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修道國度

劉正在百花谷立城,還搬了大青山削城牆。消息傳回道仙門之後,九大道脈的始祖可就坐不住了。

他們趕到鎮嶽宮,要求老子道祖給個說法。

老子道祖不厭其煩,直接把劉正召到了鎮嶽宮。

“你們有什麼不能理解的地方,直接讓阿正當場解釋。”老子道祖說道。

老子道祖的話音剛落,張良道祖就開始發難了,他直接以高祖皇帝劉邦舉例,道出了修道國度無法避免的殺害功臣行爲。

追隨者要是沒有叫板中樞的實力,肯定扛不住對手的征伐。然而擁有守護邊疆的實力,又會威脅中樞的安全。

這樣一來,究竟是被敵人殺,還是一生征戰的功勳被自己人抹殺?功臣的處境很危險,要麼成爲敵人的眼中釘,肉中刺;要麼讓自己人忌憚。

修道之人的實力普遍強悍,更不容易受規則約束。若是立國以安天下,必定會引起天下人的反抗。

張良現身說法,引起了其他幾人的共鳴。

劉正也知道修道國度有着這樣或者是那樣的不足。然而卻有着宗門模式無法達成的優點。用秩序保護相對弱小,以及令行禁止對抗更加強悍的敵人。

想到這裡,劉正問道:“張道祖,修道國度的優越性,您應該比別人更清楚。爲有犧牲多壯志,纔是抵抗強敵的專屬配方。正邪之戰打了無數歲月。張氏道脈卻是越打越弱,您就沒有想過爲什麼嗎?”

“爲什麼?”張良道祖問道。

“很簡單,沒有統一號令,大家在正邪戰場上拼到什麼程度全憑個人的一念之間。我這裡有一份材料,上面顯示了張氏道脈歷年犧牲弟子分析報告,請張道祖過目。”劉正說道。

劉正恭恭敬敬地把分析報告送到了張良的手中。

張良看完之後,忍不住的陷入了沉思。

坐在他對面的袁天罡道祖,倒是一言不發。

作爲推背圖的創始人,袁天罡道祖可以探查到一絲渺茫的天機。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如今邪道肆虐,緩衝區的正道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究其原因,就在於死道友不死貧道。

道仙門積極征伐邪門,佛門卻封山不問世事。

張良道祖也沒有想到,以國家態度征伐正邪戰場的張氏道脈,卻成了正道聯盟心照不宣的犧牲品。

劉正的分析報告,徹底的擊碎了張良道祖置身事外的心。

鍾氏道脈的道祖鍾馗說道:“諸位,這個世界上俗人多,聖人少。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人,不可勝數。特別是緩衝區每一次暴發大決戰,正道中人其實並沒有想着除惡務盡,而是在維持體面的情況下看着別人倒黴。特別是在逃命的時候,很多人就會連麪皮都給拋棄。修道國度不說其他,單單就是令行禁止一條,就可以對邪不勝正產生致命的影響。”

劉氏道脈的劉基道祖問道:“若是打造修道國度,那我斬龍一脈這麼多年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

左氏道脈的左慈道祖回答說:“我曾經和劉正掌尊有過立國的經驗。說句實在話,宗門的鬆散管理,在關鍵時刻就會讓邪道侵吞天下,大家都盼望着別人犧牲,甚至是用大義的名義強迫弱小之人去送死。然而大家都知道,弱肉強食的存在可是無差別攻擊。在座的諸位倒是逍遙自在了。可是咱們的子子孫孫死了太多太多。”

王氏道脈的王重陽道祖緩緩的說道:“有人曾經說過:俠之大者,爲國爲民。保護正道是咱們的責任,可是邪道的強大,促使咱們必須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然而宗門模式約束不力,搞得大家在關鍵時刻分崩離析。想當初邪道只不過是熒火之光,如今卻可以與正道分庭抗禮。究其原因,還是在於邪道爲了勝利不擇手段。咱們正道卻在條條框框中消極應對。中堅力量被自己人坑死,邪道猖獗卻無人可擋。”

其他幾位道祖也陸續發言了。

最後,以張良道祖,左慈道祖,袁天罡道祖,趙勝道祖,王重陽道祖五人投票贊成創建修道國度。

于吉道祖,鍾馗道祖和劉基道祖三人投了棄權票。

老子道祖說道:“大家都是正道的頂樑柱,我可不希望有什麼順者昌,逆者亡的想法。說句實在話,我並不贊同修道國度的存在。只不過邪道爲了勝利不擇手段,正道方面卻沒有合適的剋制辦法。修道國度是唯一的選擇,我決定由這一屆新誕生的三位新秀掌尊,執行建國計劃。”

老子道祖的一錘定音,九大道脈紛紛行動起來了。

張良道祖深知張氏道脈的人沒有天命,於是就全力以赴的支持劉正建國。

老子道祖超然物外,李氏道脈卻做了李丹青建國的堅實後盾。

袁天罡道祖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讓袁氏道脈支持李丹青。

左慈道祖倒是同意支持劉正建國,只不過他提出要把帝國的名字定爲漢,百花城改名爲長安城。

劉正同意了左慈道祖的意見,就順利的拿到了左氏道脈的支持。

劉基道祖也是斬龍救漢的先驅,再加上劉正也姓劉,爲了不讓劉氏道脈成爲笑話,支持大漢帝國也就成了劉氏道脈唯一的選擇。

就這樣,劉正的大漢帝國獲得了張氏道脈,劉氏道脈和左氏道脈的鼎力支持。

李丹青的大唐帝國,獲得了李氏道脈,袁氏道脈和王氏道脈的歸心,在洛水邊上築起了洛陽城,以爲天下中心。

接下來的就是趙氏道脈的趙光,在汴梁建城,國號大宋帝國。

大宋帝國也獲得了趙氏道脈,鍾氏道脈和於氏道脈的支持。

大漢帝國以封狼居胥爲主,走征服之路;大唐帝國以威服四方,萬邦來朝爲志,大宋帝國以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爲奮鬥目標。

大漢帝國以武立國,大唐帝國以威立國,大宋帝國以錢立國。

用趙光的話說,沒有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是有的話,那就是錢不夠多。

劉正回到百花城之後,立即將百花城更名爲長安城,至於神弓關,就改名爲玉門關。

大漢帝國建立之後,張氏道脈的一萬力仙就在氣仙張角三兄弟的帶領之下進駐了長安城。

一萬力仙身穿黃甲,頭戴黃巾。從長安城的大街上走過的時候,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角三兄弟的隊伍氣勢恢宏,讓宮城上閱兵的劉正見識到了張氏道脈的底蘊。

劉氏道脈的一萬力仙大軍,則是由徐達,常遇春和藍玉帶領。

劉氏道脈尚紅,將士皆着烈焰甲,大軍過處,宛若一條火龍。

左氏道脈的一萬力仙大軍,統帥是左宗棠,爲官十七省,領兵一百萬。

左氏道脈尚黑,人人皆穿黑鐵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左氏道脈的軍威,世人皆無法褻瀆。

三大道脈的大軍耀武長安城,劉正也覺得壓力山大。

好在城市召喚系統在大漢帝國建立之後升級成了帝國召喚系統。

系統裡面囊括了無數與百科全書史實匹配的大漢人才。

第333章 火燒丹水第1253章 對話瓦仙第549章 俘虜成濟第499章 圍而不攻第1048章 神女挖天第2182章 四大王子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1058章 活着真好第2141章 趙平首戰第476章 酸棗練兵第600章 南華遁走第1703章 辯才曉月第191章 王允密謀第1001章 金牛出世第184章 李肅毀袁第1477章 歡喜功成第766章 向天借壽第1168章 八歧大蛇第2051章 陳八之死第2157章 私通消息第140章 靈帝之死第1380章 中軍之威第767章 借壽成功第288章 雙傑破敵第674章 陶謙之死第2131章 宋剛出關第355章 醉話英雄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1227章 制約壟斷第733章 父子談心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764章 五出祁山第1487章 整頓九團第736章 難唸的經第1517章 內部分裂第1707章 君子集團第1182章 地緣政治第241章 復仇女神第573章 影衛辛甜第613章 副將洪安第621章 鐵血攻城第1332章 四象之威第1966章 攔路討債第637章 樊城大戰第1995章 跨洲逃亡第667章 封鎖廣陵第377章 探索世界第2166章 帝威初顯第1110章 聖甲之威第1693章 演武思索第372章 夫妻對話第681章 周瑜請賢第1604章 越級煉製第745章 帳議撤軍第126章 西園演武第880章 嫡庶失序第1013章 象兵襲城第2168章 大戰蕭山第1258章 雙語體系第712章 情冷心寂第1412章 折府易主第2157章 私通消息第1582章 輪迴之路第1153章 花城之亂第1933章 劫貧濟富第1392章 關城血戰第1603章 五行煉魚第50章 分兵出擊第983章 三敗俱傷第1026章 龍腹之危第915章 尖兵策略第73章 斷水奇謀第736章 難唸的經第26章 海上風雲第54章 驅逐李典第77章 再戰宛城第619章 賈詡說兵第2205章 龍山秦家第1945章 陶氏覆滅第928章 青山李部第961章 獎懲制度第995章 星武初戰第847章 劉正論道第1235章 城建方案第2047章 陳八出山第1047章 佛系島軍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1570章 松江書院第807章 啥是無爲第203章 呂布水戰第1170章 戰略價值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2086章 替父報仇第1080章 第九太子第1719章 五方會談第1726章 史富之死第1162章 廣德悲歌第2170章 大帝之心第559章 子睹父刑第1325章 尋求突破
第333章 火燒丹水第1253章 對話瓦仙第549章 俘虜成濟第499章 圍而不攻第1048章 神女挖天第2182章 四大王子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1058章 活着真好第2141章 趙平首戰第476章 酸棗練兵第600章 南華遁走第1703章 辯才曉月第191章 王允密謀第1001章 金牛出世第184章 李肅毀袁第1477章 歡喜功成第766章 向天借壽第1168章 八歧大蛇第2051章 陳八之死第2157章 私通消息第140章 靈帝之死第1380章 中軍之威第767章 借壽成功第288章 雙傑破敵第674章 陶謙之死第2131章 宋剛出關第355章 醉話英雄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1227章 制約壟斷第733章 父子談心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764章 五出祁山第1487章 整頓九團第736章 難唸的經第1517章 內部分裂第1707章 君子集團第1182章 地緣政治第241章 復仇女神第573章 影衛辛甜第613章 副將洪安第621章 鐵血攻城第1332章 四象之威第1966章 攔路討債第637章 樊城大戰第1995章 跨洲逃亡第667章 封鎖廣陵第377章 探索世界第2166章 帝威初顯第1110章 聖甲之威第1693章 演武思索第372章 夫妻對話第681章 周瑜請賢第1604章 越級煉製第745章 帳議撤軍第126章 西園演武第880章 嫡庶失序第1013章 象兵襲城第2168章 大戰蕭山第1258章 雙語體系第712章 情冷心寂第1412章 折府易主第2157章 私通消息第1582章 輪迴之路第1153章 花城之亂第1933章 劫貧濟富第1392章 關城血戰第1603章 五行煉魚第50章 分兵出擊第983章 三敗俱傷第1026章 龍腹之危第915章 尖兵策略第73章 斷水奇謀第736章 難唸的經第26章 海上風雲第54章 驅逐李典第77章 再戰宛城第619章 賈詡說兵第2205章 龍山秦家第1945章 陶氏覆滅第928章 青山李部第961章 獎懲制度第995章 星武初戰第847章 劉正論道第1235章 城建方案第2047章 陳八出山第1047章 佛系島軍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1570章 松江書院第807章 啥是無爲第203章 呂布水戰第1170章 戰略價值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2086章 替父報仇第1080章 第九太子第1719章 五方會談第1726章 史富之死第1162章 廣德悲歌第2170章 大帝之心第559章 子睹父刑第1325章 尋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