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必須搶

由於身上的明光鎧實在太重,李中易在李雲瀟的幫助下,這才翻身坐上了“血殺”的背上。

“血殺”親暱的搖頭擺尾,時不時的打幾個響鼻,顯然,這頭價值十萬金的畜生,非常喜歡肅殺的戰場氣氛。

俗話說得好:馬無夜草不肥。在火把的映射下,通體血紅的“血殺”,精神異常抖擻,渾身上下處處展示出使不完的猛勁兒。

當初,李中易搞到“血殺”,不過是想跑得更快一些,也更安全一些。

如今的形勢,早已和當年迥然,在數萬虎狼之師的保衛之下,只要不是中了十面埋伏,哪怕是十萬精銳契丹鐵騎,也難動李中易半根毫毛。

另外,由於竹娘看得死緊,絕對不允許李中易拍馬怒闖敵陣。如今,“血殺”能起的作用,也就變成了汗血寶馬的耀武揚威而已。

負責主持留守的宋雲祥,快步走到馬前,拱手說:“請恕末將失禮之罪,您可要千萬保重自己個啊,絕不能以萬金之尊,輕涉險地。”

李中易含笑點了點頭,又有些無奈的指着竹娘,搖頭嘆息說:“老宋啊,你就放心吧,有她這頭母老虎在,我就算是想提刀砍人,也是不可能的啊。”

宋雲祥轉過身子,衝着竹娘肅容抱拳,一本正經的說:“有勞小主母,替我們大傢伙,看牢了主公,危機時刻,您可帶人綁了主公。”

竹娘做夢都沒有料到,宋雲祥竟然敢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來,她一時間竟然不知如何迴應。

這時,李雲瀟也跟在宋雲祥的後頭起鬨,嚷嚷道:“老宋說得一點沒錯,爺,我們李家軍數萬將士的身家性命,都繫於您一身,可千萬不能以身犯險呀。”

李中易撇了撇嘴,他心裡明白,自從近衛軍組建之後,他手下重將們的心思,越來越重。

道理是明擺着的,隨着基業的蓬勃發展,實力的逐漸壯大,李中易這個李家軍的靈魂人物,越來越突顯出重要性。

套句紅色年代的語錄:大海航行靠舵手,用在此時的李中易身上,絲毫沒有違和感!

正是李中易建立了新軍,並且帶着泥腿子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纔有了今日李家軍蒸蒸日上的蓬勃勢頭。

也許,將來李中易掌權久了,昏庸了,會遭人厭。但現在的李中易,卻是李家軍不可或缺的決策者。

“好了,時辰不早了,咱們上路吧。”李中易沒有搭理宋雲祥和李雲瀟,扭頭吩咐一直看熱鬧的楊烈。

此次出兵,除了各軍抽出三千守榆關的部隊之外,包括近衛軍在內,李家軍可謂是精銳盡出。

再次奪取了榆關之後,李中易手上又多了兩萬匹戰馬,正好形成了一人雙馬的格局。

這麼一來,就和霍驃姚一樣,李中易手下的漢軍,也具備了高度的機動性。

經過數年的訓練和磨合,如果和契丹人比戰馬上的騎射功力,李家軍肯定遠遠不如。畢竟,契丹人從小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民族,這個是先天性優勢,短期內無法彌平。

但是,由於李中易的高度重視,並且歷次戰役之中,李家軍總能繳獲不少的戰馬,在三千党項騎兵教官的協助下,他的部下們幾乎個個會騎馬。

李家軍大部分的將士,也可以在馬上挽弓射箭,只是準頭嘛,就有些不好說了。

歸根到底,李家軍是一支以近、現代軍隊的組織性、紀律性和專業性爲基礎,並以步軍爲主,騎軍爲輔的新興軍隊。

基於中原地區養馬成本巨大的現實,再加上李中易並未掌握到整個大周的實權,所以,以步軍爲主,其實是李中易被迫作出的妥協。

當然了,訓練出十名步軍士兵的成本,才相當於一名馬軍士兵的開銷,哪怕是和契丹人一比一的交換,李中易也耗得起。

打仗不僅打的是錢糧,是戰鬥力,還必須有個成本的概念。比較著名的例子是,英國的長弓手,其訓練以及裝備成本遠遠低於,身穿板甲、胯下高頭大馬的騎士們。

隨着李中易一聲令下,李家軍傾巢出動,以楊烈爲先鋒,廖山河斷後,浩浩蕩蕩的開進,榆關以東的東京道大平原。

和以往的漢軍出塞迥然不同,李中易此次東出榆關,沿途還帶着徵集來的船隊。

大軍行動講究的就是兵貴神速,如果帶着繳獲的物資和俘虜一起上路,勢必會嚴重影響大軍的機動力。

“爺,那些商人們原本都在暗中罵您,如今卻個個對您稱頌有加。”李雲瀟忍不住大發感慨。

李中易微微一笑,官府強行徵用民間的船隻和人力,還不給錢,這纔是老百姓痛恨官府的根源。

別說現在的官府,就算是幾千年後的地方官府,也始終改不了喜歡亂拿老百姓錢財的壞毛病。

怎麼說呢,任何一級地方官府,只要沒有嚴格的權力約束機制,都有自我擴張權力的衝動。

李中易的搞法則大有不同,他雖然也利用權力征用了民船、商船和漁船,但是,他明確承諾,用契丹奴隸、馬、牛、羊,以及各種皮製品,給予充分的補貼。

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爲貴,正中原缺馬,所以馬價一直居高不下。又因爲中原禁止私自宰牛,所以,皮製品也是緊俏貨。

不誇張的說,在中原地區,皮製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起到了硬通貨的作用。

所以,李中易的補償安排,大受商人們、漁民們的歡迎。

同時,針對商人們船載的貨物,李中易也定下了全面敞開易貨貿易的政策。具體的說,也就是商人們帶在船上的貨物,可以按照合理的估值,交換李中易搶來的各種物資,包括契丹奴隸和女人在內。

和這些小商人比起來,家大業大的李中易,可謂是大周第一豪商。無論是麻布,還是瓷器,李中易都擁有廣泛的銷售渠道。

商人逐利的心思,如果說李中易不懂,那麼,在這個時代裡,就再無第二個人看得更清楚。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沿着渤海灣岸邊,蜂擁向北行駛的大小船隻,恰好印證了這句老話。

“主公,咱們的將士們用血肉換來的好處,又何苦便宜了這些賤商呢?”廖山河有些不解的問李中易。

李中易微微翹起嘴角,笑道:“無農不穩,無商不富,無工不強爾。”

見廖山河眨着一雙牛眼,一副懵懂的呆樣,李中易進一步解釋說:“我且問你,我初來大周之時,靠什麼獲得陛下的賞識?”

“逍遙津的稅多…呃……”廖山河也許是察覺到了,揭了李中易以前從事賤業的傷疤,趕忙住了嘴。

李中易卻絲毫不在意他和商人們走得很近,形同自降身份的各種傳聞,淡淡的說:“朝廷的稅多多的,這可是大好事啊。”

小農經濟最大的好處是,自給自足,方便官府控制人口的流動。弊端卻是,固步自封,不求上進。

第318章 怯第40章 助人爲樂第239章 反算計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189章 本帥很忙(求雙倍月票)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1368章 小周後第176章 山雨欲來第1082章 妖蛾子第163章 收權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313章 南船北馬第336章 威壓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259章 奏摺第1179章 無恥沒底線第140章 嫌隙第100章 帶奴走(求保底月票)第1497章 清君側第222章 大不敬第485章 投靠第1061章 巷戰第1401章 拉幫結夥第817章 巧會第112章 冷臉(呼喊月票的支持)第1359章 誕生第508章 發端第475章 撈一票第1384章 封宮第847章 下了毒手第294章 抄擊第87章 金絲楠(求推薦票)第1355章 李煜的禮物第434章 密詔第369章 人質第435章 分兵第1251章 雙喜臨門第932章 決斷第1206章 設局第1070章 拖後腿第50章 小成第7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319章 冕服第635章 掃蕩第1208章 成不得大事第1070章 拖後腿第311章 窮追第955章 既生李,何生吾?第315章 納徵第931章 抽查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646章 何謂漢奸?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118章 吃拿卡要第600章 埋伏第991章 計劃經濟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378章 師徒第638章 忠犬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1412章 洪州在望第431章 山陵果真崩了?第1226章 聲西擊東第991章 計劃經濟第677章 道行更深?第526章 收服第766章 殺敵第786章 征服者第478章 收穫第110章 千里做官(求月票)第333章 權知開封府事第1011章 合攏第1507章 潛進第1476章 得手第1094章 啓程西去第65章 小團體第531章 遺詔第172章 出兵第846章 除李計劃第670章 敵我之辨第451章 辣椒水第542章 範相有請第682章 開片第1191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966章 小皇帝病了第841章 謀虎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1522章 節使府內第1076章 動員第1119章 軒然大波第341章 靠山第650章 近衛軍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696章 好辣毒的手段第1266章 最兇惡的對手第878章 鬥法第101章 我帶你走(哭求保底月票)第238章 計中計第83章 窺探第955章 既生李,何生吾?
第318章 怯第40章 助人爲樂第239章 反算計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189章 本帥很忙(求雙倍月票)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1368章 小周後第176章 山雨欲來第1082章 妖蛾子第163章 收權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313章 南船北馬第336章 威壓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259章 奏摺第1179章 無恥沒底線第140章 嫌隙第100章 帶奴走(求保底月票)第1497章 清君側第222章 大不敬第485章 投靠第1061章 巷戰第1401章 拉幫結夥第817章 巧會第112章 冷臉(呼喊月票的支持)第1359章 誕生第508章 發端第475章 撈一票第1384章 封宮第847章 下了毒手第294章 抄擊第87章 金絲楠(求推薦票)第1355章 李煜的禮物第434章 密詔第369章 人質第435章 分兵第1251章 雙喜臨門第932章 決斷第1206章 設局第1070章 拖後腿第50章 小成第7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319章 冕服第635章 掃蕩第1208章 成不得大事第1070章 拖後腿第311章 窮追第955章 既生李,何生吾?第315章 納徵第931章 抽查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646章 何謂漢奸?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118章 吃拿卡要第600章 埋伏第991章 計劃經濟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378章 師徒第638章 忠犬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1412章 洪州在望第431章 山陵果真崩了?第1226章 聲西擊東第991章 計劃經濟第677章 道行更深?第526章 收服第766章 殺敵第786章 征服者第478章 收穫第110章 千里做官(求月票)第333章 權知開封府事第1011章 合攏第1507章 潛進第1476章 得手第1094章 啓程西去第65章 小團體第531章 遺詔第172章 出兵第846章 除李計劃第670章 敵我之辨第451章 辣椒水第542章 範相有請第682章 開片第1191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966章 小皇帝病了第841章 謀虎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1522章 節使府內第1076章 動員第1119章 軒然大波第341章 靠山第650章 近衛軍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696章 好辣毒的手段第1266章 最兇惡的對手第878章 鬥法第101章 我帶你走(哭求保底月票)第238章 計中計第83章 窺探第955章 既生李,何生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