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戰場人道

劉正得知楊業領兵,直接讓霍去病帶領百萬大軍攻打定襄。

楊業無奈,只得親自領兵前往定襄,至於七個兒子,則分兵駐守七大城池。

楊業的第六個兒子,人稱驍將楊六,奉命駐守雁門關。

劉正知道,漢軍想要進入幷州,要麼攻破定襄,要麼繞道攻擊雁門關。

拿下雁門關,漢軍就可以順勢攻打五原,威脅晉陽。

漢軍擁有優勢兵力,又有將領優勢,於是就再次分兵。

吳起攻楊大,白起對陣楊二,樂毅兵鋒所向,便是楊三守備的城池。田單領兵20萬,大張旗鼓的到了楊四的面前。

賈詡也在劉正的鼓勵之下,獨自領兵去跟楊五較量。

至於楊七,很不幸運的遇上了王翦。

雁門關的楊六,由劉正和李牧帶領百萬大軍繞道草原進攻。

廉頗帶領50萬大軍,由霍去病開闢的道路斜插雁門關方向,與劉正大軍夾擊楊六。

靈州城剩下的漢軍,直接由張坤帶領,前往定襄配合霍去病。

漢軍各部依令行事,劉正也和李牧開始了草原行軍。

漢軍進入草原的第一天,就鬧出了一個嚴重的事故。

一個班的戰士在生火取暖的時候,由於忘記操作規程,直接引發了一場大火。

李牧治軍,一向以軍紀嚴明著稱,絲毫沒有通融的餘地。

即便是那個班的戰士提出充當第一梯隊進攻雁門關,也被義正辭嚴的拒絕了。

“漢軍作戰,沒有敢死隊,也不存在炮灰。既然你們犯了軍法,那就只能依律處置。”李牧說道。

劉正沒有干涉李牧的判決,只不過在行刑結束之後,才提出了一個附加處置方案。

“李將軍,他們幾個雖然說死於軍法,卻是在漢軍出征期間。俗話說人死債消,他們幾個死後,也就不存在相應的罪責了。我以爲可以按陣亡處理他們的身後事ꓹ 給他們的家人相應的撫卹金。你以爲如何呢?”劉正問道。

“陛下,既然他們死於出戰期間ꓹ 算陣亡也是應有之義。我同意陣亡撫卹有效。”李牧說道。

軍法無情,而人有用。

李牧用一個班漢軍的生命,告訴所有人ꓹ 草原用火取暖,安全責任大於生命。

沒有所謂的讓步ꓹ 也不存在戴罪立功式的和稀泥。

漢軍各部原以爲李牧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在經歷了處置失火責任人事件之後ꓹ 大家都不再敢掉以輕心了。

劉正清楚李牧的實力ꓹ 當然會親自保駕護航。

大軍趕到雁門關,李牧終於可以遊刃有餘地處理軍中事務了。

劉正當起了甩手掌櫃,坐看李牧用兵。

李牧受命統帥漢軍之後,立即下達了堅壁清野的命令。

漢軍將雁門關附近的村落和人口,直接轉移到了附近的龍城。

雁門關北十里的範圍之內,除了漢軍,再無普通人。

人口遷移完畢之後ꓹ 李牧讓人放了一把火,把所有阻礙視野的東西燒了個一乾二淨ꓹ 不給宋軍任何的偷襲機會。

漢軍在雁門關北面弄出了緩衝地帶ꓹ 直接斷絕了草原物資進入雁門關的通道。

劉正也沒有想到ꓹ 一直溫文爾雅的李牧ꓹ 出手也是格外的兇猛。

把戰場隔離帶弄出來之後,草原勢力就沒有辦法藉助普通人的掩護把物資運進雁門關了。

當然了ꓹ 斷人財路是很危險的事情。李牧直接把草原勢力的物資當成了軍需供應。

這樣一來ꓹ 草原勢力雖然說沒有發戰爭橫財ꓹ 卻也獲得了一部分利潤。草原商人不至於血本無歸,倒也不敢跟漢軍叫板。

大宋帝國的商人很強ꓹ 卻也懂得見好就收。

更何況李牧處置那些拒不搬遷的百姓,直接打暈帶走。

商人獲得了新的商機,就不再把違約當回事了。

反正大漢帝國進攻雁門關,就是人力不可抗拒因素了。

當然了,也有商人不願意失信於人,不顧漢軍的警告,企圖把物資運到雁門關。

李牧對於那些不聽勸告的商人,直接下達了誅殺的命令。

數百名商人的人頭,殺雞儆猴的決斷,漢軍終於完成了從北面封鎖雁門關的計劃。

李牧把處置商人的情況向劉正彙報。

劉正提醒說:“李將軍,處置那些誠信爲本的商人,是爲了漢軍的封鎖計劃。原則上我沒有意見。只不過讓那些人曝屍荒野,不僅有損漢軍的仁義之名,還容易產生病害。我會安排人厚葬那些人,希望你可以理解。”

“陛下,這件事情還是交給我去做吧!”李牧說道。

“也好,由你親自出面,效果會更好。”劉正說道。

李牧決定趁熱打鐵,當着無數商人的面,把犯事商人的遺體擇地安葬。

前有蕭衍善待傷兵,今有李牧厚葬犯人。戰場人道主義,漸漸地有了雛形。只不過還沒有形成體系,更沒有獲得官方的認可。

就在漢軍攻打雁門關的時候,襄陽城的蕭羽,在得知李牧的舉動之後,直接向所有的勢力都發出了邀請,準備就戰場人道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

邀請函進入長安之後,蘇秦派韓兌前往襄陽城參加會議。

東吳大帝也派出了重臣陸遜,對戰場人道的倡議者給予了重磅支持。

正在攻打冀州的唐皇李丹青,也派出了長孫無忌參加會議。

許昌城下,趙光望着燙手的邀請函,只得派出趙普前往襄陽城。

除了大勢力之處,所有的小勢力也都聞風而動。

襄陽城中風起雲涌,蕭羽直接在兼愛酒樓包了一棟樓,用於招待各方勢力的與會者。

在戰場人道會議的見面會上,蕭羽開門見山地說道:“我們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畢竟大家都需要利益。軍人要戰功,文人要名聲,商人要利益,百姓要安全。在利益的驅使之下,誰也無法忍住誘惑。只不過戰爭也是需要規則的。”

蕭羽直接以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爲切入點,闡述了戰場人道的可行性。

畢竟戰爭不管怎麼打,決出勝負之後的和平,纔是整個時代的主旋律。

和平需要對話,使者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不斬使者的潛規則就深入人心了。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理由,斬使毀書的行爲都是要受人詬病的。

既然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可行。那麼把單位的使者變成羣體的俘虜,從而建立優待俘虜的相關制度,也就具備了理論基礎。

戰場拼殺,是證明勇武的重要途徑,軍人很難拒絕。

然而戰鬥結束之後,面對喪失反抗力量的俘虜,再以暴力手段誅殺就說不過去了。

畢竟俘虜既然放下了武器,就應該獲得生命權。

蕭羽得第一份提案,也漸漸地醞釀成型了。

望着敵對勢力的代表在兼愛酒樓推杯換盞,談笑自若。蕭羽的信心也就多了幾分。

對抗是暫時的,和平纔是所有勢力追求的目標。

既然大家註定要走到一起,爲什麼不在碰撞的過程中儘量的減少私仇呢?

殺俘一時爽,仇恨萬年長。何不優待俘虜,讓大家稱量公道人心。

第413章 天命固防第898章 蜀軍來襲第354章 樓船夜話第1030章 餓鬼亂華第11章 首戰街亭第284章 攻破下盤第1480章 四號戰死第1571章 規則化道第870章 驕兵必敗第1411章 楊七之死第753章 首出祁山第1931章 孫權自立第1511章 天機匕出第1071章 無極星功第1646章 羣戰金濤第1968章 王門出手第875章 見死不救第1334章 道元煉體第347章 昔陽之會第104章 美人芳心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1998章 喋血孤城第1141章 戰前動員第62章 秦頡用武第1074章 兔尊道消第1985章 太行書院第633章 花樣作死第689章 袁曹病重第167章 董卓興師第288章 雙傑破敵第675章 數字戰爭第647章 情何以堪第551章 夜長夢多第2176章 梧桐棲鳳第1208章 交換俘虜第762章 四出祁山第55章 黃忠立功第641章 碣石問對第652章 趙統整軍第1586章 包準的路第546章 張觸亂命第2091章 西村阻擊第2000章 奔襲壺關第1584章 結束歷練第755章 街亭軍議第2180章 情之所鍾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1248章 白起出徵第1702章 嘯地篡位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461章 曹仁撤兵第876章 南望長安第1047章 佛系島軍第1469章 亂中取利第1785章 花錢招災第1199章 兔子咬人第1410章 三路襲營第1685章 耶律分家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2159章 烏江自刎第1268章 據理力爭第1665章 待遇恆定第1273章 畫地爲牢第1325章 尋求突破第1185章 戰隊內鬥第1858章 七望擡頭第2131章 宋剛出關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586章 戰磐石軍第1182章 地緣政治第695章 霍篤之死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1841章 龍紋沙蠍第1372章 郭嘉趕到第2047章 西塞大亂第1399章 八卦之威第581章 百年大計第952章 認祖歸宗第1969章 整頓大軍第1879章 忠奸莫辨第956章 仙峰壯士第384章 各逞心機第964章 信心之源第419章 尊師重道第1493章 帝辛離開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496章 麒麟女兵第1643章 馬城戰役第76章 天下十璽第571章 小丑辛酸第507章 老兵威武第2191章 八王出關第1168章 八歧大蛇第1560章 韓信入秦第317章 鐵騎縱橫第1264章 維穩第一第2115章 方老出面第598章 禹村古址第1170章 戰略價值
第413章 天命固防第898章 蜀軍來襲第354章 樓船夜話第1030章 餓鬼亂華第11章 首戰街亭第284章 攻破下盤第1480章 四號戰死第1571章 規則化道第870章 驕兵必敗第1411章 楊七之死第753章 首出祁山第1931章 孫權自立第1511章 天機匕出第1071章 無極星功第1646章 羣戰金濤第1968章 王門出手第875章 見死不救第1334章 道元煉體第347章 昔陽之會第104章 美人芳心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1998章 喋血孤城第1141章 戰前動員第62章 秦頡用武第1074章 兔尊道消第1985章 太行書院第633章 花樣作死第689章 袁曹病重第167章 董卓興師第288章 雙傑破敵第675章 數字戰爭第647章 情何以堪第551章 夜長夢多第2176章 梧桐棲鳳第1208章 交換俘虜第762章 四出祁山第55章 黃忠立功第641章 碣石問對第652章 趙統整軍第1586章 包準的路第546章 張觸亂命第2091章 西村阻擊第2000章 奔襲壺關第1584章 結束歷練第755章 街亭軍議第2180章 情之所鍾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1248章 白起出徵第1702章 嘯地篡位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461章 曹仁撤兵第876章 南望長安第1047章 佛系島軍第1469章 亂中取利第1785章 花錢招災第1199章 兔子咬人第1410章 三路襲營第1685章 耶律分家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2159章 烏江自刎第1268章 據理力爭第1665章 待遇恆定第1273章 畫地爲牢第1325章 尋求突破第1185章 戰隊內鬥第1858章 七望擡頭第2131章 宋剛出關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586章 戰磐石軍第1182章 地緣政治第695章 霍篤之死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1841章 龍紋沙蠍第1372章 郭嘉趕到第2047章 西塞大亂第1399章 八卦之威第581章 百年大計第952章 認祖歸宗第1969章 整頓大軍第1879章 忠奸莫辨第956章 仙峰壯士第384章 各逞心機第964章 信心之源第419章 尊師重道第1493章 帝辛離開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496章 麒麟女兵第1643章 馬城戰役第76章 天下十璽第571章 小丑辛酸第507章 老兵威武第2191章 八王出關第1168章 八歧大蛇第1560章 韓信入秦第317章 鐵騎縱橫第1264章 維穩第一第2115章 方老出面第598章 禹村古址第1170章 戰略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