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泰山練兵

于禁帶着八百人繞道北上,又僞造了魏武侯曹操的手令,這才順利的通過了豐縣。

心腹於止問:“大哥,咱們真要投了興漢軍,於家在泰山郡的土地,還有希望保全嗎?”

于禁說:“阿止,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以後還是專心致志的軍功封侯吧!”

至於土地,想都不能再想了。

興漢軍的紅線,誰碰誰完蛋。

於止聽了于禁的話,不服氣的說:“那還不如在魏武侯曹操軍中呢?”

至少咱們還有個盼頭的,不是嗎?

另外一個心腹於亭說:“盼個屁!”

三萬大軍進攻定陶城,反倒把東郡給弄丟了。

人家興漢軍還沒有反擊呢?

陳留就在瑟瑟發抖了。

你看興漢侯多聰明呀!

到沛縣溜躂了一圈兒,撈足了救援同門的名聲。

然後拍拍屁股走人。

曹操軍還以爲佔了天大的便宜呢?

一路狂殺徐州豪強。

要不是文則大哥當機立斷,這屠城的黑鍋就是咱們的了。

可憐的樂進將軍,被逼着當了替罪羊。

但是人家狠呀。

一萬多曹操軍的戰士,直接被坑死了。

魏武侯曹操只得捏着鼻子認了忠臣。

于禁說:“好了,告訴兄弟們,到了興漢軍治下,都管好自己。”

罵不還口,打不還手。

買賣公平,吃飯給錢。

算了,還是讓後勤每人發五個窩窩頭吧!

大家都忍幾天,等進了興漢軍的大營,都有土豆鹹魚罐頭吃了。

于禁的話一出,整個隊伍的行軍速度整整提高了三成。

于禁終於趕在元宵節前進入了定陶城。

太史慈早就得到了情報,和賈詡一起迎接了于禁等人。

八百泰山軍終於嚐到了土豆鹹魚罐頭的味道。

於止打開兩罐土豆鹹魚罐頭,吃一罐扔一罐。

吳風大喝一聲:“你們這是幹什麼呢?”

於止哭泣着說:“對不起!”

說完又慟哭不止,還撿起散落在地上的土豆塊和鹹魚塊,和着泥土往嘴裡塞。

於亭說:“將軍息怒!”

三年多前,一千兄弟從泰山出發,想要到陳留投軍,過上好日子。

直到今天,只剩下八百兄弟有機會吃上土豆鹹魚罐頭。

很多人到死也沒有聞到肉味,我二哥他觸景傷情,這纔想着祭奠一下死去的兄弟。

如今祭奠完了,可不敢浪費糧食呢?

八百泰山軍,紛紛撿起地上的土豆鹹魚罐頭吃。

甚至有人拿出發了黴的窩窩頭,蘸醬着泥地上的油水,流着淚往肚子裡咽。

于禁看見泰山軍的模樣,雙腿一彎,就跪倒在了興漢軍駐地的校場上。

太史慈問:“於將軍,你這是幹什麼呢?”

于禁大哭說:“悔不當初呀!”

想當初衆人出泰山,有兩條路可以走,東入陳留或者是北上河間郡。

是我一心想保全泰山於家的土地,這才投了曹操軍。

東征西討數年,兄弟們越來越少,生活水平越來越低。

直到現在才吃上了土豆鹹魚罐頭,可是那些犧牲的兄弟,永遠都沒有機會了。

賈詡說:“行了,泰山軍暫時安置在定陶城軍營。”

一應的供給標準,與定陶軍同等。

侯爺有令:

于禁立即出發,到梅園覲見。

至於具體的職務,得見過侯爺之後才進行分配。

興漢軍實行投軍自願原則,願意從軍的到左邊領一本紀效新綱。

想要回家的,到右邊登記處登記。

有專門的商隊負責送行,順便讓回家的人賺上一筆外快。

于禁問:“賈司馬,難道那些商隊,就不怕想要回家的人殺人越貨嗎?”

賈詡回答說:“有興漢軍作保,商隊擔心什麼。”

至於回家務農的那些人,要是敢破壞興漢軍的聲譽,無論天涯海角,都會有情報部負責追殺。

史阿的劍,已經飢渴難耐了。

于禁的額頭上冒出了冷汗。

這還真是奇芭呀——興漢軍刑部,總是期待着有人犯法。

興漢軍情報部,也想着有人搗亂,好借個機會大練兵。

八百泰山軍,擺脫不了土豆鹹魚罐頭的誘惑,紛紛要求加入興漢軍。

吳風待泰山軍吃飽之後,立即開始了新兵考覈。

八百泰山軍果然名不虛傳,以集體和個人雙優的成績正式成軍。

爲了保留泰山軍的戰鬥風格,太史慈和賈詡商議之後,決定不對泰山軍進行拆分。

于禁問:“賈司馬,侯爺爲什麼要見我呢?”

賈詡回答說:“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你趕快交代一下,可以帶個人一起出發。”

于禁只得讓於止作爲泰山軍的主將,隨後就帶着於亭離開了定陶城。

建安六年二月初二。

劉正在中山城梅園的興漢軍總部接見了于禁。

于禁問:“侯爺,我只不過是一個棄軍來投的降將,您爲什麼會這般看重我呢?”

劉正回答說:“文則不必妄自菲薄!”

你能夠迷途知返,就證明自己的良心還在。

我找你來,就是想在泰山郡建設一個訓練基地。

預計訓練十萬青州軍。

八百泰山軍,正好可以作爲訓練的樣板軍存在。

于禁問:“侯爺,我的武將夢,就這樣結束了嗎?”

劉正回答說:“一個于禁有什麼用啊!”

我需要的是成千上萬個于禁。

你的專長不是上戰場,這一點你不會否認吧?

我瞭解過你的能力,你對於練兵方面有獨到的見解。

這是興漢軍關於訓練新兵的辦法,以及對練兵主將的獎勵辦法,你先看一下吧!

于禁拿過小冊子,認真的閱讀了起來。

劉正並沒有說話,耐心的等待着于禁的答案。

一刻鐘之後,于禁站了起來,向劉正行了一個軍禮。

于禁說:“侯爺,下命令吧!”

劉正命令:

興漢軍校在青州泰山郡沂源開設分校。

史稱:沂源分校。

沂源分校只有一個職能——那就是訓練新兵。

于禁作爲沂源分校的校長,負責主持訓練工作。

八百泰山軍,作爲沂源軍校的守護力量。

青州將軍張郃,泰山守將魏延以及東海將軍周泰,作爲軍校的客座教員。

沂源分校的啓動資金爲一億元興漢幣,至於後續的投入,拿訓練成果說話。

于禁拿了任命書,快馬南下沂源。

劉正傳令定陶城,讓於止帶着八百泰山軍趕到沂源,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

至於沂源分校選址之後的搬遷問題,由青州刺史沮授配合解決。

隨着興漢軍控制區域的擴大,劉正可不敢把所有的功能建築都放在五大山城。

文武並重是興漢軍的根本政策,既然青州大學已經走上了正軌,沂源分校就得應命而生了。

劉正決定:

所有的新兵從兵源地出發,步行趕到沂源分校受訓。

完成了爲期半年的新兵訓練之後,再補充到各軍的預備役,作爲戰場的補充力量。

隨着天下局勢的不斷髮展,劉正讓興漢月報發聲,號召有志青年到沂源分校接受專門的新兵訓練,替野戰軍儲備充足的後備役。

興漢軍大練兵運動,從建安六月二月份開始,正式的拉開了帷幕。

搞定了沂源分校的籌備工作之後,劉正就不再過問任何的事情了。

他已經把注意力轉移到了生兒子的大事上。

畢竟已經承諾了賈詡等人,可不能自食其言。

林小妖終於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每天都能聽見她的笑聲。

建安六年五月,經過五個月的辛勤勞動,林小妖的肚子終於有動靜了。

經過華佗,董奉和張仲景聯合診脈之後,確定是喜脈。

爲了避免過分刺激到甄宓和郭穎,劉正倉惶的逃離了梅園,進入了興漢軍校總部,當起了編外教員。

龐統在興漢軍校的進步很快,已經成了朱雋的得意門生。

劉正在拜訪朱雋的時候,正好聽見兩人在爭論彭城戰役。

朱雋說:“土元,兩軍交戰,十萬是一個分水嶺。”

一旦戰爭的規模超過了十萬,就不可能通過搶掠來維持後勤保障。

曹操軍在彭城的遭遇,充分的說明了搶掠對民心的傷害。

龐統說:“公偉先生,要是佈局巧妙,依靠奪取敵方後勤補給維持戰鬥消耗的設想,是完全成立的。”

曹操軍以一個月的糧草支撐,轉戰徐州數月就是明證。

要不是兗州有變,彭城被突破只是時間問題。

朱雋說:“士元,戰爭講究的不是追求佈局的精妙,而是最後的結果。”

你的謀劃環環相扣,要是其中一環掉了鏈子,整支大軍就會陷入危局。

縱觀歷代著名的戰役,糧盡兵敗似乎是必然的結果。

戰國時期秦趙長平之戰,就是後勤保障上的較量。

趙軍後勤斷絕,四十萬人馬死於非命。

秦朝末年的鉅鹿之戰,二十萬秦軍,也是後勤斷絕之後輸了戰役。

前漢初年的垓下之戰,霸王項羽,也是在糧盡之後率軍突圍,最後兵敗身死。

從這三場戰役可以看出,就食於敵根本就不可取了。

曹操軍的鎩羽而歸,其實也是輸在了後勤之上。

戰鬥初期是爲父報仇,有選擇的屠戮徐州豪強。

然而過了廣戚之後,那純粹就是爲了活命而舉起了屠刀。

留縣成了白地,卻導致了彭城血戰無功。

再屠蕭縣的時候,出發時的四萬大軍,到戰鬥結束之後就只剩下兩萬了。

再加上定陶城的兩把火,曹操軍的實力直接打了對摺。

屠城的後續影響依舊在呢?

曹操軍已經上癮了。

龐統說:“公偉先生,我還是不同意後勤致勝論。”

劉正進門之後,朱雋忙站了起來。

三人互相見禮之後,朱雋說:“侯爺,你向士元解釋吧!”

劉正說:“那我就簡單的說兩句。”

勢力創建之初,沒有地盤,就沒有百姓需要保護。

在這個時候,迅速的積累資源纔是關鍵。

至於所採取的手段,那就是搶,破壞原來的秩序,主持有限區域內的財富重新分配。

興漢軍在范陽郡的一系列動作,甚至是藉助黃巾軍的力量收攏流民。

接下來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五大山城的建設,這就把興漢軍的後勤保障從劫掠轉向了自給自足。

第三階段則是以金錢財貨開道,向其他地方輸送政策。

這就是傳說中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興漢軍只用了數年時間,就消化了九郡之地,成爲了興漢軍發展壯大的契機。

如今興漢軍向青州等地輸送政策已經初見成效。

百姓得了好處,就不再反對興漢軍的政策了。

然而輸送政策需要強大的國力作爲後盾,以及絕對優勢的武力作爲保障。

曹操軍兩次進攻定陶城,都是損兵折將的結果。

勢力發展到這樣的程度,陰謀詭計已經不足以令興漢軍傷筋動骨了。

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即便是南境大軍全部損失,敵人也攻不進青州。

濟陰郡的百姓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只要興漢軍的土地政策不動搖,就沒有什麼力量可以瓦解興漢軍。

如今的興漢軍,已經是一千二百萬百姓的利益代表。

隨着時間的推移,百姓的數量還會激增。

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死亡率會急速下降,出生率將會達到新的巔峰。

人多力量大,就是興漢軍的現狀。

至少目前的幾個敵人沒有資格對抗興漢軍。

劉正的話引起了龐統的深思。

原來諸侯層次的較量是角力,國家層次的較量是拼綜合實力,其中經濟實力更是取勝的關鍵。

第1609章 魚丸開門第1106章 帝號隨心第418章 少女之心第483章 曹丕出劍第1681章 援兵趕到第610章 增援煤山第835章 治商之法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943章 嚴家擴張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1157章 架橋計劃第1392章 關城血戰第806章 欺君罔上第197章 皇甫堅壽第1098章 製造星源第1487章 整頓九團第193章 董卓之死第1446章 兵者仁心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1210章 流雲舞袖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1511章 天機匕出第177章 滎陽戰事第1128章 大帝亂鬥第307章 獻帝殺臣第487章 山林大戰第537章 新陳代謝第1299章 鴻安之死第1362章 一吻之禍第272章 單騎喋血第1726章 史富之死第1949章 寰宇千府第2109章 驛路情深第2084章 拼命三娘第993章 貪狼臨世第1312章 歌聲嘹亮第304章 龐統論勢第188章 青州大學第1838章 奇鼠認慫第2103章 緣起緣滅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373章 展望和平第186章 太原王林第224章 張濟之死第1843章 客串礦工第1168章 八歧大蛇第1038章 逆流而上第552章 計攻藍田第2195章 情傷別離第2117章 虛晃一槍第542章 曹操一笑第1610章 修道手冊第1363章 新秀狀元第1777章 體驗生活第933章 龍城定策第1512章 七女聯姻第1461章 艱難一戰第1700章 嘯天登場第1457章 處置俘虜第1190章 體系之爭第2228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2)第540章 軍魂刑天第2054章 寅虎令牌第1652章 金浪之死第1415章 白起殺豬第2020章 各方雷動第2128章 亂軍之殤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1476章 菩提戰隊第750章 家務瑣事第520章 尊師重道第1152章 南宮分家第1884章 擒斬平原第1681章 援兵趕到第99章 卜巳東逃第2147章 進入皇榜第2142章 話狠心慈第101章 頓丘之戰第723章 微服私訪第1105章 戰爭博弈第2032章 昌城練兵第596章 老將退隱第1703章 辯才曉月第1414章 沙場屠龍第728章 利益平衡第2006章 文人相輕第1482章 象帝敗走第583章 戰七裡崗第264章 天女臨凡第1270章 劉正上學第420章 嚴肅處理第1590章 松江王濤第492章 文家有女第294章 遼東公孫第2217章 岳陽詩會第42章 典韋揚名第1098章 製造星源第671章 淺論世家
第1609章 魚丸開門第1106章 帝號隨心第418章 少女之心第483章 曹丕出劍第1681章 援兵趕到第610章 增援煤山第835章 治商之法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943章 嚴家擴張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1157章 架橋計劃第1392章 關城血戰第806章 欺君罔上第197章 皇甫堅壽第1098章 製造星源第1487章 整頓九團第193章 董卓之死第1446章 兵者仁心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1210章 流雲舞袖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1511章 天機匕出第177章 滎陽戰事第1128章 大帝亂鬥第307章 獻帝殺臣第487章 山林大戰第537章 新陳代謝第1299章 鴻安之死第1362章 一吻之禍第272章 單騎喋血第1726章 史富之死第1949章 寰宇千府第2109章 驛路情深第2084章 拼命三娘第993章 貪狼臨世第1312章 歌聲嘹亮第304章 龐統論勢第188章 青州大學第1838章 奇鼠認慫第2103章 緣起緣滅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373章 展望和平第186章 太原王林第224章 張濟之死第1843章 客串礦工第1168章 八歧大蛇第1038章 逆流而上第552章 計攻藍田第2195章 情傷別離第2117章 虛晃一槍第542章 曹操一笑第1610章 修道手冊第1363章 新秀狀元第1777章 體驗生活第933章 龍城定策第1512章 七女聯姻第1461章 艱難一戰第1700章 嘯天登場第1457章 處置俘虜第1190章 體系之爭第2228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2)第540章 軍魂刑天第2054章 寅虎令牌第1652章 金浪之死第1415章 白起殺豬第2020章 各方雷動第2128章 亂軍之殤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1476章 菩提戰隊第750章 家務瑣事第520章 尊師重道第1152章 南宮分家第1884章 擒斬平原第1681章 援兵趕到第99章 卜巳東逃第2147章 進入皇榜第2142章 話狠心慈第101章 頓丘之戰第723章 微服私訪第1105章 戰爭博弈第2032章 昌城練兵第596章 老將退隱第1703章 辯才曉月第1414章 沙場屠龍第728章 利益平衡第2006章 文人相輕第1482章 象帝敗走第583章 戰七裡崗第264章 天女臨凡第1270章 劉正上學第420章 嚴肅處理第1590章 松江王濤第492章 文家有女第294章 遼東公孫第2217章 岳陽詩會第42章 典韋揚名第1098章 製造星源第671章 淺論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