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司馬無策

面對砸上城頭的那十萬特殊陶罐彈,樂進在親自體驗了一番之後,也嚐到了淚流滿面的滋味與痛苦。整個陽城東面都瀰漫着讓人流淚的空氣,想要不哭都不行。

回到城中大帳之後,樂進找到司馬懿,想要尋求破解陶罐彈攻勢的辦法。司馬懿也不含糊,直接提出了兩個辦法:一是不惜一切代價解決太史慈的弩砲部隊;二是把陽城弄走,徹底的遠離太史慈的大軍攻擊範圍。

樂進聽完之後哭笑不得,第一個辦法倒是可行,只不過陽城的五萬守軍出城野戰,那純粹是給太史慈送菜。根本就不可取,勝利的機率無限接近於零。

至於第二個辦法也不可行,東城是守軍的防禦重點,一旦退出之後重新構築防線,陽城的防禦能力就會降低五成。這純粹是殺雞取卵的行爲,暫時的消除了危機,卻變成了永恆的拖累。

樂進還是不肯死心,司馬懿卻表示無能爲力。武器的射程問題,徹底的難倒了他。以曹魏的武器研製能力,根本就沒有辦法破壞太史慈的弩砲陣地。

被動挨打的局面已經形了,司馬懿也無法扭轉不利的局面。除非把東城的防線後縮,徹底的擺脫陶罐彈的攻擊範圍。

至於太史慈想要前移弩砲陣地,除非填平陽城東面的護城河。只不過樂進也不敢輕易的撤防。太史慈統帥的陳留鎮帥大軍,一向以善於兩棲攻城著稱。一旦拱手讓出東面城牆,陽城的防禦體系就會遭遇不可修復的破壞。

司馬懿說:“樂將軍,十萬陶罐彈攻勢,應該不是太史慈的手筆?”

樂進剛要回話,一位繡着摸金校尉標誌的情報人員進入了帳中,他把一封情報完完整整的交到了樂進的手裡。

樂進看完之後,緩緩的說:“仲達,你猜對了。賈詡那老傢伙到了陽城前線,一露面就給了咱們一個下馬威。”

司馬懿說:“樂將軍,現在看來,那賈文和已經猜出了我的身份來歷。有了防備的太史慈,根本就沒有辦法算計。”

司馬懿也算是流年不利,遇上了以毒計著稱的賈詡,想要針鋒相對都不行。陽城戰事不利,直接受害人就是樂進了。

面對太史慈的特殊陶罐彈,樂進更是苦不堪言。司馬懿提出了很多應對的辦法,卻被賈詡打擊得體無完膚。薑還是老的辣,賈詡讓天下人見識到了謀士的年齡就是最大的優勢。經歷的事情多了,中人之資也會在時間的淬鍊之下變成上上之資。

苦苦捱了十幾日的轟炸之後,司馬懿找到了樂進,提出了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陽城守軍的士氣即將崩潰,太史慈把滎陽的消息大肆宣揚之後,又展開了心理攻勢。

如今的陽城,除了世傢俬兵還在堅持配合陽城守軍之外,其他的平民青壯都是出工不出力。直接導致了守軍的反擊力度越來越小,每日的傷亡數字卻是與日俱增。

樂進看着迅速消耗的軍用物資表,望着愁眉不展的司馬懿,認真的問:“仲達,你說這陽城還守得住嗎?”

司馬懿說:“樂將軍。按理來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陽城世家上下一心,守住陽城應該不會有問題纔對。然而平民青壯磨洋工的行爲,又讓他看不透事態的發展了。”

無論世傢俬兵如何積極反擊起表率作用,那些數量龐大的平民青壯都是一潭死水。這就讓司馬懿有些不懂了——這所謂的民心,到底是天下世家之心,還是最廣大百姓之心,才能主宰天下氣運的歸宿。

樂進出生於一個小世家,有些猶豫的說:“世家以萬分之一的人口數量,卻佔據了天下九成的資源。世家強弱不均,又導致了各家佔據的資源各不相同。擁有絕對數量人口的平民,面對擁有絕對數量資源的世家。在亂世之中碰撞之後,失敗的肯定是那個世家。”

司馬懿冷笑着說:“平民的力量足以破壞秩序,卻沒有能力改變資源的分配模式。”

樂進當然明白司馬懿的意思,世家應運而生,平民的力量打破了平衡,讓原本主持秩序的世家成爲了任人宰割的對象。然而真正有資格分上一杯羹的人,只能是世家,不會有平民。平民最多就是嚐到殘羹剩菜的味道,再揹負着破壞秩序的惡名以及舊勢力殘餘的報復。

即便是興漢國中,真正拿大頭的還是各大集團。只不過是在分配的比例上略作調整,讓平民分潤到了極其有限的資源和一份虛無飄渺的希望。興漢國成功的唯一原因,那就是保證了平民百姓最基本的生存。

真正掌握資源分配的人,還是五大山城的新世家。說是“新”其實是在傳統世家的基礎上放棄了專門針對平民的土地資源,給普通百姓留下了賴以生存的土地。

世家失去土地之後,就更加專注於經濟了。明白了合作致強的道理之後,世家之間的利益紐帶更牢固了。被世家經濟掌控的平民百姓們,根本就沒有辦法脫離這種隱形的掌控。除非可以做到不吃不喝不穿不睡,完全與塵世隔絕。

平民百姓變成了世家力量的提款機,什麼時候覺得膘肥體壯了,一個價格波動,平民百姓一生的努力就泡湯了。

只不過這個世道一直以來就是弱肉強食。平民百姓想要安居樂業容易,想要破繭成蝶,就得做好身死道消的準備。由平民而世家,最關鍵在前三代,一代紮根,二代固本,三代開枝散葉。只要扛過了富不過三代的宿命之敵,世家就會永生不滅。

司馬懿心中也會明白一個道理——凡是建立起了傳承根基的世家,無論世事風雲如何變幻,都只會被削弱,而不會被徹底的消滅。特別是擁有帝王傳承的世家,大起大落司空見慣,捲土重來也是人之常情。

大世家以認祖歸宗爲榮,小世家以改名換姓爲要,都不會斷了傳承和希望。這就是放棄土地的世家那無與倫比的生命力。至於紮根於土地的世家,都是亂世中任人宰割的對象。

就像司馬懿所講的那樣,陽城搬不走,那些依賴土地的世家,會隨着陽城易主而覆滅。興漢國不需要依賴土地的世家。這是根本,也是鐵律。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土地穩則百姓穩,土地安則百姓安。至於世家之間的風起雲涌,只要不涉及到土地,就不會失去控制。

賈詡與司馬懿的對決,與其說是兩種思想的碰撞,不如說是新舊世家對於土地歸屬的定義。土地私有就會導致買賣盛行,最後演變成強買強賣的土地兼併。世家力量的不均等,就會導致土地兼併的規模擴大化,最終完全失控。

土地國有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土地兼併的擴大化。即便是有敢於作奸犯科的人,也不至於形成燎原之勢。只要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就不會影響平民百姓的生存根本。

司馬懿的陽城搬不走,就宣告了那些過分依賴土地的陽城世家死刑。即便是螳臂當車的負隅頑抗,也會耗盡祖輩積累的人氣。

至於那些西遷長安城的世家,想要恢復對土地的控制,根本就是癡心妄想。興漢國讓世家搬遷的策略,就是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扼殺世家的土地佔有欲。

司馬可以成爲天下世家之首,也是在放棄了溫縣之後才找到的出路。土地是束縛世家的牢籠。誰最先擺脫,誰就可以佔得先機。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說的就是佔有土地的世家。那純粹是一個明晃晃的活靶子,想要不吸引仇恨都難。

面對依賴土地的陽城世家,司馬懿也無能爲力。

第1383章 道元炸彈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2082章 青龍保安第1581章 認知極限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1347章 玉泉市場第932章 龍戰於野第508章 曹彰之勇第203章 呂布水戰第33章 新年演武第2008章 文武之道第945章 利益交換第2173章 竹枝遇刺第1455章 誅孔雀南第58章 虎妞糜貞第1626章 院長趙雲第21章 鍛鍊郭嘉第1852章 沙海風雲第1551章 丁香花淚第133章 初見甄宓第2139章 人微言輕第209章 劉備崛起第448章 劉勳投曹第563章 榜上有名第1133章 貪狼上榜第1035章 荊州亂局第1913章 公主來投第585章 刑天軍團第55章 黃忠立功第372章 夫妻對話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1876章 關南亂戰第64章 揚武張繡第1715章 勇崑崙奴第354章 樓船夜話第828章 儒將周瑜第505章 仲達赴任第1670章 肅清內部第683章 強制觀戰第1571章 規則化道第1364章 道祖弟子第943章 嚴家擴張第622章 輕敵冒進第82章 轉戰穎川第1638章 冰湖盛宴第54章 驅逐李典第70章 力斬趙慈第775章 百家之爭第1636章 要塞攻防第444章 撤守之爭第762章 四出祁山第1871章 汜水殘陽第260章 俘虜安置第265章 強勢租客第837章 商人世家第930章 青山協定第879章 分家之利第119章 西園酬功第2013章 不動如山第1857章 解放認知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381章 修路攻關第326章 彈汗山城第825章 循序漸進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380章 興漢鐵血第14章 漢中義舍第1935章 鄭遠大婚第21章 鍛鍊郭嘉第110章 任縣軍議第1962章 智者田豐第384章 各逞心機第1312章 歌聲嘹亮第1480章 四號戰死第1018章 算無遺策第966章 夜校經驗第2215章 岳陽洞天第409章 真假印璽第1127章 英雄抉擇第798章 伏鳳之戰第110章 任縣軍議第603章 溝通交流第553章 守軍甲乙第521章 賈貌之厄第1934章 生存至上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1288章 十大戰隊第4章 得將子龍第900章 劉瑤歸漢第251章 建設錦州第694章 矯正教學第1259章 一分之差第1783章 南北大戰第221章 曹操屠城第445章 廬江首戰第1169章 強者邏輯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361章 劉正點將第2179章 鎮東書院第159章 俞涉之死
第1383章 道元炸彈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2082章 青龍保安第1581章 認知極限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1347章 玉泉市場第932章 龍戰於野第508章 曹彰之勇第203章 呂布水戰第33章 新年演武第2008章 文武之道第945章 利益交換第2173章 竹枝遇刺第1455章 誅孔雀南第58章 虎妞糜貞第1626章 院長趙雲第21章 鍛鍊郭嘉第1852章 沙海風雲第1551章 丁香花淚第133章 初見甄宓第2139章 人微言輕第209章 劉備崛起第448章 劉勳投曹第563章 榜上有名第1133章 貪狼上榜第1035章 荊州亂局第1913章 公主來投第585章 刑天軍團第55章 黃忠立功第372章 夫妻對話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1876章 關南亂戰第64章 揚武張繡第1715章 勇崑崙奴第354章 樓船夜話第828章 儒將周瑜第505章 仲達赴任第1670章 肅清內部第683章 強制觀戰第1571章 規則化道第1364章 道祖弟子第943章 嚴家擴張第622章 輕敵冒進第82章 轉戰穎川第1638章 冰湖盛宴第54章 驅逐李典第70章 力斬趙慈第775章 百家之爭第1636章 要塞攻防第444章 撤守之爭第762章 四出祁山第1871章 汜水殘陽第260章 俘虜安置第265章 強勢租客第837章 商人世家第930章 青山協定第879章 分家之利第119章 西園酬功第2013章 不動如山第1857章 解放認知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381章 修路攻關第326章 彈汗山城第825章 循序漸進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380章 興漢鐵血第14章 漢中義舍第1935章 鄭遠大婚第21章 鍛鍊郭嘉第110章 任縣軍議第1962章 智者田豐第384章 各逞心機第1312章 歌聲嘹亮第1480章 四號戰死第1018章 算無遺策第966章 夜校經驗第2215章 岳陽洞天第409章 真假印璽第1127章 英雄抉擇第798章 伏鳳之戰第110章 任縣軍議第603章 溝通交流第553章 守軍甲乙第521章 賈貌之厄第1934章 生存至上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1288章 十大戰隊第4章 得將子龍第900章 劉瑤歸漢第251章 建設錦州第694章 矯正教學第1259章 一分之差第1783章 南北大戰第221章 曹操屠城第445章 廬江首戰第1169章 強者邏輯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361章 劉正點將第2179章 鎮東書院第159章 俞涉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