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聖女張寧

提到曹操的求援信,就得從劉備三兄弟,大鬧新鄭城說起。

張飛怒殺城門都尉,可是犯了軍中大忌。

皇甫嵩礙於,北中郎將府盧植的面子,不想直接處置張飛。

然而劉備等人壞了軍法,又不得不處置。

於是他就派袁紹和曹操,武力押送劉備等人,北上廣宗,交給盧植處置。給左中郎將府上下,一個交代。

盧植看完皇甫嵩的信之後,也是束手無策。

對於劉備三兄弟,一直掛着鄉勇義士的名頭,打不得,也罵不得。

如今劉備三兄弟,在戰場上坑人也就罷了,怎麼下了戰場,殺起自己人來,也特別的利索。

張飛那麼一捅,直接把劉備三兄弟,弄成了左中郎將府的公敵。

盧植就是再不願意處置劉備,也只能硬着頭皮下狠手了。

直接重責張飛五十大板之後,又覺得曹操鬼點子最多,於是就把劉備三兄弟,掛在典軍校尉部的名下,繼續戴罪立功。

張飛皮糙肉厚,五十大板對他來說,不過是皮外傷。休息幾天之後,又活蹦亂跳的了。

劉備吃了大虧,總算是老實了幾天,對於曹操的軍令,也能不折不扣的執行。

曹操見劉備三兄弟,看起來還像是那麼一回事,於是就把盧師告誡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曹操這是不知者無畏,他是沒有見識過,劉備三兄弟坑人的本領,這才掉以輕心。

劉備漸漸的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三百義勇縮編成了一個屯,劉備任屯長,關羽和張飛做了隊長,漸漸的有了正規軍的氣象。

曹操駐兵曲周,負責看護,北中郎將府大軍的側翼。

張角身體好轉一些之後,爲了執行師命,讓聖女張寧,帶領三十六天罡衛,偷襲曲周。

張寧精通兵法,見曲周城南,居然掛着義勇校尉的旗幟。

張寧忙問副將廖化:“元儉大哥,不是說駐守曲周的,是典軍校尉曹操嗎?”

廖化撓了撓頭,不好意思的說:“聖女,最新消息,漢軍主帥,北中郎將府盧植,把義勇校尉部的劉備三兄弟,劃撥給了曹操指揮。曹操見劉備三兄弟武藝不錯,就把南門交給他們來守。”

張寧一想,居然遇上了送寶童子劉備,這份大禮黃巾軍就收下了。

張寧命令大軍修整,檢查裝備。

一刻鐘之後,命令大軍強攻南門,又命令三十六天罡衛,專門盯住了劉備廝殺。

劉備擋不住三十六天罡衛的衝殺,腳底抹油的本事,又施展出來了。

劉備一逃,關羽和張飛也無心廝殺,畢竟追隨大哥,比殺賊重要得多呀!

劉備三兄弟一走,三百義勇也不打了,再不快點跟上去,下一頓飯就沒有着落了。

張寧居然輕而易舉的,攻破了南門,這讓她非常的意外。

曹操正在曲周城中,和程昱討論廣宗的戰事呢?

突然聽到把守西門的曹洪,派人來報:黃巾軍聖女張寧,率部夜襲曲周城,已經攻破南門,正在向東西兩座城門,發起衝擊。

程昱忙問:“劉備三兄弟在哪裡呢?”

傳令兵回答說:“去向不明!”

曹操一拍大腿,驚道:“壞了,我把盧師的話給忘了!”

程昱問:“主公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曹操這才把盧師的警告,一字不漏的講給程昱聽。

曹操說:“怪不得劉備三兄弟,蹉跎歲月,我還以爲盧師識人不明呢?”

程昱也說:“劉備三兄弟這一逃走,可就把咱們坑苦了,也不知道黃巾軍來了多少呢?”

曹操想了想說:“此戰是典軍校尉部敗了,咱們就得認命,傳令曹家四將,從北門撤退。物資什麼的,留給黃巾軍,好拖住他們,替大軍撤退爭取時間。”

曹操當機立斷,典軍校尉部北撤到了鉅鹿城中,暫避鋒芒。

典軍校尉部北上廣宗的第一戰,以曲周陷落而宣告失敗。

黃巾軍張寧部巧破曲周縣城,曹操倉惶逃離。

史稱:莫道女兒不如男,千軍萬馬避張寧。

再說劉備三兄弟,逃出曲周縣城之後,也開始迷茫了。

這廣宗城外的,北中郎將府大本營,他們是不敢去的。

身後的曲周縣城,妖女張寧還在那裡,他們也不敢回去。

有心跟着曹操去鉅鹿,又怕被他逮着了,砍掉腦袋泄憤。

劉備是糾結了,他纔剛剛慶幸自己殺出重圍,又怎麼可能自投羅網,送上鉅鹿讓曹操出氣呢?

張飛又開始嘟嘟囔囔着說:“大哥,討伐黃巾軍太危險了,我想回家賣酒殺豬。”

關羽鄙視的看了張飛一眼,恨鐵不成鋼的說:“三弟,你有點出息成不,甭成天酒呀豬呀什麼的。咱們三兄弟,是要做大事的人,這點挫折就打起了退堂鼓,像話嗎?”

張飛反駁說:“二哥,你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每次都是大哥先逃,你就跟着逃,搞得我不想跑都不行了。”

關羽理直氣壯的,替自己辯解說:“三弟,你這樣說可就不對了,我那是逃跑嗎?我那是怕大哥有什麼閃失,這才隨行保護大哥。有你這麼跟二哥說話的嗎?”

張飛辯不過關羽,只好說:“二哥,現在說什麼都是屁話。出來的時候走得急,糧草輜重,可是一樣都沒帶。要是不快點找到金主,下一頓飯去哪裡吃,都還是一個大問題呢?”

關羽回頭對劉備說:“大哥,三弟的話雖然不好聽,但是卻代表着兄弟們的心聲。當務之急是找一個吃飯的地方,要不然鄉勇們,都得吵着要散夥了。”

劉備沉吟了片刻之後,才認真的說:“二弟!三弟!廣宗城外的盧師大本營,倒是一個最近的去處。然而盧師一直不待見咱們,去了也是自取其辱。”

接下來劉備又說,鉅鹿曹操在曲周縣城兵敗,他們三兄弟是罪魁禍首。

那曹操正在氣頭上,去了肯定是自尋死路。

至於其他郡縣,人家可不認他這個無名無份的屯長。

唯一可以投奔的對象,就只有屯駐經縣的中軍校尉部了。

關羽一聽說劉備要投袁紹,直接問他:“大哥,那許攸可是中軍校尉部的,護軍司馬。他對咱們三兄弟的誤會極深,前去投奔真的沒有問題嗎?”

張飛大包大攬的說:“大哥放心,那許攸膽小如鼠,交給我來搞定。”

劉備見張飛保證,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於是就決定,前往經縣投奔袁紹。

袁紹見劉備來投,喜出望外。當衆就問起了他:“玄德呀,你不是在孟德的典軍校尉部效力嗎?”

劉備大哭說:“袁大人,那曹操本是閹人之後,我堂堂漢室宗親,怎麼可能受辱於他。久聞袁家四世三公,這才棄曹投袁。”

袁紹大笑說:“玄德眼光不錯,知道我袁本初,比曹孟德有前途。到了中軍校尉部,你們就算是到家了。”

ωωω .Tтkд n .C 〇

許攸諫阻說:“主公,這劉備三兄弟,那是真的坑!”

袁紹說:“子遠不要多言,英雄惜英雄嘛,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

許攸還想勸諫,卻感覺到脖子上傳來一股涼意,擡起頭來,卻迎上了張飛的目光。

許攸退縮了,自家主公上趕着,招惹劉備三兄弟,自己又何必枉做小人呢?

就這樣,劉備三兄弟,帶着三百義勇軍,掛靠在了中軍校尉部的名下,開始了新一輪的混飯吃。

在袁紹討論,如何安置劉備三兄弟的時候,許攸還是盡了最後一回人事。

典軍校尉部,兵敗曲周縣城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經縣。

袁紹才發現劉備三兄弟,果真是一塊燙手的山芋。

就在他左右爲難的時候,許攸諫言:讓劉備三兄弟看守糧草。

許攸以爲囤糧之地,在經縣之中,劉備三兄弟,應該不會出岔子吧?

他萬萬沒有想到,還是把自己給坑了。

張寧打退了曹操之後,從曲周縣城滿載而歸。

黃巾軍上下,一時之間鬥志昂揚,再加上張角有意讓張寧立威。於是就再次命令她,出兵經縣,去打一打袁紹。

張寧北上經縣的陣容,不僅有三十六天罡衛,還有七十二地煞衛。

躊躇滿志的張寧,決定真刀真槍的攻打經縣。

袁紹年輕氣盛,擺開陣仗與張寧部,在經縣城南大戰起來。

再說劉備三兄弟,劉備能忍,關羽會裝。

只有張飛,一聽見戰鼓聲就熱血沸騰。

然而人家中軍校尉部,在前面打得熱火朝天。

他們義勇軍卻是後孃養的,只能躲在家裡看熱鬧。

張飛很鬱悶,一鬱悶就會喝酒。

張飛很快就爛醉如泥了,視線模糊的他,居然看不清東西。

他以爲是天黑了,就命令左右點火把。

要知道張飛,可是在糧倉裡值守啊!

大白天的在糧倉裡點火把,這後果可就嚴重了。

更要命的是,張飛居然親自舉着火把,帶醉巡視糧倉。

喝醉酒的人腳下輕浮,一個站不穩,火把就掉進糧倉裡了。

更爲湊巧的是——被引燃的居然是草料倉。

劉備和關羽看見草料倉起火,忙跑來找張飛,一打聽,才知道三弟喝醉了酒,誤了大事。

糧草可是大軍命脈,劉備可不敢拿張飛的命,賭袁紹的仁義之心。

關羽嘆息之餘,也勸劉備帶上張飛,先趁亂逃出經縣,再作計較!

劉備三兄弟要是拼命救火,損失應該不會太大。

然而他們這麼一逃,火勢可就燎原了。

等到經縣大營的守軍,發現糧倉起火冒煙,糾結人馬趕過去的時候,火勢已經無法控制了。

中軍校尉部的糧草,已經付之一炬。

袁紹帶着中軍校尉部,同張寧部黃巾軍,血戰了一整天。

回城的時候都還餓着肚子呢?

忽然被告知,糧草被燒光了。負責看守糧草的劉備三兄弟,也不知道去向。

袁紹聞言大哭說:“許攸誤我!”

許攸又捱了一頓打,更是對劉備三兄弟恨之入骨。

袁紹不顧許攸身上的傷,強令他想出辦法來。

許攸心裡很清楚,糧草沒了,經縣也就守不住了,唯一的辦法就是撤退,還得快!

可是往哪裡撤呢?

許攸習慣性的摸了摸屁股,痛得他嗞牙咧嘴的。

許攸想要好久,終於決定西撤,中軍校尉部進駐平鄉,和典軍校尉部抱團取暖。

許攸讓袁紹派人,在經縣南面的城牆上多樹旌旗,然後悄悄的把人換下來,連夜偃旗息鼓,從北門繞道西撤平鄉縣,並且派人,向鉅鹿的典軍校尉部請求支援。

在曹操的接應下,袁紹的中軍校尉部,總算在平鄉城站穩了腳跟。

袁紹緊急發動,四世三公的家族力量,轉運糧草,固守平鄉城。

同時在曹操的建議下,寫信向頓丘的劉正求援。

劉正向西挺進白馬城,信使又馬不停蹄的追趕。

終於在白馬城外的平陽亭,才把求援信,交到了郭嘉的手中。

劉正也是哭笑不得,自己這兩位便宜師兄,居然讓劉備三兄弟坑得體無完膚,反而成全了張寧的威名。

數日之後,沮授帶着船隊趕到了白馬渡口,劉正率軍渡河,正式進入了冀州廣宗戰場。

第1405章 軍官學院第375章 思想衝擊第1351章 豔冠天下第1681章 援兵趕到第423章 試航籌備第1387章 弘農協定第298章 微服私訪第488章 謀主徐庶第791章 品級告身第1935章 鄭遠大婚第1976章 利用老馮第1639章 造化戰車第1373章 神射鎮關第108章 師徒交心第2103章 緣起緣滅第827章 諸葛孔明第110章 任縣軍議第1078章 魚人阿水第19章 酒鬼郭嘉第878章 弱肉強食第630章 鐵騎雄風第1662章 吳盟掙扎第1602章 金煉之法第1232章 石頭太硬第256章 悍勇鮮卑第2170章 大帝之心第1507章 激活軍功第411章 界橋之戰第1792章 真假婚書第636章 猗氏會盟第1793章 趙光之死第680章 陳周博弈第1541章 打擊專碰第2117章 虛晃一槍第988章 再復紅塵第138章 公孫崛起【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三月份的第一粉絲】第1874章 投鼠忌器第1051章 強制八時第1418章 大戰序幕第2091章 西村阻擊第1895章 五姓易幟第848章 嫡庶之爭第1744章 再戰扶桑第432章 對酒袁耀第2175章 劉正受罰第532章 同門相見第1156章 劉氏定位第154章 陳留矯詔第1827章 呂布斬龍第466章 周瑜中箭第282章 公孫五虎第370章 劉石之死第179章 袁門野望第53章 劉正放糧第54章 驅逐李典第855章 轉業安置第1412章 折府易主第128章 陳到穿幫第1654章 威服火種第1209章 五律同輝第88章 馳援長社第648章 生命共享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1841章 龍紋沙蠍第371章 文欽被俘第2185章 宋北之死第825章 循序漸進第207章 損公肥私第878章 弱肉強食第1791章 治療呂布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1559章 白起殺降第1353章 玉清之名第918章 獨孤刀陣第1617章 柳東出現第445章 廬江首戰第1590章 松江王濤第965章 學習榮耀第1885章 榨乾價值第1554章 必須合作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2176章 梧桐棲鳳第1076章 廚師牛旺第506章 棄子安民第62章 秦頡用武第544章 曹操三笑第1683章 裕弟歸龍第651章 師出有名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1834章 掌握分寸第1163章 兵臨茅山第1414章 沙場屠龍第1565章 重寶鐵玉第1699章 苟元讀書第604章 進入禹山第1421章 壽春之戰第1498章 憂傷龍骨第1028章 秦楚比武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1295章 打草驚蛇
第1405章 軍官學院第375章 思想衝擊第1351章 豔冠天下第1681章 援兵趕到第423章 試航籌備第1387章 弘農協定第298章 微服私訪第488章 謀主徐庶第791章 品級告身第1935章 鄭遠大婚第1976章 利用老馮第1639章 造化戰車第1373章 神射鎮關第108章 師徒交心第2103章 緣起緣滅第827章 諸葛孔明第110章 任縣軍議第1078章 魚人阿水第19章 酒鬼郭嘉第878章 弱肉強食第630章 鐵騎雄風第1662章 吳盟掙扎第1602章 金煉之法第1232章 石頭太硬第256章 悍勇鮮卑第2170章 大帝之心第1507章 激活軍功第411章 界橋之戰第1792章 真假婚書第636章 猗氏會盟第1793章 趙光之死第680章 陳周博弈第1541章 打擊專碰第2117章 虛晃一槍第988章 再復紅塵第138章 公孫崛起【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三月份的第一粉絲】第1874章 投鼠忌器第1051章 強制八時第1418章 大戰序幕第2091章 西村阻擊第1895章 五姓易幟第848章 嫡庶之爭第1744章 再戰扶桑第432章 對酒袁耀第2175章 劉正受罰第532章 同門相見第1156章 劉氏定位第154章 陳留矯詔第1827章 呂布斬龍第466章 周瑜中箭第282章 公孫五虎第370章 劉石之死第179章 袁門野望第53章 劉正放糧第54章 驅逐李典第855章 轉業安置第1412章 折府易主第128章 陳到穿幫第1654章 威服火種第1209章 五律同輝第88章 馳援長社第648章 生命共享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1841章 龍紋沙蠍第371章 文欽被俘第2185章 宋北之死第825章 循序漸進第207章 損公肥私第878章 弱肉強食第1791章 治療呂布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1559章 白起殺降第1353章 玉清之名第918章 獨孤刀陣第1617章 柳東出現第445章 廬江首戰第1590章 松江王濤第965章 學習榮耀第1885章 榨乾價值第1554章 必須合作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2176章 梧桐棲鳳第1076章 廚師牛旺第506章 棄子安民第62章 秦頡用武第544章 曹操三笑第1683章 裕弟歸龍第651章 師出有名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1834章 掌握分寸第1163章 兵臨茅山第1414章 沙場屠龍第1565章 重寶鐵玉第1699章 苟元讀書第604章 進入禹山第1421章 壽春之戰第1498章 憂傷龍骨第1028章 秦楚比武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1295章 打草驚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