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衣錦還鄉

許昌,袁紹軍大營。

淳于瓊坐在主位上,望着座中的大小將領,不由自主的嘆了一口氣,忙把躲在角落裡數錢的許攸揪了出來。

許攸問:“仲簡,你打算怎麼辦呢?”

請示主公肯定是來不及了,畢竟往返耗費的時間,足以讓獻帝兵臨城下幾個來回了。

可是具體的應該怎麼辦呢?

淳于瓊說:“子遠,咱們有大麻煩了。”

連主公都惹不起的獻帝,咱們敢惹嗎?

獻帝到了一回南陽,酈縣變成了白地。

可憐的劉備,忠漢王的名頭,竟然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袁家四世三公,面對獻帝只能敬而遠之。

傳令下去:

穎川郡的所有物資,立即轉運到河東。

至於那些運不走的東西,立即無償分給普通百姓。

穎川這個地方,人心思漢。

得讓獻帝親自禍害一遍,給百姓漲漲記性。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許攸問:“仲簡,咱們怎麼向主公交代呀?”

淳于瓊說:“子遠,如實上報就好。”

只要把穎川的百萬人口帶一半到幷州,咱們就有功無過。

可是咱們不能下令讓百姓遷移。

只有獻帝纔有能力驅趕百姓。

以文武百官們的貪婪,不出一個月,穎川百姓就得四處逃難了。

咱們必須要開闢好流民北上幷州的安全通道。

只要百姓體驗到了安全感,就一定會取道北上。

畢竟咱們一直對百姓不錯,更有這臨門一腳,百姓肯定是願意相信任縣王的。

至於南陽郡,酈縣百姓的血還沒有幹呢?

在淳于瓊的安排下,穎川的駐軍居然撤回了幷州。

這可是八萬精銳之師,能夠在獻帝的算計之下全身而退,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想當初蔣義渠,一個不小心就搭進去了數千兄弟。

就連任縣王袁紹,也是壁虎斷尾才逃出生天的。

看來獻帝是逮住了咱們袁紹軍的勢力就啃,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了。

袁紹軍撤了,獻帝帶着三萬羽林軍和數千文武百官,順利的進入了初具規模的許昌城。

也不知道獻帝是怎麼想的,居然改許昌爲許都,作爲漢室新都。

爲了廣置宮室,嚐到了甜頭的獻帝,開始了新一輪的封侯。

這次更是大手筆,直接舉辦了千侯宴,封賞了三千位侯爵。

關羽帶着大軍進駐襄城,劉備軍藉助獻帝的東風,終於順利的深入了穎川郡。

正在安排城防的徐庶,居然看見自己娘子扶着老母走進了襄城。

徐庶驚呆了,徐母在宛城生活了好幾年,怎麼可能突然之間就回到了穎川郡。

徐母見徐庶疑惑,於是就解釋說:“元直,這次多虧了諸葛軍師,要不是他幫忙,向忠漢王開了口,我們一家也不可能衣錦還鄉呀。”

關羽來找徐庶,見到徐母一行人也很詫異。

好在他迅速的調整好了心態,先向徐母見了禮,又攬過了徐庶的公務。

徐庶再三的謝過之後,才陪同家人一起找房子。

好在袁紹軍撤走之後,留下了無數的無主豪宅。

徐庶當機立斷,立即收歸忠漢王府所有。

重新置辦了忠漢國的專有地契和房契。

劉備軍大小將領都得到了一處宅子,只不過房契得忠漢王劉備來賞賜。

這是流程,也是規矩!

站在襄城的城頭上,徐庶覺得格外的孤單。

原來當初的同門情誼,都沒有獨攬大權重要。

徐庶是個聰明絕頂的謀士,當然知道諸葛亮這麼安排的用意。

諸葛亮送徐母回穎川郡,可不僅僅是衣錦還鄉,更是向徐庶表達一種態度——劉備軍的大略,只能一個人獨掌。

至於徐庶,既然到了穎川郡,就不要牽掛着宛城了。

這由一人之下的軍師,變成了普通的郡守,就是諸葛亮給徐庶的禮物。

忠漢王劉備,最終還是選擇了諸葛亮而放棄了徐庶。

徐母回穎川,讓徐庶遠離中樞,連個念想都不能有。

徐庶明白了——忠漢王劉備,難成大事。

凡是可以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的人才,唯一的結果就是打壓。

凡是諸葛亮認爲無法掌控的人才,唯一的結果就是死亡。

忠漢王劉備昔日可以爲了諸葛亮,放棄虎信將軍張水。

如今又爲了大略之爭,放棄了自己。

也許將來還會放棄更多的人才。

徐庶覺得有些好笑——難道僅憑藉着諸葛亮一個人,就可以扛起整個天下嗎?

徐庶的心變了,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左軍師,還不如做一個實實在在的小吏。

至少可以替天下人辦一件實事,而不是懷揣良策而走投無門。

回到家中之後,精明的徐母很快就發現了徐庶的異樣。

徐母問:“元直,你打算怎麼辦呢?”

徐庶回答說:“母親,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既然主公讓我鎮守襄城,我就把這個地方經營好。

將來一定可以重回中樞的。

徐母說:“元直,咱們徐家的根,就在穎川郡!”

到了別的地方,那就是水上的浮萍。

沒有必要爲了做浮萍,從而放棄自己的根。

諸葛軍師喜歡獨攬大權,沒有人可以分潤他的權勢。

就算是忠漢王劉備也不行,何況是你這個半路出家的師兄。

忠漢王府已經沒有你的位置了,讓你回去參謀軍略,那就是在打忠漢王劉備的臉。

你在忠漢王府的前程,已經到此爲止了。

安排好襄城的防務,踏踏實實的做好這個小吏,別的東西就不要奢望了。

攻略豫州的失敗,忠漢王是沒有責任的,所有的過錯,都得你來扛。

從那個時候起,你在忠漢王府的地位就已經動搖了。

你又負氣跟忠漢王弄出了什麼約定,更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忠漢王三顧茅廬求來的右軍師諸葛亮,就是爲了取代你的。

我一個婦道人家都看得出來,荊益世家操縱地方,忠漢王劉備,也不過是劉表或者是劉璋那樣的傀儡而已。

你的謀略不差,應該知道放棄南陽,就等於放棄中原。

可是諸葛亮的大略,居然是毫不猶豫的放棄南陽。

你可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徐庶問:“母親,我怎麼就聽不明白呢?”

放棄南陽的前提,是荊州發生什麼變故。

如今的荊州有劉表,怎麼可能讓主公有機會插手呢?

徐母說:“元直,你太單純了。”

荊州世家既然有意接納忠漢王劉備,肯定會進行清場的。

劉表已經成了一塊絆腳石,也是活不了多久的人了。

你以爲荊州世家,會把好處分給忠漢王府嗎?

忠漢王劉備,只是荊州世家重新洗牌的一個藉口而已。

諸葛亮所效忠的,是以忠漢王劉備爲首的荊州利益集團,這一點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

誰能替荊州世家謀取利益,誰就是諸葛亮重用的對象。

你是穎川郡人,這就意味着在諸葛亮的身邊,從來都沒有你的位置。

荊州利益集團,是不會讓一個外人來分潤權勢的。

徐庶說:“母親放心,我已經有了計較。”

我就專心替主公看好穎川,至於別的地方,就讓孔明師弟去操心吧!

正在這個時候,關羽派人來請。

徐庶忙去了關羽的軍營。

關羽直接開門見山的說:“元直,主公來信了。”

主公讓我屯兵郟縣,與襄城呈犄角之勢,一來防禦北方的袁紹,二來鞏固穎川郡的地盤。

至於襄城,主公任命你爲襄城令,坐鎮穎川。

徐庶聽了之後,忙問:“關將軍,主公留下多少兵力駐守襄城呢?”

關羽面露難色,很不好意思的說:“元直,你太難爲我了!”

主公有令:

三萬主力大軍移駐郟縣,至於襄城,得元直你自行募兵,自行籌餉。

徐庶看了劉備的手令之後,很快就有了主意。

他的心是徹底的冷了,忠漢王劉備,爲了斬斷聯繫。

不僅送回了家人,還把大軍撤到了郟縣,一兵一卒也不留。

徐庶強顏歡笑的說:“關將軍,我身體突然有些不適。”

大軍開撥的時候,我就不來送你了,祝你馬到成功。

徐庶說完,就轉身離開了。

看着徐庶寂寞的背影,關羽忍不住的嘆了一口氣。

副將問:“關將軍,徐軍師多好的一個人呀?”

怎麼主公說放棄就放棄了呢?

看看人家興漢王,手下謀士那麼多,不是照樣可以和睦相處的嗎?

徐軍師與諸葛軍師還是同門呢?

怎麼就水火不容了呢?

關羽說:“諸葛軍師才高八斗,想要一力擎天!”

事關大略之爭,諸葛亮怎麼可能容忍有和他平起平坐的謀士存在呢?

看着吧!

很快就會輪到武將了,也許用不了多久,咱們就會淪落爲諸葛軍師的打手了。

關羽對五虎將未來的命運,充滿了不安。

虎信將軍張水之死,難免叫武將們兔死狐悲。

關羽離開了襄城,徐庶成了被拋棄的對象。

……

中山城,梅園。

又是一次小規模的會議,參加會議的只有四人。

龐統說:“王爺,衆位同僚:我先向大家通報幾個消息。”

一是獻帝東巡穎川郡,袁紹軍穎川守城淳于瓊,連照面都不打,直接北撤併州,還把多餘帶不走的軍資,直接分給了當地百姓。

穎川郡的大小府庫直接空了,一文錢也沒有留存。

獻帝順利的進駐了許昌,並且改許昌爲許都,似乎有長期駐留的打算。

二是獻帝爲了籌集修建宮殿的資金,大肆封賞獻金侯。

還舉辦了千侯宴,三千侯爵赴宴,排面震驚了天下人。

穎川郡的三成底蘊,直接落入了獻帝的腰包。

三是劉備軍進入襄城不久,關羽就帶着三萬主力大軍進駐郟縣,把襄城交給了徐庶一個人,一兵一卒都沒有留下。

陳到問:“王爺,難道劉備軍的大略之爭,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嗎?”

劉正想了想,纔回答說:“諸葛亮喜歡獨斷專行,肯定是不允許有和他分庭抗禮的人存在。”

咱們現在必須要注意的問題有兩個:

一是獻帝進駐穎川郡之後,相當於魏王曹操西進的道路就被打通了。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曹操一定會回師陳留,想方設法的拿下穎川郡。

一旦魏軍以獻帝的名義行事,魏國的實力一定會暴增。

這將會影響到天下大勢,魏國有可能執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大略,一舉成爲地跨四州的大勢力。

總參謀部一定要拿出相應的對策。

二是幽州攻略必須要立即展開,以免落後於人。

一旦魏軍完成了進佔司隸和雍州,同時整飭大軍之後,呈一字長蛇陣的魏國,可以選擇的餘地就大多了。

魏軍西進,與興漢軍的利益不符。

想個辦法,讓袁紹重回洛陽城,擋住魏軍西進的道路。

劉正的話音剛落,郭嘉就發言了。

郭嘉說:“王爺,任縣王方面不用擔心。”

有田豐出謀劃策,再加上淳于瓊的八萬生力軍,伍習投奔袁紹軍,幾乎可以板上釘釘了。

是不是讓定陶城動一下,畢竟拿下東郡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龐統說:“王爺,先解決幽州問題,這是大略。”

獻帝駕幸許都,一定會改變天下局勢。

很有可能導致天下勢力重新洗牌,咱們得抓緊時間安定後院,纔好與天下英雄逐鹿中原的。

劉正說:“士元,奉孝,薊城攻略,正式展開!”

興漢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

第1745章 狼軍慘敗第1039章 七彩蝴蝶第862章 文鴛出擊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2021章 枉作小人第899章 雄鷹展翅第2144章 瘋狂競拍第2003章 基建狂潮第508章 曹彰之勇第1334章 道元煉體第584章 賈詡用兵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1454章 神象之殤第189章 華陰楊門第1125章 三傑四將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1763章 樂不思蜀第9章 北地殺胡第1016章 龍紋星蝶第920章 見利忘義第556章 有如夫人第702章 遷徙朔方第628章 顏良之死第1609章 魚丸開門第1196章 求學之路第1677章 攻佔靈州第985章 專注細節第614章 賈詡入營第2227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1)第850章 僧多粥少第733章 父子談心第1772章 趙雲屠龍第538章 小路難走第1007章 星武四友第977章 綿竹暗流第1295章 打草驚蛇第1881章 武吉之死第1232章 石頭太硬第937章 海軍青年第2160章 英詩討明第358章 馬謖兵敗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598章 禹村古址第1971章 張昭筆記第1224章 欲加之罪第1150章 競爭失序第35章 簡雍獻策第567章 五行殺手第660章 周瑜興兵第337章 弩砲試射第1507章 激活軍功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865章 商道劉巴第159章 俞涉之死第43章 上谷慘案第601章 禹村盛會第1246章 工友之家第948章 邀民觀陣第508章 曹彰之勇第1002章 水潤天下第284章 攻破下盤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1104章 滄海桑田第499章 圍而不攻第554章 靈堂訓子第158章 驍將俞涉第1369章 附屬宗派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981章 駐村觀察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721章 乘風破浪第357章 諸葛之憂第1470章 拒絕突破第960章 仙峰夜校第1701章 壯士悲歌第231章 長沙喜事第2216章 悟道逍遙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774章 梅花救父第2130章 孔宣殞落第1255章 海戰殲敵第968章 四女救夫第229章 劉正開元第424章 溫柔是刀第639章 陷陣之名第2079章 執棋之役第2222章 通天大帝第825章 循序漸進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1248章 白起出徵第939章 徐開之悟第256章 悍勇鮮卑第347章 昔陽之會第1569章 獻祭愛情第129章 平亂西涼第687章 反攻楊莊第143章 董重之死第2100章 昌武齊銳第1233章 淨身出戶第1222章 御龍新政
第1745章 狼軍慘敗第1039章 七彩蝴蝶第862章 文鴛出擊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2021章 枉作小人第899章 雄鷹展翅第2144章 瘋狂競拍第2003章 基建狂潮第508章 曹彰之勇第1334章 道元煉體第584章 賈詡用兵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1454章 神象之殤第189章 華陰楊門第1125章 三傑四將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1763章 樂不思蜀第9章 北地殺胡第1016章 龍紋星蝶第920章 見利忘義第556章 有如夫人第702章 遷徙朔方第628章 顏良之死第1609章 魚丸開門第1196章 求學之路第1677章 攻佔靈州第985章 專注細節第614章 賈詡入營第2227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1)第850章 僧多粥少第733章 父子談心第1772章 趙雲屠龍第538章 小路難走第1007章 星武四友第977章 綿竹暗流第1295章 打草驚蛇第1881章 武吉之死第1232章 石頭太硬第937章 海軍青年第2160章 英詩討明第358章 馬謖兵敗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598章 禹村古址第1971章 張昭筆記第1224章 欲加之罪第1150章 競爭失序第35章 簡雍獻策第567章 五行殺手第660章 周瑜興兵第337章 弩砲試射第1507章 激活軍功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865章 商道劉巴第159章 俞涉之死第43章 上谷慘案第601章 禹村盛會第1246章 工友之家第948章 邀民觀陣第508章 曹彰之勇第1002章 水潤天下第284章 攻破下盤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1104章 滄海桑田第499章 圍而不攻第554章 靈堂訓子第158章 驍將俞涉第1369章 附屬宗派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981章 駐村觀察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721章 乘風破浪第357章 諸葛之憂第1470章 拒絕突破第960章 仙峰夜校第1701章 壯士悲歌第231章 長沙喜事第2216章 悟道逍遙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774章 梅花救父第2130章 孔宣殞落第1255章 海戰殲敵第968章 四女救夫第229章 劉正開元第424章 溫柔是刀第639章 陷陣之名第2079章 執棋之役第2222章 通天大帝第825章 循序漸進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1248章 白起出徵第939章 徐開之悟第256章 悍勇鮮卑第347章 昔陽之會第1569章 獻祭愛情第129章 平亂西涼第687章 反攻楊莊第143章 董重之死第2100章 昌武齊銳第1233章 淨身出戶第1222章 御龍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