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兄弟之爭

長安鎮帥府對晉國皇帝司馬炎的蓋棺定論,讓原本的晉國百姓,有了名正言順的拒絕陪綁的理由。

梅園認定司馬炎已死,這就是官府的態度。

即便是司馬炎還活着,在百姓的眼中也成了冒牌貨。

反正大家都沒有見過司馬炎,更何況大家都不願意拿錢供養晉國皇室。

梅園的結論,給了晉國世家一塊遮羞布。荀彧的哭靈,算是給了司馬炎最沉重的打擊。

劉正的做法,其實是把司馬炎與晉國皇帝的身份進行剝離。

如今活着的司馬炎,已經失去了晉國皇帝的光環,與之一同消失的還有金口玉言的多份。現在的他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百姓。唯一的差別在於擁有部分追隨者。

司馬炎皇帝光環的消失,意味着身後的追隨者們,有了重新選擇的權利。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面對這樣絕境,有多少人願意陪着司馬炎垂死掙扎,陪着曾經的晉國皇帝一起灰飛煙滅?

答案是否定的。

世家可以爲失勢的帝王,付出一個人的生命。絕對不會搭上整個家族的傳承。

“四孬,司馬炎活着與否,對世家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楊成緩緩的說道:“長安鎮帥府的佈告,已經給了雍、涼世家再次選擇效忠對象的權利。”

揣着明白裝糊塗,是牆頭草世家最大的特色。司馬炎已經失去了統御天下的力量,也就沒有說服世家重新效忠的可能。

劉正的官方定論,就是想給司馬炎一線生機。畢竟梅園已經替晉國皇帝蓋棺定論,其他世家也就沒有針對司馬炎的理由了。

“我這個名字是陛下給的。”楊忠說道:“三寶,世家傳承,唯有真理永恆。忠之一字,是爲我楊家千年不朽的榮光。我願意以這副血肉之軀,成就忠的概念。”

楊忠決定替楊村百姓留下一點東西。忠爲本,孝當先;身可死,志不滅。對於楊成的建議,他視若無睹。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這回輪到楊成佔據主動權了。

對於楊忠的堅持,楊成也沒有辦法。兄弟分處兩方陣營,唯有忠誠千古。

楊成知道,楊忠是對的。生死何所懼,忠誠留楊村。在忠誠面前沒有兄弟,只有對手。

“楊忠,你太小看興漢軍的情報能力了。你知道陳剛爲什麼要選擇自盡嗎?”楊成問道。

“有什麼話你就說!”楊忠胸有成竹的說道。

“陳剛的所有行爲,都在興漢軍情報站的掌控之中。”楊成有條不紊的說道:“他背叛金城陳家在前。即便是他給你通風報信,你的鬼影部隊也贏不了。他註定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楊忠沉默了。

楊成的態度,意味着興漢軍金城情報站早有安排。

陳剛也被矇在鼓裡,既叛出了金城陳家,又害了鬼影。他已經徹底的失去立足之地了。

楊忠決定拿下楊成,來一個絕地反擊。

只可惜想通了一切的楊成,根本就不給楊忠機會。

“文虎,出來吧!”楊成說道。

文虎帶着精銳小分隊現身,對楊忠的鬼影實施反包圍。

鬼影部隊雖然說是司馬炎的忠犬,但是卻有着各自的家族。面對生死抉擇一刻,都開始有了各自的小心思。

畢竟這是一場必敗的仗!更何況負隅頑抗,還會致司馬炎於必死的境地。

這就好比一個商鋪的東家,在商戰失利之後丟了店員和店鋪。新東家接手之後,本來不打算對老東家趕盡殺絕。

然而店鋪的店員,總想着讓老東家迴歸店鋪。新東家無法徹底的清除老店員,就只能弄死老東家,絕了店員的念頭。

長安鎮帥府的佈告,都已經替司馬炎蓋棺定論了。鬼影部隊的這些人,還有必要將司馬炎推向必死的境地嗎?

“陳騫將軍,陛下有旨。你們金城陳家,是接,還是不接?”楊忠問道。

“楊成,相信陛下死了,這對大家都有好處,你爲什麼一定要陛下活過來呢?”陳騫問道:“你的鬼影部隊是陛下的護身符,鬧這樣一出安的是什麼心哪?”

陳騫的誅心之言,讓楊忠四面楚歌。

一方面,鬼影部隊的人不願意無端戰死;另一方面,不願意破壞興漢軍的蓋棺定論,讓司馬炎重新成爲衆矢之的。

楊成的話,讓楊忠的鬼影精銳找到了不死的理由。

鬼影精銳對於楊忠的命令置若罔聞,拒絕執行絕地反擊的任務。

楊忠無奈,只得獨自衝向了楊成。

楊成情不自禁的回想起多年前的那個山谷,左手緩緩的壓下。

文虎得令,命令將士勾動了鋼弩的扳機。

楊忠被射成了刺蝟,在距離楊成三尺的位置倒下了。

“陳將軍,把死去的勇士厚葬了吧!”楊成說道。

“楊副將放心,我現在就安排人準備靈堂!”陳騫說道。

陳騫本來打算隱瞞消息,故意等司馬炎的大部隊上勾。

楊成待到太史亨的前鋒,距離金城不足十里的戰情通報之後,決定大張旗鼓的發喪。

“楊副將,爲什麼要鬧得人盡皆知呀?”文虎問道。

“這是敲山震虎,可以讓司馬炎頭腦清醒!”楊成回答說。

楊忠的死,讓司馬炎看到了涼州世家的主流態度。原本打算以金城爲據點集聚力量,與興漢軍周旋的計劃無疾而終。

楊豔得知楊忠戰死,立即讓司馬炎改變行軍路線,倍道穿越西域離開華夏。

興漢軍太史亨部進駐金城,涼州一統的格局已經促成。

消息傳到長安之後,劉正決定調馬超進駐金城,設置涼州鎮帥府準備攻略羌地。

Www● тт kǎn● C〇

徐蓋調任酒泉督帥府,龐會就任敦煌督帥府。

太史亨升任荊州鎮帥府,負責掌握中原腹地的軍事。

興漢軍大幅度的人事變動,就是在爲正式的建國大業做準備。

由於航海事業的發展,都城的位置決定着整個國家的動向。

梅園一直致力於大航海,決定分置五京:北京幽州漁陽;東京徐州彭城;南京荊州襄陽;中京司隸洛陽;西京雍州長安。

爲了規範梅園的軍事力量,劉正決定重新編制。

隨着興漢軍養兵成本的增加,舊有的編制已經無法適應新型戰爭的需要。

興漢軍獨立戰鬥單位由傳統的都轉變爲屯。

這是爲了更好的保障後勤,畢竟養兵成本增加之後,後勤壓力也會節節攀升。

興漢軍新型編制,維持屯以下的編制結構。

屯以上不再沒置都尉,而是直接以校尉統鎮。四個屯外加一個直屬加強隊,編制三千人爲一校。

校尉之上,不設副將,直接歸督帥府統一調度。

督帥府的兵力配置,以防禦壓力作爲標準。

各州設鎮帥府,每鎮兵力十萬到十五萬之間。

鎮帥府之上,設置五京將軍府統籌兼顧。

北京將軍府,將軍陳達;東京將軍府,將軍呂蒙;中京將軍府,將軍典滿;西京將軍府,將軍鄧艾。

按照劉正制定的大略,在五京將軍府之中,西京將軍府統籌西線羌人,以及西南益州的戰事;其餘將軍府以防禦爲主。

爲了加強西京將軍府鄧艾的軍事力量,劉正決定將軍制改革的第一個試點,放在了長安城。

梅園的新型裝備列裝,也放在了長安城。

張虎帶着部隊進入漢中,組建漢中督帥府,負責監視蜀漢。

文鴛和呂猛的隊伍,同時接受換裝整編,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第1365章 魔女玉竹第398章 思想教育第2156章 安全兵敗第654章 高遠潰逃第601章 禹村盛會第680章 陳周博弈第1700章 嘯天登場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478章 火璽問世第61章 宛城失守第381章 修路攻關第790章 奇葩之戀第1195章 性格缺陷第2191章 八王出關第75章 小將陳到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558章 爲誰情苦第515章 司馬無策第1973章 營救呂布第943章 慘烈爭奪第788章 固本培元第92章 張寶來襲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565章 陳年舊事第1128章 大帝亂鬥第1721章 山本夜襲第1410章 三路襲營第24章 青州管亥第1893章 洛陽之亂第1139章 陽謀算計第1528章 李智出山第404章 世子教育第1412章 折府易主第679章 陳應之死第335章 弩車之威第655章 引蛇出洞第595章 將運文運第1484章 青龍之光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509章 凝聚軍魂第525章 曹操論戰第1794章 苟元治貪第83章 攻克舞陽第1490章 魔王商紂第489章 巧鬥顏良第1967章 軍政博弈第687章 反攻楊莊第301章 歡喜冤家第1199章 兔子咬人第1219章 惰性難消第1755章 康麗打虎第727章 寒門士子第887章 雄鷹突擊第286章 小兵龔都第1487章 整頓九團第1902章 挪用公款第1459章 追擊窮寇第1066章 試煉擂臺第2091章 西村阻擊第1451章 雙雄對決第1609章 魚丸開門第1932章 重建九華第337章 弩砲試射第129章 平亂西涼第58章 虎妞糜貞第482章 徐庶吐血第127章 拜謁何進第268章 避子香囊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732章 旅途偶遇第38章 唐周告密第2107章 逐出門牆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1242章 矛盾爭鋒第2137章 離開周城第2082章 青龍保安第1479章 中毒風波第149章 呂布登場第2223章 通天道尊第1720章 洪荒帝令第360章 最後兩關第279章 賈珍初謀第1244章 因何屈才第1704章 嘯泉伏誅第1332章 四象之威第1564章 賢者之淚第645章 追擊樓績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928章 青山李部第1965章 競拍風雲第598章 禹村古址第905章 盛樂悲歌第1246章 工友之家第423章 試航籌備第1880章 堡壘誘敵第575章 梅園之怒第442章 待命如皋第2221章 玄黃天兵第1314章 鐵騎肆虐第960章 仙峰夜校
第1365章 魔女玉竹第398章 思想教育第2156章 安全兵敗第654章 高遠潰逃第601章 禹村盛會第680章 陳周博弈第1700章 嘯天登場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478章 火璽問世第61章 宛城失守第381章 修路攻關第790章 奇葩之戀第1195章 性格缺陷第2191章 八王出關第75章 小將陳到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558章 爲誰情苦第515章 司馬無策第1973章 營救呂布第943章 慘烈爭奪第788章 固本培元第92章 張寶來襲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565章 陳年舊事第1128章 大帝亂鬥第1721章 山本夜襲第1410章 三路襲營第24章 青州管亥第1893章 洛陽之亂第1139章 陽謀算計第1528章 李智出山第404章 世子教育第1412章 折府易主第679章 陳應之死第335章 弩車之威第655章 引蛇出洞第595章 將運文運第1484章 青龍之光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509章 凝聚軍魂第525章 曹操論戰第1794章 苟元治貪第83章 攻克舞陽第1490章 魔王商紂第489章 巧鬥顏良第1967章 軍政博弈第687章 反攻楊莊第301章 歡喜冤家第1199章 兔子咬人第1219章 惰性難消第1755章 康麗打虎第727章 寒門士子第887章 雄鷹突擊第286章 小兵龔都第1487章 整頓九團第1902章 挪用公款第1459章 追擊窮寇第1066章 試煉擂臺第2091章 西村阻擊第1451章 雙雄對決第1609章 魚丸開門第1932章 重建九華第337章 弩砲試射第129章 平亂西涼第58章 虎妞糜貞第482章 徐庶吐血第127章 拜謁何進第268章 避子香囊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732章 旅途偶遇第38章 唐周告密第2107章 逐出門牆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1242章 矛盾爭鋒第2137章 離開周城第2082章 青龍保安第1479章 中毒風波第149章 呂布登場第2223章 通天道尊第1720章 洪荒帝令第360章 最後兩關第279章 賈珍初謀第1244章 因何屈才第1704章 嘯泉伏誅第1332章 四象之威第1564章 賢者之淚第645章 追擊樓績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928章 青山李部第1965章 競拍風雲第598章 禹村古址第905章 盛樂悲歌第1246章 工友之家第423章 試航籌備第1880章 堡壘誘敵第575章 梅園之怒第442章 待命如皋第2221章 玄黃天兵第1314章 鐵騎肆虐第960章 仙峰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