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大洋風情

船隊從劉家港出發,一路順江而下,不出半日,就已經過了長江口,進入了黃海。而一到了海上,那景象就完全不一樣了,對於在陸地上生活慣了的人,坐船是一件不那麼舒服的事情。包括金英等宦官,還有大部分侍衛在內,都出現了暈船的現象。而讓衆人驚訝不已的是,朱祁鈺根本就沒有一點暈船的樣子,甚至看不出一絲難受的神色!

“陛下,你以前出過海嗎?”

“出海?這還是我第二次見到海呢,第一次,是小的時候歲父皇外巡,在海邊見過大海!”朱祁鈺以前確實見過一次大海,不過並不是他說的這樣。

“這就奇怪了,別人第一次乘船出海,都會非常不適。你看靈兒,她就暈得不行了,都躲回艙裡睡覺去了。陛下卻一點問題都沒有,看來,陛下天生就是當海員的啊!”朱祁鈺能夠賞臉乘坐柴家的商船回京,柴美嬌自然是高興無比,在她看來,這不僅僅是朱祁鈺重視柴家的船隊,也是對她的重視。

“美嬌,不得亂說,陛下是真命天子,那能跟海員相提並論!”

“沒事,沒事。柴老闆,其實我還很羨慕海員的,他們在大海上自由自在,總比我成天被國事所忙要好多了吧?”朱祁鈺笑了起來,“現在,我也終於能夠體會到,當年三寶太監爲何七下西洋還不肯休止,原來大海是這麼漂亮,大海的吸引力,遠遠超過了陸地!從今往後,只要我大明水師所到之處,那就是我大明的海域,那就是我大明的海疆!”

“陛下鴻圖偉略,想必我大明艦隊揚帆四海的日子也不遠了!”

“不,海軍並非陸軍,要建立一支艦隊,而且還是一支戰無不勝的艦隊,遠比建立一支強大的陸軍困難多了,而且需要的時間也更長!所以,我們切不能心急,只有一步步的做好了,那我大明無敵艦隊自然應運而生!”

“陛下英明!”

朱祁鈺轉向了大海,突然問道:“柴老闆,你前幾日跟我提起日本的事情,現在日本國內是不是處於戰亂階段?”

“正是如此。也正因爲日本國內處於戰亂時期,前幾年,天皇雖然遣使前來,表示將控制倭寇,不過效果卻並不明顯。究其原因,倭寇來各地大名組織的流寇,天皇根本就控制不了,所以倭寇問題也無法解決!”

朱祁鈺點了點頭。“這是個機會,你派人打聽一下,日本天皇是誰,還有,日本國內局勢如何,比如誰掌權,誰反對,雙方勢力如何。更重要的是,日本有沒有強大的武將,他們的軍隊編制,素質,戰鬥力,所使用的武器,還有,日本的經濟。換句話說,能搞到的情報,都要搞到手。在我率軍征討之前,情報非常重要!”

“柴某明白,陛下完全可以放心,我們柴家的商人都是陛下的眼線。另外,除了日本之外,我還可以安排人到南洋各國去了解當地情況,爲未來陛下遠征做好準備!”

“好,柴老闆,你太明白我的意思了。我看,政府裡有個位置很適合你來坐!”

“我?”柴匯苦笑了起來,“陛下,柴某隻是陛下的臣子,能爲陛下效勞,柴某已經萬分榮幸了,至於什麼官員之類的,柴某可從沒有想過啊!”

“當官也是爲我效勞嘛!”朱祁鈺拍了下柴匯的肩膀,“回去後,我們再詳細談談,現在我確實需要你這樣的人才,而且,政府這個部門還真好空着呢,有柴老闆相助,那今後我大明就如虎添翼了!”

柴匯不敢再做推辭,他當然知道當官的好處,自古大商人都是官商,而他要能成爲朱祁鈺的心腹,再加上柴家的實力,他就將是大明頭號商人!

船隊航行兩日,已經過了黃河口,開始向東北轉向,到了山東外海。而此時,如同段靈,金英這些暈船的人也逐漸適應了海上生活,起色略微好了一些。這兩日,朱祁鈺也沒有閒着,一有時間就拉柴匯探討航海的事情。不過,柴匯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不可能整日配着朱祁鈺,到後來,也就是柴美嬌反過來做了朱祁鈺的老師,傳授航海知識給朱祁鈺了。

“看來,孔夫子說得沒有錯啊,三人行,必有我師。往日,是我傳授知識給柴大小姐,現在反過來,柴大小姐做了我的老師。金英,是不是可以封柴大小姐爲太師啊?”

柴美嬌一愣,臉色立即黯淡了下來。“陛下,我纔不做什麼太師,聽說各朝太師都是老掉牙的,難道我有那麼老嗎?”

“哈哈,玩笑,只是一句玩笑而已。美嬌,這兩****給我講解的這些航海知識,確實讓我大開眼界啊。以往,我大明人士之注重陸地,不注重海洋,現在看來,海洋所包含的一切,遠比陸地豐富得多啊!”

“陛下,你當初不是跟我們說過,這個什麼‘地球’,有七成都是海洋,陸地只佔了三成嗎?海洋大了這麼多,當然更爲重要了!”段靈在航海方面比朱祁鈺還不如,所以這兩日,她也做了個陪讀。

“對了,陛下,你爲什麼說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是個球,而大地不是平的呢?”

“那我就來給你們講一下這個道理。你們看那邊,是山東吧?現在看去,我們能夠隱約看到陸地,而船隻現在正在轉向,你耐心一點,有何發現?”

兩人都耐心的看了一會,柴美嬌終於明白了過來。“陛下,好像陸地是在向下沉呢!”

“對了,其實陸地並沒有下沉,而是我們正在遠離陸地。那你們想像一下,如果大地與海洋都是平的,那麼,在船隻遠離的時候,陸地會下沉嗎?還有,當船隻返回的時候,站在陸地上的人,首先看到的將是船隻的桅杆,然後纔是船身,這是爲什麼呢?”

“我明白了,這是船身被擋住了,因爲桅杆更高,所以才先看到桅杆!”

“那麼,如果陸地與海洋都是平的話,怎麼會擋住船身呢?”

兩人都沉默了下來,很快就明白了朱祁鈺的意思。柴美嬌問道:“陛下,如果大地是個巨大的球,那在球的那一邊……”

朱祁鈺擡了下手,打斷了柴美嬌的話,然後指着下面說道:“我們丟下的任何東西,都是垂直落下的。在劉家港如此,在這裡也如此。如果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球上,那麼在球的不同點,爲什麼所有東西都會垂直落下來?”

“陛下,你是說,有一種力量將東西往下拉?”

“對,正是這個道理,所以,在這個巨大的球上,不管你在哪裡,都有一股巨大的引力,讓我們腳朝下,頭朝上,也上失去了支撐的物體掉落下來。當然,在地球的對面,我們也是腳朝下,頭朝上的,並不可能頭下腳上!”

“陛下,這就是你說的引力?”段靈已經開始在思考了。

“對,這就是引力,我曾經跟你們說過,,任何物體之間都有引力,你我之間也有,不過,我們之間的引力很小,感覺不到,而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因爲產生的引力很大,我們才能夠感覺得到!”

兩人思考了一陣,都慢慢的點了點頭。

“好了,這些事情,你們以後再想吧。美嬌,我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我們製造戰艦的木板是不是要晾曬三年?”

“如果不將木板裡的水分都曬乾的話,建造出來的戰艦將使用不了多久。在南方,需要晾曬三年,在北方,也許五年都不止!”

“那你還記得我給你說過的溫室嗎?”朱祁鈺叫金英拿來紙筆,畫了一個溫室的結構圖出來,“回去之後,你建造一座這樣的溫室,然後裝上排風系統,儘量選擇空氣乾燥的地方建造。然後,將木板都放在裡面,通過溫室加熱,另外,用排風系統來更換裡面的空氣,這樣一來,要蒸發掉木板裡的水分,不就更快了嗎?”

“我怎麼沒有想到呢?這樣一來,建造戰艦的木板最多隻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使用要求了!”

“對,所以,你得抓緊準備建造艦隊了!”

“陛下,你好聰明,看來,我們還沒有學到你所有的知識呢!”

“學到我的知識?”朱祁鈺笑着拍了下段靈的腦袋,“你們兩個恐怕還要用好幾年吧!其實,這些知識並不複雜,問題是,你們沒有系統的基礎知識,學習又很零碎!”

兩人都苦笑了起來,不過,這卻讓朱祁鈺想到了一個問題。他是通過聊天,以及現場表演的方式將自己的科學知識傳授給學生的,這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只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比如柴美嬌,段靈,袁野,鄭夢秋這些人都是通過這種辦法有了新的發明。可是,沒有一套系統的科學知識體系的話,那麼科學知識是無法深入到每一個人心的。也就是說,朱祁鈺缺乏一套完善的啓蒙教材!這是個大問題,必須要儘快解決!想到這,朱祁鈺就知道回去之後,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情了!

第73節 虎賁將軍第57節 影虎第16節 神機復仇第42節 御試第60節 帝國騎兵第6節 鞠躬盡瘁第30節 于謙的擔憂第1節 情繫南洋第51節 南征第53節 橫掃諸島第21節 兵逼宣府第25節 陣前倒戈第6節 新朝第53節 橫掃諸島第19節 橫掃千軍第38節 重生第42節 全面進攻第18節 花好月圓第29節 海上決戰第18節 戰爭的基礎第42節 叛軍重臣第29節 全面反擊第33節 掃蕩第20節 人質危機第46節 帝國長鞭第54節 增援第33節 掃蕩第19節 姻盟第15節 英宗復辟第36節 圍攻德里第54節 狼王楊天奉第6節 進軍開普敦第37節 王太子第27節 騎兵渡江第62節 海面下的殺手第31節 國王的選擇第5節 衛廣復出第51節 繼續南進第5節 對策第1節 宣府振兵(二)第7節 廷亂第27節 最終策略第58節 圍攻名古屋第20節 軍神非神第57節 影虎第41節 炮火下的聖城第1節 宣府振兵(一)第25節 刺刀見紅第37節 接敵第40節 日寇防線第37節 拍賣大會第48節 陸戰近衛軍第33節 新領土第12節 背水一戰第34節 實力說服第44節 寶藏之城第65節 騷動第26節 全殲強敵第63節 美酒與棍棒第6節 絕地大反擊第9節 琉球王第14節 滔天陰謀第13節 黑奴第1節 軍紀第20節 軍神非神第35節 黑磯城外的戰鬥第9節 決死之戰第14節 鄭夢秋的發明第38節 騎兵火力線第44節 主動迎敵第43節 阿拉的化身第46節 胡志的奇蹟第32節 生死之戰第45節 夜宴第22節 瞭解第33節 兵臨城下第26節 野外鏖戰第18節 楊天奉的老辦法第15節 舊港登陸戰第13節 圍殲真田兵團第31節 國內來報第6節 力挫第三兵團第19節 堅持第18節 神秘寶藏第37節 突襲白古第5節 西征軍報第57節 血染海港第24節 西線無戰事第16節 從蘇拉特出發第10節 大將石亨第27節 論功行賞第22節 寡頭末日第22節 洪水無情第37節 要挾第33節 朝鮮王國第23節 重裝騎兵第22節 土城殲敵第14節 鄭夢秋的發明第3節 海盜老巢第4節 馬槍的威力
第73節 虎賁將軍第57節 影虎第16節 神機復仇第42節 御試第60節 帝國騎兵第6節 鞠躬盡瘁第30節 于謙的擔憂第1節 情繫南洋第51節 南征第53節 橫掃諸島第21節 兵逼宣府第25節 陣前倒戈第6節 新朝第53節 橫掃諸島第19節 橫掃千軍第38節 重生第42節 全面進攻第18節 花好月圓第29節 海上決戰第18節 戰爭的基礎第42節 叛軍重臣第29節 全面反擊第33節 掃蕩第20節 人質危機第46節 帝國長鞭第54節 增援第33節 掃蕩第19節 姻盟第15節 英宗復辟第36節 圍攻德里第54節 狼王楊天奉第6節 進軍開普敦第37節 王太子第27節 騎兵渡江第62節 海面下的殺手第31節 國王的選擇第5節 衛廣復出第51節 繼續南進第5節 對策第1節 宣府振兵(二)第7節 廷亂第27節 最終策略第58節 圍攻名古屋第20節 軍神非神第57節 影虎第41節 炮火下的聖城第1節 宣府振兵(一)第25節 刺刀見紅第37節 接敵第40節 日寇防線第37節 拍賣大會第48節 陸戰近衛軍第33節 新領土第12節 背水一戰第34節 實力說服第44節 寶藏之城第65節 騷動第26節 全殲強敵第63節 美酒與棍棒第6節 絕地大反擊第9節 琉球王第14節 滔天陰謀第13節 黑奴第1節 軍紀第20節 軍神非神第35節 黑磯城外的戰鬥第9節 決死之戰第14節 鄭夢秋的發明第38節 騎兵火力線第44節 主動迎敵第43節 阿拉的化身第46節 胡志的奇蹟第32節 生死之戰第45節 夜宴第22節 瞭解第33節 兵臨城下第26節 野外鏖戰第18節 楊天奉的老辦法第15節 舊港登陸戰第13節 圍殲真田兵團第31節 國內來報第6節 力挫第三兵團第19節 堅持第18節 神秘寶藏第37節 突襲白古第5節 西征軍報第57節 血染海港第24節 西線無戰事第16節 從蘇拉特出發第10節 大將石亨第27節 論功行賞第22節 寡頭末日第22節 洪水無情第37節 要挾第33節 朝鮮王國第23節 重裝騎兵第22節 土城殲敵第14節 鄭夢秋的發明第3節 海盜老巢第4節 馬槍的威力