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 查帳

折從阮收到了範質的奏章後,並沒有馬上處理,而是先轉給劉金山,再落入了李瓊的手上。

劉金山見了範質的奏章後,不由微微一笑,好一個眼光獨到的範老相公啊!

範質替柴守禮說話的奏章,看似逆了李中易以法治國的國策,卻又不是特別的刺目。

畢竟,議親、議貴、議功,這三議關係到了整個權貴圈子的根本利益。

說白了,只要這次柴守禮逃過了一劫,三議贖罪的事,將惠及整個官場上的高官們。

不過,以劉金山之見,柴守禮這一次只怕是再劫難逃了。

畢竟,堅持以法治國,是李中易念茲在茲的基本國策。不然的話,李中易也不會折騰着,硬是把大理寺單列出來,使其不受任何衙門的影響。

按照李中易臨走時定下的規矩,內閣採取民主集中制,由李瓊召集內閣會議,集體討論處置。

李瓊既然看過了範質的奏章,他也不敢擅自做主,就命人把劉金山和折從阮,請到他的公事廳裡來,大家商議一下,看看應該怎麼辦?

等折從阮和劉金山都到了之後,李瓊直接了當的說:“範質上了奏章,替柴守禮說話,懇請朝廷饒了柴守禮,二位有何高見?”

折從阮瞥了眼劉金山,見劉金山沒有搶話的意思,他便拈鬚笑道:“既然人已經押在了大理寺內,那就交由大理寺審決了吧?”

李瓊點點頭,折從阮並無替柴守禮說話的意思,他便又看向了劉金山。

劉金山仔細的想了想,說:“皇上一貫重視依法治國,此事當由大理寺審決。”

已經是二比一了,李瓊也毫不遲疑的說:“交由大理寺公審之,恩也出自於上,我等做臣子的只須秉公辦差即可。”

三言兩語之間,內閣的諸位相公們,便決定了柴守禮的命運。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沒文化的漢高祖劉邦尚且知道有法可依,更何況聖明的天子李中易呢?

此時,李中易已經抵達了陝州。陝州是中原地區的糧食物資入陝的咽喉門戶,也是物資的轉運中心,所以,此地的公倉林立。

李中易還是老規矩,徑直住進了陝州兵馬總管府,畢竟,修行宮太過耗費民力了。

陝州知州張清之和陝州兵馬總管楊強和,一直陪侍於李中易的左右,時刻等候着皇帝的召喚。

李中易洗漱過後,換了身寬鬆的便裝,在偏廳內正式接見了陝州官場上的頭面人物。

“知陝州軍州事,臣張清之,叩見皇上。”

“陝州兵馬總管,臣楊強和,叩見皇上。”

“陝州通判……”

“陝州轉運使……”

“陝州巡檢使……”

李中易高居於上首,擺了擺手,說:“罷了,平身,賜座,上茶。”

官樣文章的禮儀流程走完之後,諸官紛紛落座,李中易冷不丁的問陝州轉運使李聰正。

“陝州現有多少轉運的官倉?其中,糧食幾何?軍器幾何?”

李聰正見皇帝動問,他趕忙站起身子,大聲答道:“稟皇上,共有官倉二百處,其中糧食五十萬石,軍器中刀……”

李中易點點頭,李聰正顯然事先有所準備,以至於以至於對答如流。

不管李聰正是背熟了數據,還是心中早有數據,至少他可以答得出來,沒被李中易問住,這就可以了。

李中易心目中的好官概念,並不是不貪就足夠了,而是能夠幹練的辦差。

一般而言,在李中易的印象中,凡是和物資調撥沾邊的官員,都難免常在河邊走,不能不溼鞋。

畢竟,過手的物資和銀錢,實在是數目巨大。哪怕,只是小小的撈一點,油水也足夠養活很多土農民了。

後世有一段時間,糧食局、物資局等管物的部門,都是肥得流油的部門。

李中易又問李聰正:“帳冊可曾帶來?”

李聰正趕緊拱手道:“稟皇上,臣雖然沒帶帳冊,心裡卻有一本帳,絕不會錯。”

“好。”李中易等的就是這句話,他隨即吩咐道,“那咱們就隨便找一家官倉,當場點驗,可好?”

李聰正心裡沒鬼,自然不怕李中易臨時抽查,他隨即朗聲道:“但憑皇上的吩咐。”

李中易對管物資的官員和衙門,都是非常的敏感,畢竟,其中的貓膩甚多,很容易出現大碩鼠。

知州張清之見了此情此景,不由大感僥倖,知道李中易要途徑陝州之後,他很是下了一番苦工夫,幾乎每天上集市去逛,以便了解民間的物價。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帝喜歡瞭解民間的物價,底下的官員們,躲得過初一,還能躲得過去十五,誰敢不去了解?

李聰正信口報出了幾個官倉的地點,李中易一直沒什麼表示,更沒有叫停。

等李聰正介紹了近百座官倉之後,李中易才忽然發話:“就去居雲倉看看吧。”

居雲倉,是一座不算特別大,但也不是特別小的官倉。官倉裡邊,主要是存放待轉運去京兆府的糧食等物資。

李中易要抽查居雲倉,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事先做足了功課的決定。

在李中易看來,大倉庫里人多嘴雜,一般情況下,被動手腳的可能性極小。

往往,容易出碩鼠的倉庫,是那些面積不大,又經常騰挪的官倉。

騰挪比較多,就很容易被暗中動手腳,還讓人很難察覺其中的貓膩,也就成了李中易的重點目標。

隨着李中易一聲令下,在場的官員們一邊暗中擦汗,一邊起身趕往居雲倉。

等衆人趕到之時,居雲倉已經被近衛軍們團團圍住,裡邊的人既不許進,也不許出。

“張三正,你帶人盤庫,務必一一清點。”李中易扭頭吩咐了下去。

張三正趕緊躬身行禮,大聲道:“臣奉諭。”以往的抽查盤庫,都是以他爲首,早就有了經驗。

於是,李中易泡了茶,坐在官倉公事廳裡,等着張三正盤庫的結果。

人多就是力量大,三個時辰之後,居雲倉裡的糧食和軍器,一一對上了帳,僅有小小的個位數字的誤差。

李中易得訊後,笑眯眯的望着李聰正,誇道:“李轉運使果然是個能吏。”

李聰正一本正經的答道:“食君父之祿,理應替君父分憂,分內之事爾。”

李中易點點頭,李聰正守着這麼多座倉庫,居然一文不取,帳目清楚的可怕,實在是難一見的循吏。

李聰正的名字,李中易記下了,再也不可能忘卻。

公事廳裡的官員們,一個個都羨慕的盯在李聰正的身上,在皇帝的面前露了大臉,他將來的官運,絕對不可能差了!

李中易很欣慰的望着李聰正,作爲掌管財和物的地方大員,居雲庫里居然對上了帳目,這就很能說明一些問題了。

等李中易回到臨時行宮之後,簡單的洗漱了一番,便派人召見李聰正。

“顯人,陝州各倉皆如居雲倉一般的清楚明白?”李中易劈頭就問李聰正。

李聰正拱手道:“回皇上,臣下不敢說分毫不差,但敢保證,糧食和物資的數量,應在誤差範圍之內。”

“好,好,好,好樣的。”李中易信得過李聰正的話,便問他,“你是怎麼做到的?”

李聰正作揖說:“回皇上的話,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公。只要臣下不胡亂伸手,誰敢妄想太多?另外,臣下要求每個管倉庫的官員,隨時報帳回來,我這邊組織人手,隨時抽查。”

李中易不禁微微一笑,李聰正採取的抽查方法,和他抽查李聰正的方式,簡直是如出一轍。

在京城那邊,轉運使轄下的錢糧和倉庫,更是多到數不勝數的程度。之所以,沒有出現大問題,主要是黃景勝和王大虎二人,盯得甚緊。

說白了,也就是監管的問題。一三五,黃景勝派人抽查帳目;二四六,王大虎下場抽查如此輪番作爲之後,也就無人敢於暗中動大手腳了。

不過,糧食的運輸過程中,畢竟會有一定的損耗。這個損耗的比例,經過黃景勝的細緻測算之後,這個比例大約爲1%左右,纔算是正常的數值。

也就是說,只要是在這個數值之內的損耗,都算是正常的情況,庫管官員不需要承擔責任。

然而,若是超過了這個比例的損耗,那就需要追究運輸人員和倉管人員的責任了。輕則罰錢補上虧空,重則貶官罷職,流放三千里,甚至是掉腦袋。

歸根到底,天朝的事情,最怕的就是認真和負責。一旦叫了真,就沒有查不出來的漏洞。

“顯人,你管着倉庫和錢糧,有何難處,儘管與朕直言。”李中易即將踏上西征的路途,他最擔心的就是,糧草能否及時保障。

自古以來,征討西蜀,行軍作戰皆是小事,最核心的就是,後勤補給能否跟得上?

陝州,地處中原和陝西路的交匯處,往西便是潼關,向東則是遼闊的大平原地區。

不誇張的說,陝州的糧食能否及時供應進陝西路,決定着十萬大軍伐蜀的成敗,李中易豈能不重視?

李聰正拱手道:“回皇上,別的倒是沒啥難辦的,主要是陝州至潼關這一線,山路崎嶇難行,運十石糧食行去,路上倒要吃掉九石。”

李中易點點頭,李聰正說的是內行話,蜀道難行,入陝道同樣難行。

好在,需要克服的路段,僅有兩百餘里的山路而已,若是七八百里山路,路上的消耗可就厲害了。

“朕不尚虛言,你若是確保了大軍物資供應,三司副使就是你的了。”

李中易一直信奉一個原則,既然要馬兒跑得快,就必須讓馬兒吃飽吃好,不然的話,誰願意替你白白賣命?

第1122章 均貧富第1068章 降書第366章 難辦第1274章 范陽之戰第715章 遍地陰謀第1346章 開科第1180章 爲時已晚第1196章 烏鴉嘴第二十四章 暗算第1248章 風滿樓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573章 訓奴第1037章 氣派第604章 合圍第1440章 軍器監出事第1132章 黃剝皮第471章 佈局第969章 重臣私心第890章 犁和田第297章 追殺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940章 南進第1458章 榮耀第1028章 轉機第588章 會師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621章 賣命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825章 大丈夫當殺人第794章 高麗僞軍第424章 定帥第281章 交鋒第599章 奸細第1250章 遊擊第1365章 挖坑第914章 天賜神兵第389章 首登政事堂第1468章 西行紀事第229章 升堂第274章 平妻第九章 勇闖虎穴第1157章 抱負第1434章 拉攏第1453章 剿匪第218章 家賊第1439章 少年講武堂第440章 忘戰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410章 怪事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1329章 賭未來第652章 8341第210章 團聚第1526章 設伏第138章 再窮不能窮軍器第244章 撿到寶第552章 惡客臨門第683章 出擊第601章 追殺第806章 誤會第1469章 看看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1306章 詭譎之局第1238章 狠狠的敲打第916章 抄家進行時第487章 難清第255章 何爲皇帝?第800章 死裡逃生第1371章 大舉出動第304章 易物第257章 製造內訌第1475章 偷襲戰第1026章 不等閒第39章 雙狐會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972章 走着瞧第364章 亂鬥第97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67章 西出榆關第963章 殺漢奸第1308章 宮變第1092章 執政王第549章 無恥第390章 高手過招第895章 銅炮第202章 破開京第383章 參知政事第1216章 紈絝的蛻變第1479章 山間第96章 摟草打兔子(求推薦票)第1474章 伐蜀第461章 狹路相逢第881章 逆鱗第312章 勾兌第270章 入城第989章 好運氣第269章 一線之隔第861章 腐蝕第116章 逍遙盒飯第49章 攢家底(求賞推薦票)
第1122章 均貧富第1068章 降書第366章 難辦第1274章 范陽之戰第715章 遍地陰謀第1346章 開科第1180章 爲時已晚第1196章 烏鴉嘴第二十四章 暗算第1248章 風滿樓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573章 訓奴第1037章 氣派第604章 合圍第1440章 軍器監出事第1132章 黃剝皮第471章 佈局第969章 重臣私心第890章 犁和田第297章 追殺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940章 南進第1458章 榮耀第1028章 轉機第588章 會師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621章 賣命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825章 大丈夫當殺人第794章 高麗僞軍第424章 定帥第281章 交鋒第599章 奸細第1250章 遊擊第1365章 挖坑第914章 天賜神兵第389章 首登政事堂第1468章 西行紀事第229章 升堂第274章 平妻第九章 勇闖虎穴第1157章 抱負第1434章 拉攏第1453章 剿匪第218章 家賊第1439章 少年講武堂第440章 忘戰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410章 怪事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1329章 賭未來第652章 8341第210章 團聚第1526章 設伏第138章 再窮不能窮軍器第244章 撿到寶第552章 惡客臨門第683章 出擊第601章 追殺第806章 誤會第1469章 看看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1306章 詭譎之局第1238章 狠狠的敲打第916章 抄家進行時第487章 難清第255章 何爲皇帝?第800章 死裡逃生第1371章 大舉出動第304章 易物第257章 製造內訌第1475章 偷襲戰第1026章 不等閒第39章 雙狐會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972章 走着瞧第364章 亂鬥第97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67章 西出榆關第963章 殺漢奸第1308章 宮變第1092章 執政王第549章 無恥第390章 高手過招第895章 銅炮第202章 破開京第383章 參知政事第1216章 紈絝的蛻變第1479章 山間第96章 摟草打兔子(求推薦票)第1474章 伐蜀第461章 狹路相逢第881章 逆鱗第312章 勾兌第270章 入城第989章 好運氣第269章 一線之隔第861章 腐蝕第116章 逍遙盒飯第49章 攢家底(求賞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