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總統府夜宴

當天晚上,石大人巷的臨時大總統府大門外懸掛起八盞大紅宮燈,門前又移來四五十盆花木,應時的鮮花開得茂茂盛盛,四季常青的松柏蒼蒼翠翠。除去一班政府要員、京津名紳之外,袁世凱的大公子袁克定,二公子袁克文,三公子袁克良率領一班子幕僚清客,齊刷刷地站在門外恭候。

“夜宴!”

當馬車拐進石大人巷的時候,李子誠朝穆和楊度兩人看了一眼。

“宴無好宴啊!”

心裡嘀咕着這別又是什麼“鴻門宴”,馬車伕卻搖起輕脆的鈴聲,膠皮大輪平穩地在門前停住。

一見馬車停穩,大公子袁克定穿着簇新的西裝來到車門邊,微微彎腰,高聲說。

“請李先生下車!”

“要冷靜!要冷靜!”

沒有料到袁世凱的歡迎場面如此隆重的李子誠,在最初的激動之後,這會已冷靜下來,宴無好宴的這個理自己還是懂得,可一下車,詫異的看着對站在車旁的這個人,如何稱呼時,楊度卻幫自己解決了難題。

“這就是袁大公子芸臺先生。”

接着他又指着克定身後的兩個人說。

“他們是二公子寒雲先生、三公子規廠先生。”

見袁府三位公子迎候在旁,李子誠打量了一眼後,便雙手抱拳,邊下車邊說。

“不敢當,不敢當!”

而袁克定扶着李子誠的手說。

“家父極爲欽佩李先生,愚兄弟更是對李先生崇敬不已。今日李先生光臨寒舍,乃我袁家的光榮。”

袁克定的話說得如此誠懇,令李子誠心中暗自驚訝。這些天來自己的雙耳灌滿了稱頌之辭。似乎這一切頌揚自在預料之中,普通百姓的讚揚也可以理解,袁世凱是什麼人?袁大公子是什麼人物?居然也說出這樣的話來,實在大出意外。

一起走到門邊,正要跨進大門,只聽見一聲高喊。

“李先生到!”

而在袁克定接車恭維時,袁世凱卻已從大總統府內走出率着衆陪同官員,站在大廳地臺階上恭候李子誠。燈光如晝之中,皓月失色之下,當李子誠一行人一進入袁世凱的視角,他便立即率領衆官員走下臺階,急步而不失穩重地迎上去,在陪同官員的介紹下,他一把執起李子誠的手,熱情而誠懇地說道。

“致遠啊,這一路勞困,本不應該在今晚相約,可我袁某若不爲致遠您洗塵,以盡地主之誼,只怕他人會笑話袁某不盡人情啊!”

“謝……謝謝大總統!”

李子誠也立即迴應着凱,說着見面之後地寒暄之語。

“大總統如此厚待子誠,實是令子誠汗顏!”

對於李子誠表現出的緊張與尊敬,袁世凱不但是安然受之,更爲他表現出的緊張而倍覺欣慰,甚至於心間還因爲產生自喜之感。與陪同李子誠前來的一行人寒暄過後,袁世凱並未鬆開李子誠的手,而是執起他的手直到走進夜宴之中,這才戀戀不捨的鬆開。

衆人一起走進臨時大總統府的餐廳。餐廳內意大利水晶吊燈正放出雪亮的光芒,大圓桌上早已擺滿了山珍海味、玉箸銀盃。尚未落坐,袁世凱便開口說道。

“今夜此宴特爲李先生而設,請上坐!”

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子,無官無爵的,誰敢領這個情?今天若是領了這個情,明個不知道還會領下什麼禍。

“大總統主持國事、穩定國局,居功甚偉!請大總統上座!”

李子誠連忙先恭維再推辭,最後又是一鞠躬,見李子誠這番作態後,袁世凱倒是大大方方地落座在上席。待袁世凱坐下後,李子誠、袁氏兄弟、楊度等也依次坐下。

剛一坐下,李子誠便開口說道。

“這些日子裡,大總統對我照顧備至,非常感激。原本想抵京後一定專門向大總統道謝的,沒想到大總統這般客氣,我愧不敢當。”

這會在說話的時候,李子誠完全把自己擺到了過去的位置,那種“跟班”的位置,雖說在伺候領導上,自己並不是高手,可現在不管他袁世凱是對自己有所求也好,有所需也罷,這種人寧可捧着,也不能得罪了。

而袁世凱卻面帶贊色說道。

“李先生才學氣節,老夫甚是尊敬,小小一點意思,不足以言謝。來,喝酒吧!”

袁世凱舉起酒杯,大家都抿了一口。放下酒杯,袁世凱又命克定給李子誠夾菜。席上,袁世凱絕口不提“銀子”兩字,也不說國內的政局,一個勁地和李談家事,談讀書。直到最後,在讀書上實在沒辦法和袁世凱再談下去時,李子誠才慢慢的不由自主的把話朝政局上引着。

“老夫三十多年來爲國家辦事,深知國事弊端重重。”

袁世凱看了李子誠一眼,雖只是短暫的接觸,但他卻認準了一點,這李子誠是個“實誠”人,根本沒什麼心機,於是便繼續說。

“李先生年紀輕,可能不知道。早在康有爲初到北京的時候,我就爲他代遞過變法奏摺,以後又參加了強學會。兩宮迴鑾後,我和張文襄公一起上變法三疏。後來在山東在直隸練新軍辦新政,這一切爲了啥?還不都是爲了國家的富強!”

袁世凱說到這裡,拿眼睛盯了一下李子誠,被盯視着的那一瞬間,李子誠能夠感到這眼神裡有一種威懾力量,似乎又藏着很深的潛臺詞。

而楊度連忙在旁邊插話道。

“是的,大總統當年爲中國的新政辦了很多實事。好比前幾年全線通車的京張鐵路,就是大總統在直督任內委任詹天佑修建的,全部鐵路完全是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施工的。老百姓都說,這條鐵路長了我們中國人的志氣。”

楊度這段話說得袁世凱很高興,他知道這李子誠志在實業,要想從他那弄銀子,就得讓這個實誠人看到自己實業的一面,於是便接着這個話題說。

“李先生那時應在歐洲求學,可能不太清楚。這條鐵路雖只有三百多里長,但中間經過居庸關、八達嶺,穿山過水,地形複雜,工程浩大。洋人說,中國修造這條鐵路的工程師還未出世。袁某鼓勵詹天佑大着膽子幹,要什麼東西,我爲他採購,經費我提供,別人說閒話,我給他支持。也是詹天佑爭氣,到底建成了。詹天佑就是當年曾文正公派出去的留美幼童。曾文正公很有遠見,爲國家培養了很多人才,少川也是這批人之一。”

少川是國務總理唐紹儀的表字,聽聞大總統提到自己,唐紹儀正欲插話時,才意識到自己根本就不能插話,只是略顯尷尬的向李子誠點頭致意。

詹天佑修造京張鐵路,李子誠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在後世京城張鐵路和詹天佑都如同民族英雄一般,但其中細節卻一直被人們所忽視,或是沒有朝中要員的支持,單憑一個詹天佑能修成那鐵路嗎?

聽了袁世凱這番話後,李子誠知道袁世凱能有今天之成,和他會識人用人不無關係,於是連忙說道。

“詹天佑做成這番事業,也多靠了大總統您當年的支持信賴。”

袁世凱微微笑了一下說。

“凡是有真才實學,願意爲國家出力的,老夫一向都支持。革命黨如果真正是爲了中國在辦事,但凡任何能有益中國富強之舉,老夫也一定支持。”

談話漸深,袁世凱的謙遜和熱情,給李子誠一種沒有絲毫距離的親切感。和袁世凱談話時,李子誠感覺自己的心裡,竟然對自己曾對他產生百般防備的感覺,而心生愧疚之意,甚至想起歷史書上對袁世凱的誤解,和對袁世凱的言論抨擊和言論羞辱漫罵,真是替面前的袁世凱抱不平呀!更是覺得袁世凱受了巨大的委屈和冤枉。

就在李子誠似乎心有恍惚之時,袁世凱卻又繼續說道。

“致遠世居於海外,我還想請致遠你幫我一個忙。”

這時袁世凱伸出一隻粗短的手臂來,將肥厚的手掌揚了揚。

“關於實業方面的學問,老夫所知不深,想請李先生給我傳授一下。”

被袁世凱再一個輕輕的恭維,甚至恭成了“先生”,倒是讓李子誠面對袁世凱的熱情和親切,在心生警意之時,又生出些許感動,於是急忙迴應道。

“彼此彼此,大總統素有帶兵之威名之外,又在民衆心目中有極高的威望,更有傾助實業之名,說不上賜教,我們可以共同切磋……”

就這樣,兩位人在夜宴之上,推杯換盞,交談甚歡。被袁世凱這般恭維着,李子誠甚至發現自己已經品不出吃到嘴裡的飯菜是甜是酸,更品不出佳釀的甘醇和冽爽。而此時此刻,面對袁世凱給予他的這種至高無上的禮遇,面對賓至如歸的親切場面,面對袁世凱那如春風拂面的熱切言詞,李子誠放眼望着燈水通明、豪華豐盛的夜宴,竟然有一種天上人間的幻覺。

“這……這當真是夢嗎?”

(呵呵,被大總統恭維,真虧主角還能受得了,這錢啊!有魅力!)

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377章 袁世凱的準備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374章 雙雄會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75章 馮如第186章 奪他的刀第21章 可行性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151章 官兵初戰顧慮重 丈夫迎戰不回頭第219章 響亮第301章 倫敦的霧第36章 打蛇順棍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19章 新的設想第105章 市場反應第310章 法蘭西的需求第322章 解決之道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9章 籌劃(上)第20章 接連下馬威第126章 在農村第376章 公使們的浮想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316章 投降第116章 殺招第220章 造船廠第19章 睹艦下水思技術第378章 離心離德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79章 少爺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104章 列車浮想第20章 設想更!第160章 初戰第72章 我能第47章 他們敢第91章 困境第369章 謀變第301章 倫敦的霧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361章 人體試驗第100章 中村無爲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36章 打蛇順棍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顧慮重重難第145章 大風起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114章 啓航第212章 對未來的思緒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28章 克定六合會藕初 天津租界徵地忙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94章 論法第4章 楊度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169章 袁世凱的心結第115章 宮本次郎第271章 內田良平的打算第6章 他不是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177章 青年之歌第341章 長寶第277章 出擊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83章 送上門來的……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74章 馮如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17章 鷹遊門內議新廠 新廠要爲新隴海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281章 自由攻擊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286章 中國的土匪第222章 公署內第99章 現形記第349章 兼併第91章 困境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97章 連污巷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63章 出征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262章 覺悟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377章 袁世凱的準備第71章 中國的需要第139章 保安部第14章 白水行輿論引導 連雲府內會公使第210章 期待
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377章 袁世凱的準備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374章 雙雄會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75章 馮如第186章 奪他的刀第21章 可行性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151章 官兵初戰顧慮重 丈夫迎戰不回頭第219章 響亮第301章 倫敦的霧第36章 打蛇順棍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19章 新的設想第105章 市場反應第310章 法蘭西的需求第322章 解決之道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9章 籌劃(上)第20章 接連下馬威第126章 在農村第376章 公使們的浮想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316章 投降第116章 殺招第220章 造船廠第19章 睹艦下水思技術第378章 離心離德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79章 少爺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104章 列車浮想第20章 設想更!第160章 初戰第72章 我能第47章 他們敢第91章 困境第369章 謀變第301章 倫敦的霧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361章 人體試驗第100章 中村無爲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36章 打蛇順棍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顧慮重重難第145章 大風起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114章 啓航第212章 對未來的思緒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28章 克定六合會藕初 天津租界徵地忙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94章 論法第4章 楊度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169章 袁世凱的心結第115章 宮本次郎第271章 內田良平的打算第6章 他不是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177章 青年之歌第341章 長寶第277章 出擊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83章 送上門來的……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74章 馮如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17章 鷹遊門內議新廠 新廠要爲新隴海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281章 自由攻擊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286章 中國的土匪第222章 公署內第99章 現形記第349章 兼併第91章 困境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97章 連污巷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63章 出征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262章 覺悟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377章 袁世凱的準備第71章 中國的需要第139章 保安部第14章 白水行輿論引導 連雲府內會公使第210章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