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雙雄會

“當火車駛出連雲火車站的時候,伴着那汽笛聲,每一個人都在此時見證了歷史,見證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中國!今天序幕已經拉開!”?

在李子誠的專車從連雲港一開出,袁世凱在北京就知道了,他不可能不知道,全中國都在關注着那列列車,關注着列車上的年青人,同樣也關注着李連雲在到達京城後,同他大總統的會面。?

知道李子誠出發的消息之後,袁世凱在長舒一口氣的時候,同時卻又變得患得患失起來,以至變得有些不安。李子誠爲什麼來京城,是他袁世凱邀請的,邀請他來,是爲了讓他出任國務總理,是爲了……?

可那一切只是最初的計劃,計劃從來都趕不上變化,現在李子誠來京城,出任國務總理,就是在分他袁世凱的權,他不想幹,也不想分權,可卻又不能不分,這可是一件頭痛的事。?

坐在居仁堂內的袁世凱,看着時鐘,再一次患得患失起來。?

人總是這樣,不論能否願意,總需要做出決定,雖然有時候那決定做起來非常艱難。?

袁世凱瘦了。?

那是愁瘦的。人一變瘦,原本並不寬厚的臉膛彷彿又縮了一圈,看起來人也更精神了一些。他對着鏡子瞅瞅,自言自語:?

“這容貌當總統?”?

頗有點自慚。然而,他又笑了:?

“就這容貌,我也當得大總統!”?

當他閉上眼睛又在想着自己的大總統之位的時候,腦海中又一次浮現出,即將來到京城的李子誠和國務院。他不由的變得忐忑不安起來。他拿過那一份名單,那是梁啓超回來時,帶回來的一份國務院五部總長名單。他一個一個的看,一個一個的想,一個一個的品評:?

對於那位出任財政總長的陳錦濤,他就狠狠地皺起眉頭。?

“這可是一個銅碗豆!”?

對於陳錦濤,袁世凱並不算陌生,他曾以官費留學美國,初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數字、社會學,繼入耶魯大學,轉攻政治經濟學,回國後應部試,考中法政進步,銜入翰林院,在清末時,任大清銀行監察、度支部預算案司長、統計局局長、印鑄局局長、幣制改良委員會會長。**後,又任臨時政府財長,後又任**參議。?

臨時政府成立,陳錦濤出任財政總長。籌措軍費和行政開支,成爲臨時政府的燃眉之急。對陳錦濤來說,沒有比迅速建立中央銀行更緊迫的事了。有着雄厚實力的大清銀行,正是他藉助的對象。陳錦濤上任後並沒有呆在首都南京,而是常駐上海,住在漢口路大清銀行的樓上,與原大清銀行高層商謀籌劃,將大清銀行改爲中國銀行,建立臨時政府的中央銀行。?

但讓袁世凱印象最深的卻是這個爲人頗正直廉介,持躬極嚴,而且最惡舞弊納賄,也正因如此,他纔會稱此人爲“銅碗豆”。如果李子誠選其它人,袁世凱到是不覺有什麼,官員他見過太多,正直的官員也見過不少,可正直且有才的官員卻不多,這位陳瀾生卻不一般,這人正直不說,而且長於財政,是國內少的理財專家,以至在其組建中國銀行,以中國銀行充當中央銀行之後,袁世凱身邊的幕僚曾言,若給革命黨一年時間,臨時政府財政境況將大不同。?

這樣一個理財專家,出任財政總長,倒也合適,但對袁世凱而言,卻不是一個好消息,原因非常簡單——陳錦濤不可能爲他用!也正因如此,在過去幾年,他寧可“廢才”,也不用其,而現在,李子誠卻用了他!他能不感其恩惠,盡力爲其理財嗎??

還好,還好,樑士詒那邊還有法子牽制財政部,而且這陳錦濤性格過於耿直,他出任財政總長,不一定就是壞事。?

至於教育部總長蔡元培,這倒是不出他的意料,蔡元培中過進士、當過翰林院編修。臨時政府時的教育總長,經略使公署的教育督辦,由其出任教育部總長,到也在意料之中。?

再就是工商部總長,李子誠到省事,間接由其兼任,這卻是在意料之外,原本按袁世凱的想法,這五個部,李子誠應該以“相酬”的方式按chā自己人,可恰恰他自己任了,不過這也能理解,在中國論辦實業,他李子誠說他排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再就是農林部總長,卻是南通的張季直,對於張季直,袁世凱卻沒有什麼惡感,兩人也算是老交情了,對張季直,袁世凱到是一點都不擔心,這位狀元公就任農林總長,恐怕也就是一酬職罷了。?

最後一位,卻是內務部總長,看着內務總長的人選,袁世凱卻是一愣,在他的情報中,從來都沒有這個人,能夠說,這個人完全就是一個陌生人。?

怎麼弄了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作內務部總長??

沉思着,百思不得其解的袁世凱,最後只淡淡地一笑便丟下了。?

放下五人名單,袁世凱端起茶杯,雙手捧着,在暗淡的燈光下慢慢地踱着步子,頭腦裡卻急促地翻騰着……?

雖說對李子誠來京,已經有了定計,可事到臨頭,總還有些事情,實在是讓人難以心安,終究,計劃總歸是計劃,其中誰知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恰在這時袁克定進來了。他立在老爹一旁,沒說話。?

“大爺,”?

袁克定走到老爹面前說:?

“李子誠來了?”?

在提及李子誠的名字時,袁克定的語中全沒有對自己這位“小叔”的敬意,現實上,對於李子誠,他打心眼裡厭煩,原因非常簡單,一是因爲他的才和財,二是因爲他的年紀。在他的面前,即便是他身爲大總統長子,也全沒有一絲的優越感。?

“嗯。”?

袁世凱應一聲,心有所思的他到是沒聽出長子語間的不快。?

“您爲這事犯愁?”?

“嗯。”?

“愁啥?想個辦法擋過去就是了。”?

“什麼辦法?”?

“讓山東方面把鐵路扒斷,讓他們過不來。”?

“魂說。”?

袁世凱瞪了兒子一眼,心下只是嘆着自己這兒子不爭氣不說,而且還沒有一絲眼界。?

“扒斷了鐵路還得你自己去修。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拖延那些時日有什麼用?”?

“那就製造事端,”?

袁克定是個不講策略,不擇手段的傢伙,既然老爹因李子誠來京的事憂愁,他這個當兒子的總要爲父分憂。?

“那就把他們在路上炸死!”?

“放屁!”?

袁世凱怒了!?

往常他不曾這樣怒過,兒子的言語、計謀他還是平心靜氣地接受的。今天,兒子的建議卻終究讓他明白,自己這兒子就是一堆爛泥,扶不上牆的爛泥!?

“一個李子誠相當於千軍萬馬,比一個宰相聲望都高,誰敢殺他?他手裡還有二十萬強軍。他北上是驚天動地的事,你把他們炸死在路上,局面會如何?誰來收拾?”?

頓了一下,又說:?

“炸死他們就等於把我這個總統也炸死了更何況,現在“張園案”的帽子,到現在,你爹我還沒摘下來那!。什麼魂賬主意?炸鐵路,哼,你怎麼不把中南海也炸了!”?

被爹一頓臭罵之後,袁克定頭腦冷靜了,這時他才意識到,一個“張園案”都讓爹千夫所指,或是再放一枚**在鐵路上,後果只怕會比“張園案”還嚴峻。?

“不錯、事要做,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讓李子誠,自己出面,把“張園案”說清楚。”?

袁克定沉默的時候,袁世凱看着自己的長子,在心下嘆口說道:?

“炸死李致遠不是個辦法,削削他的銳氣,讓他鬆鬆口氣,這到是急救辦法之一。”?

又擡眼看了兒子一眼,然後袁世凱便對兒子說:?

“現在,做什麼都得適應形勢,就是適應潮流。國務院即將成立,我這個大總統邀請李子誠來,就是作這國務總理的職的。所以,李子誠來的時候,咱們得慰勉有嘉,熱烈歡迎。做也得做給國人看看。另外麼,自然還得想辦法,得做出個形式。……”?

袁克定本來就夠機靈的,眼珠兒一轉,便有許多“妙計”,雖然好壞均有,總比三腳踢不出一個屁的“老實人”強。經老爹這麼一提示。他豁然開朗起來。?

“啊,我明白了!”?

袁克定把嘴巴放到老爹耳邊,神神兮兮地說了一片言語,問:?

“大爺,這辦法如何?”?

袁世凱眯眼思索頃刻,悄然點頭,說:?

“不失爲一謀。但還不完善。”?

“大爺的意思是……”?

袁世凱也學着兒子的辦法,把嘴貼在兒子耳邊,壓低聲音,神神兮兮地說了一片言語,然後轉過臉,輕聲說道:?

“這件事,你親身去辦,這事,不單是要削他的銳氣,而且還要做給國人看,告訴國人,這中國的事情,總歸還是得靠我,明白嗎?”?

袁克定答應着,隨後便退出了居仁堂,在他退出居仁堂的時候,袁世凱卻是一笑,然後摸了下自己的腦袋。?

“李致遠啊,我待見你,可你不受待見,就怪不得本大總統了!”?

爲歡迎李子誠,北京城四周張燈結綵,並且在正陽門外高搭綵棚,綵棚上用翠柏扎出巨大的“歡迎”二字;綵棚西側樹起兩排大旗,旗分紅黃藍白黑五種,意味五簇共和。在李子誠到達北京的這一天(5月31日),綵棚前舉行了歡迎儀式:軍隊列隊站立,立槍致敬,袁世凱派出專使驅逐。軍樂齊鳴,禮炮沖天,敞開中華門迎入城中。?

雖說袁世凱沒有親身到火車站相迎,可這歡迎也算盛大,可那些在四九城中魂跡多年的各部要員、國會要員在火車站歡迎的時候,卻依還是嗅到了空氣中的一絲異樣?

“經略使,各國公使都沒來,而且公使館也沒派人!”?

在乘坐汽車進城的路上,坐在李子誠身旁的顧維鈞悄聲提示了一句,先前在火車站等待列車進站時,他便注意到這一異樣。?

大概在別人看來這沒什麼,可作爲經略使公署的外務專員,他卻知道,對於國人,尤其是對於那些政界人士而言,他們極爲看重“洋人”的態度,這大概和中國積弱不無關係,在他們看來,沒有洋人的支持,什麼事都辦不成,而現在,在李子誠,這位未來的國務總理抵京,非但各國公使沒來,以至他們都沒派那怕一個參贊過來歡迎,這實在有些不正常,而這種不正常,又會引發諸多推測。?

“公使?”?

咧嘴一笑,談論着這兩字,李子誠卻是悄然伸了個懶腰,然後說道。?

“這事啊,不會像咱們想象的那順利,就全當是一場小chā曲吧!”?

嘴上這麼說着,臉上同樣也是全不在意的容貌,現實上,對李子誠而言,公使們歡迎與否並不重要,以至於,他們這麼做也正對自己的心思,至少現在不用和他們打交道,等到將來打交道的時候,自然也就沒什麼“交情”可言,原本自己就沒準“待見”各國,現在各國的公使不“待見”自己,又有何妨。?

“更何況,眼下,最要緊的是咱們要和大總統打交道啊!”?

袁世凱用驅逐國賓的禮節驅逐自己,但他自己沒來。這倒是讓李子誠的心裡犯起了嘀咕,在心下疑慮着:?

“袁項城這是耍的什麼把戲?”?

袁世凱會玩把戲,出於對袁世凱的瞭解,李子誠知道他一定不會讓自己鬆鬆快快的當這個總理,這以國禮相待,人卻不露面,恐怕是其的第一步。?

不過只是一個藉口!?

離開火車站後,汽車間接駛往中南海,而不是被內定爲“官邸”的迎賓館,迎賓館是前清時爲驅逐德國皇太子修建的,在清末作過總理大臣官邸,在民初當過臨時大總統府,而現在,又恢復了他的本名“迎賓館”,不過李子誠知道,這“迎賓館”要不了幾日,就會改爲“總理官邸”。?

在新華門外,這又是一個極其盛大的場面,從新華門開始,軍隊持槍,軍樂高奏,而未出現在火車站的袁世凱這會則站在新華門門外相迎。?

此時,袁世凱像在過去一樣,穿一身黑色呢子矮立領、四口袋的制服,頭戴一頂帶纓軍帽,胸佩五色勳帶,腳上穿黑色皮靴。?

就在李子誠下車的霎時,袁世凱便主動走上去,以至主動爲李子誠打開車門,在李子誠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袁世凱便熱絡的說道。?

“致遠老弟,多年不見,愚兄可是想念的緊啊!”?

瞧着袁世凱主動爲自己開車門,李子誠的心下不由一驚,果然不愧是袁世凱,火車站不迎,那是削於前,這會卻又爲自己開車門,又成了恭於後,袁世凱啊!袁世凱……下了車,反覆打量着袁世凱,安受他開了車門的李子誠卻是裝出一副感動的容貌。?

“慰亭兄,您可是瘦了,這爲國勞,可也在顧及自己的身體啊!”?

一時間,雙方相見,語間所道全沒有官階之氣,有的只是“兄弟”兩人的道不盡的情意,這一幕,倒是讓記者們大覺不測。?

新華門外的一翻客套之後,在記者的提議下,兩人站在新華門外,由記者拍照之後,袁世凱方纔親身攙着李子誠手朝新華門內一伸。?

“致遠老弟,請!”?

“慰亭兄,先請!”?

說罷,兩人便朝着新華門內走去,而記者們看着眼前這一幕“兄仁弟恭”的容貌,神情大都顯得有些複雜,這一幕,實在是太過驚人了,兩人見面沒有官階之見,就像是親兄弟一般,只聞兄弟情,不見政客意,確實驚人,但卻又讓人心生期待,即便總統、總理如此親近,那一些人擔心的“恐府院之爭”怕也就消彌於無形了!?

以至於這一番表演之後,在一些記者眼中,大總統“刺李”的帽子戴的也不那麼牢了,大概正像梁啓超所說,那是革命黨所爲,意在引中國內亂,幸虧,這兩位,都夠冷靜的,要不然中計了不說,這國家可就慘了!?

居仁堂內賓主坐下,侍者獻茶。就在侍者退下的時候,袁世凱卻是起身朝着剛剛落坐的李子誠深鞠一躬,在衆人的驚訝,李子誠連忙起身急避道。?

“大總統,您……”?

而袁世凱卻開口說道。?

“致遠,這一鞠,是爲致遠爲國保全膠澳,世凱爲中國之大總統,自當代國民謝之!”?

在話落音下時,袁世凱又是一鞠躬,不過卻被李子誠扶了下來。?

“致遠,“張園案”雖於兄無關,可弟卻因兄受傷,兄實是歉意的很,兄原欲與弟共謀國家富,怎奈局勢竟然如此。我也自忖,年將六十,自知才薄,不足當總統的重任,但求國家富強之是,做一個太平百姓,爲願已足。致遠弟可謂是負天下之名,如今來京任職,實是國家幸甚!國民幸甚!”?

扶着袁世凱,瞧着袁世凱的這一番表演,李子誠的心下這會除去佩服,恐怕也就只有讚賞了,果然不愧是袁世凱,當真是……?

“兄謬讚、兄謬讚了……”?

就在這時,袁世凱的另一句話卻如驚雷一般傳入李子誠耳?

只震得他半晌硬是沒說出話來。?

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55章 港口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249章 航母第74章 馮如第189章 變亂之夜第378章 離心離德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335章 新的遊戲第12章 鬥智第343章 普及第252章 誰都想成爲王牌第57章 宋老實第104章 推進置腹第15章 議員醜聞爲我用 政治妥協定強硬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起第26章 連雲謀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92章 元帥心思第55章 公而無畏第18章 舊金山第101章 襲擊第304章 殺一儆百第52章 先手更!第215章 法屬中南的競爭第178章 傀儡第229章 奇蹟第234章 激發第381章 芒種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45章 銀行團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164章 最後一刻令強攻 強攻之前又奇襲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顧慮重重難第90章 利益至上第120章 至高點第10章 總統府夜宴第97章 連污巷第188章 兩人之未來第131章 榮譽第99章 現形記第353章 陰謀第174章 根本第350章 野心第275章 遊說第79章 少爺第243章 怎麼辦?第365章 二十一響禮炮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2章 夢想啓航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219章 響亮第113章 擔擋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67章 歐羅巴的歡迎方式第119章 捧殺第29章 質物第190章 京城變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81章 盛老四第261章 只有……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351章 廣州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11章 海盜第190章 京城變第170章 兄弟第356章 鬧劇第17章 制約第73章 理想與夢想第21章 可行性第199章 絲第269章 拼死而爲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225章 德國第65章 地中海上的龍第117章 電第72章 我能第100章 中村無爲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73章 理想與夢想第104章 推進置腹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325章 俘虜第15章 泰勒第251章 空戰第97章 連污巷第165章 強攻時刻血與火第104章 推進置腹第243章 怎麼辦?第244章 血忠社第3章 有意思的人第120章 至高點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113章 擔擋第71章 中國的需要第122章 晉身之道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104章 列車浮想
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55章 港口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249章 航母第74章 馮如第189章 變亂之夜第378章 離心離德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335章 新的遊戲第12章 鬥智第343章 普及第252章 誰都想成爲王牌第57章 宋老實第104章 推進置腹第15章 議員醜聞爲我用 政治妥協定強硬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起第26章 連雲謀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92章 元帥心思第55章 公而無畏第18章 舊金山第101章 襲擊第304章 殺一儆百第52章 先手更!第215章 法屬中南的競爭第178章 傀儡第229章 奇蹟第234章 激發第381章 芒種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45章 銀行團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164章 最後一刻令強攻 強攻之前又奇襲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顧慮重重難第90章 利益至上第120章 至高點第10章 總統府夜宴第97章 連污巷第188章 兩人之未來第131章 榮譽第99章 現形記第353章 陰謀第174章 根本第350章 野心第275章 遊說第79章 少爺第243章 怎麼辦?第365章 二十一響禮炮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2章 夢想啓航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219章 響亮第113章 擔擋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67章 歐羅巴的歡迎方式第119章 捧殺第29章 質物第190章 京城變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81章 盛老四第261章 只有……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351章 廣州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11章 海盜第190章 京城變第170章 兄弟第356章 鬧劇第17章 制約第73章 理想與夢想第21章 可行性第199章 絲第269章 拼死而爲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225章 德國第65章 地中海上的龍第117章 電第72章 我能第100章 中村無爲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73章 理想與夢想第104章 推進置腹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325章 俘虜第15章 泰勒第251章 空戰第97章 連污巷第165章 強攻時刻血與火第104章 推進置腹第243章 怎麼辦?第244章 血忠社第3章 有意思的人第120章 至高點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113章 擔擋第71章 中國的需要第122章 晉身之道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104章 列車浮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