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王允捐軀

劉正看着求知慾很強的楊修,一字一句的說:“呂布會不會歸順,關鍵在於長安城的局勢。”

西涼鐵騎的主力,應該進長安城了吧?

……

伏完拿到兵權之後,就開始排斥異己了。

準確的說——是打擊從東都洛陽城遷往西都長安城的豪強。

這些背井離鄉的豪強,在受到了伏完的打壓之後,不僅痛恨伏完,還對輕易放權的司徒王允恨之入骨。

長安城中的豪強們,爲了各自的利益,開始了血腥的廝殺。

剛開始的時候,還顧忌着規矩,到後來竟然開始了無所不用其極。

什麼道德底線,全都踐踏得體無完膚。

豪強再一次刷新了政爭的下限。

王允的顧全大局,卻被伏完等人逼上了絕路,西遷的豪強們遭遇最致命的打擊,根本就沒有辦法應對以伏完爲首的地頭蛇的打壓。

王允等人在朝堂之上的勢力,更是到了舉步維艱的程度。

眼看生存空間就要消失了,兩方之間更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西遷的豪強們索性發了狠,密謀打開長安城的城門,放西涼鐵騎進城。

數日之後,豪強們在長安城中充當西涼鐵騎的內應。

暗中約定好了時間,偷偷的打開了長安城的城門,李傕,郭汜和張濟,帶着十萬西涼鐵騎,一齊擁入了長安城。

司徒府的家將左衝右突,攔擋不住。

他只得帶着數百騎兵,趕往青瑣門外,大聲呼喚:“現在情勢萬分危急了!”

請司徒大人上馬,一同出了長安城,先去潼關的張遼部幷州鐵騎駐地避難,然後再圖謀良策。

王允拒絕了家將的提議,義正辭嚴的說:“只求社稷安康,先帝顯靈保佑臣民!”

使得漢室國家,轉危爲安。

這纔是我平生的宏圖大願。

要是蒼天降罪,我王允情願奉獻出身家性命。

用我的死,來換取天下安寧。

如今面臨危難關頭,我一個人苟且偷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願意用這一腔熱血,告誡興漢侯等人——敢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努力以國家爲念!纔是人間正道。

家將再三相勸,王允卻是固執己見。

家將無奈,只得陪王允在長安城中等死。

時間才過了不到半個時辰,長安城的各大城門火光四射,竟然照紅了天空。

豪強私兵見勢不妙,只得捨棄了家小,狼奔豕突的逃命去了。

李傕和郭汜,放縱西涼鐵騎,大肆搶掠長安城。

太常卿種拂、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都死於混亂之中。

次日,十萬西涼鐵騎圍困長安皇宮。

病急亂投醫的文武百官們,在溫德殿內跪倒,奏請獻帝——到宣平門平息動亂。

獻帝有些害怕,就問王允:“司徒大人,聽說李傕好凶,真的要去嗎?”

王允說:“陛下莫怕,有老臣陪着你。”

獻帝見王允胸有成竹,這才同意起駕。

李傕等人望見天子的車駕華蓋,就知道是獻帝駕臨。

李傕忙命令:

西涼鐵騎大禮參拜,齊呼:“萬勝!”

十萬西涼鐵騎,氣衝斗牛。

令皇宮內外,風雲色變。

獻帝倚樓而立,高聲喝問:“西涼鐵騎沒有詔命,卻敢在皇宮重地聚衆鬧事,你們到底是想要幹什麼呢?”

李傕、郭汜擡起頭,大聲向獻帝控訴說:“董太師可是百官之首,陛下的社稷功臣。”

無端被王允謀殺,事後也不經過廷尉議罪。

這太師董卓到底有沒有罪,我等一概不知。

司徒王允,好像也拿不出確鑿的證據吧?

董太師冤死奸佞王允之手,更有皇甫嵩大人一同遭致禍事。

作爲董太師的屬下,我們這些人,只是想替他老人家申冤。

找司徒王允報仇雪恨,至於造反,那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只要捉住了王允,西涼鐵騎就退出長安城。

王允就站在獻帝的身邊,聽到了李傕的說辭之後,情知無法善了。

王允說:“陛下,老臣本來替江山社稷着想的,可是事與願違。”

由於行事魯莽,考量不足。

這才導致了廷尉不曾定罪,太師董卓,不教而誅。

爲國家埋下了禍根。

事已至此,老臣願意以死贖罪。

陛下切不可顧惜老臣,給西涼鐵騎犯上作亂的藉口,以免誤了國家。

老臣願意出去自投羅網,讓西涼鐵騎殺了泄憤。

獻帝自從有了王允,再也不用半夜三更做噩夢了,是以徘徊不忍,捨不得肱股之臣去死。

王允擺脫了獻帝的小手,從宣平門的城樓上跳了下樓去,大聲問:“你們不是要找我嗎?”

李傕、郭汜拔劍在手,叱間:“董太師犯了什麼罪呀,居然不經廷尉議定而秘密殺害呢?”

王允說:“董卓賊的罪過,彌天亙地,不可勝言!”

那日董卓老賊伏誅。

長安士民,皆相慶賀,你們難道就沒有聽說過嗎?

李傕、郭汜質問:“一派胡言,太師要是真的有罪,怎麼可能不明正典刑呢?”

王允大罵:“逆賊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既然落到了你們手中,唯有一死而已!”

郭汜挺劍便刺,把王允殺死在了皇宮大門口。

關於王允的事蹟,史官有詩稱讚:

王允運機籌,奸臣董卓休;

心懷家國恨,眉鎖廟堂憂。

英氣連霄漢,忠誠貫鬥牛;

至今魂與魄,猶繞鳳凰樓。

郭汜殺了王允,還不解氣,於是就派人將王允宗族老幼,盡數收押。

郭汜本來打算全部殺了祭奠太師董卓,突然想起了興漢侯劉正當年的檄文。

於是就下令男丁爲奴,女眷入軍營侍奉有功將士。

處置完王允宗族之後,李傕、和郭汜尋思着,既然已經反了,不如殺掉獻帝,自己登基做皇帝。

郭汜說:“既然走到皇宮口,不殺獻帝謀求大事,更待何時呢?”

郭汜揮動長劍,吩咐西涼鐵騎攻打皇宮。

張濟說:“萬萬不可。”

今日若是殺了獻帝,恐怕天下之人,是不會服氣的。

不如仍舊奉獻帝爲主,賺得天下諸侯進入長安城。

先剪除羽翼,然後殺掉獻帝,天下就是咱們的了。

李傕、郭汜聽了張濟的話之後,認爲言之有理,這才收起了殺心。

獻帝站在宣門樓上,見西涼鐵騎聚而不散,於是就問:“王允都已經死了,西涼鐵騎爲什麼還不退走呢?”

李傕、郭汜說:“我們爲了漢室法度,舉兵誅殺王允。”

有功於漢室,卻沒有獲得相應的賜爵,故而不敢退軍。

獻帝爲了打發走西涼鐵騎,於是就問:“你們想要封什麼樣的爵位呢?”

李傕、郭汜和張濟三人各自寫職銜獻上,勒要如此官品。

張濟與樊稠交好,西涼鐵騎中人盡皆知。

於是他就替樊稠也寫了一份。

獻帝無奈,只得一一照準。

封李傕爲車騎將軍、池陽侯,領司隸校尉假節鉞。

郭汜爲後將軍美陽侯假節鉞,同秉朝政。

樊稠爲右將軍萬年侯,領兵屯郿塢。

張濟爲驃騎將軍平陽侯,領兵屯武關。

其餘西涼鐵騎等大小將領,各爲校尉。

李傕等人心滿意足,然後謝恩。

西涼鐵騎退出了長安城。

本來皇甫嵩已經草草安葬了董卓。

不料在皇甫嵩死了之後,豪強們卻掘出了董卓的屍身,再次虐屍。

這一次,連皇甫嵩的屍首也沒有放過。

李傕爲了標榜自己,於是就令追尋董卓屍首。

耗時十餘日,只獲得了一些零碎皮骨。

李傕無奈,索性就以香木雕成形體,安湊停當,大設祭祀。

爲了表達對董卓的尊崇,李傕用上了王者衣冠棺槨,選擇了黃道吉日,遷葬長安城西。

下葬之後的那天晚上,天降大雷雨,平地積水,深達數尺,霹靂震開了董卓的棺槨,將屍首提出了棺外。

其實這是負責守夜的伍習在搗鬼。

伍習是伍瓊的侄子。

他受過叔父伍瓊很多恩惠。

後來伍瓊當殿被殺,伍習就開始深恨董卓了。

如今天助伍習,這才藉着雷電天氣的掩護,製造了天厭董卓的假象。

李傕只好等天氣晴朗之後,再度下葬。

當天夜晚,伍習又故伎重施。

當第三次改葬的時候,伍習乾脆下了狠手。

用猛火油把董卓的零皮碎骨,以及那香木屍身,統統化爲了灰燼。

這樣一來,董卓想要入土爲安,根本就不可能了。

然而伍習的惡行,卻被郭汜有所察覺。

只是伍習驍勇,郭汜纔沒有聲張。

就這樣,長安城又回到了西涼鐵騎的手中。

遠在金城的韓遂,聽說李傕等人把握朝政,卻是犯起了紅眼病。

韓遂帶着八健將,又力邀馬騰,一起東進,打算李傕等人而代之。

馬騰也覺得勤王之名封侯快,於是就糾合數萬人馬,與韓遂一起屯兵陳倉。

尚書令李儒,再度用計,馬騰三戰而敗,孤身逃回了隴西。

韓遂自負智計,率領大軍繼續東進。

щщщ ◆ttka n ◆c o

李儒一把火,燒得韓遂大軍崩潰了。

樊稠趁勝追擊,一直到了陳倉附近。

韓遂勢單力薄,於是就以同鄉之誼求情。

樊稠心想,要是殺了韓遂,金城郡就會成爲羌人的天下。

爲了給涼州漢人留下一道屏障,樊稠大義釋韓遂。

樊稠命令部將駐軍陳倉,虎視西涼。

隨後就帶着主力回到了郿塢。

恰逢李傕差人來請樊稠,邀請他參加長安城的新年大朝會。

李儒說:“李傕面善心狠,你這一去就是羊入虎口呀!”

樊稠說:“大家同袍二十年,怎麼可能痛下殺手呢?”

就這樣,樊稠自以爲是的拒絕了李儒的意見。

當樊稠帶着五十名西涼鐵騎離開了郿塢之後,李儒也帶着李文悄悄的去了幽州,在西山城隱居。

樊稠進長安之後,發現張濟也到了,兩人正要敘話。

李傕派人來請,邀兩人赴宴。

酒宴開始之後,李傕親自替樊稠斟酒。

樊稠沒有懷疑,舉起酒樽一飲而盡。

突然腹中一陣絞痛,樊稠問:“爲什麼要這樣對我呢?”

李傕說:“枉顧法度,私縱韓遂!”

樊稠不信,韓遂對於金城郡,到底意味着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

如今用這個藉口殺人,那不是作賊心虛嗎?

樊稠說:“韓遂對於金城郡來說,那就是漢人的靠山。”

一旦殺了韓遂,金城郡就會亂了。

到頭來受苦的,依舊是漢室百姓。

你們用這樣的理由殺我,不覺得太下作了嗎?

郭汜說:“樊稠,怪只怪你佔據了陳倉,擋住了大家回家的路。”

李傕不再說廢話了,直接喚出左右埋伏的刀斧手,亂刀砍死了樊稠。

畢竟離毒發還有一段時間,李傕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樊稠死。

可憐樊稠,單純的想要誇遊長安城,卻搭上了身家性命。

權勢果然最能腐蝕人心,李傕當政三月,居然就開始對手足兄弟動手了。

樊稠的死,嚇壞了赴宴的張濟。

張濟忙跪地請罪,雙手奉上了兵符。

李傕說:“平陽侯多慮了!”

樊稠妄自尊大,自是罪有應得。

你可是長安南面的屏障,怎麼可能有事呢?

不要傷心了,樊稠的那些西涼鐵騎,就交給你了。

也算是給你壓壓驚。

樊稠與咱們不是一路人,這長安城的繁華,跟他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張濟唯唯諾諾,誠惶誠恐的領受了樊稠的兵符印信。

從此之後,張濟就在武關紮根了。

至於長安城就成了李傕和郭汜的地盤。

第59章 舞陰之戰第1586章 包準的路第1752章 和光同塵第1695章 嘯月出兵第1926章 引狼入室第475章 楚國局勢第1835章 做多必錯第411章 界橋之戰第566章 棋子無言第1729章 鏖戰孤島第215章 奪青釭劍第1089章 至尊廂車第1559章 白起殺降第1685章 耶律分家第1253章 對話瓦仙第1785章 花錢招災第739章 倍受煎熬第694章 矯正教學第1401章 戰場人道第212章 鳳雛龐統第1106章 帝號隨心第1107章 入星辰湖第1617章 柳東出現第1494章 封神之戰第1267章 制定規則第1099章 得牛心石第457章 水土不服第722章 角色轉變第749章 棄子無歸第31章 水泥問世第554章 靈堂訓子第909章 臨戰決斷第373章 展望和平第490章 顏良突破第1139章 陽謀算計第1873章 四海龍族第760章 三出祁山第35章 簡雍獻策第2152章 趙皇殞落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218章 水煮曹洪第705章 課題排序第137章 徵北定製第1634章 錢語斬情第2191章 八王出關第1119章 白桐受傷第1518章 大戰李仁第444章 撤守之爭第603章 溝通交流第454章 牛金之死第178章 十萬流民第2098章 風起玉門第955章 激鬥問山第1301章 錦繡文章第1029章 臥底楚飛第2171章 書院之爭第1896章 人皇大志第542章 曹操一笑第2217章 岳陽詩會第418章 少女之心第1341章 天價出租第1990章 趙國七府第297章 師徒暗鬥第1550章 俠帝勳章第1633章 狼軍來襲第1798章 孫月告狀第19章 酒鬼郭嘉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910章 夷州海戰第319章 呂門虎女第1861章 義勇陳泉第2167章 拒不納降第1279章 瓦蘭投誠第789章 魔女纖陌第963章 成績公佈第1765章 劉氏核心第1889章 李廣夜射第2103章 緣起緣滅第107章 拜謁恩師第1268章 據理力爭第1584章 結束歷練第1728章 進退兩難第1524章 風城兒女第1109章 金風玉露第1843章 客串礦工第1436章 火中取栗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2097章 玉門關外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1405章 軍官學院第37章 張角佈局第1823章 祭天稱王第1172章 跨海追兇第1814章 水火相爭第1828章 一路向西第1653章 金城決刑第2140章 弄巧成拙第1147章 南宮清水第294章 遼東公孫第848章 嫡庶之爭
第59章 舞陰之戰第1586章 包準的路第1752章 和光同塵第1695章 嘯月出兵第1926章 引狼入室第475章 楚國局勢第1835章 做多必錯第411章 界橋之戰第566章 棋子無言第1729章 鏖戰孤島第215章 奪青釭劍第1089章 至尊廂車第1559章 白起殺降第1685章 耶律分家第1253章 對話瓦仙第1785章 花錢招災第739章 倍受煎熬第694章 矯正教學第1401章 戰場人道第212章 鳳雛龐統第1106章 帝號隨心第1107章 入星辰湖第1617章 柳東出現第1494章 封神之戰第1267章 制定規則第1099章 得牛心石第457章 水土不服第722章 角色轉變第749章 棄子無歸第31章 水泥問世第554章 靈堂訓子第909章 臨戰決斷第373章 展望和平第490章 顏良突破第1139章 陽謀算計第1873章 四海龍族第760章 三出祁山第35章 簡雍獻策第2152章 趙皇殞落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218章 水煮曹洪第705章 課題排序第137章 徵北定製第1634章 錢語斬情第2191章 八王出關第1119章 白桐受傷第1518章 大戰李仁第444章 撤守之爭第603章 溝通交流第454章 牛金之死第178章 十萬流民第2098章 風起玉門第955章 激鬥問山第1301章 錦繡文章第1029章 臥底楚飛第2171章 書院之爭第1896章 人皇大志第542章 曹操一笑第2217章 岳陽詩會第418章 少女之心第1341章 天價出租第1990章 趙國七府第297章 師徒暗鬥第1550章 俠帝勳章第1633章 狼軍來襲第1798章 孫月告狀第19章 酒鬼郭嘉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910章 夷州海戰第319章 呂門虎女第1861章 義勇陳泉第2167章 拒不納降第1279章 瓦蘭投誠第789章 魔女纖陌第963章 成績公佈第1765章 劉氏核心第1889章 李廣夜射第2103章 緣起緣滅第107章 拜謁恩師第1268章 據理力爭第1584章 結束歷練第1728章 進退兩難第1524章 風城兒女第1109章 金風玉露第1843章 客串礦工第1436章 火中取栗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2097章 玉門關外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1405章 軍官學院第37章 張角佈局第1823章 祭天稱王第1172章 跨海追兇第1814章 水火相爭第1828章 一路向西第1653章 金城決刑第2140章 弄巧成拙第1147章 南宮清水第294章 遼東公孫第848章 嫡庶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