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請命出征

劉備和關羽站在張飛的身後,還沒有來得及阻止,就被他大嘴一張,把在場的所有人,都給得罪了一遍。

劉備無奈,只好求助公孫瓚,對他說:“伯圭兄?”

公孫瓚不想理會劉備,於是就說:“玄德還是與刺史大人,敘完同宗之誼以後,再說其他吧!”

劉備見求助公孫瓚無門,於是就把目標轉向了劉正。

還沒有等到劉備開口,劉正就開口說話了:“玄德大兄,你確定要我幫你說道說道?”

劉備害怕,不敢接話茬。只得走到劉焉對面,兩人交換了族譜,互相校對起各自的輩分來。

劉焉翻得很慢,每一個出現在族譜中的名字,他都認真的瞭解一番,憑藉着自己的見聞加以佐證。

直到最後一頁,寫着劉備字玄德的頁面上,居然出現了塗改,劉焉大怒,把手中的族譜,扔到了劉備的懷中,搶過了自家的族譜,放在專用的檀香木盒子裡,鎖了起來。

劉焉怒斥劉備說:“劉玄德,你確定這本族譜,是你父親傳給你的嗎?”

劉備說:“確定!”

劉焉大怒說:“一派胡言。你可知道,漢景帝陛下御賜族譜時,還流傳着一段話:族譜傳承,事關國本;賢與不肖,皆錄其中;不可擅改,不可妄添;上下有序,孝道爲先;譜在人在,譜毀人亡。”

劉備說:“父親沒有告訴我這些!”

劉焉說:“族譜上的新舊兩位家主交替,上任家主必須要給繼任者期望,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尊重前任,以此來證明,繼承族譜的合法性。你手上這本族譜,已經失去了認定身份的效用。上面的每一個名字,都不再具備,漢室宗親的身份,拿着被毀掉的族譜,其他人是不會與你一起曬族譜,敘同宗的。除非面見當今陛下,重新請族譜!劉備,你可知罪,妄動族譜,毀了涿縣這一支的根基。傳承幾百年的族譜,居然毀在了你的手中,你還有臉活着嗎?”

劉備面如土色,想不到當初,奪取族譜時的意氣用事,居然造成了這麼嚴重的後果,如今族譜失效,維繫三兄弟之間情誼的橋樑,已經沒有了。

未來會怎麼樣,劉備的心裡沒有底。

劉備說:“刺史大人,我確實是漢室宗親!”

劉焉說:“證據呢,我要的是一本,有漢律效應的族譜,而不是拿着一片作廢的族譜,到處招搖撞騙。”

劉備見事情已經無法挽回,於是就退而求其次的說:“刺史大人,我等兄弟三人,響應陛下號召,討伐黃巾軍賊衆,殺賊七十有餘,還望刺史大人明鑑,給我等兄弟一個公道。”

劉焉反問:“我怎麼知道,你們不是殺良冒功?”

劉正見劉備似乎,有糾纏到底的意思,於是就說:“明公,依我看,既然劉備三兄弟,自詡是討伐黃巾軍的義士,不管是真是假,咱們都權當是真的,不可怠慢,正好還剩下一桌酒菜,不如請出來。讓劉備三兄弟,痛飲吃喝一番,也好讓鄉鄰們知道,明公善待豪傑。至於之後的事情,不如讓他們,在鄒太守帳下聽用。這只不過是我的愚見,明公自行決斷。”

劉焉說:“佑興言之有理,來人,搬一張桌案出來,再備上三份酒食,送給劉備三兄弟。”

見這樣就被打發了,張飛可不幹了,嘟嘟囔囔着說:“你們這是什麼意思,打發叫花子呢,既然認可了,我們三兄弟義士的身份,就應該隆重的迎進去,好酒好肉的招待!”

劉焉大怒說:“匹夫也想教訓本官,如何做事嗎?我只是給佑興一個面子,不讓你們三兄弟白跑一趟,想上主桌喝酒吃肉,就憑你們三個,也配?”

關羽最愛面子,不食嗟來之食,站着紋絲不動。

張飛生氣之後,抱着酒罈一陣猛灌。

唯獨劉備,面不改色,不僅吃飽喝足了,還把剩下的都打包帶走。

劉正等人不再關注劉備,重新回到主桌,繼續飲宴。

劉焉灌了一碗酒,怒氣衝衝的對劉正說:“我活了這麼久,還是第一次見劉備,這樣厚顏無恥的人。”

劉正說:“明公,這劉備堅韌,將來或許會有一番作爲!”

劉焉冷笑着說:“就憑他們!”

劉正不再說話,他肯定不能告訴劉焉,他們父子,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爲將來的劉備,做了嫁衣裳。

劉焉見現場的氣氛,逐漸的冷了下來。爲了活躍氣氛,於是就問:“佑興,你的祖上究竟是什麼人,按理說你也姓劉,沒準咱們是同宗。”

劉正說:“明公說笑了,我可拿不出族譜與明公印證,共敘同宗之誼。”

劉焉藉着酒意,嘗試着提議說:“佑興,你看這樣好不好,我把你的名字放在我的下面,作爲漢魯恭王一脈的直系後人,你看怎麼樣?”

劉正說:“多謝明公擡愛,劉正無福消受,請恕我失禮了。盧師曾經說過:大丈夫立世,當頂天立地,靠爹靠娘靠祖宗,不算是英雄好漢。天生我材必有用,有志男兒當自強,還請明公,成全劉正的私心!”

劉正藉着酒勁,向劉焉行了一個大禮。

劉正可沒有上趕着,給別人當兒子的習慣。草屋三結義,那樣的事情,可一不可再。

就在主桌上的四人,即將陷入尷尬狀態的時候,一位年輕的小將走了進來。他的打扮與趙雲一般無二,只是比趙雲略矮三寸,臉卻比趙雲黑上三分。

劉焉忙向幾人介紹說:“諸位,這位便是,跟隨我多年的張校尉,姓張名任字子勇,蜀郡人,勇武過人,精通兵法。子勇,有什麼事情嗎?”

張任遲疑着問:“主公?”

劉焉說:“子勇,在座的都是幽州棟樑,直接說吧!”

張任說:“主公,青州刺史龔大人,派人血書求救!”

劉焉說:“龔景那小子,不是一向用鼻孔看人的嗎?怎麼連我都不如,區區黃巾軍賊衆都搞不定,他的青州軍,都是吃乾飯的嗎?”

張任說:“這是龔大人的親筆信,請主公過目。”

劉焉接過信,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着。

劉君郎公鈞鑒:

青州連年大旱,災疫四時不斷,民衆流離失所,逃往幽州的,更是不計其數。

太平道趁人之危,廣施符水,愚弄百姓,邀其從賊。

賊分兩路,一路盤踞東萊郡,殺官戮民,無惡不作;另一路流躥泰山郡,遁入深山,騷擾地方。

十萬黃巾軍,雲集齊魯大地,一時之間,官府傾危,民衆倒懸。

我本打算屯兵定陶,進則攻泰山黃巾軍賊衆,退則剿東萊黃巾軍逆賊。

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賊將單經,精通兵法;賊帥管亥,劃地爲治。

青州一隅,令出多門。我奉命保衛青州,奈何民力不豐,兵丁不足,只能望海興嘆。

單經率黃巾軍八萬衆,將我困在了定陶。

就在我打算,自盡以謝青州百姓的時候,突然收到了,幽州鄉勇大軍,全殲賊帥程遠志部,保靖了地方。

這才厚着臉皮,派人前來涿縣求援,好還青州百姓一份安寧。

還望明公,念在大家同僚一場的份上,伸出援手,把我從苦海中拯救出來。

我翹首以盼,等待着幽州兄弟們的到來。

落款是青州刺史龔景,還用上了青州刺史大印。

劉焉讀完信之後,望着同桌的劉正等人。

劉焉問:“伯圭,你怎麼看?”

公孫瓚說:“大人,烏桓近日蠢蠢欲動,白馬義從不可輕動!”

公孫瓚很清楚,青州多山,騎兵到了那裡,就會進退失據。與其出幽州丟人現眼,不如管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

鄒靖說:“大人,既然收到了求援信,不管咱們心裡是怎麼想的,這兵得派,否則就會落下話柄。不如讓我去青州走一趟?”

劉焉說:“也好。”

劉正見劉焉,並不熱衷於增援青州,於是就對他說:“明公,青州與幽州,隔河相望,脣齒相依。如今青州黃巾軍勢大,若是不及時出兵,一旦青州有變,幽州也難以置身事外。我願意帶着興漢軍的將士們南下,爭取安定青州,讓那裡的黃巾軍逆賊,無法北望幽州。”

劉焉說:“佑興剛經歷了兩場血戰,將士們都疲憊不堪,繼續南下,身體受得了嗎?”

劉正說:“爲了天下大義,興漢軍上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焉問:“佑興需要我做什麼?”

劉正說:“天下黃巾遍佈八州土地,我願意以討伐黃巾爲己任,爭取早日,肅清地方上的黃巾軍,重新過上太平日子。我雖然小有名氣,但是卻僅僅是在幽州,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好在南征北討的過程中,少一些阻力。我想請明公修書一封,讓我有機會,見識一下漢室的將軍們。更想要到盧師帳下,效力一段時間,略盡孝道,還望明公成全!”

劉焉見劉正主動帶兵出征,心中大喜,對於他修書一封的請求,也慨然應允。當即便提筆寫下了書信,爲了增加這封信的公信力,還特意加蓋了幽州刺史部大印。

劉正得到了出兵青州的許可,和劉焉的親筆介紹信之後,也沒有心思繼續參加宴會了,打斷了正在敘話的趙雲和張任,喚醒了微醉的郭嘉,連夜回到了南山城。

當天夜裡,劉正召開了擴大會議,對與會衆人說:“各位兄弟,我已經拿到了,幽州刺史府的任命,即將開赴青州,這一走,只怕要數年之後才能回來,想要對第一個五年,作出相關的人事安排。”

劉正決定,留守南山城的人選爲,在討伐黃巾軍中,積功升職的高覽,作爲南山守備團團長。

田家堡的部隊,整編成第三軍,軍長爲蔣欽,主要負責軍校的相關工作,以及地下糧倉的保衛工作。

樂陵關守關部隊,整編爲第四軍,軍長爲方悅,主要負責監控各地,防止山賊流寇破壞。

界橋城的部隊,整編爲第五軍,軍長爲郝昭,主要負責橋頭堡的建設,同時監控黑山方向的,張牛角部黃巾軍。

平原城方向,整編爲第六軍,軍長張郃,開荒屯田,作爲防備北方異族的第一線。

北山礦場的勞動改造營,由周倉接手,蕭規曹隨就可以了,抓緊對黃巾軍俘虜的思想教育,永不動搖。

海軍甘寧部,可以放心開海,只要後勤沒有問題,編制放開限制。

趙雲的白馬親衛,擴編成軍,依舊保持着第一軍的番號,可以嘗試着試探性進攻烏桓,爲興漢軍撈取足夠多的話語權,賈詡調任第一軍參謀長,負責居中協調,守衛興漢軍的根據地南山城,及其周邊地區。

魯肅依舊留守南山城,總攬一切政務。

各新編制的軍,要保持一個強有力的戰鬥團,條件成熟之後再完成編制,預計完成編制的時間爲五年,這是以後幾年的,整軍工作重點。

除了南山城之外,其餘各地一律軍管,實行軍事優先的管理原則。

劉正終於開始有大動作了,十萬黃巾軍俘虜,一旦轉化爲戰鬥力量,興漢軍就可以完成佈局幽州,把界橋城以東的大片土地,變成興漢軍的地盤。

劉正打算用五年的時間,建立六萬人以上的陸軍部隊,兩萬人以上的海軍部隊,以及一萬人左右的兩棲戰隊,天衛團升級爲天衛軍。總兵力突破十萬,成爲幽州的決定性力量,好應對即將到來的天下局勢。

劉正的安排,不僅暴露了興漢軍的實力,還引起了四世三公的袁家的關注。

第470章 夾石對決第2206章 龍山秦府第229章 劉正開元第1590章 松江王濤第2151章 輪防制度第681章 周瑜請賢第820章 何爲同袍第772章 九品定官第1500章 剝殼新生第1940章 沮授兵敗第968章 四女救夫第854章 寒門難興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2057章 白龍之魂第1257章 獅城會議第1196章 求學之路第2057章 白龍之魂第867章 利字當先第1919章 擊退遼山第1118章 恃寵而驕第2112章 烈武風雲第2127章 孔方泣血第475章 楚國局勢第1199章 兔子咬人第2117章 虛晃一槍第713章 劉琦奔蜀第1102章 白桐領兵第866章 經濟戰爭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2198章 夏運轉移第677章 絕不妥協第1430章 東施效顰第1558章 白起說勢第2207章 鐵血白起第608章 荀府大軍第1303章 自作自受第993章 貪狼臨世第757章 空城之計第1368章 佛門金剛第1870章 嘯天逆襲第874章 家族分合第1593章 內幕交易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621章 鐵血攻城第401章 論戰羣相第1426章 水上雄師第1194章 殘酷淘汰第1731章 空談誤事第976章 什邡遇襲第1883章 楊賈合謀第757章 空城之計第1230章 滅蛇行動第135章 馬超斬將第585章 刑天軍團第1565章 重寶鐵玉第169章 白馬悲歌第649章 戰公孫淵第479章 徐家老宅第1000章 力量鍛鍊第1534章 李智御兵第141章 蹇碩之死第534章 曹植救兄第2228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2)第450章 志才之憂第1289章 秘密挑戰第162章 黃忠擒將【恭喜書友(風過無墨)成爲第一粉絲】第1159章 合作談判第1179章 爲愛癡狂第1183章 日向青荷第736章 難唸的經第1446章 兵者仁心第1011章 無情有情第1251章 立體打擊第190章 鍛鍊楊修第230章 李傕之死第122章 桃花詩會第2222章 通天大帝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1519章 李仁退兵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41章 黃巾力士第292章 薊城大戰第605章 各種考驗第1870章 嘯天逆襲第376章 兄弟之爭第1757章 長安豪宴第923章 沙漠風暴第123章 陳到遇刺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704章 沙漠課題第1109章 金風玉露第1079章 突破階層第575章 梅園之怒第793章 老將的心第1215章 九黎風暴第1808章 陳氏分流第1450章 翻雲覆雨第1970章 閣員隨軍第909章 臨戰決斷
第470章 夾石對決第2206章 龍山秦府第229章 劉正開元第1590章 松江王濤第2151章 輪防制度第681章 周瑜請賢第820章 何爲同袍第772章 九品定官第1500章 剝殼新生第1940章 沮授兵敗第968章 四女救夫第854章 寒門難興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2057章 白龍之魂第1257章 獅城會議第1196章 求學之路第2057章 白龍之魂第867章 利字當先第1919章 擊退遼山第1118章 恃寵而驕第2112章 烈武風雲第2127章 孔方泣血第475章 楚國局勢第1199章 兔子咬人第2117章 虛晃一槍第713章 劉琦奔蜀第1102章 白桐領兵第866章 經濟戰爭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2198章 夏運轉移第677章 絕不妥協第1430章 東施效顰第1558章 白起說勢第2207章 鐵血白起第608章 荀府大軍第1303章 自作自受第993章 貪狼臨世第757章 空城之計第1368章 佛門金剛第1870章 嘯天逆襲第874章 家族分合第1593章 內幕交易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621章 鐵血攻城第401章 論戰羣相第1426章 水上雄師第1194章 殘酷淘汰第1731章 空談誤事第976章 什邡遇襲第1883章 楊賈合謀第757章 空城之計第1230章 滅蛇行動第135章 馬超斬將第585章 刑天軍團第1565章 重寶鐵玉第169章 白馬悲歌第649章 戰公孫淵第479章 徐家老宅第1000章 力量鍛鍊第1534章 李智御兵第141章 蹇碩之死第534章 曹植救兄第2228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2)第450章 志才之憂第1289章 秘密挑戰第162章 黃忠擒將【恭喜書友(風過無墨)成爲第一粉絲】第1159章 合作談判第1179章 爲愛癡狂第1183章 日向青荷第736章 難唸的經第1446章 兵者仁心第1011章 無情有情第1251章 立體打擊第190章 鍛鍊楊修第230章 李傕之死第122章 桃花詩會第2222章 通天大帝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1519章 李仁退兵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41章 黃巾力士第292章 薊城大戰第605章 各種考驗第1870章 嘯天逆襲第376章 兄弟之爭第1757章 長安豪宴第923章 沙漠風暴第123章 陳到遇刺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704章 沙漠課題第1109章 金風玉露第1079章 突破階層第575章 梅園之怒第793章 老將的心第1215章 九黎風暴第1808章 陳氏分流第1450章 翻雲覆雨第1970章 閣員隨軍第909章 臨戰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