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再戰宛城

天下十璽,已經有三璽聯繫上了劉正的命運,興漢使命終於正式的啓動了。

劉正讓典韋和太史慈輪番攻城,周泰作爲總預備隊。

張繡把西涼團分成了兩個部分,在左右兩邊來回巡邏,避免有黃巾軍小股部隊滲透偷襲。

約定的攻城時間到了,劉正讓典韋率先向宛城發起攻擊。

宛城黃巾軍在孫夏的指揮下進行了殊死抵抗。

普通黃巾軍的戰鬥意志比起最精銳的黃巾力士來也毫不遜色。

天衛團的傷亡數字呈直線上升,要是換了以前的劉正,肯定會放棄強攻,轉而用計破城。

然而此刻的他,聽着另外兩個方向上傳來的戰鼓聲,只得硬着頭皮把周泰的丹陽團也投入到了攻打城頭的戰鬥之中。

典韋得到了支援之後,立即開始了反擊。

孫夏大驚失色,轉身就想逃跑,被典韋情急之下扔出的小飛戟打在了背上,眼看就不活了。

身邊的黃巾力士也亂了套。有人跑向南邊跟孫仲彙報,也有人轉身朝着天衛團發起了反衝鋒,還有人在手忙腳亂的呼喚孫夏。

黃巾力士的決死反擊,居然在短時間內遲滯了興漢軍兩個團的推進速度。

劉正見遲遲無法打開局面,於是就帶着陳到和白毦兵親自加入戰鬥。

陳到與白毦兵上城之後,立即組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強勢的切入了負隅頑抗的黃巾力士之中。

劉正揮動梨花槍,殺透了黃巾力士的陣地,見典韋揮戟斬下一顆首級。

典韋聲若驚雷的大吼道:“孫夏已死,投降不殺!”

普通黃巾軍終於被恐懼戰勝了,一窩蜂的向南逃躥。

興漢軍終於突破了城牆,順利的打開了東城門。

緊接着右中朗將朱雋親自帶領的北軍精銳也攻克了北門,正帶着人尾隨追擊黃巾軍。

就在劉正與朱雋在南陽郡太守府勝利會師的時候,孫策也帶着大軍趕到了。

朱雋立即進駐太守府,接收南陽郡太守府中的一切。

隨後又命令劉正和孫策兵分兩路拿下南城。

孫夏的弟弟孫仲見漢室大軍勢如破竹,宛城的再次失守已經成了定局,就帶着剩下的五萬黃巾軍將士逃走了。

興漢軍的大旗又一次在宛城的南大門上飄揚了起來。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的進城是殺進來的,沒有百姓的夾道歡迎。

劉正心想,興漢軍需要保護的,只能是控制區域內的百姓。至於天下百姓的命運,只有投入了興漢軍的懷抱,才能享受到相關的庇護。

孫策慢了一步,只能垂頭喪氣的帶兵迴轉西城。

劉正命令:太史慈率領兩棲團整頓南城的軍營,作爲興漢軍屯駐宛城的大本營。

朱雋派使者來請劉正,邀他觀禮處決黃巾軍餘孽。

劉正諫阻說:“大人,自古殺俘不祥!”

朱雋理直氣壯的反駁說:“漢室上下,並沒有承認黃巾軍的身份,一直都是官軍討賊。”

劉正說:“就算是賊,也是漢室之賊,擺到邊境上去,也能成爲守護漢土的一員,不如發配幽州。既能免去南陽郡內的匪患,又能給邊境增加一部分防禦力量。”

朱雋無奈,只得如實告訴劉正,他沒有從張家拿到任何的糧食和物資。

如今連北軍將士都快養不活了,哪裡還有餘糧養黃巾軍俘虜。

放了也不行,這些吃不上飯的青壯一定會重新加入黃巾軍。

只有一律斬殺,一來免去後勤物資上的壓力,還能震懾黃巾軍殘部。也算是發揮了最後的餘熱。

朱雋說:“我也知道殺人是下策,可是如今沒有上策,甚至連中策也沒有。這唯一的下策,才能保全自己。”

劉正知道,若是不能替朱雋把糧食從宛城張家的嘴裡掏出來,只怕他會鋌而走險殺人取食。

劉正說:“大人,興漢軍願意全盤接手俘虜!”

朱雋問:“佑興可別誇下海口,你知道俘虜的人數有多少嗎?”

劉正還真不清楚俘虜的人數,朱雋直接扔給他一本賬冊。

劉正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統計了北軍在西鄂城和宛城的俘虜總數,兩座城池加起來足足有八萬名俘虜。

這可是八萬張能吃的嘴,比漢室大軍總人數還多,朱雋真是怕了,留着會夜長夢多,殺了又傷天和。

劉正知道接手這麼多俘虜對興漢軍上下也是一種嚴峻的考驗,但是爲了將來考慮,還是毅然決定迎難而上。

劉正承諾:全盤接手黃巾軍俘虜,並且在三天之內替朱雋從宛城張家口中把秘密倉庫掏出來。

劉正讓張繡和典韋帶着屈申關的呂蒙負責轉運八萬黃巾軍俘虜到幽州,並且派王越安排情報部的人沿途接應。

由於黃巾軍俘虜都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典韋編組的時候倒也省事不少。打亂混編之後,又參照興漢軍北山勞動改造營管理俘虜的辦法,申明瞭紀律以及連坐制度:一人逃跑,全組餓飯;反抗殺害興漢軍將士的,殺全家。

總共八十個編組,第一天就有三組餓了肚子。

人心都是肉長的,當俘虜們看着和興漢軍將士同樣的吃食發放給服從命令的編組的時候,他們開始認可了興漢軍的管理。

畢竟興漢軍對待俘虜還是不錯的,不打不罵,生病了還安排隨軍醫生診治。

特別是一個即將臨盆的女人,興漢軍上下居然比俘虜們還要着急。

典韋和張繡親自護衛在醫院的帳篷之外。

當母子平安的消息傳出之後,興漢軍上下鬆了一口氣,整個黃巾軍俘虜營卻沸騰了起來。

同村的人問:“鄧家的,兒子叫什麼名字呀?”

女人露出一張蒼白的臉,費力的說:“就叫他愛兒吧,咱們不過是草民,就用草頭艾吧,還能有幾分男子漢氣概。”

就這樣,未來興漢軍的第二代將領之一的鄧艾在前往幽州的途中出生了。

由於產後虛弱,典韋親自安排馬車供鄧氏母子乘坐。

據說鄧艾成年之後,他的母親爲了讓他永遠的記住出生的那個故事,給他起字士載。

意思是說他是被將士們平安帶到幽州的。

黃巾軍俘虜被順利送到了幽州,據說後來成了興漢軍三大主力之一。

一個鄧氏母子的故事,收了八萬黃巾軍俘虜的心,更是得到了一位棟樑之材。

劉正身邊就只剩下郭嘉,周泰和太史慈兩個團,以及陳到的一百白毦兵。

郭嘉見劉正居然把一半以上的人派回了幽州,於是就問他:“校尉大人,你怎麼突然把主力調回南山城,不打算繼續討伐黃巾軍了嗎?”

劉正嘆了口氣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興漢軍的功勞,已經不輸於漢室的三大主力了,再不收斂,只怕會成爲別人眼中的獵物。”

再說黃巾軍敗局已定,就讓別的英雄人物隆重登場吧!

劉正總感覺自己似乎忘記了什麼事情。

想了好久,突然聽見了北軍大營中的號鼓聲,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事情沒有完成。

劉正讓郭嘉準備二十間不見光的禁閉室,把宛城張家的核心成員關了進去。

隨後又命人按照一日三餐的標準,替每一位禁閉人員準備充足的水和食物。

三天之後,宛城張家的核心成員瘋了五人,還有六人已經神智不清。

剩下的九位頭腦清醒的人員之中,有三位死硬分子,由於他們都掌握着宛城張家最大的核心機密,劉正只能再次禁閉七天。

剩下的六個人裡面,有兩個是張家秘密倉庫的管事,剩下的四個人全部是宛城張家在其他州郡產業的負責人。

劉正得到審訊的結果之後,居然把自己嚇倒了。一個宛城張家,居然擁有價值九千三百萬貫的產業和物資,而且主要囤積在幽州,佔了六千萬貫。還有一部分在襄陽城中,有兩千萬貫。

最後就是宛城張家的大本營中,除去興漢軍拿走的明面上的八百萬貫,還有一千三百萬貫物資正準備啓用。

劉正嚇得面如土色,難怪就連曹孟德那樣的英雄人物,都會被豪強世家玩兒死。

現在看來,一個宛城張家,就足以同漢室明面上的力量相抗衡,就算劉家有隱藏實力,張家還分鉅鹿張家,中山張家,幽州張家和巴蜀張家呢?

天下世家豪強,果然非比尋常。

劉正終於見識到了,什麼叫做世家豪強拔一根汗毛比興漢軍的大腿還粗呢?

更讓劉正膽寒的是,還有三個沒有開口的死硬分子,他們掌握的秘密還要驚人。

怪不得漢室動不了豪強,就算張角造反,張家人該做官還得做官,該務農還得務農。

世家豪強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可以隨心所欲的看碟下菜。

作爲主公的漢室,居然還得賠笑臉哄着他們。

劉正心裡很清楚,即使將來興漢軍成功了,張家依舊具備動搖國本的力量,這就是世家豪強。

郭嘉有些氣餒的問:“校尉大人,咱們打擊豪強的政策有用嗎?”

劉正說:“有。”

劉正的解釋是,興漢軍並沒有消滅豪強的想法,只是打擊試圖衝擊興漢軍土地政策的豪強,目標非常的明確。

豪強可以有錢有勢,但是絕對不能擁有土地,這是劉正的底線所在。

他雖然沒有能力消滅貧富差距,但是卻可以爲普通百姓保全一片安身立命的土地。

劉正讓情報部的人配合接收幽州和襄陽的產業,至於宛城中審問出來的東西,就如數上交給了朱雋。

至於已經招供和沒有招供價值的張家核心成員,被秘密送到了海外,終其一生都沒有能夠回到中原。

七天後,剩下的三人招供了,劉正又獲得了價值近兩億貫的銅鐵礦資源,這纔是宛城張家的根本。

劉正得到這個秘密之後,爲了保密,把三個人秘密的解決掉了。

朱雋請旨之後,把價值五百萬貫的財物敬獻給了漢帝。

漢帝收了好處之後,責令朱雋論功行賞。

興漢軍獲得了價值兩百萬貫的賞賜。

劉正看着堆積如山的物資,忍不住的大吼一聲:“打擊豪強的感覺,真他媽的太爽了!”

郭嘉也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現在有錢了,很多項目都可以上馬了。

南山城傳來消息,馬鈞似乎對煤爐燒開水感起了興趣,劉正忙把最簡單版的蒸汽機原理弄了出來,讓馬鈞專心的琢磨,同時鼓勵他編撰學術手稿,就算別人看不懂,有所啓發也是好的。

劉正好不容易纔剋制住了打倒天下豪強的衝動,這個天下太大了。豪強不能在漢室疆域內擁有土地,出了漢室疆域不就可以了嗎?

劉正決定把那些人傑禮送出境,到別人碗裡搶食吃。

第1227章 制約壟斷第2204章 現場提拔第717章 世家定數第1749章 奪嫡終了第1663章 龍國與宴第295章 建設丹東第1210章 流雲舞袖第541章 快樂廖峰第1121章 龍鳳呈祥第631章 巧取潼關第12章 贈槍馬超第917章 堅昆八部第1281章 密會申安第1201章 精準通訊第1978章 清河趣事第963章 成績公佈第183章 陳到鬥陣第1480章 四號戰死第1113章 光明聖女第487章 山林大戰第336章 傲嬌糜圓第1618章 重回金陵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1559章 白起殺降第1914章 打破封印第1237章 毀書斬使第1087章 戰隊定位第787章 平衡生機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1258章 雙語體系第66章 太守秦頡【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本書的第一位學徒】第1267章 制定規則第959章 喚醒百姓第1850章 蘭陵蕭氏第1380章 中軍之威第1571章 規則化道第1002章 水潤天下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1622章 金陵龍盤第895章 南鄭集訓第51章 鄒全之死第920章 見利忘義第181章 孟津戰役第1733章 以下克上第140章 靈帝之死第997章 上官聽雨第506章 棄子安民第1182章 地緣政治第2098章 風起玉門第212章 鳳雛龐統第494章 攻克米河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1437章 血戰邪盟第1355章 配置技能第1255章 海戰殲敵第2005章 質量平衡第82章 轉戰穎川第1547章 百人混戰第2003章 基建狂潮第1079章 突破階層第603章 溝通交流第1361章 王仁上場第1634章 錢語斬情第1611章 七大地丹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20章 至孝魯肅第2134章 齊銳周翎第1827章 呂布斬龍第1601章 爲美拼命第1656章 水城出兵第57章 東海糜竺第1396章 文交武戰第1807章 丁氏亂象第766章 向天借壽第1922章 寒門之殤第1078章 魚人阿水第1352章 張勁敗北第2011章 德才兼備第563章 榜上有名第1761章 龍馬待命第56章 刺史龔景第459章 女將威武第1765章 劉氏核心第1284章 挾民自重第576章 辛酸碎了第1900章 學生遇刺第1631章 成吉易主第271章 技術轉讓第408章 司馬劍兵第627章 張魯歸曹第1331章 金剛境界第19章 酒鬼郭嘉第290章 陶彈欺馬第391章 內部整飭第1184章 發現敵蹤第779章 對話郭嘉第148章 曹操投董第88章 馳援長社
第1227章 制約壟斷第2204章 現場提拔第717章 世家定數第1749章 奪嫡終了第1663章 龍國與宴第295章 建設丹東第1210章 流雲舞袖第541章 快樂廖峰第1121章 龍鳳呈祥第631章 巧取潼關第12章 贈槍馬超第917章 堅昆八部第1281章 密會申安第1201章 精準通訊第1978章 清河趣事第963章 成績公佈第183章 陳到鬥陣第1480章 四號戰死第1113章 光明聖女第487章 山林大戰第336章 傲嬌糜圓第1618章 重回金陵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1559章 白起殺降第1914章 打破封印第1237章 毀書斬使第1087章 戰隊定位第787章 平衡生機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1258章 雙語體系第66章 太守秦頡【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本書的第一位學徒】第1267章 制定規則第959章 喚醒百姓第1850章 蘭陵蕭氏第1380章 中軍之威第1571章 規則化道第1002章 水潤天下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1622章 金陵龍盤第895章 南鄭集訓第51章 鄒全之死第920章 見利忘義第181章 孟津戰役第1733章 以下克上第140章 靈帝之死第997章 上官聽雨第506章 棄子安民第1182章 地緣政治第2098章 風起玉門第212章 鳳雛龐統第494章 攻克米河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1437章 血戰邪盟第1355章 配置技能第1255章 海戰殲敵第2005章 質量平衡第82章 轉戰穎川第1547章 百人混戰第2003章 基建狂潮第1079章 突破階層第603章 溝通交流第1361章 王仁上場第1634章 錢語斬情第1611章 七大地丹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20章 至孝魯肅第2134章 齊銳周翎第1827章 呂布斬龍第1601章 爲美拼命第1656章 水城出兵第57章 東海糜竺第1396章 文交武戰第1807章 丁氏亂象第766章 向天借壽第1922章 寒門之殤第1078章 魚人阿水第1352章 張勁敗北第2011章 德才兼備第563章 榜上有名第1761章 龍馬待命第56章 刺史龔景第459章 女將威武第1765章 劉氏核心第1284章 挾民自重第576章 辛酸碎了第1900章 學生遇刺第1631章 成吉易主第271章 技術轉讓第408章 司馬劍兵第627章 張魯歸曹第1331章 金剛境界第19章 酒鬼郭嘉第290章 陶彈欺馬第391章 內部整飭第1184章 發現敵蹤第779章 對話郭嘉第148章 曹操投董第88章 馳援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