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徵北定製

中平五年十月。

劉正苦等了兩個月,依舊沒有獲得漢帝的詔令。

爲了興漢軍的大局,只得開啓“二月密詔”,正式就任徵北將軍,並開府治事。

新一輪的人事任命:

賈詡爲代郡太守。

沮授爲上谷郡太守。

接下來的是,徵北將軍府的,兩大主官任命:

別駕郭嘉。

護軍司馬荀攸,遙領,人在泉州城。

最後是編練軍團。

海軍:

軍團司令,甘寧,靖海將軍。

轄:錦帆艦隊甘瑰,內河艦隊鄧當,兩棲軍徐盛,海軍陸戰營,以及呂蒙的飛人營。

海軍兩大駐地:泉州城和高唐城。

主要任務有:清剿海盜,護航,以及攻略青州。

安東軍團:

軍團司令,趙雲,安東將軍。

轄:白馬軍黃舞蝶,涼州軍張繡,南山軍高覽,北山軍周倉,一律正式稱呼:安東野戰軍,駐地北山城,主要負責,東北面防禦,以及攻略,遼東屬國。

安南軍團:

軍團司令,太史慈,安南將軍。

轄:周泰軍,郝昭軍,以及張郃軍。

安南野戰軍,駐地南山城,作戰目標——冀州東部。

安北軍團:

軍團司令:黃忠,安北將軍。

轄:黃敘軍,魏延軍,徐晃軍,賈穆團。

安北野戰軍,駐地代郡,主要是攻伐鮮卑,監視黑山黃巾軍,張牛角部。

安西軍團:

軍團司令:馬超,安西將軍。

轄:龐德軍,學生軍,方悅軍。

安西野戰軍,其實就是,一塊磨刀石而已,作戰任務不限,以練兵爲目的。

駐地樂陵關,方悅軍配合,負責提供後勤支持。

具體的攻城掠地,由學生軍和龐德軍,輪流出擊。

方悅軍的任務,依舊是駐防樂陵城。

中央軍團:

軍團司令:典韋,護軍將軍。

轄:天衛軍,重甲騎兵軍。劍兵軍,輕甲騎兵軍。

蔣欽軍,訓練模版軍。

廖化龔都營,特戰營。

滿編一百一十人,永不擴編。

天罡地煞,日月雙星。

中央野戰軍,駐地中山城。

其中蔣欽軍,負責駐防中山城。

天衛軍機動,劍兵軍保衛梅園。

戰時,天衛軍和劍兵軍,作爲機動主力,隨劉正一起行動。

至此,劉正實現了,對馬超的承諾,興漢六將軍,終於橫空出世了。

由於陳到的,白甲銀槍,與劍兵部隊,格格不入。

在劉正的建議之下,陳到改穿紅甲,銀槍也改爲飲血槍。

後來有人戲稱他爲:紅版趙雲。

趙雲白得厲害,陳到紅徹骨髓。

興漢雙槍,白紅二將;趙雲陳到,忠勇無雙。

佈置好編練軍團的,任務之後。

劉正開始着手,打造中央野戰軍。

爲了便於管理,就進行了改革。

將典韋的天衛軍,正式更名爲黑衣衛。

陳到的劍兵軍,正式更名爲紅衣衛。

蔣欽的,興漢軍校主力,正式更名爲綠衣衛。

廖化龔都的特戰營,正式更名爲迷衣衛。

以盔甲的制式顏色,確定各軍的命名。

關於中央野戰軍的編制,只着重介紹三支隊伍。

黑衣衛,轄三個團,每個團五千人,共計一萬五千人。

紅衣衛,轄三個團,每團五千人,共計一萬五千人。

迷衣衛,軍級編制,轄兩營:特戰營,常設編制天罡地煞,按編號星宿,對號入座,再加上日月雙星,永久固定;補充營,編制三千人,從全軍挑選,優秀的兵源,進行強化訓練,作爲特戰營的預備隊。

特戰營,一個蘿蔔一個坑。

缺一名,補充一名。

劉正親自制定了,迷衣衛的訓練大綱。

廖化主持,天罡分隊,全方位發展,着重點在於,“天”字。

龔都主持:地煞分隊,着重點在於,“奇”字。

對於這支特殊的部隊,劉正傾注了,很多心血。

劉正在迷衣衛駐地,全程參與了,常規訓練。

就連郭嘉,也被投入了,補充營的訓練之中。

兩個月之後,再次脫胎換骨。

中平六年,終於到來了。

興漢軍上下,更是多喜臨門。

第一次集體婚禮,主要是甄家四姐妹,再加上張寧和黃舞蝶,一共六對新人。

其中甄姜配魏延,甄脫配徐盛,甄道配龐德,甄榮配黃敘。

張寧和郭嘉,終於修成了正果。

趙雲和黃舞蝶,也是水到渠成。

爲了補齊,“七月七日長生殿”的詩韻,在陳到的夫人,蔡琰的建議之下。

劉正和林小妖,作爲湊數的一對,也被送進了,婚禮大堂。

甄宓爲了宣示主權,居然霸佔了劉正的臂彎,上演了一場——三人行。

林小妖倒也,不以爲然,反正是不對等的競爭,目前的她,處於絕對優勢。

甄宓聰明絕頂,牢牢的抓住,劉正的手不放。

這樣一來,她雖然年齡小,但是地位穩固,即便是林小妖,也無法撼動。

婚禮很熱鬧,大家聚在一起,共同見證了,興漢軍的幸福。

郭嘉有了老婆,智謀上升得很快。

興漢軍第一參謀的位置,暫時無人可以撼動。

趙雲娶了,一個能看不能吃的老婆。他竟然還是所有人中,笑得最燦爛的那個人。

甄家四姐妹,都是在,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各自的心上人。

特別是甄榮,爲了追黃敘,直接在神弓營,擺下了擂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好女怕男纏,好男更怕女倒追。

黃敘拱手投降,兩人成就好事。

黃家嫁了一個女兒,又娶了一個媳婦,雙喜臨門,倒也沒有吃虧。

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

再說劉虞,迴歸薊城之後,立即完成了,與興漢軍的交易。

同時派趙該和魏攸,分兵進駐漁陽郡和右北平郡。

考慮到軍隊的重要性,幽州軍擴軍至十萬人。

分別由鮮于銀,尾敦,田疇,程緒和公孫紀,各領兩萬人馬。

一時之間,北討鮮卑,西拒劉正,東進遼西,東南規勸遼東屬國。

鮮卑大首領,步度根以在右北平,開設互市,作爲條件,同意了劉虞的招降。

由於互市,管理鬆散,鮮卑拿駿馬牛羊,換取幽州府庫的,精鐵製品。

劉虞以爲漢室,資源充足,不以爲意。

以一匹馬,換一副盔甲的價格,向鮮卑提供了,五萬漢軍制式裝備。

劉虞的幽州軍,由步改騎,實力一躍而起,成爲幽州最大的力量。

一個月後,就在新年剛過,五萬鮮卑鐵騎,在步度根的,帶領之下,入寇遼東郡。

三日破望平,十日克候城,向西掠遼陽,兵鋒直指,遼東郡治所襄平。

五十萬漢室百姓,被強行擄走,成了鮮卑人的奴隸。

鮮卑大首領步度根,在東部鮮卑王庭,替劉虞雕刻了,一座十丈高的石像。

並且稱幽州牧劉虞,是鮮卑人的好朋友。

遼東郡太守公孫度,快馬向劉虞請援。

劉虞以漢室,幽州牧府的名義,嚴令公孫度,不得出兵北上,不得索回,一名漢室百姓。

公孫度氣得,吐血三升。

當衆撕毀了,劉虞的州牧令。

驅逐劉虞的從事,齊周。

劉虞得知此事之後,宣佈公孫度爲叛逆,提供糧草十萬斛,邀鮮卑共討遼東郡。

意氣用事的劉虞,還強令,駐守遼西的,平北將軍公孫瓚,東進平叛。

公孫瓚不願意,與鮮卑共害,遼東郡百姓。

他不僅拒絕了,劉虞的州牧令,還主動,北出玄菟郡,牽制東部鮮卑。

從此之後,公孫瓚與幽州牧府,徹徹底底的,撕破臉了。

劉虞斷了,公孫瓚的糧草,又派齊周前往昌黎,說服遼東屬國的,烏桓首領丘力居,北上攻擊公孫瓚。

更是將原本屬於,平北將軍府的補給,轉贈給了烏桓。

劉虞這一弄,遼東屬國的烏桓部,終於死灰復燃。

此消彼長,公孫瓚節節敗退。

遼東屬國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劉正命令:安東軍團,張繡所部,緊急進駐,興漢軍在遼東屬國的,橋頭堡——扶黎城。

給烏桓丘力居的後背,紮上一顆釘子。

同時,又命黃忠,派出黃敘和魏延,出北長城,向東威脅,東部鮮卑。

中央野戰軍,出動黑衣衛和紅衣衛,威脅廣陽郡,讓劉虞,不敢輕舉妄動。

中平六年二月,遼東公孫度,忍無可忍,反漢自立,稱遼東王。

劉虞廣發州牧令,討伐公孫度。

興漢侯劉正,修書一封,勸公孫度歸漢。

海軍甘寧,更是在遼東郡南面,舉行了規模浩大的演武。

甘瑰和徐盛,更是在平郭一帶,上演了一出,搶灘登陸的好戲。

公孫度不怕劉虞,獨懼興漢軍。

匆匆的取消了王號,改稱遼東侯,重歸漢室。

然而遼東郡只是,名義上的歸順,不再遵守,劉虞的州牧令。

遼東郡,已經在事實上,形成了割據。

漢室第二位割據的人,遼東公孫度,終於在劉虞的逼迫下,脫離了,漢室的掌控。

沉寂了四年多的,黑山黃巾軍,終於忍不住的,蠢蠢欲動了。

東進鉅鹿郡,北望中山國和常山國,南擾魏郡,西出幷州。

冀州大亂,幽州徹徹底底的,成了漢室的一塊飛地。

劉正坐在,梅園之中,與郭嘉,趙雲,陳到,典韋,廖化,龔都六人,一起青梅煮酒。

看着來回忙碌的,林小妖,和那時不時的,在一邊添亂的甄宓。

劉正笑了,他的心情,還是第一次,這般愉快。

甄宓聽見了,劉正的笑聲之後,就不再搗亂了,忙跑到劉正的身邊,嗲聲嗲氣的說:“老公,我要抱抱……”

說完,也不理會,劉正的表情,直接爬上了臂彎,還向拿着酒壺的林小妖,不斷的示威。

林小妖放下酒壺,轉身就要離開。

劉正忙倒上,一杯熱酒,對她說:“小妖,先喝杯熱酒,暖暖身子。忙活了這麼久,你先去休息吧!”

林小妖喝了酒,才離開了梅園。

郭嘉說:“侯爺,平北將軍府有新消息了。”

劉正問:“奉孝,公孫瓚終於有所行動了嗎?”

接着,又問起了目標是誰。

大將鄒丹和公孫越,帶領三萬白馬義從,打算對右北平的,公孫紀部動手。

郭嘉問:“侯爺,這仗能打起來嗎?”

劉正說:“此戰,公孫瓚必勝!”

右北平太守魏攸,對於劉虞的政令,很不贊同,於是就,找來公孫紀,開門進山的,提出了歸附,平北將軍府的要求。

公孫紀,怕其中有詐,忙一個勁的,向劉虞表忠心。

魏攸見公孫紀,不肯上道,忙使出了殺手鐗——公孫紀與遼西方面,往來的密信。

公孫紀大驚問:“明公……”

魏攸若有所指的說:“劉州牧,也不簡單哪?”

公孫紀這才,合盤托出,畢竟魏攸的誠意十足,要是再,顧左右而言他,激怒了他,後果不堪設想。

魏攸覺得——公孫紀,小看了劉虞,計劃必須要進行修改。

第1586章 包準的路第1369章 附屬宗派第1221章 海莎擇郎第1973章 營救呂布第419章 尊師重道第1230章 滅蛇行動第785章 逆水行舟第784章 劉正赴約第1853章 集齊鑰匙第575章 梅園之怒第1153章 花城之亂第1251章 立體打擊第2112章 烈武風雲第728章 利益平衡第354章 樓船夜話第654章 高遠潰逃第1230章 滅蛇行動第165章 孫策出戰第2012章 四軍編制第1802章 盜版手冊第227章 長安之亂第2055章 呂布升級第1105章 戰爭博弈第451章 水戰較量第1045章 開天之路第1585章 姻緣天定第1681章 援兵趕到第1792章 真假婚書第1426章 水上雄師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167章 董卓興師第664章 長沙佈道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1649章 各逞心機第457章 水土不服第2071章 熱血兒郎第170章 雁門鐵獅第1510章 實戰練兵第1117章 人定勝天第350章 焦觸之死第2016章 納新風波第1613章 武德傳說第1960章 趙雲連勝第1136章 破軍不死第573章 影衛辛甜第1803章 版權之爭第855章 轉業安置第48章 請命出征第218章 水煮曹洪第1700章 嘯天登場第134章 甄府東遷第544章 曹操三笑第602章 禹村定盟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628章 兵戰艱危第1254章 東海戰場第1426章 水上雄師第169章 白馬悲歌第1701章 壯士悲歌第1420章 內外兼修第1579章 能力命運第2206章 龍山秦府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1578章 衆人解牛第1845章 沙海行動第1927章 壽春易主第527章 強勢突破第1476章 菩提戰隊第2089章 吳情投誠第36章 關羽作惡第1177章 德川立國第1320章 新的世界第2207章 鐵血白起第536章 重甲神威第842章 西平之亂第2160章 英詩討明第1220章 樓蘭森林第1906章 鹽焗大蝦第591章 遠走高原第1193章 御龍體系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652章 趙統整軍第878章 弱肉強食第1010章 愛恨情仇第1171章 百裡挑一第2120章 百姓監斬第1662章 吳盟掙扎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245章 烏桓內亂第19章 酒鬼郭嘉第435章 解煩五豪第2108章 碼頭故事第1253章 對話瓦仙第2055章 呂布升級第2009章 鼎開九州第1397章 武威大戰第802章 鄧艾出兵第2047章 陳八出山第335章 弩車之威
第1586章 包準的路第1369章 附屬宗派第1221章 海莎擇郎第1973章 營救呂布第419章 尊師重道第1230章 滅蛇行動第785章 逆水行舟第784章 劉正赴約第1853章 集齊鑰匙第575章 梅園之怒第1153章 花城之亂第1251章 立體打擊第2112章 烈武風雲第728章 利益平衡第354章 樓船夜話第654章 高遠潰逃第1230章 滅蛇行動第165章 孫策出戰第2012章 四軍編制第1802章 盜版手冊第227章 長安之亂第2055章 呂布升級第1105章 戰爭博弈第451章 水戰較量第1045章 開天之路第1585章 姻緣天定第1681章 援兵趕到第1792章 真假婚書第1426章 水上雄師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167章 董卓興師第664章 長沙佈道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1649章 各逞心機第457章 水土不服第2071章 熱血兒郎第170章 雁門鐵獅第1510章 實戰練兵第1117章 人定勝天第350章 焦觸之死第2016章 納新風波第1613章 武德傳說第1960章 趙雲連勝第1136章 破軍不死第573章 影衛辛甜第1803章 版權之爭第855章 轉業安置第48章 請命出征第218章 水煮曹洪第1700章 嘯天登場第134章 甄府東遷第544章 曹操三笑第602章 禹村定盟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628章 兵戰艱危第1254章 東海戰場第1426章 水上雄師第169章 白馬悲歌第1701章 壯士悲歌第1420章 內外兼修第1579章 能力命運第2206章 龍山秦府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1578章 衆人解牛第1845章 沙海行動第1927章 壽春易主第527章 強勢突破第1476章 菩提戰隊第2089章 吳情投誠第36章 關羽作惡第1177章 德川立國第1320章 新的世界第2207章 鐵血白起第536章 重甲神威第842章 西平之亂第2160章 英詩討明第1220章 樓蘭森林第1906章 鹽焗大蝦第591章 遠走高原第1193章 御龍體系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652章 趙統整軍第878章 弱肉強食第1010章 愛恨情仇第1171章 百裡挑一第2120章 百姓監斬第1662章 吳盟掙扎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245章 烏桓內亂第19章 酒鬼郭嘉第435章 解煩五豪第2108章 碼頭故事第1253章 對話瓦仙第2055章 呂布升級第2009章 鼎開九州第1397章 武威大戰第802章 鄧艾出兵第2047章 陳八出山第335章 弩車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