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董卓搶錢

劉正接過情報一看,原來是相國董卓,開始了殺豪強,奪財富。

再說相國董卓,連續兩日,破例召開大朝會,又是驅逐重臣,又是殺人立威。

在司徒王允的曲意逢迎之下,總算是搞定了遷都的大計。

回到相國府中之後,董卓立即找李儒商議。

畢竟遷都的關鍵是遷人。

文武百官,都得打包帶走。

只是那些唱反調,搞破壞的人,就不要帶了。

然而留給諸侯聯軍,董卓又有些不甘心。

劉正手上已經有了何太后,再弄一部分文武官員,就可以另組漢室朝堂了。

董卓好不容易擁立獻帝做了傀儡,獨攬大權。

他又怎麼可能,讓興漢軍與董卓軍,分庭抗禮呢?

李儒聽了董卓的話之後,立即建議說:“相國放心。”

在李儒的建議之下。

執金吾呂布,作爲遷墳使,負責把洛陽城周邊的皇陵,遷入長安城的皇陵。

至於起獲的陪葬品,一律充公,用作幷州鐵騎的軍費。

董卓又命令:

侄子董璜,帶着三千飛熊軍,開始了第一輪清場計劃。

董璜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把與袁家關係密切的豪強,全部抄家滅族,然後派遣一隊西涼鐵騎,把收繳的金銀珠寶裝車,運送到長安郿塢安置。

接下來就是派出西涼鐵騎,以伍爲單位,督促文武百官搬家。

一時之間,洛陽城雞飛狗跳,級別高的官員,還能得到優待,有牛車可供乘坐,也有專門的輜重車可供借調,協助搬運家中財貨。

然而那些升斗小吏,就只能艱難的長途跋涉了。

從建安三年五月份開始,長安城與洛陽城之間的崤函古道上。

西遷的官員和民衆,絡繹不絕。

每天都有大量的文武官員,在西涼鐵騎的催逼之下,離開了溫暖的家,踏上了未知的道路。

文武百官們,都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卻被蠻橫的西涼鐵騎,按照正常行軍的水準,每日趕路。

人都是有脾氣的。

搬家的隊伍才過新安,就有人鬧事。

鬧得還挺兇,直接驚動了負責押運的董璜。

董璜命令一隊西涼鐵騎,分開亂成了一團的人羣,見周毖正坐在地上,撒潑打滾。

董璜讓人把周毖帶到了馬前,然後開始了問話。

董璜問:“你爲什麼不好好趕路,耽擱了大軍的行止,你吃罪得起嗎?”

周毖回答說:“我們都是獻帝的臣子,你們這樣逼迫我們趕路,也太缺德了吧!”

周毖說着,還脫掉了腳上,已經變了形的麻鞋。

開始了一字一句的哭訴。

兩隻紅腫的腳掌,令周圍的吃瓜羣衆們,頓時就沒有了食慾。

京官墮落,已經到了這般地步了嗎?

周毖作爲基層武官,居然能把自己給走廢了。

這簡直就是駭人聽聞呀!

董璜直接指出,大軍行止,每天都是規定好了的。

要是耽擱了時間,就只能連夜趕路了。

周毖必須要馬上啓程。

周毖可不是省油的燈,竟然在董璜面前耍橫。

他要求西涼鐵騎,替他提供馬車,或者是牛車也行的。

董璜怒了,心想——老子風吹日曬的,你他媽的還想享受,你以爲你是三公九卿呢?

董璜拒絕了周毖的無禮要求。

只是一味的催逼周毖趕路,否則後果自負。

周毖心想,只要繼續鬧下去,董璜迫於吃瓜羣衆的壓力,肯定會妥協的。

周毖心一橫,直接告訴董璜——腳掌廢了,沒有車駕,一步也動不了。

董璜也火了,心中也是委屈無限。

成天介的給這些屁官當保姆,居然還要受到刁難。

突然,董璜記起了一件事——當初議立獻帝的時候,袁紹出言不遜。

好像就是這個周毖,和另外一個叫伍瓊的人,勸說相國董卓,給袁紹那個二五仔封了鉅鹿郡的太守。

如今袁紹帶頭造反,周毖和伍瓊,兩個人都難辭其咎。

前些日子,伍瓊跟相國董卓頂牛,已經被當衆擊殺。

本來這個周毖,已經被世人遺忘了。

董璜萬萬沒有想到——周毖居然在搬家途中鬧事。

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呀!

既然伍瓊都死了,作爲難兄難弟的周毖,怎麼可能不死呢?

想到這裡,董璜決定——再給周毖一個活命的機會。

董璜問:“按照搬家計劃,你這個級別是沒有車坐的,你就不要鬧了,繼續趕路吧。你聽清楚了嗎?”

周毖見董璜,一副商量的口氣,以爲有機可乘,於是就大曬腳掌,死活不肯動身。

董璜再三苦勸,甚至是佯裝下跪。

周毖都無動於衷,堅持要車。

董璜怒火中燒,直接下令——馬踏周毖。

不作死就不會死!

董璜可不是好好先生。

解決了周毖之後,董璜讓西涼鐵騎沿途喊話:“周毖鬧事,已經處決;誰敢再犯,一律嚴懲!”

被迫趕路的小官們,終於認清了形勢,專心致志的趕起了路來。

董璜看着周毖的遺體,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你這又是何苦呢?

西涼鐵騎的刀鋒,真的就那麼好嘗試的嗎?

董璜感慨了一回之後,幽幽的說:“埋了吧!”

可憐周毖,逃過了洛陽朝堂上的一劫,卻依舊把自己給作死了。

埋骨荒山,連塊墓碑都沒有。

……

洛陽城,董卓的相國府。

董卓看着董璜的財貨清單,笑聲驚走了院子裡,大樹上的老烏鴉。

董卓對風塵僕僕的董璜說:“辛苦了,下去休息吧!晚上給你擺宴慶功,接風洗塵!”

董璜行了個大禮,退了出去。

李儒說:“相國,咱們只查抄了百戶官紳之家,就已經盆滿鉢滿了。”

這洛陽城中的九成財富,可都集中在千餘富商之家,要是連根拔起。

四十萬西涼鐵騎,三十年不愁吃喝。

董卓大喜,隨後又問:“師出無名,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李儒說:“袁紹同盟,反賊逆黨!”

這個帽子,往目標頭上一扣,再揮動屠刀,那就順理成章了。

董卓想了想,爲了四十萬西涼鐵騎,這個惡人必須要做到底呀!

又是董璜出動,才過三天的時間,就把查抄的結果,向董卓彙報了。

董卓見其中有四十餘戶商家,備註是興漢商會。

董卓問:“文優,興漢軍的人,咱們也要動嗎?”

李儒想了想,回答說:“相國,還是算了吧!”

這四十餘戶商家,居然佔據了近一成的財富。

董卓很肉痛,但也只能遺憾的放棄了。

董璜帶着兩萬西涼鐵騎,護送這筆鉅款前往郿塢安置。

護送隊伍才過澠池,居然遇上了打劫的隊伍。

三萬大軍,打着曹操軍的旗號,三面出擊。

董璜首尾不能兼顧,只能大敗逃走,向附近的李肅求援。

當李肅帶着兩萬西涼鐵騎,趕到事發地點的時候,突襲的隊伍已經消失了。

與他們一起消失的,還有董璜押送的財富。

李肅追出三十里,一無所獲。

只能退回澠池,安心守護城池。

董璜垂頭喪氣的回了洛陽城,向董卓彙報了詳情。

董卓哭了,辛苦了半天,錢的影子沒有見着,惡名卻傳遍了天下。

李儒說:“相國,冤有頭,債有主。曹操,他跑不掉的!”

董卓點了點頭,讓李儒安排,一定要讓曹操軍知道——拿了不該拿的東西,是要付出代價的。

……

洛陽城東,興漢軍大營。

賈詡走了進來,眉飛色舞的說:“侯爺,事情成了!”

劉正對於錢財並不在意,他想要知道具體的戰鬥過程。

劉正忙問:“文和,兩棲軍的傷亡情況怎麼樣呢?”

劉正原本以爲——董卓最多派遣一萬西涼鐵騎,保護那筆財富。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不僅隨行保護的西涼鐵騎,達到了兩萬之衆;還有李肅和兩萬西涼鐵騎,居然在近在咫尺的澠池。

徐盛和兩棲軍,簡直就是虎口奪食。

賈詡回答說:“侯爺,靖海將軍甘寧,親自到三門峽接應,總算是有驚無險,成功的完成了任務。”

由於兩棲軍提前埋伏,董璜在指揮上又犯了重大的錯誤,兩棲軍一人未折,圓滿完成了任務。

據統計,甘寧一共帶了兩百艘大船,滿載而歸。

由於沒有貨物清單,具體的收穫,一時之間還無法清算。

粗略估計——錢糧總價值超過千億貫。

這是一筆天大的財富,有了這筆錢作爲準備金。

劉正決定:

大建興漢錢莊,並且在興漢軍控制範圍之內,佈設營業點。

與此同時,興漢人民銀行正式掛牌,由糜竺兼任行長,發行紙幣——興漢幣。

紙幣正面爲興漢軍的大旗和劉正躍馬提槍的背影像。

紙幣的背面爲長城,從左到右寫着三豎排小字:“講漢語,進漢食,行漢禮!”

興漢幣共分爲十種規格,最小單位爲分,中間單位爲元,最大單位爲萬元。

其中普通百姓之間流通的最大面值爲百元。

商業流通幣增發千元和萬元。

具體的是:一分錢等於十枚五銖錢。

十分錢爲一角,等於一百枚五銖錢。

十角錢爲一元,等於一千枚五銖錢,即就是一貫錢。

這是基本的價值恆定單位。

劉正還想出了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百元,千元,萬元。

這樣一來,一萬元等於一萬貫,足以滿足大部分的交易了。

劉正問:“文和,你看這個計劃怎麼樣呀?”

賈詡說:“侯爺,紙幣發行,相當於掠奪民間財富,得謹慎行事呀!”

劉正想了想,決定將新得的千億貫鉅款,全部作爲興漢幣發行的準備金。

並且規定:

興漢幣只能由興漢人民銀行獨家發行。

興漢軍和中山城執政總部,共同制定發行興漢幣的方案。

興漢錢莊只具備流通資格,可以從事兌換業務,不得私自變更興漢幣的價位。

爲了推廣興漢幣,劉正將軍餉和執政官員的俸祿,一律與興漢幣進行對接。

與此同時,興漢軍和各級執政機構的採購,一律使用興漢幣。

賈詡看完之後,覺得沒有什麼漏洞,就署上了大名。

劉正召開了擴大會議,把興漢人民銀行的成立,當成了唯一的議題。

郭嘉等人覺得,興漢軍是時候,擁有獨立的貨幣體系了。

劉正見決議通過,忙快馬傳訊中山城,讓魯肅批准執行。

只要興漢幣發行成功,興漢軍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

馬超說:“真期待着數興漢幣到手抽筋的樣子呀?”

陳到問:“侯爺,可以用來糊牆嗎?”

郭嘉忙問:“叔至,家裡那位又鬧了嗎?”

陳到回答說:“一失足成千古恨哪?”

當初背詩竊色,如今後患無窮呀!

金屋藏嬌倒是一個好故事。

可是用黃金打造屋子,太不現實了。

現在有了興漢幣,兌上十萬貫一元的,糊一間臥室應該夠了吧?

賈詡說:“這是敗家子行爲。侯爺,此風不可漲呀!”

劉正也說:“叔至,十萬貫錢流通到市面上,怎麼着也能養活一些人。”

糊牆長黴,虧你想得出來!

陳到大窘,不敢再提。

衆人哈哈大笑,取笑陳到一番。

興漢軍的人際關係,在劉正的引導之下,還真有點兒另類了呢?

第308章 徐庶歸曹第1448章 七營混戰第356章 金將護曹第655章 引蛇出洞第624章 黃六拼命第495章 俘虜之厄第645章 追擊樓績第673章 平安許貢第887章 雄鷹突擊第288章 雙傑破敵第2228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2)第1215章 九黎風暴第878章 弱肉強食第1585章 姻緣天定第1573章 當選班長第1706章 嚴厲處置第1306章 一騎當千第438章 火彈之威第392章 兵困張燕第1075章 靈魂戰場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1883章 楊賈合謀第940章 蜀軍四虎第1975章 暗戰爭鋒第1468章 消耗之戰第701章 烏德之名第1747章 麗莎歸龍第1074章 兔尊道消第225章 劉袁大戰第103章 聖女張寧第1878章 狡兔三窟第2030章 李丹之威第675章 數字戰爭第112章 竹橋喋血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1488章 元氣之說第1871章 汜水殘陽第413章 天命固防第1452章 兵進崑崙第339章 宛城歸曹第933章 龍城定策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1837章 利益至上第856章 西平新令第1032章 雨花石劍第1307章 天命難違第2193章 持續成長第352章 袁紹之憂第1212章 傳統無價第1802章 盜版手冊第738章 害民自保第1266章 加印貨幣第3章 讀書習武第161章 趙雲立功第1960章 趙雲連勝第1457章 處置俘虜第1577章 聞道4班第367章 飛馬奪寨第1672章 涼州恢復第551章 夜長夢多第1605章 智能投喂第1698章 武力拆城第1163章 兵臨茅山第1633章 狼軍來襲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974章 成都事件第1982章 大戰公孫第804章 弄巧成拙第813章 兵力調度第1971章 張昭筆記第1449章 難以抉擇第613章 副將洪安第229章 劉正開元第1457章 處置俘虜第444章 撤守之爭第1632章 四成原則第1637章 對手默契第463章 巧克巢縣第1764章 榮耀核心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1042章 沙漠黃昏第2162章 約戰南天第164章 潘鳳之死第2071章 熱血兒郎第1960章 趙雲連勝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252章 曹昂出擊第821章 魯淑之悟第1644章 先勝後敗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2198章 夏運轉移第321章 智勇鍾會第61章 宛城失守第516章 攻克陽城第19章 酒鬼郭嘉第1632章 四成原則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1475章 前往靈山第2151章 輪防制度
第308章 徐庶歸曹第1448章 七營混戰第356章 金將護曹第655章 引蛇出洞第624章 黃六拼命第495章 俘虜之厄第645章 追擊樓績第673章 平安許貢第887章 雄鷹突擊第288章 雙傑破敵第2228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2)第1215章 九黎風暴第878章 弱肉強食第1585章 姻緣天定第1573章 當選班長第1706章 嚴厲處置第1306章 一騎當千第438章 火彈之威第392章 兵困張燕第1075章 靈魂戰場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1883章 楊賈合謀第940章 蜀軍四虎第1975章 暗戰爭鋒第1468章 消耗之戰第701章 烏德之名第1747章 麗莎歸龍第1074章 兔尊道消第225章 劉袁大戰第103章 聖女張寧第1878章 狡兔三窟第2030章 李丹之威第675章 數字戰爭第112章 竹橋喋血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1488章 元氣之說第1871章 汜水殘陽第413章 天命固防第1452章 兵進崑崙第339章 宛城歸曹第933章 龍城定策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1837章 利益至上第856章 西平新令第1032章 雨花石劍第1307章 天命難違第2193章 持續成長第352章 袁紹之憂第1212章 傳統無價第1802章 盜版手冊第738章 害民自保第1266章 加印貨幣第3章 讀書習武第161章 趙雲立功第1960章 趙雲連勝第1457章 處置俘虜第1577章 聞道4班第367章 飛馬奪寨第1672章 涼州恢復第551章 夜長夢多第1605章 智能投喂第1698章 武力拆城第1163章 兵臨茅山第1633章 狼軍來襲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974章 成都事件第1982章 大戰公孫第804章 弄巧成拙第813章 兵力調度第1971章 張昭筆記第1449章 難以抉擇第613章 副將洪安第229章 劉正開元第1457章 處置俘虜第444章 撤守之爭第1632章 四成原則第1637章 對手默契第463章 巧克巢縣第1764章 榮耀核心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1042章 沙漠黃昏第2162章 約戰南天第164章 潘鳳之死第2071章 熱血兒郎第1960章 趙雲連勝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252章 曹昂出擊第821章 魯淑之悟第1644章 先勝後敗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2198章 夏運轉移第321章 智勇鍾會第61章 宛城失守第516章 攻克陽城第19章 酒鬼郭嘉第1632章 四成原則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1475章 前往靈山第2151章 輪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