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俘虜事件

趙雲正在烏桓突騎的隊伍中,橫衝直撞的時候,突然聽見了興漢軍的戰鼓聲發生了變化,忙殺穿烏桓突騎的大陣,透陣而出。

迅速的整隊之後,朝着白馬軍雲集的方向進行穿插。

趙雲故意放慢了衝殺的速度,白馬軍迅速的歸隊,很快就集結了五千白馬軍。

馬超也收到了號令,立即學習趙雲的辦法,展開了行動。

六千白馬軍也迅速的整隊列陣。

趙雲高舉龍膽亮銀槍,大喝一聲:“整隊,碾壓!”

馬超與趙雲對視一眼,立即形成了偃月陣形,緩緩的推進。

一路之上碰到的白馬軍戰士,迅速的加入了兩人的隊伍。

單薄的陣線逐漸的厚實起來了。

劉正望着神情坦然的龐統,緩緩的開口說:“士元,壓上去吧!”

兩萬神威軍立即集結,緩緩的朝着戰場推進。

烏桓突騎羣龍無首,面對興漢軍的三面合圍,反抗的力度越來越小。

馬超終於回到了劉正的身邊,趙雲也策馬衝到了中軍位置。

龐統見合圍陣勢已經堅不可摧了,立即揮動令旗。

二十二名招降專用隊員每人挑着一顆人頭,到陣前招降烏桓突騎。

倖存的近八萬烏桓突騎紛紛扔掉了手中的彎刀,列隊投降。

劉正命人收繳彎刀,馬匹,隨後進駐烏桓突騎的大營。

至於八萬降兵,全部圈養在了一片凹地之中。

烏桓突騎雖然說是烏桓人的精英成員,但是在他們的骨子裡,依舊繼承了烏桓人打不過就投降的傳統。

以前的漢室朝廷,打了勝仗之後,只誅首惡,剩下的人全部釋放。

這就導致了烏桓人搶得過就賺了,搶不過就投降,漢官們還得管飯。

臨走的時候再鬧上一鬧,總不至於空手而歸的。

這樣一來烏桓人當然願意投降了。

特別是最近幾年,烏桓突騎經常跟白馬王公孫瓚打仗。

打贏了的話,就把遼西搶成一片白地。

要是一不小心打輸了,就去找燕王劉虞哭訴一番,照樣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甚至是隻多不少。

燕王劉虞一向是把烏桓人當親爹,對於遼西郡和右北平郡的百姓,那是當成了不肖子。

只要是烏桓人委屈了,肯定是漢室百姓的錯。

燕王劉虞慣壞了烏桓突騎,讓他們以爲興漢王劉正也是冤大頭。

烏桓人開始鬧事了,對於興漢軍提供的土豆鹹魚罐頭,居然嫌棄,說什麼是過期食品。

這可是軍需專供產品,烏桓人以爲劃掉盒子上面的生產日期,就可以有理三分鬧了嗎?

其實烏桓人只是想找一個藉口鬧事,目的是迫使興漢軍妥協,反正當初就是這樣逼迫白馬王公孫瓚的。

這也是後來白馬王公孫瓚,在打敗了烏桓突騎之後,從來不收俘虜的真正原因。

烏桓人在公孫瓚的手上吃了虧,就跑去找燕王劉虞哭鬧。

劉虞肯定是偏袒烏桓人的,直接把白馬王公孫瓚的補給物資,一股腦兒的賠償給了烏桓人。

白馬王公孫瓚吃了虧,這樣可就不幹了,立即就違背了燕王劉虞的命令,直接以牙還牙的搶劫烏桓人。

就這樣,烏桓突騎成了白馬王公孫瓚的運輸大隊。

燕王劉虞賠償給烏桓人的物資,直接落入了白馬王公孫瓚的手中。

烏桓人只得繼續哭鬧,劉虞一步退步步退,只得盤剝廣陽郡和漁陽郡的百姓。

反正烏桓人的要求必須要滿足,至於漢室百姓,餓死了也沒有人管。

這也是燕王劉虞雖然有烏桓和鮮卑作爲外援,但是他在與白馬王公孫瓚的戰鬥之中,卻是敗多勝少。

至少在廣陽郡和漁陽郡,燕王劉虞是不得人心的。

更可笑的是,燕王劉虞居然要興漢國的總執政官魯肅,籌措物資安撫烏桓人。

被魯肅義正辭嚴的拒絕了。

烏桓人在燕王劉虞的蠱惑之下,居然跑到中山城鬧事。

直接被刑部按律判決,投入北山勞動改造營進行改造。

前前後後一共收容了近五千人,纔算是扼制住烏桓人以鬧促賠的陰謀。

烏桓人見無法從興漢軍手中獲取好處,立即調轉馬頭,專心致志的啃燕王劉虞。

據薊城情報站的消息,就在一個月前,燕王劉虞居然挪用了燕軍的軍費,用來安撫烏桓人。

劉正就是想不明白了——燕王劉虞寧願自己手下的人餓肚子,也要滿足烏桓人的要求,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烏桓俘虜仗着人多勢衆,居然挑釁興漢軍的尊嚴。

土豆鹹魚罐頭,這可是興漢軍的標準配置。

興漢軍提供給烏桓俘虜的食物,可是按照自身的供給標準給的。

要不是興漢軍擁有完整的後勤保障體系,僅憑藉着這近八萬的烏桓俘虜,就可以吃垮興漢軍。

劉正看着手中的消息,心中卻是在不斷的琢磨着——這個世界上不需要那麼多的壞人。

劉正問:“子龍,白馬軍負責看押烏桓俘虜,你可是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趙雲回答說:“王爺,要不興漢軍讓步一下,准許烏桓俘虜按照烏桓人的習慣進食。”

劉正聽得直皺眉頭,這還真的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的多。

烏桓突騎都做了俘虜,還有人要求興漢軍讓步。

難怪烏桓人強盛的時候搶掠漢人百姓,衰弱的時候也可以找漢官扶養。

難道爲了所謂的王道虛名,就可以對烏桓俘虜讓步了嗎? ωwш ●ttκa n ●C○

龐統說:“王爺,國有國法,軍有軍規。”

既然烏桓俘虜犯了軍法,那就得按律處置,咱們不是冤大頭。

烏桓俘虜身在福中不知福,那就二選一吧!

趙雲大驚失色,大聲說:“王爺,萬萬不可,他們可都是俘虜呀!”

馬超忙問:“士元,什麼是二選一呀?”

龐統只好給馬超普及烏桓俘虜管理辦法的相關內容,這是十幾年時間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二選一,顧名思義就是從兩個人中選出一個。

被選中的人,就會被直接殺掉的。

既然俘虜鬧事,那就是不想活了。

興漢軍又何必在乎敵人的生命安全呢?

劉正問:“子龍,你有辦法安撫烏桓俘虜嗎?”

趙雲回答說:“王爺,我沒有辦法在不讓步的情況下,維持俘虜營的安定。”

可是作爲王者之師,興漢軍爲什麼就不能讓步呢?

龐統說:“子龍,俘虜進了興漢軍大的營,就得遵守興漢軍的軍規,這是原則問題。”

既然烏桓俘虜選擇了鬧事,興漢軍就不能手軟。

讓興漢月報的隨軍記者,把烏桓俘虜浪費食物的場景畫下來,再配上真實的數據。

不用誇張,實事求是就好。

興漢軍雖然可以善待烏桓俘虜,但是絕對不會作任何形式的讓步。

既然當了俘虜,那就得有服從管教的覺悟。

劉正說:“子龍,二選一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遼東屬國的戰事還在繼續,昌黎城中還有十幾萬烏桓人。

咱們沒有太多的時間,浪費在烏桓俘虜的身上。

執行吧!

你要是不願意,就換孟起上吧!

興漢軍的軍威,不允許有任何的褻瀆。

趙雲終究還是沒有領會慈不掌兵的精髓,劉正的心情有些不好。

努力的培養了十幾年的常山趙子龍,到頭來居然是一個殘次品。

劉正突然有了一種挫敗感,改造好了郭嘉,改造好了賈詡,改造好了魯肅,通通都是文臣。

至於最在意的武將趙雲,居然改造失敗。

劉正很傷心,趙雲居然想跟烏桓俘虜妥協,這是一個統帥應該有的思想嗎?

劉正嘆了一口氣。

趙雲聽了之後,似乎福至心靈的想到了什麼。

趙雲說:“王爺,看守烏桓俘虜是白馬軍的任務。”

既然烏桓俘虜出了問題,白馬軍難辭其咎。

二選一的事情,我親自去辦。

劉正點了點頭,看着趙雲離開的背影,心中也有幾分難受。

龐統說:“王爺,你不應該逼迫子龍的。”

劉正幽幽的說:“士元,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呀!”

興漢軍地跨四州,需要更多的統帥之才。

趙雲必須要成爲優秀的統帥,這是他作爲興漢軍第一大將的責任。

徵東將軍,必須要有足夠的功勳相匹配才行呀。

慈不掌兵,是每一名統帥的必經之路。

這回是讓不服從管理的烏桓俘虜去死。

也許到了下一回,就得把身邊的兄弟往死路上推。

爲了顧全大局,有些事情卻不得不做。

在白馬軍的鐵腕鎮壓下,二選一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隨着趙雲的一聲令下,四萬烏桓俘虜人頭落地。

爲了避免發生病變,趙雲直接讓剩下的烏桓俘虜搬運屍體,焚燒之後在凹地的邊緣挖坑掩埋。

烏桓俘虜真的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居然敢把興漢軍當冤大頭挑釁,換來了四萬顆人頭落地的結果。

剩下的烏桓俘虜終於老實了。

興漢軍可不是軟柿子,既然烏桓俘虜想死,那就多死一些吧!

趙雲站在高臺上,看着來來回回忙碌的烏桓俘虜——原來戰場之外的殺戮,更能震懾人心。

趙雲感覺到自己的靈魂,似乎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

可以考慮戰略層面上的東西了。

這是由大將向統帥進化的標誌——學會取捨。

就拿這次俘虜事件來說,死去的烏桓俘虜,就是被捨棄的對象。

興漢軍不可能全盤接收俘虜,畢竟俘虜的人數超過了承受的極限。

然而不教而誅,又有失道義。

如今烏桓俘虜主動挑事,劉正自然會順水推舟。

既解決了烏桓俘虜數量龐大的問題,又可以爲以後的俘虜管理辦法樹立標準版本。

趙雲自言自語的說:“原來成長爲大軍統帥的第一要務,就是學會讓麾下的將士有價值的去死。”

劉正站在營中的望塔上,全程觀看了趙雲處置四萬烏桓俘虜。

龐統問:“王爺,統帥和大將有什麼區別嗎?”

劉正回答說:“士元,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

大將是帶着麾下的人去闖出一片天地。

統帥是爲了大局,安排麾下的將士在關鍵的位置上等死。

至於被安排的人會不會死,這就得看個人的造化了。

大將的目標是完成任務,還得儘量的減少損失。

統帥是選擇好攻擊目標之後,就交給大將去完成。

至於會犧牲多少人,在統帥的眼中都不重要。

完成任務的唯一標準,就是佔領任務目標。

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值得統帥關注的事情。

這天下的大部分統帥,都是文臣經過鍛鍊之後成長起來的。

至於由武將而成長起來的統帥,整個漢室天下就只有一個超神呂布。

其實呂布也是做了多年的主簿,纔有資格擠身統帥之流。

劉正願意收錄呂布,就是看中了超神呂布的統帥之才。

龐統終於明白了——大將是儘量讓麾下的大軍不死;統帥是想着讓麾下的人死得有價值。

難怪會有: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至於與敵軍對戰,大軍統帥很難戰死沙場。

烏桓俘虜事件,終於讓趙雲成長了。

一名合格的大軍統帥,而且還是由大將錘鍊而成,趙雲的價值比超神呂布還高。

超神呂布只不過是武力值的優勢給了統帥值加分,才導致了統帥能力的虛浮。

趙雲纔是天賦異稟的常勝統帥的資質。

第546章 張觸亂命第2166章 帝威初顯第1950章 神亭苦鬥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1191章 刺激消費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1657章 土城戰役第71章 校尉孫策第1124章 吃肉喝酒第216章 獵侯計劃第1885章 榨乾價值第2016章 納新風波第911章 謝恩的淚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1608章 喜新戀舊第1685章 耶律分家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1117章 人定勝天第993章 貪狼臨世第1446章 兵者仁心第959章 喚醒百姓第670章 淮陰韓家第1694章 西宛軍議第1941章 荀攸論戰第1194章 殘酷淘汰第1405章 軍官學院第679章 陳應之死第932章 龍戰於野第750章 家務瑣事第443章 袁術稱帝第453章 神勇牛金第2048章 陣斬武王第1104章 滄海桑田第602章 禹村定盟第1848章 沙剛之殤第2087章 破壞規矩第1568章 悲壯荊軻第1064章 三窟神殿第1824章 發現目標第238章 劉備請賢第691章 作弊事件第1668章 劉正斬情第199章 李傕興師第1981章 南擊袁紹第1033章 鄧艾出戰第1492章 問仙路斷第1802章 盜版手冊第244章 義縣之戰第2041章 絕境練兵第1942章 董承奉詔第1443章 莊家出手第2106章 殺手來襲第1353章 玉清之名第745章 帳議撤軍第1370章 張勁委屈第1576章 吃羊升級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1006章 善須有度第464章 陳武之死第26章 海上風雲第973章 吳家自立第662章 沙羨之戰第1825章 騎步爭鋒第943章 嚴家擴張第1572章 競選班長第1012章 興漢學宮第302章 深入交流第1103章 隘口爭奪第358章 馬謖兵敗第1888章 幼麟姜維第28章 興漢商會第1890章 四象神威第1783章 南北大戰第954章 仙峰前線第1367章 道衛玉梅第576章 辛酸碎了第1875章 引而不發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550章 爭奪武關第1719章 五方會談第757章 空城之計第326章 彈汗山城第1296章 展開行動第1040章 沙匪來襲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1103章 隘口爭奪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1015章 九黎蠶女第1801章 廢彈利用第349章 迫降張南第1331章 金剛境界第2041章 絕境練兵第414章 自食其力第1814章 水火相爭第635章 曹彰戰死第1470章 拒絕突破第880章 嫡庶失序
第546章 張觸亂命第2166章 帝威初顯第1950章 神亭苦鬥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1191章 刺激消費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1657章 土城戰役第71章 校尉孫策第1124章 吃肉喝酒第216章 獵侯計劃第1885章 榨乾價值第2016章 納新風波第911章 謝恩的淚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1608章 喜新戀舊第1685章 耶律分家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1117章 人定勝天第993章 貪狼臨世第1446章 兵者仁心第959章 喚醒百姓第670章 淮陰韓家第1694章 西宛軍議第1941章 荀攸論戰第1194章 殘酷淘汰第1405章 軍官學院第679章 陳應之死第932章 龍戰於野第750章 家務瑣事第443章 袁術稱帝第453章 神勇牛金第2048章 陣斬武王第1104章 滄海桑田第602章 禹村定盟第1848章 沙剛之殤第2087章 破壞規矩第1568章 悲壯荊軻第1064章 三窟神殿第1824章 發現目標第238章 劉備請賢第691章 作弊事件第1668章 劉正斬情第199章 李傕興師第1981章 南擊袁紹第1033章 鄧艾出戰第1492章 問仙路斷第1802章 盜版手冊第244章 義縣之戰第2041章 絕境練兵第1942章 董承奉詔第1443章 莊家出手第2106章 殺手來襲第1353章 玉清之名第745章 帳議撤軍第1370章 張勁委屈第1576章 吃羊升級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1006章 善須有度第464章 陳武之死第26章 海上風雲第973章 吳家自立第662章 沙羨之戰第1825章 騎步爭鋒第943章 嚴家擴張第1572章 競選班長第1012章 興漢學宮第302章 深入交流第1103章 隘口爭奪第358章 馬謖兵敗第1888章 幼麟姜維第28章 興漢商會第1890章 四象神威第1783章 南北大戰第954章 仙峰前線第1367章 道衛玉梅第576章 辛酸碎了第1875章 引而不發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550章 爭奪武關第1719章 五方會談第757章 空城之計第326章 彈汗山城第1296章 展開行動第1040章 沙匪來襲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1103章 隘口爭奪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1015章 九黎蠶女第1801章 廢彈利用第349章 迫降張南第1331章 金剛境界第2041章 絕境練兵第414章 自食其力第1814章 水火相爭第635章 曹彰戰死第1470章 拒絕突破第880章 嫡庶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