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秦頡用武

就在劉正等人,討論興漢軍的土地大略的時候,張曼成也在宛城太守府中,召開了別開生面的分贓大會。

張曼成把宛城四大家:張、黃、袁、韓的家主聚在了一起,開宗明義的說:“各位,宛城這個地方,蒼天已死,黃天當道。地屬太平道,民是黃巾軍。如今改朝換代,百姓當樂享太平。舊有的勢力格局,已經不合時宜了。你們四家,各交出良田萬頃,糧食十萬斛。也讓黃巾軍上下,都能飽餐食肉,算是你們,對太平道的貢獻。否則就是戀棧漢室,已故太守褚貢,就是你們的榜樣。”

張家的新任家主張雷,自忖獻城有功,於是就對張曼成說:“大渠帥,我們四家,每家都有數萬人口,土地也不過萬頃有餘。獻出萬頃之後,大家都得餓死。還望大渠帥酌情減免,給我等世家一條活路。”

張曼成大怒說:“太平道既立,應當有新氣象。百姓必須要樂享太平,誰敢反抗,殺無赦!”

張雷說:“大渠帥可別忘了,若不是我等世家,你怎麼可能有機會在這裡升座,耀武揚威!”

張曼成聽了張雷的話,怒火萬丈,大聲喝問:“張雷匹夫,你當本渠帥不敢殺你嗎?”

張雷自恃功高,毫不退讓的說:“要地沒有,人頭倒是有一顆,大渠帥要是想拿走,我願意雙手奉上。”

張曼成說:“匹夫無狀,不知死活。你既然想死,我這就成全你。”

張曼成命令韓忠,帶人拿下張雷。在太守府中,當着其餘三人的面,亂棍打死!

可憐張雷,才當上家主兩天,就死於非命。

這張家剛換過一次家主,又得召開族會,選舉新任家主了。

這南陽張家的家主,也算是大漢第一高危職業了。

黃、袁、韓三家的家主,當場就嚇尿了。形勢比人強,好漢也不吃眼前虧。他們爲了自保,不僅把土地悉數奉上,還承諾地裡尚未收割的莊稼,全都獻給黃巾軍。

只是在涉及到十萬斛存糧的時候,才藉口調集糧食,需要時間,求張曼成寬限時間。

張曼成見目的已經達到,就不再過分逼迫另外三家,只是讓張家獻出地兩萬頃,糧二十萬斛,以儆效尤。

張曼成的動作很快,在當天夜裡就命人到控制區內各縣張貼告示,按縣分地並且組織黃巾軍搶收夏糧。

其實距離夏糧成熟,還有二十來天,提前收割會造成巨大的浪費。張曼成怕夜長夢多,更害怕四大家連夜搶收。懷着落袋爲安的心情,發動了浩浩蕩蕩的搶收運動。

張曼成的這一舉動,在短時間之內,獲得了南陽郡的民心,神上使更是成了南陽百姓頂禮膜拜的對象。

然而張曼成卻忽略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南陽黃巾軍有十來萬,張黃袁韓四大豪強,也有十萬衆,而且兵甲齊備,戰力不俗。

張曼成不知內情,並沒有趁機收取四家的私兵。這就造成了四家豪強暗中厲兵秣馬,等待着反戈一擊。

消息傳到興漢軍中的時候,劉正恰好在對新補充進入興漢軍的幽州屯墾團戰士訓話。

郭嘉說:“校尉大人,張曼成部有新動向了?”

劉正忙離開了訓練場,對郭嘉說:“奉孝,張曼成又在搞什麼?”

郭嘉說:“這還沒有到收穫季節,南陽郡各部黃巾軍,居然在搶收糧食。”

劉正說:“張曼成還算聰明,居然知道落袋爲安的道理。”

郭嘉說:“校尉大人,張曼成這麼一搞,南陽郡的糧食肯定會減產三成。要不我們立即進攻,爭取減少南陽百姓的損失?”

劉正搖了搖頭說:“奉孝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張曼成的隊伍搶收的,是張黃袁韓四大豪強名下的田產,咱們又何必爲了世家之人火中取栗。倒不如讓張曼成收割完畢之後,咱們再發起進攻,宛城的糧食,就是興漢軍的了。”

郭嘉說:“這樣一來,南陽郡內的豪強就會對興漢軍恨之入骨,沒準以後會成爲興漢軍的大敵!”

劉正說:“奉孝,你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興漢軍與地方豪強是天生的勢不兩立,遲早必有一戰。再說了,就算興漢軍替四家豪強奪回糧食,人家也不會對咱們感恩戴德。咱們又何必用熱臉貼上人家的冷屁股,自討沒趣呢?”

郭嘉問:“校尉大人,那咱們得等到什麼時候?”

劉正說:“奉孝,按照你的估計,張曼成要完成收糧,並且轉運到宛城,需要多久?”

郭嘉回答說:“十天!”

劉正說:“那好,就定在十天後的深夜,興漢軍各團,秘密運動到四大城門附近。於拂曉時分,準時向宛城發起進攻。各部要安排好打援隊伍,只要不是興漢軍的隊伍,一兵一卒都不許進入交戰區域內。”

郭嘉說:“我這就去安排!”

興漢軍忙於訓練,張曼成急於搶收。雙方就這樣隔城相望,倒也相安無事。

第八天,黃敘來報,博望坡外來了漢室大軍。

劉正忙帶着黃忠和郭嘉,跟在黃敘的身後迎了出去。

剛翻過山樑,只見一支漢室大軍,正列陣集結。劉正粗略估算了一下,大軍有一千人。所有的人都是郡兵打扮,有着濃濃的江南水鄉風格,只有爲首的兩人,才身着鐵甲,手拿長槍。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箇中年漢子,一見到劉正等人,以及身後的討逆校尉部大旗,就自報家門說:“江夏都尉秦頡,拜見幽州軍討逆校尉部劉大人!”

劉正爲了奠定興漢軍的主導地位,只得受了秦頡一禮,客套的說:“秦都尉客氣了,如今張曼成部黃巾軍,搶掠糧田,賊勢非常的浩大。我部屯兵日久,卻是束手無策。有了江夏勇士們的到來,我就可以免去後顧之憂了。”

秦頡說:“興漢軍久負盛名,江夏郡兵能夠與劉校尉的部衆並肩作戰,反倒是秦頡的榮幸了。”

劉正笑說:“江夏勇士,天下聞名。如今得見,才知所言不假。秦都尉的江夏郡兵精神抖擻,比起幽州邊軍也是分毫不差。”

秦頡忙連聲稱謝,又讚了一回興漢軍的驍勇,纔算是結束了寒暄。

一千江夏郡兵,在呂蒙的引導下進入了緊急佈置的新營地。

當夜,劉正與黃忠以及郭嘉設宴,替江夏都尉秦頡接風洗塵。

秦頡帶着白天的那名小將赴宴。

劉正見那小將英氣逼人,於是就問秦頡:“秦都尉,這位是……?”

秦頡回答說:“他叫蘇飛,是荊州義陽山中的獵戶。我路過的時候,見他英雄了得,就收入軍中,如今更是我的左膀右臂。”

蘇飛說:“我不過是山野匹夫,得秦都尉看重,這才穿上了這身鐵甲,吃上了這份軍糧。不過是擁有一膀子力氣,又怎麼敢不報答秦都尉的知遇之恩呢?”

秦頡說:“蘇屯長不必妄自菲薄,如今黃巾軍四處作亂,爲禍地方百姓。正是我等軍人用武之時,你我既爲同袍,當是手足兄弟。就讓我們和麾下兒郎一起,追隨劉校尉,一起建功立業。”

劉正笑着說:“大家舉杯,爲並肩作戰的兄弟們滿飲此杯。”

五人起身,共同舉杯暢飲。

酒足飯飽之後,秦頡問劉正:“劉校尉,江夏郡兵初到,還勞煩介紹一下南陽郡內的形勢。”

劉正示意郭嘉,讓他向在座的人介紹張曼成部的最新動向。

郭嘉忙把張曼成部黃巾軍搶收糧食的進度在地圖上一一標了出來。

最後,郭嘉把手指定在了堵陽的位置上,向秦頡介紹說:“張曼成部黃巾軍主力,如今盤踞在宛城。北面雉縣和酈縣,都在漢室大軍的控制範圍之中。雖然說進攻不足,但是自保有餘。有興漢軍屯駐博望坡,兵鋒直指西鄂,想來那張曼成的主力大軍不敢輕舉妄動。只有這個地方,堵陽。這堵陽位於博望坡的正東方向,正好在興漢軍的側翼。一旦咱們強攻宛城,就會後方不穩。興漢軍兵力有限,無法分兵出擊解除後顧之憂。”

劉正說:“奉孝,堵陽對興漢軍的威脅,咱們都一清二楚。你還是向秦都尉介紹一下,堵陽黃巾軍所部的最新情況吧!”

郭嘉說:“堵陽黃巾軍賊將就是韓忠。這是興漢軍入南陽郡作戰的第一個對手。舞陰首戰,韓忠爲了保存實力,棄城而逃。博望坡再戰,韓忠弄險,火燒博望坡不成反受其咎,兩千五百部衆僅存六百。黃巾軍攻佔宛城之後,張曼成命令韓忠杖殺張家家主張雷,爲了避免張家死士的報復,才讓韓忠所部進佔堵陽,主持東面各縣的收糧工作。”

秦頡問:“郭司馬的意思是說,堵陽只有黃巾軍六百?”

郭嘉說:“秦都尉可不要大意,韓忠所部,能在興漢軍手下逃出生天,還是有幾分實力的。更何況張曼成的分田分糧,黃巾軍深得民心,這就導致了我們無法準確的預估韓忠部的實力。”

秦頡說:“劉校尉,江夏郡兵請戰堵陽,替興漢軍拔除背後的釘子。”

劉正說:“秦都尉,韓忠軍中有一名徐姓少年,智謀非常的出衆,火燒博望坡就是他的主意。要不是奉孝事先看出端倪,只怕如今坐在這裡的,就是黃巾軍賊將韓忠了。”

秦頡說:“劉校尉,還請給江夏郡兵一個機會!”

劉正說:“秦都尉還是隨興漢軍中軍一起行動,我可以把神弓營抽調出來,出兵堵陽解除後顧之憂。”

秦頡急了,大聲說:“劉校尉,我等願意立下軍令狀!”

劉正想了想,帶着秦頡與中軍一起行動多有不便,於是就說:“既然秦都尉堅持,我也只能成人之美。知書,調五十具強弩,助秦都尉克敵建功。”

黃敘領命,派人去取強弩,送到了秦頡營中。

秦頡有了強弩,對於出戰堵陽就信心十足了。

郭嘉見終於送走了秦頡,才徹底的鬆了一口氣。

興漢軍作戰,最害怕的就是盟友。

這豬隊友,不用不行,重用那是在作死。這其中的度,真的好難把握。稍有不慎,就是損兵折將的結果。

劉正倒是對秦頡很有信心,畢竟盛名之下無虛士,韓忠兵敗堵陽,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第1791章 治療呂布第1095章 風雲戰隊第389章 俘虜安置第2141章 趙平首戰第1002章 水潤天下第1786章 陸岡棄印第980章 張浪之音第769章 城外楊村第935章 文人誤軍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72章 拜見朱雋第1091章 謀牛心石第1898章 田氏代齊第602章 禹村定盟第1780章 倉管發難第1245章 巴谷之義第491章 顏良退兵第1805章 重組格局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1798章 孫月告狀第631章 巧取潼關第1369章 附屬宗派第1562章 登臺拜將第943章 慘烈爭奪第1835章 做多必錯第322章 英雄鄧草第1443章 莊家出手第1381章 百萬雄師第398章 思想教育第379章 蘭桂梨荷第284章 攻破下盤第259章 陷陣當關第1930章 刺殺孫策第1309章 資源流動第2113章 陳海兵敗第2132章 羽林飛騎第1121章 龍鳳呈祥第1895章 五姓易幟第385章 左右爲難第1592章 劉正出場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1522章 極限練兵第1108章 情比紙薄第2107章 逐出門牆第793章 老將的心第1164章 特授令牌第954章 仙峰前線第1209章 五律同輝第2116章 馬市聯盟第149章 呂布登場第97章 東阿王度第609章 煤山大戰第467章 洪安善射第1244章 因何屈才第1240章 巴呂斷盟第158章 驍將俞涉第894章 王黑之志第1438章 尋門之路第17章 醜面龐統第10章 北地槍王第457章 水土不服第92章 張寶來襲第723章 微服私訪第1467章 力戰萬軍第1806章 同權繼承第987章 人梯上山第1073章 香醉兔尊第2172章 宋國來使第532章 同門相見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2001章 匝道激戰第1904章 軒轅三殺第674章 陶謙之死第1874章 投鼠忌器第123章 陳到遇刺第592章 曹操自省第2199章 鑰匙驪山第98章 陽谷張伯第173章 移師虎牢第1329章 一鳴驚人第1678章 西米事件第1923章 爭話語權第1742章 機械軍屯第1063章 五牛大陣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1969章 整頓大軍第1282章 盧江之家第2105章 孔城大儒第1310章 國力比拼第710章 競爭進步第1467章 力戰萬軍第340章 關鳳曹昂第1983章 兩家分代第62章 秦頡用武第358章 馬謖兵敗第2199章 鑰匙驪山第1304章 全軍覆沒第2087章 破壞規矩第1721章 山本夜襲第989章 任務婚姻
第1791章 治療呂布第1095章 風雲戰隊第389章 俘虜安置第2141章 趙平首戰第1002章 水潤天下第1786章 陸岡棄印第980章 張浪之音第769章 城外楊村第935章 文人誤軍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72章 拜見朱雋第1091章 謀牛心石第1898章 田氏代齊第602章 禹村定盟第1780章 倉管發難第1245章 巴谷之義第491章 顏良退兵第1805章 重組格局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1798章 孫月告狀第631章 巧取潼關第1369章 附屬宗派第1562章 登臺拜將第943章 慘烈爭奪第1835章 做多必錯第322章 英雄鄧草第1443章 莊家出手第1381章 百萬雄師第398章 思想教育第379章 蘭桂梨荷第284章 攻破下盤第259章 陷陣當關第1930章 刺殺孫策第1309章 資源流動第2113章 陳海兵敗第2132章 羽林飛騎第1121章 龍鳳呈祥第1895章 五姓易幟第385章 左右爲難第1592章 劉正出場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1522章 極限練兵第1108章 情比紙薄第2107章 逐出門牆第793章 老將的心第1164章 特授令牌第954章 仙峰前線第1209章 五律同輝第2116章 馬市聯盟第149章 呂布登場第97章 東阿王度第609章 煤山大戰第467章 洪安善射第1244章 因何屈才第1240章 巴呂斷盟第158章 驍將俞涉第894章 王黑之志第1438章 尋門之路第17章 醜面龐統第10章 北地槍王第457章 水土不服第92章 張寶來襲第723章 微服私訪第1467章 力戰萬軍第1806章 同權繼承第987章 人梯上山第1073章 香醉兔尊第2172章 宋國來使第532章 同門相見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2001章 匝道激戰第1904章 軒轅三殺第674章 陶謙之死第1874章 投鼠忌器第123章 陳到遇刺第592章 曹操自省第2199章 鑰匙驪山第98章 陽谷張伯第173章 移師虎牢第1329章 一鳴驚人第1678章 西米事件第1923章 爭話語權第1742章 機械軍屯第1063章 五牛大陣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1969章 整頓大軍第1282章 盧江之家第2105章 孔城大儒第1310章 國力比拼第710章 競爭進步第1467章 力戰萬軍第340章 關鳳曹昂第1983章 兩家分代第62章 秦頡用武第358章 馬謖兵敗第2199章 鑰匙驪山第1304章 全軍覆沒第2087章 破壞規矩第1721章 山本夜襲第989章 任務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