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白馬悲歌

凡是有劉備三兄弟參與的事情,準沒有什麼好事。

這句話已經成了至理名言。

繼孫策軍倒黴之後,又輪到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被坑了。

劉備三兄弟,坑人的能力,已經出神入化了。

至少在劉正看來,劉備三兄弟,簡直就是坑人之神組合。

張飛的那張嘴,拉起仇恨值來,比劉備的眼淚,還要厲害三分。

這是一個禍從口出的真實故事,更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

……

呂布帶着三萬幷州鐵騎,開赴虎牢關戰場。

先是揮戟斬穆順,報了他陷害幷州鐵騎的大仇。

再有張遼和高順,同仇敵愾,爲了給幷州鐵騎正名,強攻張揚軍。

一場激戰,張揚軍損失慘重。

幸得孔融軍大將武安國,帶兵相救,張揚軍這才倖免於難,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命運。

呂布回軍虎牢關之後,幷州鐵騎上下,終於揚眉吐氣了。

勝利是保持高昂士氣的不二法寶。

幷州鐵騎,風采依舊。

呂布召集衆將開會。

張遼說:“主公,幷州鐵騎,東出虎牢關,首戰張揚軍。”

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卻虎頭蛇尾。

總覺得有些遺憾。

曹性是明眼人,忙問呂布:“主公,白天在戰場上,你對那武安國手下留情,又是什麼道理呢?”

呂布回答說:“北海太守孔融,是儒門孔聖人的嫡傳後人。”

雖然說: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但是:是非功過,都會由儒門士子來書寫的。

無論是漢室史冊,還是俾官野史,執筆的人,都是儒門成員。

留下一絲善意,也是期望提筆者的筆下留情。

呂布允文允武,當然知道,歷史就是——先人們落筆,把那些願意給後人知曉的東西,寫成章冊。

呂布幹了幾件大事,幷州鐵騎也替漢室樹起了邊牆,自是不愁青史留名。

然而幷州鐵騎,譭譽參半。

若是再與孔融爲難,傷了儒門的顏面。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

儒門弟子,拿起手中的筆,肯定會給幷州鐵騎,安上一個助紂爲虐的罵名。

若是與孔融爲善,不求儒門弟子美言幾句,至少可以獲得——公平公正的評價。

高順說:“主公的顧慮極是!”

儒門香火,日漸鼎盛;道德文章,均由士子們一言而決。

雖然有文責加身,但是他們都是思想自由的個體。

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有着不同的見解。

他們都有不同的喜怒哀樂,就這樣,筆下流傳的東西,也是會各抒己見。

世人再以訛傳訛,就會蓋棺定論了。

張遼問:“主公,爲何又突然暴走,傷了武安國呢?”

呂布回答說:“匹夫害我愛馬,當然要付出代價的。”

就這樣,幷州鐵騎上下,對孔融軍區別對待。

再欺負張揚軍,也覺得勝之不武。

於是屯駐虎牢關,靜待聯軍出現新的動靜。

……

再說劉備三兄弟,見公孫瓚同曹操和陶謙同行,怕昔日的惡行暴露了。

劉備就對公孫瓚說:“伯圭兄,虎牢關戰場,已經開打了。”

劉備是在說,公孫瓚的大軍,明明是來去如風的騎兵。

如今卻要學另外兩家的步兵,把大軍整成了蝸牛般的速度。

公孫瓚也覺得有些壓力,只是心中不得計,這才放慢了行軍速度。

公孫瓚問:“玄德,依你來看,白馬義從,應該怎麼做呢?”

劉備自忖:張揚軍和孔融軍,對他們三兄弟,知之甚少。

於是他就對公孫瓚說:“伯圭兄,董卓老賊,只有一個。”

劉備的言外之意,就是能殺董卓的機會,實在是太稀少了。

畢竟諸侯聯軍,可有二十一家。

要是不能出奇招,肯定會泯然於衆諸侯的。

公孫瓚再次問計的時候,劉備建議:

大軍加速,與曹操等人,分道揚鑣。

公孫瓚覺得言之有理,於是就去找曹操和陶謙商議。

曹操不明就裡,陶謙也是無所謂。

就這樣,公孫瓚軍就成了,第三支進入虎牢關戰場的聯軍。

白馬義從,安營紮寨完畢之後。

劉備三兄弟,立功心切。

張飛衝到虎牢關下,高聲向呂布挑戰。

他還出言不遜:

親爹姓呂,二爹姓丁,三爹姓董。

呂布匹夫,三姓家奴,你家張爺爺來了。

燕人張飛字翼德,呂布小兒,出關受死。

呂布在關上巡視,聽到張飛的罵戰之後,簡直就要氣炸了。

劉備三兄弟,無名之輩而已。

正好可以殺了立威。

方天畫戟之下,也得留下幾顆英雄頭。

虎牢關東門,開了。

赤兔馬捲起一團烈火,衝向了張飛。

張飛左支右絀,勉強的支撐了五十個回合。

關羽見張飛危險,忙上前助戰。

呂布感覺到了壓力,於是就全力以赴。

九式戟法,正好可以演練一回。

三人鬥了近兩百個回合。

呂布風采依舊,赤兔馬更是氣勢如虹。

張飛的馬,久戰疲憊。

好在關羽承受住了,大部分壓力。

然而關羽和張飛,兩人合戰呂布,依舊處在了下風。

劉備抓住雙股劍,上前助戰。

呂布一見到劉備,就想起了一件事情——劉正石門破呼廚,丁原九原說劉備。

那音容神態,都是呂布午夜夢迴時分,痛苦流涕的場景。

如今見了劉備,又勾起了傷心往事。

呂布暴喝一聲:“劉備,織履小兒,算你倒黴!”

呂布棄了關羽和張飛,仗着赤兔馬的神速,專門盯着劉備砍。

張飛的馬累了,跟不上。

關羽的馬負重超限,跑不動。

劉備可就慘了,他不假思索,撥馬就朝白馬義從大營方向,逃了回去。

張遼等人,怕呂布有什麼閃失,立即全軍衝鋒,目標——白馬義從大營。

公孫瓚見劉備逃回,義氣相救。

被呂布一戟砍在肩膀上,嚇破了膽,不敢再戰。

白馬義從的前軍和中軍,成了幷州鐵騎的屠宰場。

魏攸見勢不妙,忙令各將退守後營,又派人接應公孫瓚。

呂布見公孫瓚逃了,也不追擊。

只是盯着劉備廝殺。

劉備哭了——呂布套路深,我要回農村。

劉備是真的怕了。

雖然他擅長跑路,但是面對赤兔馬,的盧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呀。

白馬義從上前搭救劉備,全被呂布亂戟搗死。

呂布要殺劉備,誰敢擋路,一律打死。

劉備死心了,安城勁卒也不要了,率先向南方逃走。

關羽和張飛,見劉備脫離了戰場,忙放棄了廝殺,紛紛打馬逃離了戰場。

公孫瓚在後軍重整旗鼓,看到劉備三兄弟一逃,就知道大勢已去了。

畢竟白馬義從大軍之中,根本就沒有,可以抗衡呂布的將領。

劉備的本部想要脫離戰場,被高順的陷陣營擋住了去路。

他們只得逃回公孫瓚的後軍。

呂布突入中軍,縱橫一番之後,遙見虎牢關東面,塵土飛揚。

他知道——聯軍的援軍到了,不敢再與白馬義從糾纏不清,於是就大喝一聲:“幷州鐵騎,撤!”

公孫瓚見呂布撤軍了,才徹徹底底的鬆了一口氣。

戰後計點損失:

白馬義從戰損三千人。

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救援劉備的時候,被呂布和幷州鐵騎,撞成了肉泥的。

然而白馬義從,以國士待劉備三兄弟。

劉備三兄弟呢?

居然棄軍而逃,令白馬義從孤軍奮戰。

看着消失在南面的劉備等人,公孫瓚憤怒了。

他命令大將嚴綱,以臨陣脫逃的罪名,收劉備軍殘部,三百安城勁卒。

隨後就在虎牢關東面的戰場上,斬首示衆。

其實劉備三兄弟,並沒有走遠,還想着回公孫瓚軍,繼續的騙吃騙喝呢?

關鍵是劉備,還想帶走他的安城勁卒。

然而公孫瓚是邊境將軍,對於敢臨陣脫逃的人,那可是毫不容情的。

劉備三兄弟,臨陣脫逃!

公孫瓚拿他們那些人,沒有辦法。

然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安城勁卒,就成了替罪羊的不二人選。

面向戰場,人頭齊飛。

劉備大慟,張嘴就要哭喊。

關羽怕衆人暴露了,忙堵住了劉備的嘴。

一行人望南而走,再也沒有回頭。

公孫瓚殺了安城勁卒,還是覺得不解氣。

白馬義從,死得太冤了。

怪不得在汜水關的聯軍大營之中,孫策會是那樣一副,擇人而噬的表情呢?

想來是那孫策軍,也吃過劉備三兄弟的虧。

白馬義從,遇人不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公孫瓚看着破敗的大營,決定寫信問責孫策軍。

然而信才寫到一半,他就沒臉再寫了。

是他自己,輕信了劉備三兄弟,怪不得別人。

好在殺了三百安城勁卒,白馬義從將士的在天之靈,總算是得到了一絲告慰。

正在這個時候,鄒丹來報說:“主公,魏武侯到了!”

公孫瓚只得收起了悲傷,整軍迎接。

然而戰鬥留下的痕跡,依舊無法徹徹底底的清除。

曹操看着,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的公孫瓚軍大營,若有所思。

曹操問:“伯圭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曹操以爲是公孫瓚軍走水了,畢竟這個季節,很容易走水的。

公孫瓚嘆了一口氣,問曹操:“魏武侯,你說劉備三兄弟,怎麼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呢?”

曹操不明就裡,忙問其中的緣故。

公孫瓚沒有隱瞞,直接把劉備三兄弟,虎牢關下挑釁呂布,辱及呂布先人。

被暴走的呂布,虐成了狗。

劉備居然包藏禍心,禍水東引。

白馬義從上去搭救,都被呂布殺害了。

劉備三兄弟,不思報仇雪恨,反而臨陣脫逃,如今不知去向。

曹操問:“劉備三兄弟,還是沒有長進嗎?”

公孫瓚聽了之後,忙問:“魏武侯,也吃過劉備三兄弟的虧嗎?”

曹操點了點頭,把當年討伐黃巾軍的曲周之敗,向公孫瓚簡單的介紹了一回。

我以爲時過境遷,劉備三兄弟應該有所長進呢?

看來這劉備三兄弟,雖然英雄了得,但是卻不適合在沙場上奮鬥搏命。

他們都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也沒有誓死捍衛自身利益的決心。

宏圖大志有了,卻沒有砥礪前行的恆心。

用不得,也用不起。

一旦見勢不妙,就算是沒有山窮水盡,也會在第一時間,棄軍逃走。

這樣的人,只適合打順風仗,一旦處於下風,慘敗就無法避免了。

曹操對於劉備三兄弟的定義,還是很精確的。

然而公孫瓚軍,已經損失慘重了,短時間之內,無法再戰。

公孫瓚問:“魏武侯,爲什麼劉徵北立功容易,輪到咱們就損兵折將了呢?”

曹操回答說:“戰場之上一刻鐘,戰場之外十年功。”

興漢軍十年如一日,與烏桓僵持,又與鮮卑接戰。

聯軍討董以來,更是與西涼鐵騎,真刀真槍的正面交鋒。

每一場戰鬥,都堪稱經典。

無論是趙雲的白馬軍,還是黃忠的神弓軍,都打出了特色與風格。

特別是陳到的紅衣衛——血染披風心益壯,不怕犧牲不怕傷。

公孫瓚說:“劉徵北,真的是太神奇了。”

一支鐵軍,幽州的定海神針。

這一場戰鬥,讓公孫瓚看到了白馬義從的短板——陣戰不行。

曹操說:“伯圭兄,咱們還得撐下去,否則就要讓七郎等人,看笑話了。”

公孫瓚點了點頭,對曹操說:“魏武侯,我軍已經摺了銳氣,就得看你們曹操軍的了。”

曹操聽了之後,點了點頭,算是接過了這個鍋。

第1072章 兔尊奪舍第1888章 幼麟姜維第1960章 趙雲連勝第711章 有緣無分第1346章 尷尬金風第314章 攻克濮陽第7章 七星寶刀第149章 呂布登場第137章 徵北定製第1653章 金城決刑第83章 攻克舞陽第661章 西陵世家第1345章 因果無垠第1010章 愛恨情仇第1919章 擊退遼山第38章 唐周告密第206章 兗州動盪第1230章 滅蛇行動第527章 強勢突破第1614章 秦夢突破第647章 情何以堪第1960章 趙雲連勝第831章 堅持到底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170章 雁門鐵獅第729章 廢后之議第1416章 雞飛狗跳第495章 俘虜之厄第2009章 鼎開九州第935章 文人誤軍第754章 士兵成長第572章 美女顧蕊第1976章 利用老馮第866章 經濟戰爭第1905章 六峰競技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1812章 空中會戰第56章 刺史龔景第499章 圍而不攻第1945章 陶氏覆滅第223章 泰山練兵第2146章 道的層次第1389章 打擊走私第1827章 呂布斬龍第287章 巾幗英雄第737章 國是無私第1221章 海莎擇郎第1367章 道衛玉梅第1481章 梟雄無情第628章 顏良之死第1013章 象兵襲城第1325章 尋求突破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1135章 吳宮國恥第534章 曹植救兄第170章 雁門鐵獅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482章 徐庶吐血第136章 五行金璽第1834章 掌握分寸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1014章 藤甲兇猛第1890章 四象神威第2063章 再戰成皋第314章 攻克濮陽第1394章 挾棺自重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396章 攻克南城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1370章 張勁委屈第1083章 梅花戰隊第2055章 呂布升級第792章 新的對抗第1566章 善刀挖寶第1695章 嘯月出兵第1340章 丹青對陣第459章 女將威武第2198章 夏運轉移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1958章 袁府支柱第2228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2)第1196章 求學之路第1520章 八營軍演第633章 花樣作死第985章 專注細節第1509章 龍皇戰裝第1387章 弘農協定第161章 趙雲立功第961章 獎懲制度第1668章 劉正斬情第1604章 越級煉製第73章 斷水奇謀第557章 如意夫人第1031章 循環之道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961章 獎懲制度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717章 世家定數第799章 程武撤兵第2076章 朝歌阻擊
第1072章 兔尊奪舍第1888章 幼麟姜維第1960章 趙雲連勝第711章 有緣無分第1346章 尷尬金風第314章 攻克濮陽第7章 七星寶刀第149章 呂布登場第137章 徵北定製第1653章 金城決刑第83章 攻克舞陽第661章 西陵世家第1345章 因果無垠第1010章 愛恨情仇第1919章 擊退遼山第38章 唐周告密第206章 兗州動盪第1230章 滅蛇行動第527章 強勢突破第1614章 秦夢突破第647章 情何以堪第1960章 趙雲連勝第831章 堅持到底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170章 雁門鐵獅第729章 廢后之議第1416章 雞飛狗跳第495章 俘虜之厄第2009章 鼎開九州第935章 文人誤軍第754章 士兵成長第572章 美女顧蕊第1976章 利用老馮第866章 經濟戰爭第1905章 六峰競技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1812章 空中會戰第56章 刺史龔景第499章 圍而不攻第1945章 陶氏覆滅第223章 泰山練兵第2146章 道的層次第1389章 打擊走私第1827章 呂布斬龍第287章 巾幗英雄第737章 國是無私第1221章 海莎擇郎第1367章 道衛玉梅第1481章 梟雄無情第628章 顏良之死第1013章 象兵襲城第1325章 尋求突破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1135章 吳宮國恥第534章 曹植救兄第170章 雁門鐵獅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482章 徐庶吐血第136章 五行金璽第1834章 掌握分寸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1014章 藤甲兇猛第1890章 四象神威第2063章 再戰成皋第314章 攻克濮陽第1394章 挾棺自重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396章 攻克南城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1370章 張勁委屈第1083章 梅花戰隊第2055章 呂布升級第792章 新的對抗第1566章 善刀挖寶第1695章 嘯月出兵第1340章 丹青對陣第459章 女將威武第2198章 夏運轉移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1958章 袁府支柱第2228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2)第1196章 求學之路第1520章 八營軍演第633章 花樣作死第985章 專注細節第1509章 龍皇戰裝第1387章 弘農協定第161章 趙雲立功第961章 獎懲制度第1668章 劉正斬情第1604章 越級煉製第73章 斷水奇謀第557章 如意夫人第1031章 循環之道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961章 獎懲制度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717章 世家定數第799章 程武撤兵第2076章 朝歌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