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暗渡陳倉

李中易側身避開,異常誠懇的說:“元朗兄乃是力抗契丹韃子的大英雄,某一直自慚形穢,苦於無法結識象元朗兄這般的英雄豪傑。”

“先生太過擡舉某家了。”

趙匡胤原本一直懷疑李中易別有用心,如今事實俱在,他不僅疑慮盡消,反而覺得李中易也是個性情中人。如此胸懷韜略,如此精明厲害的人物,如果錯過了這一次機會,恐怕以後就沒有機會了啊。

“蒙先生如此厚愛,某不勝感佩。某趙匡胤對天立誓,只要不違背天理倫常,先生但有所命,某即便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趙匡胤豪爽的發下誓言。

李中易心想,如果趙老二將來果真當上了北宋的太祖,到了應景的時候,他就會發現:今日之誓,過分之極。

做人不能太貪心吶!

李中易打定主意之後,含笑道:“元朗兄乃是信義之人,某家便是無恥之徒不成?不過,既然元朗兄如此心誠,將來在便利的時候,只須幫某家做一件小事便可。”

“那怎麼行?先生莫要陷某家於不義。”趙匡胤真的感動之極,李中易果真對他別無所圖,如此大恩豈能不報?

經過一場不短的拉距戰,最終,趙匡胤做了鄭重承諾,將來必定幫李中易做三件大事,只要力所能及,絕不失言。

趙老二,這可是你自己親口說的吶,李某可沒有半點要挾之意哦,嘿嘿!

李中易按捺住心中的自得,索性把慕容延釗和趙匡義都請了來,讓他們享受一下重獲新生的快樂。

趙匡胤放下心思之後,拉着李中易東扯西拉,談天說地。

誰知,這一聊,趙匡胤猛然間發覺,從天文到地理,從風土人情到練兵要訣,李中易竟然都有超凡脫俗的高見,着實令人大開眼界,佩服之極。

實際上,上輩子,李中易業餘的時間,不是讀書,就是看報,要麼就是上網。除了醫術的老本行之外,李中易的知識面很廣,深度卻遠遠不夠,也僅僅是個半瓢水罷了。

可就是這半瓢水,也足以唬住在場的所有人,包括趙匡胤在內,都對李中易佩服的不得了,將他視爲世外高人。

鑑於兩軍正處於交戰的狀態,凡是涉及到軍事的話題,不管是李中易,還是趙匡胤,都刻意迴避了這個問題。

當晚,李中易和趙匡胤他們三個,喝得酩酊大醉,十分盡興。趙匡胤居然主動要求和李中易抵足而眠,李中易自是欣然應允,嘿嘿,和未來的宋太祖共臥一榻,將來傳了出去,必成曠世佳話。

第二日清早,趙匡胤臨別之際,突然對李中易說:“先生,他日若有大事,還望先生相助於我。”

“李某才淺德薄,就怕難以幫得上元朗兄你啊。”李中易因爲早知歷史,隱約猜測到了趙匡胤的真實想法,卻故意裝傻充楞。

“功名但在馬上取。有朝一日,某家若能帶兵伐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以先生之絕世高才,必可助某一臂之力。”趙匡胤臉上盡顯大義凜然之色。

李中易心裡卻在犯嘀咕,難道說,趙老二現在就已經開始謀劃着篡周滅蜀,然後再北伐不成?

不對呀,柴榮不早死,趙老二哪來的機會當皇帝呢?

“呵呵,元朗兄,你是周將,我乃蜀臣,幫你出點小謀倒是可以,至於其他的嘛……”李中易故意停頓在了這裡,給趙匡胤留下了無盡的回味空間。

趙匡胤見招徠李中易失敗,只得抱拳拱手,領着慕容延釗和三弟趙匡義,回了周軍大營。

望着趙匡胤遠去的背影,李中易心想,劉皇叔請諸葛亮出山,都要三顧茅廬呢,你就這麼隨隨便便的一請,俺就去了,嘿嘿,不能把身價搞得太賤了啊!

實際上,李中易既然已經獲得了趙匡胤的三個莊嚴承諾,滅蜀的又是北宋,他還有必要跟着趙老二東征西討,到處吃灰麼?

趙老二、趙老三還有慕容化龍的大人情先留着,等到了合適的時候,再慢慢的把好處榨回來,李中易可是一個很自私,從來不肯吃虧的主哦。

類似石守信這些武將,提着腦袋跟着趙匡胤造反,最後不也就是當個飽食終日的富家翁罷了?

與此相反,大宋朝的文官集團,卻中途摘了功臣們的桃子,並且日益坐大。

由於北宋極其嚴重的崇文抑武政策,再加上文官集團的集體墮落,僅僅一代人的工夫,宋軍就衰敗不堪,無力再戰。

總之,李中易還沒想好,未來的路究竟該怎麼走。他有自知之明,絕不是什麼救世主,有機遇的話,他肯定會好好的爲整個民族出一把大力。

如果,一直不被君王所看重,無法發揮所長,他也不會去強求。做個知足的小官僚,過着富裕的生活,其實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即使將來蜀國真的亡了,有今天結下的善緣,他的全家老小親戚朋友,在北宋的日子也不會太難過。

由於李中易把握先機,長袖善舞,現在的局勢是,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公子,您就這麼輕易放那兩個人走了?”黃景勝忍了好半天,終於忍不住私下裡問李中易。

“有些朋友,是可以交一輩子的。”李中易淡淡地扔下這句話,掉頭就走,也懶得和黃景勝解釋,即使解釋了他也不懂,對牛彈琴。

接下來的幾天裡,河池城的西線無戰事。趙匡胤和李中易好象很有默契,雙方都沒有再戰,只是斥候之間,保持着一定的接觸。

李中易這幾天一邊督促民夫加固大寨的防禦,一邊組織召開軍事總結會,日子倒也過得逍遙自在。

趙匡胤那邊也很有默契沒有繼續進攻蜀軍大寨。自從近距離看過蜀軍的防禦措施後,他對李中易的防禦特性,有了顛覆性的認識。

就這麼不鹹不淡的又對峙了幾天,這一天,李中易接到了孟仁毅暗中發來的一封密信。

王昭遠終於還是丟了鳳州,他敗退的途中,被趙匡胤帶人打了伏擊,損失異常慘重,連他本人都差點成了趙匡胤的俘虜。

李廷圭得知消息後,當即帶兵去救援,結果他也中了趙匡胤的埋伏,大敗逃回河池城。

如今,先後逃後河池的李廷圭和王昭遠,一致把矛頭對準了李中易,李廷圭更是發誓要砍了李中易的腦袋。

“怎麼會這樣?”李中易驚怒交加,等他慢慢的琢磨出味道來,不由長聲一嘆,“好個精明厲害的趙老二。”

敢情,老子中了趙老二的空城計啊,李中易暗暗自責,他的作戰經驗還是太差了。

此前,李中易一直以爲,和趙匡胤就這麼一直對峙下去。等到戰爭結束時,各回各家,彼此都有個交代。

誰曾想,趙匡胤明着沒啥動靜,暗地裡卻在鄉軍斥候的眼皮子底下,調動兵馬悄悄的翻過了山口,奔襲了蜀軍的糧道。

“怎麼辦?”李中易心裡邊空空的,第一次感覺到深深的無力感。

沒辦法,打仗他不行,只能找大家來集思廣益。於是,李中易命人把郭懷等衆將都找了來。

討論來,討論去,大家都覺得鄉軍的兵力嚴重不足。區區兩千多人的鄉軍,除了留守大寨之外,無論想做什麼,隨時隨地都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巨大危險。

一旦鄉軍和周軍千人以上的部隊遭遇,並被拖住,就很可能會陷入敵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可是,李廷圭那個老貨已經盯上了李中易。如果現在撤回河池,他李某人的腦袋,很可能被李廷圭隨便找個藉口給砍了。

進退兩難啊!

郭懷他們也沒什麼好辦法,巧將難爲無兵之戰,實力不濟,如之奈何?

李中易想了又想,無奈之下,他決定還是發動羣衆,讓全體鄉軍官兵,都參與到生死攸關的命運大討論中來。

可惜的是,軍事作戰不同與反細作,對於此前還是土農民的鄉軍絕大部分多數士兵來說,對於軍事常識,比李中易這個菜瓜還不如。

大多數的意見彙總上來後,李中易一邊看,一邊搖頭,都沒大用。

趙匡胤明着休兵,卻暗渡陳倉的奇謀,徹底打亂了李中易的陣腳。

怎麼作戰,李中易不懂,但是,如今面臨的政治上的重大危險,他卻一清二楚。

在李中易看來,繼續守着堅固的山寨,非但沒有任何意義,反而很可能在戰後,被李廷圭拿來當箭靶。

玩高層政治,基本上沒有是非,只有實力的對比和統治者的利益需要。

李廷圭手握重兵,一直是蜀孟皇族坐穩江山的軍方柱石,他李中易充其量不過是個弄臣罷了,實力對比中,李中易完敗。

即使,孟昶被李中易的“小法術”給忽悠住了,以爲他之仙之門徒。但是,如果李廷圭硬扣上大帽子要他死,恐怕到最後,結局很難預料。

據孟仁毅此前暗中傳來的消息,放棄秦州獨自逃回成都的趙季札一家老小,已經被孟昶殺了個精光。

李中易很明白,孟昶高高的舉起屠刀,就是想震懾住前方的所有帶兵將領,再有臨陣脫逃者,殺全家。

頭疼吶,李中易在糾結之中,隨意的拈起一份節略,不經意的掃了一遍,他的眼珠子立時瞪得溜圓。

“把這個人給我找來,馬上。”李中易連看了三遍節略,果斷的下令要見那個人。

“卑職第一指揮三隊,隊正左子光,拜見香帥。”一個文質彬彬,簡直不象是丘八的年輕人,恭敬地站在李中易的面前,叉手行禮。

左子光,李中易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只是一時間又想不起,在哪裡見過?

“你爲何說,咱們可以反偷襲敵軍的糧道?”李中易示意左子光坐下,含笑問他。

“回香帥,我軍久經訓練,軍紀嚴明,腳力出衆,翻山越嶺根本不在話下。”左子光頓了頓,見李中易一直目光炯炯的盯在他的身上,就又解釋說,“不瞞香帥,我軍雖然經過了一場血戰,但也僅僅是防禦作戰,平原野戰確非我鄉軍之所長。”

第909章 西進?東進?第96章 摟草打兔子(求推薦票)第760章 錐入一寸者,斬第833章 果然是塊老薑第394章 稀泥怎麼和?第74章 暗渡陳倉第836章 你終於來了第124章 走投無路第397章 焦點第698章 天亮決戰第830章 打臉第721章 憤局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第1501章 奪關第1422章 打聽第135章 閹小豬第99章 內外有別(求保底的月票)第304章 易物第563章 全線告急第813章 露餡第579章 血債第787章 遇險第585章 錯綜複雜第781章 內藏玄機第940章 南進第1312章 鬥法第219章 魚死?網破?第365章 倒黴催的在淵 第456章 合法搶劫第1047章 依附第1189章 時候未到第524章 召入宮第448章 登陸第875章 回開封第529章 柴榮走了?第953章 烤肉第175章 朝奸第1516章 冷箭第378章 師徒第428章 山陵崩?第1459章 投奔第703章 戰第1137章 起波瀾第595章 經武第1212章 吾之千里駒第1201章 操閱第799章 深入敵後第1389章 權衡第1370章 杭州灣第1488章 勸降第753章 我又來了第554章 三分軍權第840章 冤家路窄第1149章 龍子第364章 亂鬥第531章 遺詔第282章 狂風沙第1279章 三軍擁戴第398章 交織第239章 反算計第493章 相公之威第1451章 精簡第1381章 案子第556章 得軍第1358章 炮軍第409章 暗線第682章 開片第439章 鋼軍第335章 偶遇第538章 交鋒第二十五章 抖威風第684章 冷酷現實第852章 趙家人第197章 絕殺(求雙倍的月票)第1520章 漢州城下第1051章 西征第1089章 大魚來投第1016章 進城第702章 屠戮第177章 詐馬第1280章 東印度公司的雛形第446章 毒手連連第91章 翹家的女人第539章 冷板凳第991章 計劃經濟第528章 暗戰之明第1453章 剿匪第555章 逼反第187章 安釘子第十九章 教婢(求推薦票)第491章 麻煩上身第516章 危局之險第949章 契丹國危矣第453章 故技重施第899章 水師第867章 靈州來信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994章 紈絝的倒掉
第909章 西進?東進?第96章 摟草打兔子(求推薦票)第760章 錐入一寸者,斬第833章 果然是塊老薑第394章 稀泥怎麼和?第74章 暗渡陳倉第836章 你終於來了第124章 走投無路第397章 焦點第698章 天亮決戰第830章 打臉第721章 憤局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第1501章 奪關第1422章 打聽第135章 閹小豬第99章 內外有別(求保底的月票)第304章 易物第563章 全線告急第813章 露餡第579章 血債第787章 遇險第585章 錯綜複雜第781章 內藏玄機第940章 南進第1312章 鬥法第219章 魚死?網破?第365章 倒黴催的在淵 第456章 合法搶劫第1047章 依附第1189章 時候未到第524章 召入宮第448章 登陸第875章 回開封第529章 柴榮走了?第953章 烤肉第175章 朝奸第1516章 冷箭第378章 師徒第428章 山陵崩?第1459章 投奔第703章 戰第1137章 起波瀾第595章 經武第1212章 吾之千里駒第1201章 操閱第799章 深入敵後第1389章 權衡第1370章 杭州灣第1488章 勸降第753章 我又來了第554章 三分軍權第840章 冤家路窄第1149章 龍子第364章 亂鬥第531章 遺詔第282章 狂風沙第1279章 三軍擁戴第398章 交織第239章 反算計第493章 相公之威第1451章 精簡第1381章 案子第556章 得軍第1358章 炮軍第409章 暗線第682章 開片第439章 鋼軍第335章 偶遇第538章 交鋒第二十五章 抖威風第684章 冷酷現實第852章 趙家人第197章 絕殺(求雙倍的月票)第1520章 漢州城下第1051章 西征第1089章 大魚來投第1016章 進城第702章 屠戮第177章 詐馬第1280章 東印度公司的雛形第446章 毒手連連第91章 翹家的女人第539章 冷板凳第991章 計劃經濟第528章 暗戰之明第1453章 剿匪第555章 逼反第187章 安釘子第十九章 教婢(求推薦票)第491章 麻煩上身第516章 危局之險第949章 契丹國危矣第453章 故技重施第899章 水師第867章 靈州來信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994章 紈絝的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