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軍功風波

劉備率部力克高升,在陽翟城外斬首立功,爲興漢軍攻克陽翟城掃清了最大的障礙。

事後興漢軍如實向左中郎將府彙報了戰鬥的經過。

左中郎將皇甫嵩派遣許攸到劉備軍中核查戰功。

許攸貪財又小氣,還爲了劉備三兄弟捱了皇甫嵩的一頓軍法。

這回來到劉備的營中,自然是想獲得一些經濟上的補償。

劉備正愁着犧牲鄉勇的撫卹金還沒有着落,哪裡有餘錢賄賂許攸。

許攸旁敲側擊無效之後,又看見了張飛那張凶神惡煞的臉,氣就不打一處來。

爲了避免吃眼前虧,許攸拍着胸膛向劉備保證,一定如實向左中郎將府彙報義勇校尉部的功勞。

甚至爲了哄劉備開心,還把這斬首高升的功勞誇得比夏侯惇斬殺波才還要大。

劉備和關羽又飄起來了,甚至開始對許攸頤氣指使。

許攸一心想脫離了劉備的掌控,自然是曲意奉承。

回到長社城中以後,許攸把劉備三兄弟主動出擊斬殺高升,說成了他們見陽翟城下混戰,匆匆的截住了倉惶逃躥的高升。

張飛捨命搏高升,這才撿了個大便宜,立了一點兒小功。

至於義勇校尉部犧牲的人,許攸直接彙報成了逃兵。

反正劉備三兄弟是有前科的,皇甫嵩和左中郎將府也不會爲了一個編外人員劉備而大動干戈。

皇甫嵩見劉備三兄弟的功勞不過是撿漏,也就一笑而過,至於論功行賞,根本就沒有這回事。

連興漢軍奪回陽翟,也只是口頭嘉獎一番,一個無足輕重的高升,他的死活又有誰會在意呢?

劉備三兄弟視爲鯉魚躍龍門的關鍵功勳,居然被左中郎將府視若無睹。

苦等了幾天,劉備三兄弟期待的論功行賞並沒有到來。

張飛性子急,一急起來就會喝酒,一喝醉酒就會鬧事。

他以爲是劉正侵吞了劉備軍的功勞,於是就跑到陽翟城裡鬧。

劉正讓陳到上前交戰,三十回合之內,兩人旗鼓相當。

劉正看了陳到的表現,對於陳到的武力值有了一個大概的估算值。

於是就讓陳到退下,換徐盛上。

徐盛鬥了二十幾個回合,有點腎虛,又換魏延上。

魏延和張飛鬥了近五十個回合的時候,劉備帶着關羽趕到了。

劉正提着梨花槍,迎了上去對劉備說:“玄德大兄,你們這是唱哪出呀?”

劉備沒有理會劉正,而是衝着張飛吼了一嗓子:“三弟,甭胡鬧了,咱們走……”

劉正策馬提槍,大吼一聲:“等一下,把話說清楚了!”

關羽長髯倒立,暴喝一聲:“劉佑興,你真的沒有侵吞我們三兄弟的功勞嗎?”

劉正盯着劉備,一字一句的問:“玄德大兄,你覺得呢?”

劉備答不上來,不過本能的覺得劉正沒有做出這樣的小人之舉。要不然就不會有許攸覈算功勞的行動了。

關羽是個聰明的人,冷靜下來之後也覺得劉正沒有侵吞功勞。

張飛被帶走了,是被關羽拖走的。

他們三兄弟一合計,覺得肯定是有小人從中作梗。

再想起劉正所說的話,是非曲直找當事人問個清楚明白不就可以了嗎?

劉備也覺得半年的努力不能白費了,於是就帶着血戰餘生的三百劉備軍,前往新鄭城討個說法。

左中郎將府的皇甫嵩大人,在曹操聯合袁紹拿下新鄭之後,就移師北上了。

與陽城的張寶遙遙相對,進入了新一輪的對峙。

張寶擁兵十萬,部將數十。比起波纔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特別是收編了彭脫的部衆之後,地公將軍張寶,擁兵十五萬。

他是擁有正規軍最多的一支黃巾軍了。

最關鍵的是張寶屯駐陽城多時,把自己的老巢經營得像是鐵桶一般。

後勤物資堆積如山,這是他對抗漢室討逆大軍的底氣所在。

劉備三兄弟氣沖沖的引兵北上,就是爲了找狗眼看人低的皇甫嵩問上一問:爲什麼不給他們三兄弟論功行賞呢?

把守城門的都尉見劉備等人沒有將令,就不讓進城。

張飛一怒之下,殺了城門都尉,三人闖入了左中郎將府。

皇甫嵩問起的時候,三人忙如實交代立功的詳情。

皇甫嵩見自己的人只是爲了執行左中郎將府的軍令,就無罪被殺害了。

再加上劉備三兄弟囂張跋扈,於是就問:“你們真覺得自己的功勞很大嗎?”

劉備等人理直氣壯的回答說:“那是當然,高升怎麼說也是一個大賊首?”

皇甫嵩大怒說:“一派胡言!”

皇甫嵩繼續拿劉正舉例。

想那劉佑興,樂陵關下斬鄧茂,田家堡前討逆賊。十萬黃巾軍成爲漢室邊境干城。更是生擒活剮了程遠志。

幽州刺史部劉君郎公論功行賞,也纔給了一個討逆校尉。

轉戰青州之後,兵不血刃的收復了東萊郡,義薄雲天定開陽城。又在牟城之中努力的恢復民心,定陶城外大戰,更是在混戰之中斬殺了賊帥單經。

又是十萬黃巾軍煙消雲散,卻是隻得了百萬貫錢財賞賜,加官晉爵更是不見蹤影。

再後來南陽作戰,舞陰驅韓忠,火燒博望坡。雄兵復宛城,血戰屈申關。

賊將趙慈授首,三萬黃巾軍精銳成擒。

西鄂破韓忠,再戰宛城誅孫夏。

千里追窮寇,復陽除孫仲。

博山之役,力平裴元紹。

多少黃巾軍大將,命喪興漢軍的手中。

數十番血戰,六位黃巾軍大小渠帥的首級,才積功升了平賊校尉。

如今來到穎川,先殺何曼,再逐彭脫,次斬何儀,燒死黃邵。前幾日更是星夜馳援長社,解了左中郎將府長達數月的被圍之厄。

回師再奪陽翟,這是多少功勞,卻沒有半分賞賜,興漢軍上下可曾有半分怨言嗎?

反觀你等,牟城屠民,壞了漢室官府的名聲。定陶縱賊,直到今天青州刺史部都不能全功。

廣宗首敗,北中郎將府的盧植盧子幹苦心經營的圍城局面土崩瓦解。

爲了鼓勵天下義勇之士,對你等非但沒有執行軍法,反而特授義勇校尉,幫助你們建立功勳。

可你們是怎麼做的呢?

長社再敗,左中郎將府大軍命懸一線。

本將自認爲厚待你們,可是你們不過是斬了一個高升。

想那高升,名不見經傳。在整個穎川黃巾軍中,就連敬陪末座都沒有資格。相對於整個天下的黃巾軍來說,只是區區的一個小人物而已。

你們真把自己當成了救世主,好像這天下黃巾軍叛逆都是你們平定的嗎?

人貴有自知之明,新鄭城的城門都尉,數番血戰。斬殺黃巾軍賊首如高升之輩不知凡幾。如今沒有死在黃巾軍叛逆手中,反而枉死在你們手裡。

我現在是真搞不明白了,你們究竟是討伐黃巾軍的義士呢,還是打着討逆的幌子來亂我軍心呢?

也罷,既然你們是盧子幹介紹過來的,我就把你們送回廣宗,讓那北中郎將府給我一個交代。

孟德,本初。解送劉備三兄弟回廣宗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到了廣宗之後,留在北中郎將府中聽用。如今穎川黃巾軍就只剩下陽城的張寶了。也用不着你們回來幫忙。

至於你們的功勞,肯定會從優擇敘。

畢竟我的官已經夠大了,這些功勳我拿着只是找罪受。

倒不如給了你們,還能成全你們的官身,好有機會替百姓做事。

皇甫嵩的一番話,算是替劉備三兄弟大鬧左中郎將府的行爲定下了一個基調。

劉備索功不成,反而成了戴罪之身。

曹操和袁紹不敢怠慢軍令,連夜裹挾着劉備軍北上。

消息傳到興漢軍中的時候,郭嘉也沙雕了。他有些不敢置信的問劉正:“校尉大人,這劉備三兄弟也太虎了吧唧的,這樣的事情還真敢想,真他媽的敢做呀?”

劉正回答說:“這是劉備這種人的通病!”

劉正繼續解釋說:

劉備自以爲是,認爲自己是漢室宗親,整個天下都得順着他,寵着他。

涿縣英雄酒肆強索功勞,定陶城外大營以僕欺主。

廣宗敗軍而不自知,長社再敗還是不能番然醒悟。

好不容易纔斬了個高升,又惡了許子遠。

這也就罷了,引軍北上強索功勞。

好像整個天下的人都對不起他們,一怒之下殺了左中郎將府的有功將士。把本應該到手的功勞給弄沒了,反而成了戴罪之身。

劉正這一解釋,郭嘉總算是明白了劉備爲什麼會多災多難了。

郭嘉問:“那簡憲和也是天底下一等一的智者,怎麼就不知道勸呢?”

劉正反問他:“怎麼勸呀?”

張飛正常的時候,還能尊重他一下,提個建議什麼的,也能聽得進去。

一旦張飛喝醉了酒,那可是六親不認的。好在劉備可以鎮住張飛,簡雍能夠活到現在,還真是世界上十大未解之謎之一呀?

簡雍是怎麼從醉酒的張飛手下逃得性命,這個答案只怕是永遠都找不到了。

反正吃過了幾次虧的簡雍,肯定是對張飛敬而遠之,有多遠就躲多遠。

關羽一直瞧不上簡雍,這樣一來就更看不上他的小聰明瞭。

劉備一直怕關羽會拂袖而去,又擔心張飛會捅出天大的禍事來。

哪裡還有什麼時間考慮簡雍的建議。

說起來這簡雍還真是可憐,這劉備三兄弟見小利而忘記了自己是誰的毛病,真的叫人難以伺候。

劉備三兄弟是典型的守財奴性格,總想着只進不出。

斬一個高升,就想讓天下人拜服,還真是異想天開。

郭嘉見劉正對劉備三兄弟沒有什麼好感,於是就轉移了話題。

郭嘉問劉正:“校尉大人,你說陽城張寶面對興漢軍和左中郎將府大軍的兩面夾功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劉正回答說:“先破一路!”

劉正對郭嘉解釋了這個判定的緣由。

如今左中郎將府擁兵三萬,興漢軍不足一萬。

舍難而取易,這樣的眼光張寶一定會有。

從波才戰敗之後立即反攻,在曹操身上討得了一絲便宜。就可以看得出來他的統兵能力如何?

張寶作爲太平道的二號人物,黃巾軍的締造者。從個人能力上來講,肯定會比波才強。

張寶和皇甫嵩是老對手了,大家知根知底,就知道想要速勝根本就不可能的。

唯一不熟悉的對手就是興漢軍了。

戰爭的本質就是冒險,只要解決了興漢軍,左中郎將府就會獨木難支。

這樣一來,張寶不僅可以扭轉頹勢,還能趁機反攻,重新佔據戰略上的主動權。

畢竟他可以一言九鼎,皇甫嵩身後拖後腿的人可是排着隊等着搞他呢?

劉正據此斷定:張寶一定會對興漢軍下手,至於採用什麼樣的手段,一時之間還無法判斷。

劉正讓興漢軍上下嚴陣以待。

第9章 北地殺胡第1794章 苟元治貪第1262章 豪商之威第1393章 拼命佯攻第2166章 帝威初顯第302章 深入交流第1054章 天牢之行第635章 曹彰戰死第234章 韓猛出征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1336章 新秀大會第2148章 收編狼皇第1316章 沐猴而冠第1510章 實戰練兵第1309章 資源流動第762章 四出祁山第1742章 機械軍屯第1531章 小兵舒田第1134章 專屬特權第914章 鐵血戰歌第934章 虛御學說第2001章 匝道激戰第1808章 陳氏分流第460章 制定規則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1934章 生存至上第1921章 盟友虎皇第315章 高手過招第25章 至孝子義第272章 單騎喋血第1226章 風雲塔城第233章 甄豫之死第1810章 金城大戰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1230章 滅蛇行動第1391章 功高震主第1474章 打草驚蛇第2167章 拒不納降第627章 張魯歸曹第891章 精銳之名第841章 司馬食曹第82章 轉戰穎川第161章 趙雲立功第2204章 現場提拔第487章 山林大戰第1707章 君子集團第2000章 奔襲壺關第120章 安喜縣尉第1416章 雞飛狗跳第60章 火燒博望第25章 至孝子義第490章 顏良突破第48章 請命出征第904章 朔方之役第1742章 機械軍屯第387章 冀州辛毗第1454章 神象之殤第2070章 賈充出兵第1268章 據理力爭第2158章 項雲棄楚第1114章 星辰之心第951章 荊州黃家第764章 五出祁山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2186章 哭着揍人第753章 首出祁山第263章 隱族九姓第2222章 通天大帝第2167章 拒不納降第272章 單騎喋血第1853章 集齊鑰匙第1522章 極限練兵第421章 知恥後勇第479章 徐家老宅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22章 丹陽募兵第1249章 廉頗抗命第1871章 汜水殘陽第1833章 寒門新論第2120章 百姓監斬第532章 同門相見第401章 論戰羣相第264章 天女臨凡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1975章 暗戰爭鋒第2075章 戰鬥突破第13章 說服賈詡第2140章 弄巧成拙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8章 首立營規第1385章 道元機槍第398章 思想教育第1939章 博弈規則第699章 烏雲之淚第2189章 釣魚戰法第1245章 巴谷之義第1161章 步氏之亂第1800章 翻雲覆雨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963章 成績公佈
第9章 北地殺胡第1794章 苟元治貪第1262章 豪商之威第1393章 拼命佯攻第2166章 帝威初顯第302章 深入交流第1054章 天牢之行第635章 曹彰戰死第234章 韓猛出征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1336章 新秀大會第2148章 收編狼皇第1316章 沐猴而冠第1510章 實戰練兵第1309章 資源流動第762章 四出祁山第1742章 機械軍屯第1531章 小兵舒田第1134章 專屬特權第914章 鐵血戰歌第934章 虛御學說第2001章 匝道激戰第1808章 陳氏分流第460章 制定規則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1934章 生存至上第1921章 盟友虎皇第315章 高手過招第25章 至孝子義第272章 單騎喋血第1226章 風雲塔城第233章 甄豫之死第1810章 金城大戰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1230章 滅蛇行動第1391章 功高震主第1474章 打草驚蛇第2167章 拒不納降第627章 張魯歸曹第891章 精銳之名第841章 司馬食曹第82章 轉戰穎川第161章 趙雲立功第2204章 現場提拔第487章 山林大戰第1707章 君子集團第2000章 奔襲壺關第120章 安喜縣尉第1416章 雞飛狗跳第60章 火燒博望第25章 至孝子義第490章 顏良突破第48章 請命出征第904章 朔方之役第1742章 機械軍屯第387章 冀州辛毗第1454章 神象之殤第2070章 賈充出兵第1268章 據理力爭第2158章 項雲棄楚第1114章 星辰之心第951章 荊州黃家第764章 五出祁山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2186章 哭着揍人第753章 首出祁山第263章 隱族九姓第2222章 通天大帝第2167章 拒不納降第272章 單騎喋血第1853章 集齊鑰匙第1522章 極限練兵第421章 知恥後勇第479章 徐家老宅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22章 丹陽募兵第1249章 廉頗抗命第1871章 汜水殘陽第1833章 寒門新論第2120章 百姓監斬第532章 同門相見第401章 論戰羣相第264章 天女臨凡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1975章 暗戰爭鋒第2075章 戰鬥突破第13章 說服賈詡第2140章 弄巧成拙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8章 首立營規第1385章 道元機槍第398章 思想教育第1939章 博弈規則第699章 烏雲之淚第2189章 釣魚戰法第1245章 巴谷之義第1161章 步氏之亂第1800章 翻雲覆雨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963章 成績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