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水上蛟龍

過了葭萌關之後,繼續沿着商路南下,便到達了長江北岸渡口,有着西南要衝之稱的巴郡港城。

三人下馬乘舟,爲了方便,包了一艘樓船,順流而下。

從巴郡港城到臨江渡口,是長江水域最爲奇險的地段,不僅暗礁遍佈,更有水賊爲禍。

兩岸更是崇山峻嶺,飛鳥難越,江面多有大霧,四周視野僅數十步開外。

大小船工只能憑藉着行船經驗吆喝號子,提醒往來船隻小心避讓。

劉正站在甲板上,看着搖搖晃晃的趙雲和賈詡,心中多了幾分不祥之兆。

賈詡抓住欄杆,努力的穩定身形,剛喘過一口氣,又開始打趣趙雲說:“子龍,你可是陸上的猛虎,怎麼到了船上,就變成軟腳蝦了?”

趙雲使了一個千斤墜,讓自己的下盤更穩了,反擊說:“參謀長,你還說我呢,你看看你,臉都嚇白了,連我都不如呢!”

趙雲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就在他得意妄形的時候,樓船淌過一個漩渦,一個浪頭上來,樓船左搖右擺,急劇巔簸。

趙雲沒有忍住,胃液翻騰攪動得厲害,笑噴了。

其實他是暈船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吐了!

趙雲痛快淋漓的吐過一回之後,總算是舒服多了,胃部清空之後,人也就沒有那麼難受了。

趙雲這特殊的表演,可把賈詡給坑苦了。

賈詡本來可以忍住不吐的,然而趙雲開了個壞頭。暈船的人,最怕看見別人吐了。

賈詡無力壓制喉嚨處噴涌的胃液,也學着趙雲的樣子,痛快酣暢的吐了起來。

劉正看着身邊的這隊難兄難弟,苦笑着搖了搖頭。

趙雲不服氣,就問劉正:“團長,同是北方人,你爲什麼不吐,南船北馬,你怎麼沒有北方人的英雄氣概?”

劉正說:“你團長我天賦異稟,在陸上可以橫行無忌,到了這江面上,也照樣如魚得水,不像你們,偏科得厲害。”

賈詡總算是緩過氣來了,忙問:“團長,什麼是偏科?”

劉正說:“說得簡單一些,就是你們兩個,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一個頭腦發達,四肢無力。”

趙雲不服氣,賭咒說:“團長,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一定克服水上恐懼症。”

劉正說:“子龍勇氣可嘉,我相信你。文和,你呢?”

賈詡看着波濤洶涌的江面,嘆了一口氣說:“團長,以後南方的事情,不要找我!”

劉正陰惻惻的一笑,盯着賈詡,一字一句的說:“參謀長,你覺得有這個可能嗎?”

賈詡楚楚可憐的說:“團長,你就饒了我吧,我是真的怕了。”

劉正不理會賈詡的裝可憐,自顧自的說:“想要偷懶,門兒都沒有,要怎麼做,你自己看着辦吧!子龍,就由你來監督。一個月之後,若是依舊不識水性,我就親自訓練你們,你們一定要挺住了,給我一個出手的機會。”

趙雲和賈詡對視了一眼,又可憐兮兮的望着劉正。

只可惜劉正無動於衷,他們只能相互攙扶着走進了船倉。

劉正獨眺兩岸風光,大有一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身臨其境,才知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果然讓人豪情萬丈。

就在劉正閉目養神,用身體領略江風的風彩的時候,水手嚴三突然驚叫一聲:“不好了,錦帆賊來了!”

劉正睜開眼睛一看,只見數十步開外,一艘小型樓船孤懸江面,船上水手身着錦衣,腰間懸掛着五彩鈴鐺。

被這江風一吹,悅耳的聲音破空而來。

樓船前方有一壯漢,手握峨眉分水雙刺,袒肩露背,腰間掛有一個金鈴鐺。

只見那漢子橫舟江上,任憑風吹浪打,猶自紋絲不動。

壯漢擡起左手,屈指輕輕的在鈴鐺上一彈。

一聲脆響,入得劉正所在樓船上的衆人耳中。

鈴鐺一響,便是號令,那壯漢高呼:“留下買路財!”

身後徒衆跺跺腳,搖起了鈴鐺,齊聲吆喝:“留下買路財!”

嚇得那船老大忙命人緊急停船,以免發生碰撞,更怕因此激怒對方,落得個船毀人亡的下場。

劉正走到了船頭,抱拳行禮:“涿縣劉正劉佑興,這廂有禮了。”

壯漢拍着腰間的金鈴鐺,對劉正說:“臨江甘寧甘興霸,得罪了!”

劉正又說:“素聞甘興霸英雄了得,爲何做出此等不義之事來?”

甘寧回答說:“佑興言重了,甘寧自號錦帆衆,在水上做這等沒有本錢的買賣,又何必招惹虛名。”

劉正見甘寧不爲所動,只得發起挑戰:“素聞臨江水上,甘興霸是第一條好漢。劉正技癢,倒是想會一會你這水上蛟龍!”

甘寧見狀,大聲吩咐說:“兄弟們!”

身後徒衆振臂高呼道:“有!”

甘寧吩咐說:“我自與劉英雄交戰,爾等自守陣腳,不得私自登船,壞了錦帆衆的名聲!”

身後徒衆皆呼:“得令!”

甘寧把峨眉雙刺分開,左右手各執其一。

飛身躍下,踩着浪頭,逆流而上。

劉正同樣飛身躍下樓船,踩着浪頭,順流而下。

當梨花槍的槍纓沐浴江水的時候,自動開啓了水戰屬性。

梨花槍乘風破浪,刺向了甘寧。

甘寧舉起雙臂,峨眉雙刺交叉,做剪刀狀,架住了梨花槍。

劉正藉助水勢,力壓甘寧。

甘寧逆水招架,受力不住。腳下浪頭破碎,膝蓋以下盡沒水中。

劉正略佔上風,梨花槍一觸即走。

甘寧失了先機,被江水所阻,一時之間,進退兩難。

梨花槍斜挑江面,激起一道水幕,襲向了甘寧。

甘寧向後側仰,不僅避開了水幕,還下滑了數米遠,脫離了梨花槍的籠罩範圍。

劉正趁勝追擊,踏江而行,如履平地。

甘寧見劉正只在江面上行走,以爲他水性不佳,便心生一計。索性放棄了輕身功法,任憑整個身體砸入了深水之中。

劉正見甘寧突然消失,便知曉了他的打算,腳下用力,整個人潛入水中。

身上的護甲自主開啓潛水屬性,讓劉正如同游魚那般,專心致志的尋找起甘寧來。

梨花槍一寸長一寸強,刺向甘寧的時候,江水自動向兩旁分開。

甘寧揮動着峨眉雙刺,藉助江水之力抵消梨花槍上傳來的力道。

劉正勞而無功,暴雨梨花槍法雖然精妙絕倫,但是到了水下,終究有些水土不服,落了下乘。

甘寧的峨眉雙刺爲水戰量身打造,只可惜近不得劉正的身,一時之間,兩人便誰也奈何不得誰,纏鬥在了一起。

兩個時辰之後,腹中傳來幾聲輕響,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收起了招式。

劉正望着甘寧,認真的說:“水上蛟龍,果然名不虛傳!”

甘寧也對劉正佩服有加,謙虛的說:“涿縣劉正,果然當世豪傑!”

兩人各回各船,水上交鋒一事,算是告了一個段落。

甘寧掉轉船頭,在前面引路。

劉正讓船老大起錨,尾隨其後。

抵達臨江渡口之後,劉正結了船資,招呼趙雲和賈詡牽馬上岸。

恰逢甘寧率領錦帆衆登岸,雙方結伴同行。

甘寧見賈詡雙目微睜,隱隱有道道寒光激射而出,如芒刺在背,不敢有絲毫的輕慢之心。

又瞧見趙雲一副小白臉的模樣,更是病怏怏的樣子,便心生厭惡,鄙夷之態格外的明顯。

趙雲重新腳踏實地,無遐理會甘寧的心思,專心致志的重新適應,調整個人狀態。

甘寧邀劉正三人入酒肆敘話,劉正慨然應允。

甘寧見劉正等人不似商客,更無財貨傍身。

雙方分主賓坐下之後,甘寧便問劉正:“佑興自西面而來,不知可爲何事?”

劉正也不繞彎子,直接了當的說:“正聞臨江縣有一豪傑,端是英雄了得,特來結交。”

甘寧說:“寧仰仗父輩威名,行事無狀,倒是讓三位見笑了。”

劉正又說:“興霸提起此事,我倒是想問上一問,將來有何打算?”

甘寧回答說:“今有太平道替天安民,恐非正道,寧也不知道何去何從!”

劉正說:“興霸若無定計,不如隨我北上幽州,爲大漢守邊,抗擊胡夷。”

甘寧推辭說:“寧在水上討生活,倒也無可厚非,到了北方之後,哪有用武之地?”

劉正說:“興霸縱橫長江,當知長江之東向入海。北有黃河,也東至大海。江上稱雄,又怎麼比得上揚帆海域。”

甘寧說:“佑興莫不是虛言誑我?”

劉正說:“興霸多慮了,正查閱幽州地誌,見那涿縣之東有一海,是爲渤海,渤海灣內,有一近海之地,是天津渡。天津渡風沙猛烈,生長不毛。若是開拓得法,自有用武之地。”

甘寧大喜說:“若是真的有這等好去處,縱然是不毛之地,寧也能做出一番事業來,總好過在臨江城中,混吃等死!”

劉正大喜:“吾得興霸,平添一臂!”

甘寧起身,面向劉正,大禮參拜:“臨江甘寧甘興霸,拜見主公!”

劉正扶起甘寧說:“興霸願意北上,正喜出望外。今賜你紀效新綱和水師諸事錄,希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甘寧說:“要改造不毛之地,建造水師戰艦,需耗費錢糧無數,主公可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劉正心想,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便把海鹽曬制之法一併交給了甘寧,至於如何開闢商路,就得靠水師將士自行摸索了。

劉正說:“興霸,我給你十年時間,潛心發展水師,將來攻略青州,便以水師將士作爲主力!”

甘寧不明就裡,問:“主公決定反漢自立?”

劉正說:“興霸多慮了,就憑我這個姓,就不可能反漢自立。我只是擔心時不我待!”

甘寧說:“主公,寧觀主公所制海圖,打算親自沿江而下,再順海北上,親自淌一回這條航線,收集相關數據,以爲水師戰艦的打造提供佐證。”

劉正說:“水師一事,就拜託興霸了,注意保密!”

甘寧得了面授機宜,變賣家中田地,又整理近年搶掠所得,便在臨江招募鄉勇,糾合鈴鐺徒衆,得壯士八百人,皆着錦衣,制錦旗。又請劉正題字。

劉正爲了化解趙雲和甘寧的矛盾,令趙雲磨墨,親書“錦帆衆”三個大字於旗上,又以金絲爲線,請高手繡成。

甘寧按照劉正設定的水師編制,把八百錦帆衆編爲第一艦隊,又稱錦帆艦隊,搖鈴鐺以爲號令,充徒衆以爲各艦主事。

十日後,錦帆艦隊初具規模,甘寧便登上樓船,揚帆起航。

劉正三人於臨江渡口相送,待船隊走遠之後,才取道北上。

賈詡心有顧慮,便對劉正說:“團長,將大事和身家性命託付給那甘興霸,是不是有些莽撞了?”

劉正說:“我決定設立監察機構,由文和兼領,相信你可以解決我的後顧之憂。”

賈詡倍受感動,說:“團長放心!”

劉正又說:“文和,做到心中有數就行了,不必橫加干涉!”

賈詡領受命令,開始認真謀劃起來。

趙雲欲言又止,劉正忙問:“子龍,你是不是覺得我太虛僞了?”

趙雲說:“團長,你若是信不過那甘興霸,又何必諸般謀劃?”

劉正說:“子龍,天下大事,豈能以個人喜好決斷,你必須記住,依律而行,用證據說話,纔是獎善罰惡的根本。”

趙雲無言以對,心中對劉正的做法卻生出了少許的不滿。

劉正也是無語了,這坑爹的粉絲屬性,讓趙雲的忠誠度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

好在劉正對趙雲深信不疑,依舊委以重任,北上的旅途,就不再寂寞了。

第292章 薊城大戰第408章 司馬劍兵第899章 雄鷹展翅第1519章 李仁退兵第226章 謀士新榜第1255章 海戰殲敵第1651章 神機馬鈞第550章 爭奪武關第261章 王越退休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1857章 解放認知第719章 孫策攪局第1081章 水牛王城第867章 利字當先第1188章 軍功體系第1845章 沙海行動第196章 陳宮首謀第1400章 南速北韌第169章 白馬悲歌第741章 梅園興師第978章 維護規矩第672章 淮陰大戰第594章 瘋狂訂單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240章 執法必嚴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101章 頓丘之戰第2015章 寒門站隊第158章 驍將俞涉第244章 義縣之戰第990章 戰地巾幗第2116章 馬市聯盟第1851章 巾幗若蘭第1492章 問仙路斷第332章 班師途中第979章 黑風突襲第1815章 統帥標籤第1854章 升恩鬥仇第2108章 碼頭故事第229章 劉正開元第1361章 王仁上場第368章 戰陳金亭第474章 銜尾追擊第1609章 魚丸開門第556章 有如夫人第1249章 廉頗抗命第566章 棋子無言第1296章 展開行動第1784章 周安來投第648章 生命共享第1182章 地緣政治第2163章 明國分裂第1108章 情比紙薄第642章 渤海之濱第1864章 瑯琊老怪第1462章 三關險情第418章 少女之心第1786章 陸岡棄印第1070章 八極星功第1196章 求學之路第437章 議定對策第2044章 張九歸趙第328章 陳宮勸進第2065章 圖窮匕見第648章 生命共享第1208章 交換俘虜第789章 魔女纖陌第285章 中盤拉鋸第1885章 榨乾價值第2153章 項皇退兵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1580章 丹爐專用第832章 法令難行第1445章 倉谷比拼第1617章 柳東出現第1794章 苟元治貪第1497章 窮奇元氣第328章 陳宮勸進第1697章 戰神嘯雅第319章 呂門虎女第131章 張舉造反第1393章 拼命佯攻第791章 品級告身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91章 軍功風波第905章 盛樂悲歌第1086章 泡製毒蛇第585章 刑天軍團第1872章 人造身體第1088章 龍膽勳章第1227章 制約壟斷第1166章 志那都彥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1867章 宛城聚兵第1204章 個人表演第1013章 象兵襲城第1479章 中毒風波第717章 世家定數第784章 劉正赴約
第292章 薊城大戰第408章 司馬劍兵第899章 雄鷹展翅第1519章 李仁退兵第226章 謀士新榜第1255章 海戰殲敵第1651章 神機馬鈞第550章 爭奪武關第261章 王越退休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1857章 解放認知第719章 孫策攪局第1081章 水牛王城第867章 利字當先第1188章 軍功體系第1845章 沙海行動第196章 陳宮首謀第1400章 南速北韌第169章 白馬悲歌第741章 梅園興師第978章 維護規矩第672章 淮陰大戰第594章 瘋狂訂單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240章 執法必嚴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101章 頓丘之戰第2015章 寒門站隊第158章 驍將俞涉第244章 義縣之戰第990章 戰地巾幗第2116章 馬市聯盟第1851章 巾幗若蘭第1492章 問仙路斷第332章 班師途中第979章 黑風突襲第1815章 統帥標籤第1854章 升恩鬥仇第2108章 碼頭故事第229章 劉正開元第1361章 王仁上場第368章 戰陳金亭第474章 銜尾追擊第1609章 魚丸開門第556章 有如夫人第1249章 廉頗抗命第566章 棋子無言第1296章 展開行動第1784章 周安來投第648章 生命共享第1182章 地緣政治第2163章 明國分裂第1108章 情比紙薄第642章 渤海之濱第1864章 瑯琊老怪第1462章 三關險情第418章 少女之心第1786章 陸岡棄印第1070章 八極星功第1196章 求學之路第437章 議定對策第2044章 張九歸趙第328章 陳宮勸進第2065章 圖窮匕見第648章 生命共享第1208章 交換俘虜第789章 魔女纖陌第285章 中盤拉鋸第1885章 榨乾價值第2153章 項皇退兵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1580章 丹爐專用第832章 法令難行第1445章 倉谷比拼第1617章 柳東出現第1794章 苟元治貪第1497章 窮奇元氣第328章 陳宮勸進第1697章 戰神嘯雅第319章 呂門虎女第131章 張舉造反第1393章 拼命佯攻第791章 品級告身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91章 軍功風波第905章 盛樂悲歌第1086章 泡製毒蛇第585章 刑天軍團第1872章 人造身體第1088章 龍膽勳章第1227章 制約壟斷第1166章 志那都彥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1867章 宛城聚兵第1204章 個人表演第1013章 象兵襲城第1479章 中毒風波第717章 世家定數第784章 劉正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