聲嘶力竭的喊話,李中易撇了撇嘴脣,都兵臨城下了,那就真刀真槍的幹吧,繼續打嘴炮沒有半分卵用。

炮營指揮使李永堂緊鑼密鼓的安排好了12磅炮的發射陣地,並校正了發射的角度之後,轉過身子,舉起手裡的小紅旗,向中軍方向示意:準備就緒,隨時隨地可以發射!

如今的李家軍,自從得了開封城之後,單筒望遠鏡的配置級別已經又最低副指揮級,降低爲都頭級的軍官,人手一架單筒望遠鏡。

怎麼說呢,物資和人力極大豐富的開封城,給李家軍提供了充裕的軍備條件,通俗的說,鳥槍已經換炮。

尤其是,開封城中用於鑄錢的銅料,簡直是堆積如山,白白便宜了喜愛造炮的李中易。

在這個時代,由於國家尚處於分裂的時期,無論是北漢、契丹、南唐還是西蜀,各國都有管造的錢幣。

幣值的不等,給各國商人的交易活動,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比如說,大周通行的錢幣是五銖的小錢,北漢竟然流行的是刀幣。更奇葩的是,西蜀國中,廣爲發行的居然不是銅錢,而是沉重無比,幣值又極低的鐵錢。

李中易上臺之後,利用先進的印刷術,開始大力推廣紙鈔,而最大限度的減少了鑄造銅錢的力度。

歷史上的大天朝,錢法的弊端始終伴隨着王朝的更替,這其中的核心是:天朝並不是銅或銀的主產區。

原料的不足,帶來的錢法惡果是:朝廷發行的銅錢,往往被不肖的奸商,拿去熔化了,改造成銅器。

說白了,朝廷鑄錢越多,也就虧得越厲害,如此周而復始,錢法終於大壞。

錢法一旦崩壞,老百姓手裡的硬通貨,諸如糧食、絹帛等物,也跟着貶值。

時間一長,屁民們都活不下去了,揭杆而起,勢所必然!

所以,李中易上臺之後,以李家軍的強悍軍力以及大周極大豐富的物產做擔保,大力發行紙鈔。

基於防僞的考慮,如今的紙鈔已經發行到了第三代,讓造假鈔的人,永遠跟不上造幣技術發展的速度。

“傳我的軍令,命令李永堂別搭理符彥卿說什麼,徑直開炮轟垮城牆也就是了!”李中易和符彥卿並無任何拿得上臺面的交情,在國無二主的選擇題中,要麼符彥卿被滅,要麼李中易戰敗身死,沒有第二條可走。

炮營指揮使李永堂接到了發射的命令之後,不由興奮的朝手心裡吐了口唾沫,嘟囔道:“符太后對我家主上不仁,那也就別怪老子對符老兒不客氣了,來人,傳我的將令,點燃信香,一刻鐘倒計時發射準備,分單雙數,梯次開炮。”

第856章 何爲寬仁?第1212章 吾之千里駒第978章 逃離汴梁第1254章 難題第472章 陷阱第1301章 局中局第911章 西出榆關第389章 首登政事堂第1517章 西逃第1466章 查帳第281章 交鋒第305章 決戰第四章 見面第235章 心裡有鬼第70章 啞謎第538章 交鋒第364章 亂鬥第854章 密碼本第378章 師徒第504章 欽差第256章 帝之門生第650章 近衛軍第165章 攪馬勺第721章 憤局第822章 柴玉娘來了第1504章 出京第1426章 密諭第365章 倒黴催的第1449章 挖牆角第699章 死戰第1306章 詭譎之局第847章 下了毒手第1039章 帝師第799章 深入敵後第436章 北渡第839章 風動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956章 萬歲第578章 強敵窺視第1514章 硬釘子第1443章 密捕第1490章 訛錢第274章 平妻第1127章 打預防針第589章 圖窮匕現第1287章 死掐第572章 醒悟第1337章 主考官第112章 冷臉(呼喊月票的支持)第384章 帝師第1264章 你狡我精第1206章 設局第1271章 起火第1467章 生辰第三章 鬥宦第467章 降和擒第363章 惡賊第777章 狸貓換太子第1037章 氣派第428章 山陵崩?第503章 不破不立第230章 分化第538章 交鋒第976章 都是戲精第1047章 依附第505章 遠程第150章 國舅爺第1021章 天坑第600章 埋伏第691章 折騰第633章 狠敲第799章 深入敵後第74章 暗渡陳倉第659章 送死第354章 變故第538章 交鋒第719章 追殺第349章 官司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1126章 八龍袞服第1334章 與民爭利第567章 誰算計誰?第1261章 戰略選擇第766章 殺敵第1024章 個個有房第114章 反手一耳光(3更,求月票)第824章 心眼比天大第1391章 威信第588章 會師第205章 昇天(已四更,打滾求月票)第398章 交織第273章 告急第1385章 鹽商第415章 搞鬼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533章 即位第303章 救星第436章 北渡第898章 北上榆關第676章 誰耍誰?(12000字已更,求月票)
第856章 何爲寬仁?第1212章 吾之千里駒第978章 逃離汴梁第1254章 難題第472章 陷阱第1301章 局中局第911章 西出榆關第389章 首登政事堂第1517章 西逃第1466章 查帳第281章 交鋒第305章 決戰第四章 見面第235章 心裡有鬼第70章 啞謎第538章 交鋒第364章 亂鬥第854章 密碼本第378章 師徒第504章 欽差第256章 帝之門生第650章 近衛軍第165章 攪馬勺第721章 憤局第822章 柴玉娘來了第1504章 出京第1426章 密諭第365章 倒黴催的第1449章 挖牆角第699章 死戰第1306章 詭譎之局第847章 下了毒手第1039章 帝師第799章 深入敵後第436章 北渡第839章 風動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956章 萬歲第578章 強敵窺視第1514章 硬釘子第1443章 密捕第1490章 訛錢第274章 平妻第1127章 打預防針第589章 圖窮匕現第1287章 死掐第572章 醒悟第1337章 主考官第112章 冷臉(呼喊月票的支持)第384章 帝師第1264章 你狡我精第1206章 設局第1271章 起火第1467章 生辰第三章 鬥宦第467章 降和擒第363章 惡賊第777章 狸貓換太子第1037章 氣派第428章 山陵崩?第503章 不破不立第230章 分化第538章 交鋒第976章 都是戲精第1047章 依附第505章 遠程第150章 國舅爺第1021章 天坑第600章 埋伏第691章 折騰第633章 狠敲第799章 深入敵後第74章 暗渡陳倉第659章 送死第354章 變故第538章 交鋒第719章 追殺第349章 官司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1126章 八龍袞服第1334章 與民爭利第567章 誰算計誰?第1261章 戰略選擇第766章 殺敵第1024章 個個有房第114章 反手一耳光(3更,求月票)第824章 心眼比天大第1391章 威信第588章 會師第205章 昇天(已四更,打滾求月票)第398章 交織第273章 告急第1385章 鹽商第415章 搞鬼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533章 即位第303章 救星第436章 北渡第898章 北上榆關第676章 誰耍誰?(12000字已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